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创”大潮下,国内涌现了不少新锐的创业企业,一时繁荣不已。但稍微一盘点便会发现,这波创业公司中,大多从应用层面出发,基于移动互联网的连接性,通过模式创新从而赢得资本青睐,却很少有技术创新或核心技术突破为基础的前沿性项目——甚至智能硬件领域也是如此,大都是在硬件上加个通信模块,引入“互联网+”概念,从而实现智能。
这会成为将来的创业创新主流么?日前,在2015腾讯全球合作伙伴大会“互联网+应用”论坛上,搜狗CEO王小川对此表达了其观点。
他认为,中国互联网行业在靠人口模式取胜后,进一步发展会有缺陷,因为国内创新的原始动力不足,或许会被美国再次拉开差距。而且,这种不足的短期结果也已经显现,即最近资本市场对创业市场暂时冷却了下来,其背后的原因值得关注。
王小川指出,未来国内创业者创新和颠覆的机会,必然要跟核心技术相关,而不是沿袭现有的创新创业方式,以模式取胜。为此,他认为,国内创业者需要学习美国技术和思想,建立高效的小公司体系。
与中国创业创新环境相比,美国的环境有所不同,很值得国内创业企业和产业参考。
其一,美国创业更纯粹,国内更浮躁。美国创业更多的是好奇,被收购只是成功的结果,国内企业刚完成融资就想着上市。
其二,美国创业压力小于国内。美国创业理念是创新失败也没问题,接下来会进行下一个创新,所以小公司也有很多来自顶尖公司的员工。国内企业把企业独立并持久生存下去视为成功,小公司很难招到优秀人才,创始人和普通员工能力相差大。
其三,美国大公司愿意收购小公司,小公司最为美国创新主体,能够提高大公司员工活力,同时形成完整的生态,互相协作。国内大公司面对小公司更多是去斗争和抗衡,整体市场氛围不理想。
此外,从实验室到公司到实验室的创新产业链更值得国内借鉴。一般而言,美国高校实验室培育公司,公司扩张或被收购后会再回过头来支持实验室,比如哈佛顶尖实验室有很多有趣的项目,在这个产业链运作下,部分产品已经进入商业化。这种创新闭环对创业企业竞争力的提升,核心技术的培育提供了坚实的基础。但国内并没有形成这个链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