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动画电影《罗小黑战记》正式公映,作为一部已经诞生八年的高口碑国漫IP改编电影,该片在前期点映活动中获得了一片好评,多场点映场次爆满,豆瓣当前评分8.4。
“罗小黑”是导演木头在2011年创造的动漫形象,剧集从2011年连载至今,8年共更新了28集。如果你对这部flash作品没有印象,相信至少也会想起来这个形象的表情包。
在口碑还不错的另一边,是《罗小黑战记》提档一周公映却没什么宣发、上映三天票房才刚刚过亿的另一番景象。
所以罗小黑好看么?
总的来说,挺好看的
我相信每一位影视作品的导演都有自己的野心,在电影《罗小黑战记》中,感受到的却是强烈的“简单干净”。
电影版非常简单地,通过“妖”与“人”双方的冲突,讲述了一个自然与现代双方平衡共生的故事。
设定本身略显老套,胜在讲故事的节奏感把控到位。故事中途借助公路片的模式,将不同阵营、不同人物与视角引入,逐步带着观众完整接受作品的世界观。值得一提的是,这次电影版的故事发生在28集剧情之前,没看过原作的观众也可以放心买票。
而整个影片的节奏变化同样是干脆利落不拖泥带水的:
从森林的开场的场景,到家园被破坏、掉入深坑、惊醒、流浪、被收养,整个过程前后不过三五分钟,节奏极快;
中途“公路片”的长片段又变得舒缓流畅,故事不慌不忙娓娓道来;
结尾战斗部分又恢复了快速的镜头节奏,该快就快该慢就慢绝不含糊。
而中途轻松悠扬的公路片桥段,更符合小黑寻找内心的过程。过程中充斥着大面积空旷的场景特写,背景作画精美,画风简单清新,有观众说看到了宫崎骏和新海诚的影子。
最特殊的一点是,相比大家熟悉的2D动画,罗小黑的画面太特别了:作画大幅度使用了大面积色块的上色方式,很多情况下角色连阴影都没有。
对于一部分观众来说,这样“复古”的画风足以成为劝退理由。虽然相比原作剧集动画的画面已经有很大的加强,但在电影院的大屏幕上看依然不够出色。
不带阴影的色块上色
有观众指出:正是由于这样的节奏和画风,让电影依然是粉丝导向的作品,出圈有不小难度。导演木头也在微博上表示,自己还有很多地方没做好:
客观的说,现在的评分是高于片子质量的,我们知道这个片子的所有优点与缺点,映后我也会详细的和大家讨论我为什么要这么做,为什么这里没做好~ 大家也不要过分维护~借用片子里的话:谁都可以有自己的看法(。ì _ í。)!!
截至目前,电影的累计票房才刚刚过亿,根据猫眼专业版预测,总票房预计2.5亿。相比前面上映的《哪吒》上映首日就破亿,有人感叹“动画业的冷水来得这么快”。
所以除了小众,还差在哪了 ?
