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全民健康,就没有全民小康。要实现全民健康,离不开全民健身事业的发展。近年来,我省各地不断提升全民健身基础设施,从户外运动到室内锻炼,环境越来越好,设施越来越齐,门类越来越多,让老百姓真真切切地享受到了健康红利。9月2日《江西日报》“红土地上看变化,百姓眼中的70年”专栏走进高新区,感受全民健身的浓厚氛围。
9月1日5时30分,初秋的天空刚刚露出鱼肚白,南昌市艾溪湖湿地公园南大门,就已经聚集了60多人。他们整齐划一地穿着运动服,衣服上醒目地写着——南昌跑吧·艾溪湖长跑团。
一番热身后,大家调整呼吸,随风奔跑。伴着公园绿道旁清澈的湖水和鲜艳的花朵,艾溪湖长跑团好似一抹动态的火焰,所到之处,总能吸引市民的目光。
这是长跑团每周的例跑,风雨无阻。今年48岁的龚华辉是长跑团的“带头大哥”,他告诉记者,自己6年前开始跑步,当时长跑团只有几十个人。“近几年,长跑团发展得非常快,人数已经超过500人。很多人都主动加入进来,甚至一些家住湾里的跑友还会专门开车过来。”
长跑团发展快,离不开跑步环境的提升。艾溪湖湿地公园有600多种植物,四季常青,处处鸟语花香,加上专门为健身爱好者打造的15公里环湖绿道,成为长跑爱好者的乐园。
“记得十几年前,艾溪湖周边全是小土坡,杂草丛生,我最多在小区散散步。”龚华辉回忆说,如今环境好了,大家更愿意动起来了,到户外呼吸新鲜空气。“许多跑友跑着跑着,各种毛病都没了。比如我吧,多年的腰椎间盘突出如今也不见了。”
事实上,类似的“跑步乐园”正在我省不断增加。在南昌,象湖、青山湖、瑶湖等景区公园都设立了绿道,沿江大道、紫阳大道也在路旁增加骑行道;在抚州,当地打造了环梦湖等26公里绿道,并设置自行车驿站供市民使用……
如果说绿道的建设让跑步氛围越来越浓,那么健身场馆档次的提升则让其他综合运动同步推进。
8月30日傍晚,家住南昌高新区的市民王先生吃完晚饭后,与好友来到了家门口的一家体育公园。明亮的灯光,崭新的装修,还有羽毛球、篮球等专业场地,让他们兴致勃勃,一直到22时才收起装备回家。
“地板很舒服,加了缓震垫,有弹性,对膝盖和关节的保护起到很好作用,感觉自己都能跳得更高了。”王先生笑着说,这里不仅面向成年人开放,还为喜欢玩的孩子划出了锻炼场地,可以满足一家人的健身需求。
王先生说的体育公园,是今年6月江西省体育总会批复成立的全省第36个全民健身基地——赣鄱五湖天空体育公园。这个公园利用五湖国际广场的闲置楼顶屋面进行合理改造,总投资约600万元,场地面积4000余平方米,是高新区第一个室内综合体全民健身体育公园,辐射高新区、青山湖区人口约120万人。
放眼如今的赣鄱大地,“请人吃饭不如请人流汗”的健康理念不断深入人心。70年来,我省的健身基础设施呈现了质的飞跃,由政府主导建设体育场馆演变为政府和社会力量并举,由传统运动项目唱主角升级为各种运动项目百花齐放,真正形成了全民健身的浓厚氛围。
根据《江西省全民健身实施计划(2016—2020年)》,到2020年,我省每周参加一次及以上体育锻炼的人数要达到2300万,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人数将占全省总人口的31%,人均体育场地面积从1.42平方米增加到1.8平方米,政府主导、部门协同、全社会共同参与的全民健身事业发展格局更加明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