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跃幕电影,作者|杨小没
天花板。 柯南系列在走过24年之后,内容创新上难免走到了天花板。在每年出产一部剧场版的效率下,其剧中的推理内容难免有些弱化。而对于商业的追求,也使柯南系列开始增加更多动作、冒险、爱情等元素。
IP希望通过这种转移卖点的方式,寻求新的生命力,其票房表现也不负众望的一部比一部好。目前《绀青之拳》已经成为该系列在内地市场的功臣,1.7亿的票房已经使这部电影成为系列影片在内地的票房最高点。
但卖点转移也不可避免地对IP造成了一定的负面影响。目前《绀青之拳》豆瓣评分只有6.2分,而推理元素太少、动作场面不算精良、基德假扮柯南等老梗不断重复等都是导致口碑下降的原因。更重要的是,这种问题已经成为了柯南剧场版系列电影的通病,因此该系列的口碑评分也一直处于一个较低的状态。
作为一部具有极强光环的IP电影,《名侦探柯南》拥有相当的粉丝数量,电影能够在内地打开市场也有赖于粉丝对IP的情怀。但长期的口碑下降却对这种情怀造成了损伤,在这种情况下,柯南IP能在中国市场拥有怎样的未来,也变得更加令人担忧。
推理元素。
1996年1月8日,《名侦探柯南》开始在日本读卖电视台播放,并延续至今。在互联网还没有兴起的年代,这部以侦探为题材的推理动漫在故事情节、作案手法,以及推理过程等方面都表现出优势,因此迅速火遍大江南北。
可以说,大量的推理元素是《名侦探柯南》的名片,也是这部动漫能长久不衰的强大基础。在此基础上,前期的柯南剧场版的推理水平也一如既往的高。 但由于《名侦探柯南》TV版和剧场版的播出平台不同,面向的受众不同,因此在内容上二者也有较明显的区别。
TV版填充大量推理元素是为了满足TV观看的必要规律,而剧场版则需要通过展示各种高人气角色和元素打开路人市场。然而,过多的推理元素却在一定程度上形成了剧场版的观影门槛。
在现在来看,2002年上映的《贝克街的亡灵》是粉丝眼中评价最高的一部,柯南剧场版中的白月光。但根据该片上映时的评价,很多日本受众对《贝克街的亡灵》并不买账,该片在票房成绩上也被同一年新作《猫的报恩》彻底完爆。 因此,为了更贴合影院的观影需求,扩大电影的路人盘,柯南剧场版开始在内容上作出调整。
影片从推理故事逐步发展成恐怖故事、科幻故事、爱情故事等。而在优先保证商业元素齐全的逻辑驱动下,剧情和推理自然被摆在了牺牲品的位置上。
可以看到,近年来《名侦探柯南》的剧场版明显表现出“轻推理重场面”的特征,电影的卖点也从推理向情感、动作、冒险等元素偏移。而今年中秋节上映的《绀青之拳》作为第23部剧场版,这种特征也越发明显。
《绀青之拳》在场景上和剧情上都花了不少心思,新加坡的场景制作的非常精良,画工踏实细致。恋爱的剧情也不少,不仅有基德假扮新一与小兰互动,京极真与圆子之间的感情线都成为影片的卖点。
但顾此失彼之下,该片中除了推理元素有明显下降以外,连之前剧场版的最大卖点动作场面也成为了牺牲品。而柯南本人也从一个躲在小五郎背后依托缜密推理抓捕嫌犯的小学生,变成了上天入地无所不能、肩负着拯救市民甚至全日本重任的超级英雄角色。
实际上柯南剧场版的这种选择是对市场迎合的一种本能,加入更多更具商业化元素的内容之后,该片也确实更适合影院和路人观众。但这种卖点的转移却在某种程度上为该片的后续发展形成新的门槛。
票房攀升。
自2010年开始,《名侦探柯南》剧场版开始进入中国电影市场,在10年时间里,已经有6部影片登上大银幕,该系列的票房情况也呈现出不断走高的趋势。
《绀青之拳》作为柯南系列进入中国电影市场的第6部影片,当前已经收获1.7亿票房,猫眼给出的票房落点在2.25亿,无论《绀青之拳》最终能不能达到这个成绩,它都成为该系列的票房最高点。
但票房攀升的另一面,却是口碑遇挫。从豆瓣评分也可以看出,柯南剧场版系列的口碑情况明显不容乐观。除了2010年引进的第一部作品达到了7.4分以外,其他影片全在5-6分徘徊,《绀青之拳》虽然票房颇高,但其评分也只有6.2分。