伴随着一个多月前上映的《哪吒之魔童降世》,“国产动画崛起”这个话题再一次被炒了起来,眼下《哪吒》的票房已经超越《流浪地球》,成为中国票房史第二的作品,过程中诞生无数讨论:
《“史上最丑哪吒”刷爆网络,国产动画要崛起了?》
《“哪吒”不能让国漫崛起》
《国产动画年年崛起,今年轮到哪吒》
《谁再说“国漫崛起”我跟谁急!》
《比起哪吒,这国产动画需要更大声安利》
《从“大圣”到“哪吒”,细数国产电影三宗罪》
…
类似文章一个接一个,每次看到我都觉得这个世道好乱。
所以很明显,此前《哪吒》已经带着国产动画在主流视野中刷了一次存在感,观众正处于话题疲劳状态。正所谓“粉丝决定口碑,路人决定票房。”此刻就算安利这是另一部优秀的国产动画,对同样话题的低反馈最终肯定会反映在票房上。
而另一方面,相比《哪吒》通过合理的点映策略引爆了口碑和话题,《罗小黑》显然没能让讨论“出圈”。事实上,就连电影档期从12号提档到7号都几乎没做什么宣传,推广力度明显不足,不安的粉丝们怕对电影影响不好,不敢在微博下面留言,纷纷私信问木头推广是怎么回事。
导演木头也非常实在地在自己微博聊了一下电影的宣发,解释了粉丝关于对作品几乎是“零推广”的质疑。
在点映口碑发酵后我们会不断有动作的,但如果大家期待铺天盖地的广告可能会失望,因为我们的预算真的不多。
这不是卖惨或者呼吁大家,而是客观事实,我们后面也会继续努力的推广自己~
考虑到暑期档已经结束,中秋档又有《小小的愿望》和《名侦探柯南:绀青之拳》等作品集中上线,《罗小黑》的票房最终可能正如猫眼预测的一样,难以突破三亿大关。
与《哪吒》与《大圣》不同,罗小黑不是大众熟悉的传统形象。这并非是一部延续原有IP,并对原版故事二次加工的作品。《哪吒》上映之后有声音表示:“对传统故事改编可以最大程度规避风险,却也折射出了国产动画剧本弱原创能力差的问题。”
从这个角度来说,罗小黑证明了中国动画的原创力量同样值得期待。
当我们不再谈论崛起
对于一部从来没有过电影制作经验的团队来说,能做到这一步实属不易。
木头说自己刚打算做动画电影的时候,整个团队只有十多个人,到现在团队已经有了50多人。《罗小黑战记》洛竹的配音员叮当表示,这可能是第一个“无经验团队”独立完成的电影:
据我所知,罗小黑的电影团队中,大多数都是天赋较强,却没有电影经验的创作者。而他们却几乎没有凭借外力,独立完成了一部丝毫不逊色于其他作品的电影,看这片尾甚至不过百人的制作组名单就觉得不可思议。
要知道,不论是二维还是三维电影,通常制作团队都要百人以上甚至达到千人的情况。上千个镜头、数万张动画,怎么想都有些震撼。
2006年,非科班出身的木头投身动画行业,曾作为彼岸天团队一员,完成了《大鱼海棠》的第一支样片的绘制工作。随后自己开创工作室,在只有一人的情况下完成了《罗小黑》第一集的制作,成本仅花费3000元,配音演员山新一个人就配了7个角色。
剧集版《罗小黑战记》海报
当时的《罗小黑》是没有任何收入的,木头主要靠接外包工作养活自己。他在接受第一导演的采访时表示,当时他找毛绒工厂制作了罗小黑的一批玩偶拿到淘宝上卖,赚到一点钱之后终于招来了工作室的第二名成员。
尽管票房成绩不够理想,但以目前的数据来看《罗小黑战记》已经足够回本。回头去看的话,当年5分钟一集的flash小动画,在这8年间成长为了今天的大电影,已经足够令人感到骄傲。
过往关于国产动画的讨论已经告诉了我们:仅靠一两部头部作品带来的话题性与热烈讨论尚不足以撑起整个产业,对于观众而言,在作品选择上的丰富同样重要。
我的意思是,我们需要的正是更多《罗小黑》这样的作品:
《罗小黑》没有媲美《大圣归来》或《哪吒之魔童降世》这样顶级的热度或声量,口碑整体不错、评价有褒有贬,没有赚到很多的钱但足够支持制作新的作品。这样小而美的作品一步一个脚印成长起来的案例,在国产动画界同样少见。
之前《哪吒》导演饺子在接受虎嗅采访时表示:
什么时候大家不再提‘国漫崛起’这四个字了,出现了一部优秀的动画以后,大家会自然而然地去看,而不需要观众打着国漫的旗号安利的时候,国漫才是真的崛起了。
不需要赚多大的钱,让优秀的作品可以赚到钱去做更优秀的作品,偷工减料的动画无所遁形;整个行业都处于一个健康的、正向的发展中。热爱这个行业的人不用担心生计问题,持续地投入到新的创作中去,不同口味的观众都可以在市场找到适合自己的作品。这或许就是国产动画真正“崛起”的样子。
那就从《罗小黑》开始吧。
下载虎嗅APP,第一时间获取深度独到的商业科技资讯,连接更多创新人群与线下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