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夏天
审校:周鹤翔
来源:GPLP犀牛财经(ID:gplpcn)
一则公告让东软集团(600718.SH)突然出现在镁光灯下。
2019年12月11日,东软集团发布关于上交所对公司时任高级副总裁盖龙佳予以通报批评的决定公告。
公告显示,2019年3月29日,盖龙佳通过证券交易所集中竞价交易减持公司股票27650股,占总股本的0.0022%,成交均价为14.24元/股。
对此,上交所称,作为东软集团的高级管理人员,盖龙佳卖出所持公司的全部股票行为,违反了《公司法》关于高级管理人员在任职期间每年转让股份不得超过其所持有本公司股份总数25%的相关规定。
为何作为高级管理人员,盖龙佳为何要违规减持东软集团的股票呢?
东软转型之痛
比尔·盖茨有一句名言:微软距离破产永远只有18个月;
马云常说:今天很残酷,明天更残酷,后天很美好,大多数人看不到明天的太阳;
小米的雷军在创业过程中,每天都问自己同一个问题:如果最坏的情况的发生,公司怎么办?
东软的故事说来话长。
作为一家1991年成立的企业,东软曾经叱咤一方,如今,作为中国最大解决方案提供商的东软也同样名声在外。
只是,“人无远虑 必有近忧”。
当软件行业正在经历着有史以来最大变革的同时,所有人都明白,固步自封势必会成为产业进化的淘汰品。
从1991年创立之后,斗转星移,如今已经28岁的东软能够适应当前的软件行业变革及发展吗?
2019年的软件行业,一个公认的现实是,中国有最大的软件市场,有培育软件巨头的土壤,但是却没有培育出巨头。
从1991年到现在,每隔5至6年,东软就会调整一下,转换个方向,转个型,虽说还是本家业务还是软件,但是老是转换赛道,其市值也是不上不下,有些尴尬——东软集团目前整体市值不到130亿元,用友的市值为788亿元,金蝶的市值为287亿港元,金山的市值为258亿港元,方正科技也不过77亿元。
或许,顺势而为,这对于一家诞生28年的公司来讲并不容易。
东软集团2018年年报就将其经营现状展现在人们面前:
2018年年报显示,东软2018年营业收入为71.71亿元,同比增长0.55%;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10亿元,同比下降89.60%;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1117.65万元,同比下降95.27%;基本每股收益0.09元。
而这利润下滑背后的原因正是东软大力培育的四朵金花并不如意——东软医疗、东软望海、东软熙康、东软睿驰。
不过如果将这些不尽人如意的创新业务公司扣除之后,在同一口径下,东软集团主营业务实现的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同比下滑20.56%。
此外,在2018年年报中,东软集团医疗健康及社会保障、企业互联及其他、智慧城市和智能汽车互联四大主营业务的营业收入分别为16.96亿元、21.32亿元、18.50亿元、14.92亿元,其中毛利率同比增减分别为1.45%、-1.50%、-4.13%、-0.93%。
但是如果抛开这些创新业务的高投入和亏损不说,东软赖以生存的软件业务也没有挑起整个集团营收的大梁,反而是医疗健康业务成为了更多的利润来源。
有分析认为,利润下滑的背后,一方面反映了东软集团在软件技术领域的竞争力不足;另一方面也是对中国软件领域普遍存在的问题的折射——低端软件产品较多,且利润空间小,甚至许多的软件公司在亏损经营。
这种情形之下,软件公司要么就是走向衰落,要么就是走多元化发展之路。
对于东软集团而言,选择多元化发展道路可以说是自然而然的选择。
但是盘子托得太大,自然无法撑下去——对此,东软集团将利润下滑的原因让这几个创新业务“背了锅”。
根据东软集团的表述,“公司主营业务亏损与行业周期有关,公司业绩下滑是因拆分出多个子公司,前期对其投入大”。
如果依据东软集团方面的说法,以东软医疗、东软教育等为代表的子公司们独立分拆上市是公司的既定战略,“为了高效运营,同时也是为了融资”,那么未来其他的子公司分拆独立上市工作“也会在考虑范围之内”。
于是,问题来了,如果以后东软集团真的将旗下的主要子公司全部拆分出去、独立上市,这虽然会让东软集团的整体估值大幅上升,但东软集团本身的经营业绩和股价表现却需要承受重大的压力,更会让东软面临“净利润体外循环”等质疑。
而且更糟糕的是,就算将这些业务剥离出去,东软的业绩依旧是一个下滑的趋势,表面上看这些创新业务“拖累”了东软的业绩,但是事实上,东软本身软件业务的日子也不好过。
东软的处境:“坑得踩,跤得摔,钱得花”
现代管理学之父彼得·德鲁克指出:“企业创新是注重机遇的把握,而不是冒险的赌博。”纵观微软、英特尔、惠普、IBM这些大型企业,哪一家不是因为把握时代的脉搏,走向创新前沿,屹立于不败之地。
