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众号
关注微信公众号
移动端
创头条企服版APP

《流浪地球》,会替内地“申奥”吗?

5133
钛媒体 App 2019-09-28 14:03 抢发第一评

文|跃幕电影,作者|张一瓜

选谁上?

9月12日,中国台湾地区确定选送《谁先爱上他的》冲击第92届奥斯卡“最佳国际影片奖” 。24日,香港电影制片家协会推出《扫毒2:天地对决》代表中国香港参与奥斯卡“最佳国际影片奖”的角逐。

当前,对于中国大陆今年选择谁去“申奥”,仍未公布。这样的时间间隔和公布顺序,似乎由来已久。

从1957年中国台湾第一次参加奥斯卡“最佳外语片”竞争,到1959年中国香港选送《雨过天青》角逐“最佳外语片”,再到1979年中国大陆带着《阿凡提》首次“申奥”,先是中国台湾、然后中国香港、最后是中国大陆,这样的公布顺序习惯有了一种约定俗成的味道。

关于中国台湾最先发布的选送影片《谁先爱上他的》,大家对其并没有产生太大争议,因为它保持了台湾选片的一贯品味。反倒是代表中国香港“申奥”的《扫毒2》,消息一经确定,便引来网友的群嘲。

由刘德华、古天乐两大实力派演员联袂主演的《扫毒2》,在中国大陆斩获12.95亿元的票房成绩,是今年暑期档的大赢家之一。按理说,《扫毒2》已然获得了市场的认可。

但从艺术维度和思想深度出发,该作品的竞争力便落了下风,豆瓣评分刚及及格线,为6.0分,与去年香港选择“申奥”的《红海行动》(中国大陆票房36.5亿元,豆瓣评分8.3分)这部既叫好又叫座的影片相比,让人心理不免会产生落差。大家对《扫毒2》参加奥斯卡的资格产生质疑,自有一番道理。

对于“申奥”影片,中国大陆一直热忱不减。在中国台湾和中国香港前后确认选送影片之后,今年谁又能代表中国大陆“申奥”,成为焦点。

谁能代表中国大陆

选谁?

分析之下,发现今年可选择的影片其实并不算多。

纵观近3年来代表中国大陆参加奥斯卡“最佳外语片奖”(现改名,“最佳国际影片奖” )角逐的影片,分别是《邪不压正》、《战狼2》和《大唐玄奘》。

相较于影片的艺术性追求,中国大陆选择“申奥”的影片更看重其本身传递的思想和价值与国家政策和时代旋律的契合。

其中,姜文执导的《邪不压正》是对北平风光的重现,拍摄讲究,既不失中国特色,还把国仇家恨的故事呈现的相当大气,端庄,这对于国家面貌的宣传是加分的。与同年上映赚足了国人眼泪的《我不是药神》和国师回归之作《影》相比,虽然后两者有更高的“冲奥”呼声,但《我不是药神》传递的是国家并不光彩的一面(尽管最后影片峰回路转,给足了政策的面子),《影》讲述的故事则过于个人,对国家的宣传助益不大。所以,最终选择《邪不压正》代表中国大陆出征更为合适。

同样,《战狼2》和《大唐玄奘》,一个是硬核的爱国主义,一个是“一带一路”政策的积极响应,两者都具有鲜明的政治属性和国家宣传导向,作为官方选送的“申奥”影片,它俩再适合不过。

在国家越来越重视软实力输出的今天,“申奥”影片必然要传递出中国的“新形象”和“新面貌”。

由此,今年的“申奥”影片的情感一定是积极向上的,而且是能够代表中国大陆最前沿发展的作品。同时,今年还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这一重要时间节点,所以,官方选送的影片必然会慎之又慎,影片中国家意志和时代精神缺一不可。

1989年,新中国成立40周年,官方选送了《开国大典》;2008年,中国选送了契合时代精神的《筑梦2008》。今年,能够代表中国大陆“申奥”的影片或许会在《流浪地球》、《我和我的祖国》和《中国机长》中诞生。

《流浪地球》在今年开启了“国产科幻元年”,比类型更重要的是中国人作为科幻的轴心,所体现的精神主题可能恰恰是更符合“时代命题”的。 而《我和我的祖国》则以建国70周年几乎所有的全名记忆点切入,算是献礼片中最突出的代表。同样作为献礼片的《中国机长》隶属于“中国骄傲”三部曲,博纳影业在主旋律影片上不断拓宽“题材边界”,经过了在整体上显然已经有了非常成熟的制作经验。

