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7日,中国旅游研究院在北京发布《中国入境旅游发展报告2019》。报告指出,进入21世纪,中国入境旅游虽然增速放缓,但整体依然保持稳步增长趋势。2018年,中国接待入境游客1.41亿人次,同比增长1.2%,入境旅游收入达到1271亿美元,同比增长3%。
2019年入境旅游收入有望突破1300亿美元
“根据中国旅游研究院的初步预测,2019年入境旅游收入有望突破1300亿美元。”中国旅游研究院入境旅游课题组项目负责人刘祥艳在发布会上称。
报告显示,2018年,中国接待入境过夜游客6290万人次,外国人入境游客3054万人次,分别增长3.6%和4.7%,明显高于入境旅游总人次的增速。
据刘祥艳介绍,亚洲地区是中国最主要的客源市场,占外国人入境市场的比重稳定60%左右,其次是欧洲和北美市场,占比分别稳定在20%和10%左右。其中,缅甸、越南、韩国、日本、美国为前五大客源国。
此外,中国港澳台地区,尤其是港澳地区是中国入境旅游的基础市场。2018年,港澳台市场的占比达78%,即使在入境过夜旅游市场,其占比也超过60%。
“无论从入境过夜市场占比还是外国客源市场占比来看,中国入境旅游市场结构不断优化。”刘祥艳表示,2018年中国入境过夜市场占比为44.5%,相比2000年提高7个百分点。过去近20年里,外国客源市场占比同样保持稳步上升,从2000年的12.2%增加到2018年的21.6%,提升了9个百分点。
在国内发展入境游政策方面,刘祥艳表示,目前来华签证政策不断放宽,我国对17个国家的持普通护照的公民实施免签入境,海南省的入境旅游免签政策进一步放宽,邮轮团体游客实行15天入境免签政策,未来邮轮免签政策试点有望进一步扩展。
促进入境旅游发展的对策建议
另外,UNWTO最新公布的数据显示,2018年,中国入境旅游接待规模位居全球第四,排在法国、西班牙和美国之后。
“从2008年金融危机之后,我国的入境旅游市场实际上处于一个波动下行状态,有各种各样的原因。但从2015年开始,从监测的数据上看,降幅已经收窄。简单讲,最坏的日子已经过去,最好的日子还没有到来。”中国旅游研究院院长戴斌在发布会上称。
戴斌认为,目前,中国的入境市场正在进入恢复增长的新通道,新的动能正在积聚。未来,随着外国游客来华政策不断放宽、继续落实购物退税政策、积极探索出入境证件使用便利化及各地方政府实施各类奖励政策的推动下,中国入境旅游市场的发展前景良好,增长趋势有望得到进一步稳固。
报告针对如何进一步促进入境旅游发展,做出以下几点对策建议:
(一)将入境旅游振兴与国家战略更紧密地结合
依托国家战略提振入境旅游。在高层外交、重大主场外交、文化旅游年以及欢乐春节等重要活动中增加入境旅游的曝光率,将促进入境旅游发展的相关内容写进“一带一路”、亚洲旅游发展计划中,促进中国和周边国家的双向往来。将入境旅游与积极推进全域旅游、厕所革命、旅游+,文化+和文化旅游融合发展有意识地结合起来,在国内持续推进这些战略的同时,将促进入境旅游的内容纳入,兼顾入境旅游市场需求,让更多的入境游客可以进入并体验中国人民的美好生活空间。
(二)进一步释放文旅融合发展带来的新动力
在入境旅游产品开发、海外目的地营销以及人才培养等领域继续推动文旅融合发展。在入境旅游产品开发上,注重文化和旅游融合的创新。以文化为创意源泉和开发动力,提高丝绸之路旅游带、长江国际黄金旅游带、黄河华夏文明旅游带、长城生态文化旅游带、京杭运河文化旅游带、长征红色记忆旅游带、海上丝绸之路旅游带、青藏铁路旅游带、藏羌彝文化旅游带、茶马古道生态文化旅游带等国家精品旅游带对入境游客的吸引力。在海外目的地营销推广方面,继续提升使馆文化处、海外中国文化中心的参与度,在宣传推广内容上,宣传传统文化的同时,讲好当代中国故事,用当地受众听得懂的语言传递有温情、可触及的当代人民的美好生活故事。
对于入境旅游市场,文旅融合的根本同样在于不同领域专业人才的融合发展。鼓励有条件的院校培养复合型人才,鼓励部分旅游专业学生选择历史类专业作为第二专业;推出试点,允许企业直接聘用既懂自身研究领域专业知识又会外语,也了解入境游客与中国文化差异的非遗传承人、高校及科研院所的在校研究生、教师、专家学者,对入境游客进行科普性的讲解,在提高入境游客人文体验的同时,也能保障文化传递的准确性。在制度上,探讨给予这些专业讲解人员导游资格的甄选办法;定期免费对全国的在岗在职入境导游及非遗传承人进行专题文化、跨文化交流等方面的专业培训,提升入境一线服务人员的业务能力和素养。
(三)从系统角度全面优化入境旅游发展的政策环境
在保障国家安全和利益的前提下,推进有中国特色的旅游便利化进程。引入和吸引权威智库参与讨论和研究,探讨有计划、系统性地推动包含签证、免退税和航权等便利化政策的可能性。尽可能地提升相关政策的精准性和实效性。积极引入大数据、云计算、AI、虚拟现实等科技推进旅游便利化进程,在入境便利化方向上,对粤港澳大湾区以及“一带一路”的相关国家或地区适当倾斜,在签证签注便利、航权开放、证照互认、车辆救援、旅游保险等多方面加大合作力度。突出全环境和全过程便利,在语言、网络连接、服务和交通衔接上投入更多资源。近期考虑推动更便捷的多元交通方式联通,在跨境铁路、公路网络的联通上探索新的合作和管理机制,提升境内不同目的地间的客源输送、集散组织能力与服务质量。
(四)为市场主体营造良好的经营环境
通过市场监管、市场准入、税收优惠等政策方面的探索与创新,为入境旅游市场主体营造公平的竞争环境,并针对特定客源市场,向相关企业提供培训和咨询服务,分享各客源国市场研究的成果,指导其调整相关的旅游产品和服务,进一步激活市场主体活力。
坚持开放基调,吸引境内外专业人才和机构从事入境旅游,提升服务品质。继续用好自贸区与边境旅游实验区、跨境旅游合作区等政策,扩大旅游业对外开放,调动境内外企业和个人经营入境旅游业务的积极性。允许港澳台和外国专业人员在中国考取导游证,获得“司兼导”资格,充实中国入境旅游人才,提高入境旅游服务品质。
· 以上信息由经济带网—丝绸之路经济带(www.iic21.com/21sczl/)小编整理,如需了解更多,请立即前往!
2021-04-30 经济带网发布了 《政策支持民宿经济发展 专家给出四方面建议》的文章
2021-04-30 经济带网发布了 《多部门正密集谋划 布局一批未来产业》的文章
2021-04-30 经济带网发布了 《钢铁行业再迎重磅政策 5月1日起146类产品取消出口退税》的文章
2021-04-29 经济带网发布了 《农业农村部发布新一轮畜禽遗传改良计划 未来十五年路线图定了》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