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众号
关注微信公众号
移动端
创头条企服版APP

影视公司全年融资仅29起,影市的钱去哪了?

7751
钛媒体 App 2019-12-15 13:29 抢发第一评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文|跃幕电影,作者|七月

是否是寒冬?

当600亿大关提前到来,当提前18天超越2018年总票房,外界一改往日论调,纷纷认为如今这个成绩是在打脸影市寒冬。

从结果来看,极端的两极分化下市场顺利度过了“难关”。头部大片的强势,给予了市场活力,但极端的两极分化,也就意味着能够今年市场赚到钱的绝非大多数。

但这还不是最惨的,截至12月,今年影视行业的融资事件大幅下滑,不及去年总量的1/4,仅有29起融资。

而由于这些外部资本的不稳定,影视公司在内容上的不稳定因素随之升高,这直接表现在了A股上市影视公司的营收、利润以及股市表现上:抛开未公布Q3财报的2家,15家上市公司从年初至九月底的净利润有9家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下滑,最高降幅近300%。

在这样的行业下行大背景下,优质内容本身开始受到更多关注,导致了依旧看好电影市场潜在发展空间的资本发生了转变——投单片而不是公司。

而这一转变从今年的融资事件中也可以看到,人才价值、内容价值才能受到资本青睐,而且从“资本”来看由单纯的外部资本逐渐转变为内部巨头的扶持。

是否是寒冬,“钱”可能是更现实也更直接的衡量标准。

29起融资事件不及去年1/4

人才价值被肯定。

前几年,整个影视行业有着很多房地产开发商等传统实业的热钱涌入,市场资金充裕。但从去年开始,整个影视行业经历了税务等一系列行业地震,政策对内容的审核和监管开始趋严,再加上整个经济市场的下滑,行业内的外行资本出现离场,资金链开始收缩。

事实上,影视行业的资本寒冬境遇到了今年依旧没能有所“回暖”。

根据IT桔子的数据显示,从2016年到2018年,整个影视行业的投融资总金额分别是234.5亿元、214.77亿元和314.05亿元。此外,2018年整个影视赛道共出现了130起融资事件。

但根据公开资料不完全统计,在资本持续寒冷的大背景下,今年至今只有29起影视行业的融资事件,相比去年同期大幅下滑,还不及去年数量的1/4。

通过上述表格不难发现,即使是在资本对影视行业出现却步现象的情况下,还是有一些电影制作出品公司获得了资金的支持:共有8家公司获得了10起融资。

而观察这几家公司可以看出,这几家公司有着一个相似之处——这几家公司并不是传统的头部公司,而是有着独特价值的公司。

像是亭东影业有着自家“招牌”——制作了《乘风破浪》《飞驰人生》等影片的青年导演韩寒;欢喜传媒则将宁浩、张艺谋等诸多优秀导演组成的电影市场“核心资产”掌控在自己手里;少年派影业则有着创作了去年的黑马《无名之辈》的导演饶晓志。显然,即便是在这样的资本寒冬下,有着人才价值的影视公司还是能受到资本的青睐。

此外值得注意的是,今年这些融资事件的背后,资方除了包括华创资本、红杉资本中国这样的一线投资机构之外,更多的是来自如阿里影业、猫眼娱乐等行业内企业。外部资金撬不动的情况下,更多的是将行业内有限的资金投入到有价值的公司中,从而获得更大的回报。

300亿市值公司仅3家

之前,影视上市公司的第三季度财报陆续公开,与第二季度相比,尽管部分公司相对盈利,但亏损依然是主旋律。

根据央视财经的数据显示,今年前三个季度,A股传媒板块实现营业收入为4464亿元,同比去年增长了3%;归母净利润为344亿元,同比去年下跌了21%,增速仍处于底部区域。其中,第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为1577亿元,同比增长3%;归母净利润为104亿元,同比下滑了16%,相比上半年及第二季度增速有些许改善。

而从今年第三季度的财报数据来看,在可比的15家上市影视公司中,业绩报喜的只有几家:今年年初至9月底的净利润较去年同期实现盈利的共4家,其中北京文化的净利润增幅超过了150%;营业收入较去年同期实现盈利的共5家,其中光线传媒和北京文化的营业收入增幅近100%。

抛开尚未发布第三季度财报的猫眼娱乐和欢喜传媒,陷入亏损泥沼的公司显然占的比重更多。剩下的公司净利润降幅基本都在50%以上,更有甚者华谊兄弟下降近300%;营业收入的降幅则保持在3%左右,仅有长城影视下降超60%、华谊兄弟下降近50%。

上市影视公司的营收、净利润呈现出大多数下滑的趋势,这也直接影响到了各家公司的股市表现——公司市值“蒸发”。

上述表格中总结的15家公司中,抛开原本有着游戏业务、剧集业务等稳定支撑的完美世界,总市值超过300亿元的公司有光线传媒、万达电影和阿里影业(按汇率换算总市值约为325.82亿元)3家,其次是中国电影近300亿元的总市值。

