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众号
关注微信公众号
移动端
创头条企服版APP

追求爆款路上的光线传媒会不会成为第二个“北京文化”?

583

作者:李珠江

来源:GPLP犀牛财经(ID:gplpcn)

光线传媒财报震惊了市场。

2020年4月17日,光线传媒(300251.SZ)发布2019年报显示,2019年,光线传媒实现营收28.29亿元,同比增长89.70%;实现净利润9.48亿元,同比下降31.00%。

对于净利润下滑的原因,光线传媒表示是因为2018年出售新丽传媒股权增厚了同比基数,于是2019年净利润就出现了大幅下降。

那么,如果若略过2018年净利润来看,光线传媒最近两年的表现好吗?

光线传媒历年财报显示,2018年净利润为8.15亿元,2019年的净利润为9.48亿元,两年的净利润增长率16.32%,根据2015年至2017年的利润率来看,这两年间的净利润增长率为102.74%。

也就是说,光线传媒陷入了增收不增利的陷阱当中。

更令人惊讶的是,2019年,光线传媒参投的影片《哪吒之魔童降世》为其带来超10亿元的营收,占据全年营收的三成。

在这种背景下,如果光线传媒的净利润都不能实现大幅增长,光线传媒到底怎么了?

光线传媒陷入“增收不增利”陷阱

曾经的“光线传媒每年产出90%的电影都是赚钱的”。

然而,2019年及以后的光线传媒却完全相反——2019年电影市场开始洗牌,那么作为头部的影视公司,光线传媒不仅没有实现逆势增长,反而却开始陷入了“增收不增利”的困境当中。

据国家电影局数据显示,2019年,全国电影总票房为642.66亿元,同比增长5.40%,电影市场整体增速放缓。全年票房过亿元影片88部,其中国产电影47部。国产电影总票房为411.75亿元,同比增长8.65%,市场占比为64.07%。2019年全国票房前10名的影片中有8部为国产影片,票房过10亿元的15部影片中有10部为国产影片。

由此可见,中国的电影市场依旧。

而在2019年,光线传媒参与投资、发行或协助推广的影片共十八部,总票房为138.67亿元,占据全国总票房的21.57%。

也就是说,光线传媒的市场地位依旧。

那么为何在这种情况下,光线传媒依旧不赚钱呢?

GPLP犀牛财经研究发现,光线传媒飞速增长的成本压力是其主要原因。

(图1:光线传媒最近两年财报)

2019年年报数据显示,光线传媒电影及衍生品营收为25.32亿元,占总营收比89.48%,同比增长134.99%,然而,与此同时,据数据显示,电影及衍生品的营业成本为13.79亿元,占营业成本的88.2%,同比增长88.71%。

其实早在2017年,光线传媒的成本增长就已经显现出来。

2017年一季报的时候,光线传媒营业收入同比增长34.96%,但与此同时,净利润同比减少12.99%。对此,光线传媒解释称是因为电影成本增加,毛利率降低所致。

同样在2017年,虽然电影及衍生品业务收入实现小幅增长,但毛利率却从2016年的54.6%下降至44.01%。

2018年,光线传媒全年的电影及衍生品业务下滑12.99%至10.77亿元,而营业成本却同比增加5.4%,以至于毛利率再次下滑至32.18%。

2019上半年,光线传媒再次出现净利润下降,主要原因仍然是因为电影成本较上年同期有所上升所致,同时电视剧业务利润较上年同期也有小幅下降。

在成本不断增长拖累毛利率的同时,光线传媒电视剧业务也严重拖后腿——据光线传媒财报显示,2019年,光线传媒电视剧业务营收只有2.38亿元,同比下降37.72%。

也就是说,更多的是投入无法带来相应的产出,光线传媒陷入了典型的“增收不增利”困境当中。

当然,究其其根本原因,还是在于光线传媒的初衷为“制造爆款”而并非“打造经典”。

一直追求“制造爆款”的光线传媒

爆款并不常见,而光线传媒却企图寄希望于爆款电影,也就不难理解业绩的忽高忽低。

因此,对光线传媒而言,可以说是“成也爆款,败也爆款”

曾经,在秉承“制造爆款”的理念下,光线传媒在电影圈当中茁壮发展。

早年间,《泰囧》、《致青春》等影片的票房奇迹,让光线传媒看到了爆款的潜力。

2016年的《美人鱼》,让光线传媒更是在口碑和票房上实现了双赢,此后,这让光线传媒对爆款充满了渴望。

这个机会来了。

2019年,光线传媒再次有了口碑热度双丰收的电影——《哪吒》。

据媒体报道,光线传媒主控主投的影片《哪吒之魔童降世》超50亿的票房中,光线传媒能够独揽10亿左右的营收,而这一部分占据全年营收的三成。

然而,这一次,爆款的确来了,但是并没有如光线传媒想象中的净利润大增,因为,爆款《哪吒》之外是更多的“炮灰”——据GPLP犀牛财经获悉,光线传媒在2019年参与投资、发行或协助推广并计入本报告期票房的影片共十八部,总票房为138.67亿元,包括《疯狂的外星人》《四个春天》《风中有朵雨做的云》《雪暴》《银河补习班》《哪吒之魔童降世》《南方车站的聚会》《误杀》等十八部影片。

