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众号
关注微信公众号
移动端
创头条企服版APP

双十一夜晚静悄悄,阿里顶住“血拼洪流”背后的技术生力是什么?

5212
钛媒体 App 2019-11-20 08:24 抢发第一评

十一年前,时任淘宝商城CEO的张勇利用“光棍节”进行打折促销,“双十一”应运而生。

回忆起当年场景,缘由参与商家零星可数,让阿里放松了警惕,未曾知零点时分涌来的订单的高并发让彼时技术羸弱的阿里系统几近崩溃,第一个双十一的夜晚,整个阿里在混乱地抢修系统中度过。也正是此役,让阿里深刻体会到技术力量的重要性。

十一年后,双十一如约而至,根据公开数据显示,阿里巴巴旗下各平台总交易额达2684亿元,较去年的2135亿元上涨约25.7%,与消费伴生的物流订单,也再一次刷新了世界物流新高度,全天达到12.92亿。其中有一个数据格外显眼,即当晚的交易峰值达到54.4 万笔/秒,是2009年第一次双十一的1360倍。

与2009年所不同的是,这次阿里抵御住了“血拼的洪流”,今年双十一的夜晚,静悄悄。

数字表现并不关键,关键是数字背后力量

阿里巴巴集团董事局主席兼首席执行官张勇在不久前谈及天猫双11时表示,“相比销售数字,我更关心技术的峰值。”马云也曾公开表示过,双 11 的数字表现并不关键,关键是数字背后力量。这些创新力量是双 11 数字背后的真正“内核”,其中就包括技术的力量。

眼下的双十一,于消费者来说,是购物的狂欢场;而于阿里来说,已变成检验技术好坏的新战场。不同于古代战场的血腥搏杀,大体量、高并发性及复杂性是这个战场所独有的特征。亮眼消费数据的背后,是阿里对于大数据、人工智能和物流供给领域多年深耕的体现。

技术并不性感甚至相对陌生,迭代、革新的过程,往往商家和消费者毫无感知,殊不知“非常时刻”下用户流畅的体验便是技术发挥的高光时刻。

阿里巴巴集团CTO张建锋介绍道,在过去一年里,阿里巴巴已经完成了“飞机换引擎”,将部署在线下数据中心的应用、服务器和容器等“最要命的系统”向公共云平台迁移,阿里巴巴是全球首家将核心系统100%运行在公共云上的大型互联网公司。在过去,用公共云来承载这样一个万亿级规模的核心系统,是不可想象的一件事。

除了核心系统100%上云,在今年的双十一,阿里巴巴还打破了诸多技术记录,例如自研数据库POLARDB和OceanBase分别处理8700万、6100万笔/秒峰值请求、实时计算处理峰值每秒25.5亿笔、计算平台单日处理970PB数据以及12亿笔物流智能化等,这是技术团队在狂欢节后所提交的答卷。

十年自研坚持,阿里背后技术揭秘

打破规则往往需要“硬”实力的强力支撑,基础设施是阿里始终推进的一项世界级的超级工程。双十一当晚,张建锋揭开了阿里技术的生力所在,即四大自研神器。

其一,是阿里在核心虚拟机系统上自研了神龙架构。一般来说,虚拟化技术让云计算具备弹性等优势,但其也会如同黑洞般吸收走一部分机器的性能,举个例子,一台96核的服务器上运行云服务器,可能需要占用8核32G来抵消虚拟化的开销,留给用户使用的只剩88核和剩余内存,造成了算力的极大浪费。

作为2017年诞生的“新物种”,神龙开创了云计算时代的新计算范式,将芯片、软件以及硬件服务器融合与衔接,攻克了计算资源和性能损耗的 “顽疾”。其在压力愈增的情况之下,输出仍然呈现线性。

而在今年的杭州云栖大会上,阿里云正式推出的第三代神龙架构,全面支持ECS虚拟机、裸金属、云原生容器等,好处是在IOPS、PPS等方面提升5倍性能。

这是在历经软件虚拟化、通用硬件虚拟化、专用硬件芯片虚拟化三个阶段后,神龙架构真正实现了裸金属服务器、ECS虚拟机等计算平台的架构统一,通过将线下的物理集群迁移到云上,在运行得以稳定的前提下,性能上也有着较大的飞跃:在云原生场景下,高效调度和自动化弹性伸缩的容器化产品可帮助用户降低50%的计算成本,性能比物理机更为优越。

