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众号
关注微信公众号
移动端
创头条企服版APP

兴趣社交备忘:海贝证明过,飞聊难逃脱

6274
2019-06-04 14:21 抢发第一评

一.戳心

2019年5月20日凌晨,字节跳动孵化已久的兴趣社交产品“飞聊”正式上线。作为一名耕耘在“兴趣社交”方向近九年的创业者,我想从另一个角度,与大家一起来看看飞聊的前路与出路。

已有很多文章总结过飞聊的产品形态:贴吧(豆瓣小组/即刻)+QQ群+微信朋友圈。其中:

①飞聊兴趣小组 对标 贴吧(豆瓣小组/即刻)——兴趣社区;

②飞聊群聊   对标 QQ群(微信群聊)  ——群组聊天;

③飞聊动态   对标 微信朋友圈      ——动态分享;

2011年7月,我到了北京。我的项目确凿无疑地可以归到“兴趣社区”方向,因此日常的产品观察里,兴趣社交类的产品是我的重点关注和研究对象。其中,有两个产品给我留下的印象很深刻,一个是乐柚网,一个是海贝网。

很早前,这两个产品就已经停止运营了。

重点来看下海贝网(开心网旗下项目)。产品虽然已经关闭,但存在过的痕迹还有。

图1 海贝网.png

海贝网百度百科↑

2011年我还没有智能手机,没有体验过海贝网的移动端产品,但PC版我体验过,除了③动态分享 记忆模糊不确定有没有,①兴趣社区、②群组聊天 海贝网里确切是有的,并且产品使用上来说也还不错。甚至从百度百科“产品及特点”的介绍里看,飞聊目前还没有的一些功能,海贝也曾经提供过、尝试过。

我尽量在用我认为较为平和的情绪来陈述一个事实,但我发现,无论怎样控制,都很难压抑住那一丝丝戳心的酸涩。

怎么可能不戳心!!!

从2011年到2019年,从PC互联网到移动互联网,八年过去了,PM换了一批,用户换了一批,但在兴趣社交这一领域由顶级公司顶级团队开发出来的产品,却“还是原来的配方,还是熟悉的味道”。

…………

关于“怎么可能不戳心!!!”这句带了三个感叹号的自我拷问,原本我准备用三个情绪饱满气势澎湃撕心裂肺地排比句来直抒胸臆。想了想,放弃了。情绪再饱满又能怎样。就像《一梦三四年》里那句充满隐喻,却只需按字面理解的英文一样,“It changes nothing”。

抒发情绪很重要,但更重要的是寻找出路。兴趣社交产品还有出路吗?答案是肯定的。

二.交心

在IT桔子里查找“兴趣社区”类项目,出现了1000多条结果(运营中的有858条)。当然,有些项目严格划分的话,可能也并不是真正的兴趣社交。但这个数据仍然说明了,兴趣社交是许多创业团队前仆后继的一个方向。

图2 兴趣社交-it桔子.png

兴趣社交↑

为什么这么多人都奔跑在这条赛道上?因为兴趣社交是真正的硬需。

我个人是这样理解兴趣社交的:

维度上,无论是移动互联网还是PC互联网,无论是电力技术时代还是蒸汽技术时代,无论是古代人还是现代人,无论是地球人还是外星人——都有与其他同好者交流、认识,或者仅仅只是围观的底层需求;

广义上,无论是代购微信群还是微信公众号的10W+,无论是微博大V的千万粉丝还是知乎的问答,无论是听一首歌还是看一部小说——关注一个人、一篇文章、一件事情,都源于感兴趣。

说到兴趣社交,绕不开百度贴吧这个标杆产品。为什么说它是标杆产品?因为从用户认知和数据表现来看,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甚至直到现在,贴吧都是这个领域里毫无疑问的头部玩家,(曾经)接近于垄断。

我不知道这是不是贴吧的颠峰数据,但已经足够闪瞎我的狗眼了:

10 亿注册用户,820 万个主题吧,月活跃用户近 3 亿,日均话题总量过亿,日均浏览量超过 27 亿次。

by 《矛盾中的贴吧,会给百度带来它所希望的未来吗?》

近些年贴吧走下坡路甚至逐渐沉沦,这是不争的事实。那么,对于飞聊来说,对于800多个还在运营中的兴趣社交类产品来说,则不得不面对一个更加戳心的拷问:

即使飞聊们做到贴吧的量级,做到10亿注册用户,820万个兴趣小组,月活跃用户近3亿,日均话题总量过亿,日均浏览量超过27亿次……又能怎样?能够保证不会像贴吧一样沉沦吗?

当然,在如今兴趣社交产品的玩法设计下,飞聊们能不能走到这样一个数据之巅,都还要打一个大大的问号。

这一切无不说明着一点:兴趣社交玩法需要加入一个新的变量,才能打破当下的困境。

①②③叠加组合的尝试,远不足以成为这个变量。海贝已经证明过,飞聊也很难逃脱。

三.用心

我想用我这些年探索的玩法来演示心目中的这个变量。关于它的一些灵魂拷问,比如探索了这么多年还没成功是不是骗子,文末我再简单地陈辩一下。

旧模式下,兴趣社交产品的数据之巅就是贴吧。贴吧沉沦是一个老话题,知乎上开了专门的贴子,许多资深吧友都分享了自身的感受。抛开产品UI、交互使用、官方运营等枝节,从顶层设计或者通俗点从核心玩法的角度来看,主要有这三个问题:

⑴人

管理层:对管理层的激励、考核、管理

普通吧友:对吧友的激励、组织、管理

⑵内容

内容是由人创作的。本质也是属于“人”,但可以单列出来。

优质内容创作者:激励创作者有动力长期产出内容

普通吧友:有评论回复的动力;有成长为优质内容创作者的路径和动力

⑶盈利

在保证⑴和⑵的前提下,实现⑶。

我在和很多人聊的过程中,他们都反馈过这样一个问题,“网友加入一个贴吧是基于兴趣,不需要激励”。贴吧也好,兴趣小组也好,是一群人的聚合,但凡两个人以上,从现实情况来讲是少不了需要“经营”的。经营是一个中性词,觥筹交错换杯盏是经营,君子之交淡如水也可以是经营,它未被赋予浓烈的色彩。而激励,是经营的方式之一。

经营你的兴趣。这是我们的slogan。

旧模式下,要实现⑴⑵⑶的和谐统一,何其难也。那么⑴⑵⑶真的可以做到和谐而统一吗?我想是可以的。

⑶对于贴吧来讲,目前的做法就是通过广告变现。

如果,贴吧引入广告主在个体贴吧投放广告,公司得到广告收入的100%——把这一规则变为“公司得到广告收入的20%,个体贴吧得到广告收入的80%”呢?

兴趣小队可以接受广告投放,并获得80%的广告投入用来经营小队。这是我们的一句描述。

这个变化是否具备足够的能量,让⑴⑵⑶做到和谐统一呢?结合几个主要问题和产品截图,可以更清晰的来看一下。

  1、80%怎么分给小队

广告主创建广告计划→队长接受广告计划→广告在小队投放

图3 小队主页.png

小队右侧“品牌投放位”↑

队员点击“我要赚币”,每次赚币,广告主付出100币(1元=100币,币可提现):

队员得到50币(50%)

小队得到30币(30%)

网站得到20币(20%)

图4 赚币.png

赚币↑

  2、怎么经营 人&内容

小队集体资金:公共属性,队长管理,全员监督;包含管理层酬劳

队员得到的币:提现、赞赏

在这里,赞赏有这样两个有别于微信、微博、文学网站、音乐网站等产品赞赏功能的地方:

1)不需要从绑定的银行卡里充值赞赏(无需从现实的钱包里掏钱);

2)评论也可以赞赏;

图5 赞赏.png

图5 贴子赞赏、评论赞赏↑

3、广告主为什么要投放

1)精准投放。兴趣小队是同好者的集群。

2)接受度高。广告投入80%被小队得到,提升了网友对广告的接受度。(见图5贴子内容示例)

《广告,随遇而安》一文对这个问题有详细分析,文章很长,我提炼一下主要观点:

1)广告的本质之一,是帮助品牌抢占更多市场份额;垄断除外;

2)按效果转化付费的广告模式(CPS),是以替广告主“钱花的值”(省钱)为主,并不能直接帮助品牌抢占更多市场份额,不具备主动性;

3)想通过广告的方式,达到抢占更多市场份额的目的,有一个必经节点,即提高受众对品牌的接受度;

4)谁能提高受众对品牌的接受度,谁就能帮助品牌抢占更多市场份额;

  4、和网赚有什么区别

《在广告市场中,分钱是一门艺术》一文对这个问题有详细分析,我提炼一下主要观点:

1)目前市面上的网赚产品(趣头条、购物返现、视频/游戏激励广告、聊天宝等),“分钱”的基本单位均为个人用户,更强调个人利益及体验,且分到的有钱、虚拟币(可提现的、不可提现的)、代金券、话费、实物奖励等。

2)我们“分钱”的基本单位,为兴趣小队,且分的就是钱(钱的来源为广告主充值),更强调用分到的钱围绕“兴趣”去使用——因兴趣而来、为兴趣而经营,以此激活更多更优质的内容创作、达成更好更稳健的用户留存。

四.收心

这几个直击灵魂的拷问,我简单陈辩一下:

  1、现在进行到哪一步了

今年年初网站改版后上线,目前在开发移动端,无外力干预的情况下,六月或七月上线;

联系了一些网络作家、音乐人在合作;

联系了一些校内兴趣社团,对玩法较为认可,移动端上线后入驻;

2、为什么拖了这么久

基本思路成熟于2014年上半年;

2019年以前,一直兼职做项目;主观上,没有创业者愿意兼职做,但是当客观条件造成这样的局面时,只有寻找依仗;

我兼职做项目的依仗:①别人不看好,只有我在做 ②多年沉淀,思路完善,不怕竞争 ③技术虽变迁,玩法不过时

…………

虽然想说的、能说的还有很多,可是文章不短了,该收心了。

声明:本文由创头条企业号发布,依据企业号用户协议,该企业号为文章的真实性和准确性负责。创头条作为品牌传播平台,只为传播效果负责,在文章不存在违反法律规定的情况下,不继续承担甄别文章内容和观点的义务。
您阅读这篇文章花了0
转发这篇文章只需要1秒钟
喜欢这篇 3
评论一下 0
凯派尔知识产权全新业务全面上线
相关文章
评论
试试以这些内容开始评论吧
登录后发表评论
凯派尔知识产权全新业务全面上线
阿里云创新中心
×
#热门搜索#
精选双创服务
历史搜索 清空

Tel:18514777506

关注微信公众号

创头条企服版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