此外,市值超过100亿元的公司有3家(猫眼娱乐的市值按汇率换算约为131.39亿元),剩下的7家公司市值尚未达到70亿元,其中长城影视的总市值只剩不足20亿元。

其实,上市影视公司的市值下行离不开影视行业内容盈利的脆弱性。像是光线传媒今年参与投资、发行并计入报告期票房的影片至今共有14部,但单单一部由其主出品的《哪吒之魔童降世》便达到了49.72亿元的票房,远超其他13部影片带来的收入总和。可见,爆款仍旧是影视行业利润驱动的最大能源,但爆款的可遇不可求也直接导致了整个市场具有波动性大的特点。

此外,今年的A股影视上市公司中还出现了令人唏嘘的退市情况。曾参与发行、投资《钢铁侠3》等一系列影视作品、市值曾高达480亿力压光线华谊的印纪传媒,最后沦落到市值不足10亿、被终止上市的结局。

而从目前的行业的大趋势和公司自身的发展情况都不乐观的情况来看,印纪传媒不会是影视行业唯一一家退市的上市公司,一批影视上市公司都处在退市风险加大的境地。

大资本投单片不投公司

单片的利润率更高。

资本退潮并不代表着整个影视行业出现了退步。实际上,随着寒冬期的到来,整个行业开始冷却前几年热钱涌入带来的怪象丛生,行业虽有收缩,但并非没有生机。

根据企查查数据显示,2019年至今虽然有2244家影视公司注销,依然有2597家新的影视公司成立。有人被淘汰出局,但也有人还在跑步入场。另外,2019年国内电影市场大盘同比去年提前24天实现了600亿,可见电影市场依旧充满潜力。

同样的,从去年开始,国内电影市场的增速已经放缓,从票房曲线到发展规律都与2004年好莱坞的“V字走势”极为相似,独立的影视公司已经出现了举步维艰。但拉大到整个宏观来看,融创、文投和互联网生态等都在虎视眈眈,大资本仍旧在觊觎这个仍有极大发展空间的市场。

像是华谊今年主出品的《八佰》未上映,《小小的愿望》和《只有芸知道》都并非第一出品方,明显的未能获得理想的营收收入,独立影视公司生产内容的单一性和不稳定性导致了寒冬时期大量资本逃离成为必然现象。再加上,口碑对票房起着驱动作用已经成为如今国内电影市场的一个共识,资本开始更多地关注作品内容本身。

因此,为了避免上述提到的上市影视公司市值缩水、营收不理想的问题,大资本开始参投电影单片,而非制作影片的公司。以前一些经常投融资影视公司的大集团、公司,开始出现在越来越多影片背后的出品方、发行方名单中。

像是高晟财富控股、中植企业集团、滢盛资本等一些大资本从“幕后”转到“幕前”,不再是投融资影视公司的背后大佬,而是影片背后的直接资本。值得肯定的是,这些公司参投的《中国机长》《攀登者》《最好的我们》等影片中,出现了不少票房表现不错的作品。

由于影视行业的下行,多数影视公司陷入亏损的泥沼,之前单纯对影视公司进行资本投资很难有理想的收入回报,目前资方直接参投电影项目而非电影公司,通过单片获得的利润回报显然要比投资影视公司之后进行营收收入分成要高的多。

而这一与好莱坞越来越相近的发展变化,其实对于国内电影产业是件好事。由于目前口碑与票房表现成正比,资方将资金直接融到电影项目上,势必会在选择项目时更为谨慎,选择更优质内容。这也在倒逼着整个行业更加重视高质量内容的打造,助力挤去行业泡沫。

此外,由于资金直接回流到电影项目本身,资金运作变得更加透明化,避免了行业内互相质疑资金流向的不良现象,也使得整个行业的发展更加正规化。

如今整个行业的消极不振是市场趋于理性的正常反应,但实际上国内电影市场有着更大的增长空间反而被有所忽略。但从大资本投单片还算不错的成果来看,国内电影市场将在这些大资本的带动下,迈入下一个阶段的新资本时代。

更多精彩内容,关注钛媒体微信号(ID:taimeiti),或者下载钛媒体App

声明:该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
您阅读这篇文章花了0
转发这篇文章只需要1秒钟
喜欢这篇 2
评论一下 0
凯派尔知识产权全新业务全面上线
相关文章
评论
试试以这些内容开始评论吧
登录后发表评论
凯派尔知识产权全新业务全面上线
阿里云创新中心
×
#热门搜索#
精选双创服务
历史搜索 清空

Tel:18514777506

关注微信公众号

创头条企服版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