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众号
关注微信公众号
移动端
创头条企服版APP

巨头扎堆网络互助

5625
铅笔道 2020-06-09 14:35 抢发第一评

来源 | 亿欧网(公众号ID: i-yiou)

作者 | 高彩红

小米正在加速进军网络互助领域。

继5月20日北京守望相助科技有限公司成立后,昨日小米金融宣布,小米互助将于6月15日上线。

在蚂蚁金服、滴滴、美团、苏宁、360、百度、新浪等互联网企业陆续将手“伸”向网络互助领域之后,小米终于也按捺不住。

互联网巨头争先布局保险业不是新鲜事。但近两年,流量霸主们又把目光对准了网络互助。“保险+互助”两条腿走路似乎逐渐成为标配。

巨头齐聚

银保监会数据显示,2019年全年,保险公司原保险保费收入4.3万亿元,同比增长12.2%。保单件数高速增长。2019年四个季度保险业新增保单件数495.4亿件,同比增长70.5%。

2019年,我国保险深度为4.3%,保险密度(保费收入/总人口)为3046.07元,不仅低于主要发达经济体的平均水平,连全球平均水平也达不到。

中国保险市场的广阔发展空间和潜力,吸引着互联网巨头们加盟。收购保险中介牌照(保险经纪牌照、保险代理牌照、保险公估牌照的统称)并成为保险公司重要股东,是巨头进军保险业的第一步。

《中国保险科技行业投融资报告》数据显示,截至2017年年末,互联网巨头BATJ(百度、阿里、腾讯、京东)、新浪、苏宁入股了12家拥有保险相关牌照的公司,其中蚂蚁金服囊括6家,涵盖了寿险、财险、中介、香港保险牌照,腾讯入股众安在线与和泰人寿。

2016年,网络互助在国内迎来第一个风口。当时,网络互助平台成立如雨后春笋,水滴、众托帮、同心互助等平台陆续上线,明星创业团队扎堆进入,融资额不断刷新。这一年,也是公认的网络互助元年。

据不完全统计,2016年以前,网络互助行业仅有不到10家平台,而进入2016年后,国内已有超过120家网络互助平台。

但很快,在保监会一纸《中国保监会关于开展以网络互助计划形式非法从事保险业务专项整治工作的通知》之下,网络互助行业迎来首个大地震,平台出现大面积倒闭。

直到2018年下半年“巨头时刻”来临,网络互助才算又“守得云开见月明”。

相互保险的“舶来品”

网络互助是西方相互保险的“舶来品”,即最早出现的保险组织。由具有相同风险的人通过地缘、亲缘关系自发组织,社员之间进行风险损失分摊,相互提供风险保障。其保费的收取采取“赋课制”,即出险后由社员分担缴纳。

如今国内的网络互助平台采用的也是这种方式。

然而早期的相互保险社十分不稳定,因为通过地缘、亲缘关系形成的组织规模有限,一旦有人出现了“巨额”损失,就会有人觉得分摊赔款太多不划算或无力负担而退出,这时“多米诺骨牌”效应显现,相互保险社瓦解。

在网络互助平台出现后,这一问题得到了一定程度的解决。

互联网能够有效降低组织的运营成本。首都经济贸易大学金融学院副教授李文中表示,“网络互助平台有效突破了地缘、亲缘关系对组织规模的限制,可以更好地满足风险分散技术上的大数法则要求。”

但由于监管对保险的定义,网络互助平台并不能称作相互保险。

国内首个互助平台出现是在2011年,创始人张马丁被称为“网络互助第一人”。受到基督教会教友募捐的启发,张马丁创立了解决癌症医疗费的抗癌公社(现已改名为“康爱公社”),并将其命名为“众保”模式。

2013年10月,抗癌公社社员出现第一位癌症患者。当时公社会员人数不到500人,满足资助条件的约150人,实际资助人数130多人,为患者实际捐助了约7000元。

相比上线一年多即突破1亿用户的蚂蚁金服相互宝,抗癌公社从2011年到2015年10月,社员数量才刚刚过20万。也仅仅在2014年、2017年拿到两轮融资,资本关注度可见一斑。

直到2018年底相互宝正式上线,才将网络互助新一轮热潮拉开。

巨头盘活流量

蚂蚁金服相互宝的问世,让互联网巨头们嗅到了进军保险的机会。

在抢滩网络互助前,互联网巨头们多采用保险电商的模式代销保险。然而由于保险的特殊产品属性,巨头的流量并未得到充分盘活。

麻袋研究院高级研究员王诗强认为,互联网巨头如今积极开展网络互助计划,主要目的还是为了吸引有购买保险的意向客户,降低保险销售获客成本。当然,也有丰富APP线上产品的作用,可以降低客户流失率,提高客户活跃度。

2018年底,滴滴金融发布网络互助计划“点滴相互”。2019年4月就有消息传出苏宁的“宁互宝”开始内测,5月正式在苏宁金融app上线。2019年6月,360正式发布“360互助”。“美团互助”及百度系“灯火互助”平台也在2019年低调上线。迟到的“新浪互助”,在2020年1月匆忙赶来。

一时间,深耕多年的“老四家”(壁虎互助、康爱公社、e互助、夸克联盟)面临着新入局者们的威胁。

蚂蚁集团研究院发布的全国首份《网络互助行业白皮书》显示,2019年我国网络互助平台的实际参与人数为1.5亿人,而相互宝服务用户规模已经超过一个亿,占到国内网络互助行业的70%以上。

