当创业者决定创业的时候,心中往往会有一个目标点,创业的过程,其实就是不断追寻这个目标的过程。但在创业初期最令创业者头疼的是,如何在一片迷雾中快速锁定自己的产品方向,从而尽快的到达心中的那个目标点。换句话来说就是,在创业初期,多数创业者心有目标,但在产品方向上容易迷失。
日前 360 前副总裁沈海寅先生在一次企业高端管理分享课上,跟众多企业高管分享了创业公司如何在迷雾中快速找到产品方向。以下为分享的部分内容:
在互联网中,我们时常会遇到各种昙花一现的产品,有些产品在蹿红过后英年早逝,有些甚至还未曾与大众谋面,就已经倒下 …… 对于早期创业公司来说,拨开互联网的层层迷雾,找到产品的正确方向,是创业者首先要思考的问题。
目前,主要有三种产品方向:
1、 瞎做型:没有经过验证产品需求,随便确定产品方向,深耕于此最后只会导致深陷泥潭不可自拔。如果恰巧这帮人执行力还比较强,这个产品可能会红一阵子,但是由于产品方向是个伪需求,接下来依旧会走向死亡,这种形式的瞎做基本上等于找死;
2、 曲折乱撞型:没有明确的产品方向,且不断更换方向,在不停的曲折乱撞中,浪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当跌跌撞撞地撞到了正确的方向的时候,已经没有能力深耕下去,最后只会不了了之;
3、 科学试错型:通过验证产品需求锁定产品方向,不断的试错前行,在失败中不断发现总结问题打磨修正产品,最终实现市场的需求,从而到达创业初期设定的目标点。
在创业初期,确定产品方向尤为重要,如果说这个方向出于创业者的假设,且没有经过验证,那么这个假设一旦被采用,进而举全公司之力做这款产品,到最后市场上没有用户去使用,这就造成了两点的极大浪费——时间成本与资金成本,而这两者一旦出现问题对于创业公司而言,是致命的。
硅谷创业家 Eric Rise 在其著作《精益创业》 一书中提出了 " 精益创业 " 的理念,其核心思想是,开发产品时先做出一个简单的原型——最小化可行产品(MVP),然后通过测试并收集用户的反馈,来检验你的产品和方向是否可行,如果假设得到了验证,再投入资源进入市场,修正完善产品。
如果说通过测试和检验这个产品没有通过,那就把它当成一次科学型试错,总结问题并快速调转方向。这个过程企业需要通过 MVP 来验证价值假设和增长假设。(价值假设:衡量的是当顾客使用某种产品或服务时,它是不是真的实现了其价值。Eg:用户有这个需求,而且会用这个产品来满足需求。增长假设:用来测试新顾客如何发现一种产品或服务的。Eg:我们能够找到客户,而且能找到越来越多的用户和收入。)
我们知道在 2013 年以前,大众点评(以下简称 " 点评 ")是以查询和点评为主要业务,在 2013 年他们准备寻求突破,想要打通商家交易这一环,于是就开始筹备在线预订这块业务。如果换做其他人来做在线预订,想必首先会着手开发一个系统,通过电脑接单派单,然后拿着系统去教商家使用,但是点评从最开始就不是这么干的 ……
点评首先在其网站上商家的名字旁边做了一个 " 预定 " 按钮,当客户点进去的时候出现提示 " 此项功能正在开发,请稍事等候 ",通过这个简单的 MVP 测试,点评获得了大量的点击量数据,通过这些数据足以证明用户是有这个预定需求的。
紧接着点评做了第二个 MVP 的验证,通过呼叫中心的客服人员,将后台客户点击 " 预定 " 按钮收集的订单信息,通过电话与下游商家进行确认,再将结果回复给客户,从而完成预定闭环。通过这两次的 MPV 验证,点评证实了在线预订的这个需求和解决方案是可行的。
点评在验证测试中,也发现了一些问题,比如说人工确认订单的效率太慢,成本太高,餐饮界曾经有一位先贤 " 饭统网 " 就是采用这种人工预定的方法,导致成本过高,效率低下从而死掉的。如果自己选择研发一套语音预定系统,这里面的研发成本,人力成本及后续的运营成本不可估量。
与其自己做不好,倒不如交给这方面的专业人士去干,于是点评就找到了这方面技术比较成熟的天润融通。经过双方的密切沟通,最终确定的方法是,将点评的网站、APP 端与天润融通的云呼叫中心平台对接。当客户点击预订按钮后,由平台自动打个电话给商家,商家只需按键确认是否接单即可,最后将订单信息反馈给用户。该方案无需人工参与,大大提高了订单确认效率,且每单预订成本不到 1 元,此方案助力点评顺利上马在线预订业务,而点评通过此次转型更是打开了在 O2O 领域的新纪元。
点评将自己不擅长的业务,交给更为专业的人去做,用最专业的人做最专业的事,这种术业有专攻的做法,未尝不可以说是一种创新。
总体来说,在创业公司早期,通过具有核心功能点的最小可行产品,不断验证需求与解决办法,是冲破迷雾找到产品真实方向的利器。创业初期的产品之道,就是不断尝试,不断验证,不要提前预断结果,你需要做的,只是在现实中寻找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