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0日,寒武纪在科创板首发上市,发行价64.39元/股,开盘大涨288%。7月22日收盘价达到281元/股。
“AI+芯片”的概念在当前局势下无疑刺激着资本市场,天虎科技观察到,一大波人工智能企业正迫不及待准备上市,包括旷视、云从、云知声……
自2016年以来,国内快速成长出一批人工智能独角兽企业,受到资本追捧。然而在另一方面,人工智能企业持续烧钱及虚高的估值也备受质疑……
人工智能企业在高估值下将走向何方?
以10亿美元估值、成立时间10年内为标准,筛选出国内人工智能企业,其中一半企业均已有上市计划。
除已实现IPO的科大讯飞、刚刚登陆科创板的寒武纪以外。包括旷视科技、云从科技、旷视科技更是几欲尝试IPO。
或许相比于芯片,做算法的企业烧钱速度会慢一些。但不管是哪类人工智能企业,缺钱都是通病,除去融资以外,最好的办法无非就是上市。
另一个促进上市的原因,或许在于对赌协议。例如,旷视科技招股书中显示(由于旷视未IPO,因此仅以2019年8月25日在港交所提交了招股说明书为准):旷视跟投资人签署的对赌时期是2021年1月1日,届时不上市可能触发对赌协议。
考虑到今年一级市场的整体状况以及人工智能独角兽企业估值已经过高,一边是来自投资人的压力,另一方面则是资本市场迎来窗口期,也就不难解释为何会出现扎堆上市的情况。
继寒武纪(AI芯片)登陆科创板以后,想必人工智能企业们争取上市的脚步也将加快。
招股书背后的独角兽与吞金兽
AI独角兽成为”吞金兽“,在今年成为话题焦点。人工智能企业想要始终保持行业前列,大量的研发投入是不可能避免的。比如依图科技曾进行最新一轮融资,具体金额并未透露,只显示注册资本新增2.18%,而投资方为红杉资本和高瓴资本这样的老股东。
以寒武纪、科大讯飞、旷视科技为例,其真实营收状况背后可以发现哪些有意思的细节?
三年亏损16亿,寒武纪表示因研发投入巨大
寒武纪6月22日发布的招股书上显示,2017年至2019年三年间,寒武纪亏损共约16亿元:2017 年度、2018 年度和 2019 年度,公司的营业收入分别为 784.33 万元、11,702.52 万元和 44,393.85 万元;而净利润分别为-38,070.04 万元、-4,104.65 万元 和-117,912.53 万元。
同时,招股书中还提出,2020年全年预计营业收入将保持同比增长态势,因公司持续增加研发投入预计2020年公司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将较 2019 年有较大幅度的下滑。
对于持续亏损的原因,寒武纪表示是由于研发支出较大,产品仍在市场拓展阶段,且报告期内因股权激励计提的股份支付金额较大。
2017年、2018年、2019年,寒武纪研发费用分别为2986.19万元、24011.18万元、 54304.54万元,研发费用率分别为380.73%、205.18%、122.32%。
不过,虽然持续亏损,但保荐机构中信证券据全年经营预计值,给了寒武纪192亿至342亿元的估值。
2019年营收超百亿的科大讯飞,遇上市以来首次亏损
科大讯飞发布的2019年财报显示,科大讯飞在2019年的营业收入较去年同比增长27.30%,也是首次突破100亿元,达到100.79亿。
百亿营收中,主要来自讯飞翻译机、讯飞智能录音笔、讯飞智能办公本等C端产品的贡献,To C业务营收同比增长43.99%至36.25亿。
与此同时,2019年科大讯飞共收到政府补助6.63亿元,包含计入当期损益的政府补助和计入递延收益的与资产、收益相关的政府补助摊销,较2018年增加3.11亿元,增幅88.35%。其中,4.12亿计入当期损益,占归母净利润8.19亿元的比例超过50%。
另外,连带2020年财报一起发布的,还有2020年第一季度财报。2020一季度净利润亏损1.31亿,同比下降228.43%,属上市以来首次亏损。科大讯飞表示亏损的主要原因,在于新冠疫情较大程度上延缓了公司一季度项目的实施、交付、验收等相关工作的进度,因此也影响了收入的实现进度。
上市路坎坷,旷视科技多番冲刺
旷视科技上市之路一直很坎坷。在2019年8月,旷视科技就已向港交所递交了招股说明书,融资额高达10亿美元。不过,2020年6月3日,媒体报道称旷视科技主动放弃上市。旷视科技则回应正在考虑科创板。
招股书披露,旷视科技在2016年、2017年经调整后的净额分别为9200万人民币、1.42亿元,2018年旷视科技扭亏为赢,实现净利润为3220万元,2019年上半年实现盈利3268万。