巨头纷至沓来,有业内人士认为,互联网公司进军保险业的路径可能会从保险中介牌照—保险公司牌照,变成网络互助平台—保险中介牌照—保险公司牌照。种种迹象也表明,巨头们对网络互助的热情,源于“曲线布险”的最终目标。

蚂蚁金服的“相互宝”最初是联合信美人寿的“相互保”,360互助刚上线时,其在回答有关未来升级方向的话题时,提到“360互助的设计借鉴了很多保险设计原理,为未来升级成互助保险做好了底层准备。”

中国仍有大量人口可能因病返贫、陷贫,这也就意味着大病互助场景具备刚需流量属性。“网络互助产品加入门槛低,互联网客户愿意尝试,只要客户参与,该客户很大概率忧患意识强烈,购买保险的可能性极大,对这群客户进行保险营销,成本低,转化好。”

此外,网络互助的创新方式更容易触达人群,可以广泛地起到健康保障教育的作用,为商业健康险增加潜在保民。

中国保险行业协会发布的《2018中国商业健康保险发展指数报告》提到,大部分受访者表示,主要通过基本医疗保险与自筹资金应对家庭重大疾病费用支出,商业健康保险覆盖率不足10%。而根据网络互助行业用户调研,42.33%的已经参加网络互助计划的受访者,表示会继续购买商业健康保险。 

水滴公司创始人兼CEO沈鹏也曾表示,保险行业最难的是触达和教育用户。因此对于手握流量的平台而言,需要力争获取更多流量,有了流量才有更细化的用户画像,进而提供保险产品,并且深入到保险产品上游的更多环节。

商业保险保费昂贵,而网络互助产品的性价比能帮助互联网公司抓住长尾用户,更好地盘活已有流量、获取新流量。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研究所法与金融研究室副主任尹振涛提到,“互联网公司长尾用户的思维,决定了巨头们不会缺席网络互助这一风口。”

大型保险机构出手

网络互助的市场空间和价值对传统保险公司也有天然的吸引力,已有大型保险机构开始出手。

今年1月15日,平安集团旗下平安好医生上线“步步夺宝”恶性肿瘤互助计划。16日,平安集团子公司旗下的公众号“平安保险好生活”也发布“长辈骨折医疗康复互助计划”。

尽管平安已经做了“第一个吃螃蟹的人”,但大部分业内人士仍认为,传统保险公司大规模杀入网络互助的可能性并不大。

投资金融律师董毅智指出,传统保险公司受银保监会严格监管,网络互助并不属于保险产品,因此传统险企开展网络互助业务可操作的空间比较小。

李文中教授也指出,传统商业保险公司对互联网运营、销售并不熟悉,对管理网络互助平台缺乏经验。

因此,传统商业公司在自身商业发展空间仍然非常广阔的情况下,基于原有路径依赖,对进入网络互助平台的兴趣可能并不大。传统商业保险公司当前更需要考虑的是如何运用好自身的资产和营销网络,加快自身业务的发展。

如此看来,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互联网巨头以及垂直深耕多年的水滴互助、轻松互助等企业在网络互助行业仍将保持头部优势。

未来可期

中共中央、国务院最新下发的《关于深化医疗保障制度改革的意见》,对我国保障制度体系建设的最新描述为:“到2030年,全面建成以基本医疗保险为主体,医疗救助为托底,补充医疗保险、商业健康保险、慈善捐赠、医疗互助共同发展的医疗保障制度体系。”医疗互助已被正式列入医疗保障制度体系的一部分。

近日的两会上,全国人大代表、湖南大学金融与统计学院教授张琳,以及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社科院世界社保研究中心主任郑秉文,均将提案聚焦在网络互助的监管问题上。

目前网络互助行业监管滞后甚至空白,缺乏具体的监管条例。平台并不承担给付责任,一旦风险事件出现,用户可能无法拿到承诺赔付的金额。另一方面,由于平台积累了大量用户信息,也存在个人隐私泄露等风险。

张琳对此提出三个建议:将网络互助纳入保险监管体系实行统一监管;对资金池行为加以限制;成立网络互助协会。

郑秉文则指出,网络互助是一种新型的健康风险分散机制,是一种新的数字金融创新方式。在目前相关监管部门中,银保监会的职能最接近网络互助的业务本质和属性,从风险管理的角度看,建议尽快将网络互助纳入银保监会的监管框架之内,并根据其独特性建立适配的创新监管方式,防止重蹈“P2P网贷”的覆辙。

可以看到,网络互助正在逐渐进入大众视野。未来,网络互助行业必将迎来强适配性的创新监管方式,从而使行业规范创新并释放潜力,真正成为我国医疗保障的重要新力量。

致谢:

多位资深业内人士在本文写作过程中鼎力支持,提供了有价值的观点,特别感谢:

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研究所法与金融研究室副主任尹振涛,首都经济贸易大学金融学院副教授李文中,投资金融律师董毅智,麻袋研究院高级研究员王诗强。

参考资料:

1.《网络互助行业白皮书》,蚂蚁集团研究院

声明:该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
您阅读这篇文章花了0
转发这篇文章只需要1秒钟
喜欢这篇 0
评论一下 0
凯派尔知识产权全新业务全面上线
评论
试试以这些内容开始评论吧
登录后发表评论
凯派尔知识产权全新业务全面上线
阿里云创新中心
×
#热门搜索#
精选双创服务
历史搜索 清空

Tel:18514777506

关注微信公众号

创头条企服版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