在软件行业发展的黄金十年,像东软、金蝶、用友这样的传统软件提供商借势而起,东软也凭借软件外包业务,打开了国际化大门,一举成为了国内最大的软件外包企业之一,过去那些年基本上都保持了稳定的营收增长和较高的毛利率。
然而随着劳动力成本增加,以密集劳动力获取利润的软件外包模式已经逐渐失去吸引力,而往高端业务发展将成为必然选择。
只是,高端业务并不是你想发展就能发展的。
对于东软集团来说就是同样如此。
虽然面对外界变化,东软集团能够明显感觉到环境的变化,当然在想法上,东软也知道往高端业务上去走能够获得更长远、持续的发展,然而在真正操作的时候却未必这么简单。
在过去10多年里,国内软件外包企业的经营模式基本是雇佣大量工资较低的软件工程师,通过低成本获得项目订单,进而获得利润。但是随着工资等各种费用的上升,这种模式已经难以为继,迫使企业寻求其他发展策略。
实际上,从全球来看,人力成本上升也正导致全球软件外包产业形成新的产业格局。以往,印度、中国等国家是承接软件外包订单的主要国家,而现在订单向越南、菲律宾、东欧等地区转移的趋却越来越明显。
面对这样的产业现状,作为一家软件外包企业,如果没有独特的优势或者说是核心竞争力几乎无力应对。
于是,在升级的压力下,这迫使企业进行转型,借助知识产权等更有价值的资产创收,向价值链的上游挺进。
向医疗行业进军就是东软的策略之一——东软还因此孵化出了东软医疗这个孩子,但是这个孩子就像是依偎在强大的母亲怀里的幼儿,频频伸爪试探,但是却很难走得很远,而这正像东软在医疗领域的探索。
成立于1998年的东软医疗是一家致力于医疗设备研发、生产、制造和销售的“骨灰级”子公司。自2014年引进投资者后,据东软集团2016年年度报告显示,公司当年共处置了东软医疗66.65%的股权,作价11.3亿元,自当年7月31日起不再将其纳入财报范围。
事实上,东软医疗还只是一个“宝宝”,从东软2016年半年度报告也能窥探一二——东软2016年报告显示,在2016年1月1日-2016年6月30日,东软集团医疗系统业务实现收入6.65亿元,同比下降2.90%,占公司业务收入的19.65%,其中出口实现收入1432万美元,同比下降57.91%。
虽然现在无法看到东软医疗的财报,但是东软医疗的上市却是提上了日程:早在2014年,东软医疗、东软熙康共计获得弘毅投资、高盛、东软控股、CPPIB、通和、协同创新等投资方高达37亿元融资的时候,曾附带了一个对赌协议,各方将推动东软医疗、东软熙康在6年内完成上市,如果到了2020年,两个公司上不了市,东软集团有可能付出与投资的金额相比最高年复利率8%的资金回购出让的股份。
显然,留给东软的时间也不多了。
山不就我,我便就山
在云计算浪潮的席卷下,有的弄潮儿稳站海边,更多的弄潮儿却被卷入了大海,难有生机。
软件行业作为一个短生命周期的行业也让无数个企业“尽折腰”。
从行业来讲,过去10年中,中国软件产品占优势的领域在财务软件、教育软件以及一些行业软件以及中低端的ERP产品和中间件产品,然而在大型应用软件产品方面开发能力薄弱,基本上银行、证券、民航、冶金等行业大型应用软件几乎被国外软件垄断。系统平台产品和数据库几乎被欧美市场独占,语言和开发工具也几乎都是国外的产品。
国产软件所缺位的这些领域分别是对业务建模要求高、系统设计能力要求高和核心技术要求高的领域——尽管企业有需求,然而,他们却很难从市场上找到相关的解决方案。
因此从2008年起,阿里在全球率先举起“去IOE”大旗其实喊出了全球企业的心声,阿里2013年完成去IOE后,全球企业都在跟随这一步伐,大家看到了云计算、大数据的机会,纷纷投身其中。
其实能够耳熟能详的像BAT这样的互联网行业、以金蝶用友等为代表的ISV产品研发以及以HP、东软等为代表的软件外包开发中心,都在纷纷转型。
曾几何时引领计算机技术革新的软件行业也不知不觉变成了传统行业,加入到变革的队伍中。
而东软正在转型的第六大道上前行:从技术上来说,向大数据、云计算转型;从整体目标市场上,看好大健康、汽车电子等行业。
但是大象转身谈何容易——对于东软来说,一方面其本身的软件业务发展陷入瓶颈,想要向云转型,有些变革只能说是“治标不治本”,还是停留在表面;另一方面,创新业务投入巨大,甚至在“拖累”母体,而能否并驾齐驱,还未可知。
东软,危机或转机,一切交给时间。
2023-11-24 GPLP犀牛财经发布了 《股份制商业银行角逐“创新度”》的文章
2023-11-24 GPLP犀牛财经发布了 《央企长安为蔚来换电商业模式与企业经营投出“赞成票”》的文章
2023-11-16 GPLP犀牛财经发布了 《百模大战再次开启:国区争霸 手机安家》的文章
2023-11-09 GPLP犀牛财经发布了 《新能源浪潮下,吉利猛追比亚迪》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