此外,参与投资、制作、发行的电视剧(含网剧)项目有六部,但是确认收入的仅有四部,其中包括独家投资的《八分钟的温暖》和参投的《听雪楼》等。

但是根据2019年年报数据,《哪吒之魔童降世》《疯狂的外星人》《听雪楼》《千与千寻》《天气之子》五部影视据的收入就占据了全部营收的81.85%,也就是说,撇去经纪业务及其他2.11%的营收之外,其余十四部电影+三部电视剧仅仅占据营收比重的16.04%,相当于打了个酱油。

其中,由光线传媒主投、独家发行的《阳台上》票房仅有397.9万;主投、独家发行的《雪暴》票房只有2823.3万,主投、独家发行的《保持沉默》票房仅有2156.3万,参投、独家发行的《风中有朵雨做的云》票房仅有6512.9万(以上数据来源艺恩数据)。

虽然影片《千与千寻》《天气之子》收获了高票房,但由于光线传媒只是协助推广,所以获益有限,也就是说,光线传媒2019年18部影片+6部电视剧,称得上出圈的只有一部《哪吒》。

因此,在追求爆款的理想之下,光线传媒也付出了同样的代价。

光线传媒将步“北京文化”后尘?

王长田有一个梦想,是拥有一个中国皮克斯集团,占据中国最好的动漫内容的半壁江山。

然而,在追求梦想的道路上,光线传媒没有做成中国的皮克斯,最后却做成了另外一个“北京文化”。

事情为何没有朝最初的预期发展呢?

这跟其打造爆款而不是“经典”的初衷有关。

公开资料显示,2015年彩条屋影业成立了。

此后,在追求爆款的目的下,彩条屋影业参与出品和发行了多部动画电影,包括《熊出没·变形记》《大世界》和《昨日青空》《大鱼海棠》《大护法》《重返·狼群》等影片,以及《哪吒》。

只是,还是那句老话,重点不是《哪吒》,而是哪吒之外的小炮灰。

因此,尽管彩条屋影业参与出品发行众多动画电影,但是更多的是像《大世界》《昨日青空》这样无法带来较大收益的“陪跑电影”——比如,除《哪吒》之外,彩条屋出品票房最好的《大鱼海棠》,获得了5.64亿元的票房,然而,《大世界》的票房却仅有262.9万。

炮灰的背后,其是实打实的成本却实实在在的存在。

在这一点上,彩条屋影业与北京文化颇为雷同。

曾经屡次压中爆款的北京文化如今深刻体会到了“爆款之痛”。

公开资料显示,2017年至2019年,北京文化分别押中了《战狼2》《我不是药神》《流浪地球》三部爆款电影,但是尽管压中爆款电影的背后,北京文化的业绩反而陷入一种更加不稳定的情况——2017年至2019年,北京文化的营收增速分别为42.47%、-8.78%、-21.28%,净利润增速则分别为-40.59%、4.99%、-832.17%。

可以说,在追求的爆款的道路上,北京文化是光线传媒的“前辈”。

于是,在净利润增长趋缓背景下,身为二股东的阿里创投开始了减持之路。

2019年9月,光线传媒发布公告称,阿里创投及其他投资机构都开始减持,截止到2020年3月24日,阿里创投已减持光线传媒股份5766.48万股,减持计划已经实施完毕。

变身投资公司  光线传媒还是原来的光线传媒吗?

在主营业务进一步下滑的同时,光线传媒的投资业务却进一步增长。

据光线传媒财报显示,光线传媒非主营业务中投资收益占利润总额的比例已经高达36.54%,而资产减值对利润的损失已经达到26.06%。

(图表2:光线传媒的营收构成)

当一家影视公司变身成一家披着影视公司外貌的投资公司的时候,结果会如何呢?

2018年,光线传媒财报显示,其主营业务首次亏损。

然而,2018年的光线传媒,靠着出售新丽传媒27.64%的股权,获得了22.83亿元的投资收益,占当年光线传媒利润总额的118.17%,这直接导致光线传媒在2018年实现净利润同比增长68.74%。

只是,2019年,2020年,光线传媒还有可值得出售的股权吗?

希望寄托于2020年《姜子牙》的光线传媒在2020年能否逆转?

GPLP犀牛财经将保持持续关注。


声明:该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
您阅读这篇文章花了0
转发这篇文章只需要1秒钟
喜欢这篇 0
评论一下 0
凯派尔知识产权全新业务全面上线
相关文章
评论
试试以这些内容开始评论吧
登录后发表评论
凯派尔知识产权全新业务全面上线
阿里云创新中心
×
#热门搜索#
精选双创服务
历史搜索 清空

Tel:18514777506

关注微信公众号

创头条企服版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