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晚,很多创业者和媒体人的朋友圈都被两条视频刷屏。在视频里,易到用车创始人周航讲述他曾经拒绝了最大的私募融资;在另一条长约20分钟的视频里,则是对一家新创天使基金合伙人的采访。
这两条视频分别叫《老创》和《接招》。《老创》的出品方是创业家,杂志创始人牛文文以主持人的身份在视频中出镜;《接招》的出品人是方浩,《创业邦》杂志前主编。两家媒体不约而同地在昨晚选择节目首发,是否预示着创业媒体细分转型的新方向?
近几年来,创业媒体的形态一直在变,也不断有新人挤进来,做很多改变产品和格局的尝试。
《创业家》和《创业邦》无疑是创业媒体在纸媒时代的代表,现在依然在创业企业报道上做着深度和广度的拓展。在杂志这一载体之外,《创业家》的网站i黑马以及《创业邦》网站,都是顺应互联网的产物,到现在都已经成为创业项目报道的必选。
在创业媒体领域,36氪的快速崛起则指出了另一个方向,即向交易方向延伸。今年10月份,蚂蚁金服刚刚战略投资36氪,巨头所看重的,就是36氪所做的股权众筹。
全民创业时代到来之后,创业媒体获得了空前巨大的空间,各自的形态也在不断演进,譬如交易化(股权众筹)、中介化(融资顾问)、空间化(孵化空间),昨晚的创业视频访谈则向我们展示了一个新方向:可视化。
以视频为切入点的创业类媒体受众广泛,也符合当下用户的阅读习惯,因而也获得了资本的关注,譬如定位于拍摄创业者的“一见”,以及“接招”,据悉都拿到了机构投资者的投资。
不可否认,关于新媒体的内容创业机会虽然日趋增多,但依然绕不开很多传统媒体都要回答的问题:如何变现。比起传统媒体,新媒体的优势是更接近用户,而传统媒体借助固有资源延伸出来的业务可以获得现金流收入。以视频媒体为例,目前在商业模式探索上比较好的是《晓松奇谈》、《暴走漫画》、《万万没想到》等“节目”,直接通过广告主的投放获得收益,而像《逻辑思维》,则已开始在电商领域进行尝试。
创业类视频是单纯做一个媒体,还是往创业平台方向演化,还值得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