而这种口碑问题很大程度来源于电影系列卖点的转移。 如果以商业的角度来看,柯南剧场版“轻推理重场面”的转变确实为影片吸引了不少路人受众,甚至电影对“新兰感情线”的重点刻画也让不少老粉丝心甘情愿的走入影院。 这确实让《绀青之拳》达到了系列影片的票房最高点。
但对于一部依靠推理元素起家的动漫来说,放弃推理这块基石实际上是改变了该系列的本质,其口碑也必然面临着转变。 在粉丝对《绀青之拳》的评价中,对推理、动作等元素的缺失所导致的“失望”情绪已经远远大过于电影造梗卖梗带来的新鲜感。虽然粉丝受众对柯南剧场版年年毁誉参半的状态已经习惯,但该片在造梗上的老套以及逻辑上的缺失,确实让粉丝也感到无法夸得出口。
其实,对于《名侦探柯南》这样一部生命周期过于悠久的动漫作品来说,粉丝对电影IP的情怀本身已经凌驾于内容之上,但情怀也需要IP不断打造高质量内容进行维护,如果粉丝长期处于“不满意”的状态,电影也无法只靠IP这一招吃遍天下。
粉丝电影。
根据上述表格可以发现,柯南之前几部剧场版的内地票房,普遍在千万级别,只有到去年《零的执行人》才拿到破亿的票房。从长时间几千万的体量可以看出,该系列的辐射范围并不算广。换句话说,虽然柯南IP影响大,但其剧场版更多只能算是“粉丝电影”,并没有真正“出圈”。
而当下《绀青之拳》之所以在票房上表现较佳,除了市场对动画电影的容纳度变高以外,也在很大程度上受到了市场大盘的影响。因此对于柯南系列来说,向粉丝打情怀牌仍然是电影需要牢牢抓紧的命脉。
对于长期缺乏优质动画电影的中国市场来说,大量的日本动画电影原本具备着一定的市场优势,不仅有IP效应,也成为市场上为数不多可供选择的优质动画电影。
《哆啦A梦:与你同行》、《你的名字》的票房成绩已经能说明问题。 其实《哆啦A梦》对于柯南系列来说有一定的对标性。二者同样为日本经典IP,在内地拥有比较深厚的粉丝基础,而在引进时间上柯南甚至还比哆啦A梦早了5年。因此档哆啦A梦在内地市场曾达到的5.3亿票房也在某种程度上成为了柯南系列的目标。
然而柯南当下的情况却并没有呈现出能达到5亿票房的趋势。一方面柯南系列虽然在内容上不断进行变革,试图对路人受众更友好,但票房体量也说明这个IP在内地依然是个“粉丝电影”。另一方面,在对粉丝依赖性较强的基础上,电影目前口碑出现的本质问题已经让粉丝的情怀分大打折扣。
增量不足,存量也有些岌岌可危,这种情况下柯南系列想要进一步扩大票房也就变得有些困难。 实际上日本动画IP想要在内地市场拿到一个好票房本质上还是需要质量的保障,此时柯南系列即便需要转移卖点来扩大市场也需要以质量为重心。否则作为一个老IP却不能在口碑上获得一个突出成绩,那么市场也不会轻易地妥协。
贩卖情怀已经成为日本动画近年来的常见套路,这一部《绀青之拳》也在相当程度上靠贩卖情怀获得来一定的成功。
但对于IP的未来来说,卖点转移所造成的口碑下降无法仅靠贩卖情怀来填补,《名侦探柯南》的创作力下降也是粉丝及路人都有目共睹的事实。 对商业化的追求允许电影转型寻找下一片“蓝海”,但对于这样一部不断以“转移卖点”来弥补创新不足的经典IP来说,这种做法可能无法再为其带来更多新的生命力和发展空间了。
更多精彩内容,关注钛媒体微信号(ID:taimeiti),或者下载钛媒体App
2022-09-14 钛媒体 App发布了 《星巴克加码中国市场,未来三年要新增开3000家门店|钛快讯》的文章
2022-08-11 钛媒体 App发布了 《白云山麾下公司虚抬药价“把戏”,被拆穿了》的文章
2022-07-06 钛媒体 App发布了 《为了帮00后卷王找到工作,简历修改师们拼了》的文章
2022-07-06 钛媒体 App发布了 《威尼斯向游客收“进城费”,国内城市如何借鉴?》的文章
2022-03-25 钛媒体 App发布了 《蔚来2021年财报发布:年营收361亿元,整车毛利率达到20.1%》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