其二,是阿里自研的两个云原生数据库,OceanBase 和 PolarDB,关于PolarDB我曾在《钛媒体深度 | 云计算时代的数据库之战》做过详细介绍。前者是阿里巴巴于2010年开始着手研发的OceanBase数据库,期间率先去掉对“IOE”的依赖,在双十一大促中证明了自己的同时,也刚刚创造了新的TPC-C数据库基准性能测试世界纪录,成为首个登顶全球权威测试榜单的中国公司,后者也广泛应用在此次双十一上,每秒峰值远远超于 Oracle 这样的传统数据库;

其三,是阿里做到了计算与存储分离架构,当下阿里特别设置一个地方用来专门存储数据。不同于传统数据库的烟囱模型,以PolarDB为例,数据库通过计算节点运转,计算节点则组成了计算资源池;数据都存储在存储节点之上,同时存储节点也组成了一个存储资源池。当CPU和内存不能匹配需求时,可以扩充计算资源池,当容量或IOPS(每秒进行读写)不能匹配需求时,则可扩充存储资源池,这两个池都是按需扩容,而且存储节点和计算节点可以沿着两个方向进行优化。

简而言之,这种分离架构带来的直接好处是对存储节点和技术节点进行弹性索扩容。缘由技术节点具备一写多读的功能,进而满足云原生数据库时代用户在云上按需、按量使用、极致弹性等一系列在“马车时代”的传统数据库所不能提供的服务。

其三,是RDMA 网络。之所以当下的阿里能够实现在远端存储,且比本地读写磁盘更快,主要归功于阿里的RDMA网络建设,值得一提的是,阿里也是全球第一个大规模做RDMA网络的公司。

从飞天云操作系统到神龙服务器、数据库、交换机、交换机操作系统、RDMA网络,阿里巴巴所沉淀下来的技术能力遍及硬件、数据库、云计算操作系统以及相关核心应用平台,四位一体,这是本次双11跟往年最为不同的地方。

“自研技术”+“全球前三的云计算”+“坚定的开源道路”,这是时下阿里巴巴的三驾马车。

技术驱动之下,菜鸟再次提速

好的技术往往具备一定的流动性,当下,数智技术已然渗透进物流的毛细血管,正悄然驱动物流提速。

根据菜鸟裹裹数据显示,11月13日10时左右,2019天猫双11的第1亿个包裹已经送达,比去年提速约4小时,仅用2.4天,创下数智物流新记录。过去6年天猫双11,1亿包裹送达时间从2013年9天,到今年只用了2.4天,周期缩短明显。

背后的原因,往往缘于一些细节的改变。以菜鸟今年在无锡投入了中国新一代智能仓为例,通过在一个库区内使用多种类型的机器人、机械臂等超过千台,智能协作,将整个仓库的发货效率提升60%。

与此同时,菜鸟还重点打造了首个全数字化跨境仓库——位于宁波杭州湾的菜鸟进口保税仓,是双11期间处理进口包裹量最大的保税仓之一,通过一系列IoT智能设备,员工在仓库的作业流程被数字化,可实时记录、追踪、调配,整个仓库产能提高了50%,人效提高了20%。

在菜鸟全球包裹网络中,通过使用智能算法合单等技术,让原本需要50天送达俄罗斯普通快递,免费升级成了航空特快,仅仅10天可以送达俄罗斯消费者手中,这是菜鸟效率的体现。在菜鸟驿站你会发现,人脸识别取件、高拍仪识别取件等Iot设备和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让“一秒取件”成为末端取件变为现实。 

值得一提的是,天猫、菜鸟联合海内外60多个品牌发出绿色倡议,联动快递公司使用电子面单、装箱算法、自动化流水线、新能源物流车等绿色科技,并推广原箱发货、回收纸箱发货等绿色创新模式,在快递“最后1公里”,消费者还可以把纸箱送到全国7.5万个绿色站点,分类循环利用。

(本文首发钛媒体,作者/桑明强)

更多精彩内容,关注钛媒体微信号(ID:taimeiti),或者下载钛媒体App

声明:该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
您阅读这篇文章花了0
转发这篇文章只需要1秒钟
喜欢这篇 10
评论一下 0
凯派尔知识产权全新业务全面上线
相关文章
评论
试试以这些内容开始评论吧
登录后发表评论
凯派尔知识产权全新业务全面上线
阿里云创新中心
×
#热门搜索#
精选双创服务
历史搜索 清空

Tel:18514777506

关注微信公众号

创头条企服版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