奖项会花落谁家

目光投向奥斯卡前哨站。

讨论中国大陆最终会选谁代表自己“申奥”是一回事儿,判断具有夺得大奖潜力的影片是谁,则是另外一回事儿。

因为,无论是中国台湾选送的《谁先爱上他的》,还是中国香港选送的《扫毒2》,抑或是中国大陆可能选送的《流浪地球》、《我和我的祖国》以及《中国机长》等,很大几率都与“最佳国际影片奖”无缘,甚至入围都较为艰难。

根据往年的经验,进入颁奖季,奥斯卡前哨站反馈来的成绩,会与奥斯卡最终的结果有一定重合。

刚刚落下帷幕的第44届多伦多电影节,选出了“剧情片人民选择奖”前三名,即第一名《乔乔兔》、第二名《婚姻故事》和第三名《寄生虫》。其中,只有《寄生虫》为非英语影片。

回想上一届多伦多电影节,“人民选择奖”的前三名中就有两名成为当年奥斯卡最大赢家,分别是第一名《绿皮书》和第三名《罗马》,而且《罗马》也是上一届同时也是最后一届奥斯卡“最佳外语片”的得主。

所以,本身就有金棕榈大奖加持的《寄生虫》,又有奥斯卡前哨站之一的多伦多电影节的肯定,不可避免成为今年奥斯卡“最佳国际影片奖”的大热门。

目前,多个国家已经确定选送影片。像西班牙的《痛苦与荣耀》、意大利的《叛徒》以及法国的《悲惨世界》等影片,都曾与《寄生虫》同台竞技过,虽然在金棕榈大奖的竞夺中折戟,但影响力和热度仍在,是奥斯卡“最佳国际影片奖”的有力竞争者。

随着9月的结束,颁奖季刚刚开启,奥斯卡前哨站将会有更多消息纷至沓来。“最佳国际影片奖”会花落谁家,随着竞争的白热化,答案会变得更加明晰。

“最佳外语片”市场的式微

热情减退。 

将“最佳外语片奖”更名为“最佳国际影片奖”,学院方给出的解释是,“在全球电影制作的环境下,‘外国’的说法已经过时了。我们相信‘国际电影’可以更好的代表这个奖项,并且可以促进更积极和包容的电影制作视角,以及电影艺术更普遍的经验。”

纵观近十年来(2010-2019)奥斯卡“最佳外语片奖”获奖影片,制片国家基本为两个以上,这与更早之前的获奖影片参与制片的国家数量相比,有了明显的增加,可以说这是国际化合作趋势的一个具象呈现。

但是,随着国际化合作模式的开展,“最佳外语片”的全球票房成绩却在逐年减退,市场表现不佳。

语言的差异是文化隔阂的一种,影片使用的语言一定程度上会影响到市场的反馈,限制受众的选择。

在强调精准营销的大环境下,“最佳外语片”虽然仍可以借Sony Classics这样具有全球发行能力的公司进行国际发行,但在具体落地实施方面,数十年如一日的常规操作,让“最佳外语片”和花样百出的当地影片相比,竞争优势正在减退。

与此同时,越来越多走出国门的资本在选择合作对象时更青睐与大厂如好莱坞“六大”合作,在选择投资作品方面,则更倾向于国际化的英语商业片而非其它语言影片。以走出国门的中国资本为例,去年,阿里影业投资了《绿皮书》,今年,博纳影业出品了《好莱坞往事》和《中途岛》,在奥斯卡片单中榜上有名。

无疑,这样的作品受众市场比外语片更广。

“最佳外语片”的观众是局限的,当下,增加受众面,有精准化的营销策略才有出圈的可能。

《罗马》给了很多人启发。虽然它的海外总票房只有100多万美元,但由于是Netflix发行,它的收益方式和传统的院线影片有所差异,拥有网络点击和广告分成等更为多元的获利渠道。

在“最佳外语片”整体市场式微的前提下,借助流媒体平台直面数亿潜在受众,增大了赢面。或许,流媒体的强势崛起,会让接下来的“最佳国际影片”在换了国际发行公司后,焕发新的生机。

更多精彩内容,关注钛媒体微信号(ID:taimeiti),或者下载钛媒体App

声明:该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
您阅读这篇文章花了0
转发这篇文章只需要1秒钟
喜欢这篇 0
评论一下 0
凯派尔知识产权全新业务全面上线
相关文章
评论
试试以这些内容开始评论吧
登录后发表评论
凯派尔知识产权全新业务全面上线
阿里云创新中心
×
#热门搜索#
精选双创服务
历史搜索 清空

Tel:18514777506

关注微信公众号

创头条企服版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