不过,由于旷视优先股的公允价值变动,招股书披露的旷视科技在2016年-2019年上半年的亏损额最终变动为3.43亿元、7.59亿元、33.51亿元和52亿元。2019年上半年高达52亿的亏损中,51亿是由优先股的公允价值变动所导致。公允价值的变动不能反映真实的业务情况,但是旷视科技的规模盈利能力和空间依然需要关注。
值得注意的是在2019年上半年以及2018年,旷视分别获得了政府补贴4471万和9202万。
巨头围剿,蛋糕细分困难
不可否认的是,随着国家大力提倡新基建,人工智能企业正迎来利好:旷视的城市物联网业务2016-2018复合增长率超过了700%,到2018年已经达到了10.57亿收入;而云从科技表示年复合增长率在300%左右,最大营收来源是安防业务。
然而,这些独角兽不得不面对两方面的竞争:巨头围剿以及资源渠道关系。
一方面,这些独角兽企业面对的是海康、大华等资格更老的龙头企业,他们控制了产业的中下游,并在客户质量和资源方面无疑更有优势,仅在2018年两者合计视频安防收入就在600亿左右,也代表着算法类公司需要直面巨头的竞争。
另一方面,B端资源(尤其是优质资源)的优势,可能比技术更关系到一家AI公司的生死。
例如,寒武纪招股书中显示,其在2019年营业收入中,仅珠海市横琴新区管理委员会商务局一个项目就创造了2亿的收入。同时值得注意的是,该项目采用单一来源,使用不可替代的专利(专有)技术,或者公共服务项目具有特殊要求,只能从唯一供应商处采购。
但事实上,整个人工智能行业是否存在真正拥有不可替代技术,并且完全没有替代解决方案仍有待讨论。
特殊局势,产业链优势尽显
人工智能企业大致可以划分为芯片类和算法类,在当前局势下,相比于算法类公司,芯片类公司更容易受到整个产业链的影响。以寒武纪、地平线为代表的AI芯片类企业,或因中美贸易摩擦影响正深受其害。
在竞争对手方面,国内AI芯片公司直面Nvidia、Intel、AMD、ARM、华为海思等巨头的竞争。同时值得注意的是,芯片正成为不少企业下阶段补短板的目标。
例如,寒武纪招股书中提到,潜在风险就有将与华为变为对手的风险。华为原本是寒武纪的大客户。招股书显示,2017年、2018年,向华为的销售占据了营业收入比例分别为98%、97%,而2019年这个比例降低到14.34%。
寒武纪表示:“2018 年以来,华为海思选择自主研发人工智能芯片并推出多款产品,华为海思未来与本公司在终端、云端、边缘端人工智能芯片产品领域均存在直接竞争。由于华为海思及其母公司为全国知名科技集团公司,其选择自主研发人工智能芯片产品使得公司 IP 授权业务收入下滑较大,而且面临着更加激烈的市场竞争。”
另外,在芯片供应链方面,当下国内还没办法摆脱受制于人的局面。
以寒武纪来说,其供应商来源多依赖外部:晶圆主要向台积电采购,芯片IP及EDA工具主要向Cadence、Synopsys和ARM等采购,封装测试服务主要向日月光、Amkor和长电科技采购,采购相对集中。
台积电不仅与华为深度合作,同时也是中芯国际、寒武纪等国内众多芯片企业的重要供货商之一。当芯片产业链头部企业已经形成,而局势愈发不明朗的当下,国内AI芯片企业难以一时间快速找到国产替代方案。
相比于较为尴尬的AI芯片企业,算法类企业在当下受到的冲击就没那么大。云知声营收连续三年保持超100%同比增长,云从科技年复合增长率在300%左右、商汤科技2019年营收超50亿元……
虎哥说
自2016年人工智能概念兴起以来,业内认为当下真正落地并实现规模化收入的场景还是安防。从最初资本的疯狂追捧,到当下AI去泡沫化,反映到二级市场上很容易成为狂欢之后的一地鸡毛。
但另一方面,国内这些人工智能企业依旧年轻,不管是清华姚班出身的寒武纪,还是90后创建的深鉴科技。既然创始人是企业的天花板,那么国内人工智能企业也会随时间的发展愈发成熟。
2023-11-28 天虎科技发布了 《物空集团入选专精特新认定名单,安全赛道爆发巨大市场》的文章
2023-11-27 天虎科技发布了 《聚焦“AI大模型时代的企业发展之道”,2023天府软件园年度产业大会暨第十四届四川互联网大会在成都举行》的文章
2023-11-27 天虎科技发布了 《展现人才活力,推动科技创新:成都高新区“金熊猫”人才跑圆满举行》的文章
2023-11-22 天虎科技发布了 《众多企业组团参与,成都高新区“金熊猫”人才跑报名火热进行中》的文章
2023-11-21 天虎科技发布了 《创业大咖齐聚!成都高新区金熊猫人才跑即将开始!》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