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众号
关注微信公众号
移动端
创头条企服版APP

均瑶大健康IPO:核心产品收入和单价双下降 遭巨头打压三线城市“地盘”难保

3151
电鳗快报 2020-08-13 11:50 抢发第一评

        《电鳗财经》文 / 李瑞峰

        近日,湖北均瑶大健康饮品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均瑶大健康)IPO成功过会。公开资料显示,均瑶大健康的前身是成立于1998年的均瑶集团乳品有限公司,继承集团乳制品及含乳饮料业务,专门从事乳制品及含乳饮料的研发、生产与销售。

        目前,均瑶大健康在市面上销售的产品包括AD钙奶、贝贝牛等消费者比较熟悉的产品,总共包括8大系列40多个品种。从2011年开始,均瑶大健康推出“味动力”常温乳酸菌系列产品,从而进入常温乳酸菌饮品市场,是国内最早生产与销售常温乳酸菌饮品的品牌企业之一。

        在阅读该公司提交的IPO资料时,《电鳗财经》注意到,2019年,均瑶大健康自有工厂的产能利用率分别为65.96%和64.95%,其募投将增加约20万吨产能的项目是否有必要?

        此外,该公司的核心产品“味动力”常温乳酸菌饮品塑瓶系列占主营业务收入比重分别为97.53%、96.51%和 89.48%,而近年来,该产品的销售收入和单价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下滑。

        我们还注意到,均瑶大健康赖以生存的三线城市及三线以下市场主要靠经销商来开拓,然而近年来该公司赖以生存的经销商在不断减少,报告期内,终止与均瑶大健康合作的经销商数量分别为372家、468家和622家;合作经销商也从2018年的1404家下降至2019年的1306家。另外,值得注意的是,该公司员工的离职率也非常高,其销售团队从2017年到2019年连续三年离职率超过98%,最近两年离职率甚至超过了100%。

        近年来,在乳业巨头的打击下,均瑶大健康正在失去三线及三线以下城市“地盘”,而该公司反攻一二线城市几乎是不可能,未来处境愈加困难。2019年,该公司的营业收入出现了下滑,几个主要子公司的营收和净利润出现了双下降。报告期内,该公司的存货周转率分别为14.57、12.01、9.73,也呈逐年下滑趋势。

        产能利用率低 募集项目被质疑

        资料显示,本次IPO,均瑶大健康拟募集11.99亿元。其中,约有8亿元将用于湖北宜昌和浙江衢州两个产业基地建设项目,其余资金将用于品牌升级建设项目。若募投顺利完成,均瑶大健康将增加约20万吨产能。

        该公司在招股说明书中表示,在旺季到来前及旺季期间,该公司自有产能有限的问题凸显,存在相关生产线实际持续满负荷开工运作却无法满足需求的情况,不足产能部分公司系通过提高该阶段代工厂生产订单量得以补充。

        不过,招股说明书披露的信息,均瑶大健康自有工厂(宜昌工厂和衢州工厂)2019年的产能利用率分别为65.96%和64.95%。由此可见,该公司的产能利用率并不饱和,募投项目的必要性受到了质疑。

        核心产品收入和单价下降

        此外,招股说明书显示,2017年-2019年(以下简称:报告期内),均瑶大健康的主营业务收入分别为11.46亿元、12.87亿元、12.45亿元,净利润分别为2.26亿元、2.81亿元、3.03亿元。其中,“味动力”常温乳酸菌饮品塑瓶系列占主营业务收入比重分别为97.53%、96.51%和 89.48%。由此可见,该公司基本上是靠一款产品“打天下”。

        然而,一个不好的兆头是,报告期内,均瑶大健康乳酸菌饮品的销售收入呈现下降趋势,分别为11.3亿元、12.6亿元和11.9亿元。此外,该公司2019年度核心产品平均销售单价较2018年度下降1.65%。

        该公司在招股说明书中表示,销售单价下滑主要系受线下促销活动、前300名经销商奖励以及产品出厂价下调等因素影响所致。然而,无独有偶,从2019年4月开始,该公司的味动力”系列乳酸菌饮品(瓶装)双发酵系列产品出厂价向下调整6-8个百分点。

        合作经销商大幅减少

        前瞻产业研究院数据显示,2018年,我国一、二线城市仅占常温乳酸菌饮品市场份额的15%,三线城市及以下的市场份额为85%。然而,三线以下城市的市场十分分散,且流动性较差,打开并维持一个个的县市级小市场是非常消耗人力和物力。

        均瑶大健康通过大量分散的经销商来拓展三线以及三线以下城市。招股说明书显示,截至2019年,均瑶大健康共有1404家经销商,这些经销商的规模都较小,最大的客户销售占比仅为2.34%,该公司并不存在大客户依赖的问题。

        但均瑶乳业经销商的流动性较高,2017年至2019年,终止与均瑶大健康合作的经销商数量分别为372家、468家和622家,分别占年初经销商数量的30.4%、38.8%和44.3%。该公司的合作经销商也从2018年的1404家下降至2019年的1306家,当期退出数量622家,三年持续合作数量仅516家。

        销售人员离职率接近100%

        事实上,为了应对核心产品老化、产品系列相对单一的风险,均瑶大健康也做出新的尝试。2017年,均瑶大健康与国际IP“小黄人”授权而设立子公司奇梦星公司,推出奇梦星系列乳酸菌饮品、膨化食品等产品。

        然而,由于由于奇梦星列膨化食品产品销售不及预期,自2019年起,该公司不再经营休闲类膨化食品。与此同时,均瑶大健康的另一家主要从事草本植物饮料生产及销售的子公司养道食品在2017年至2018年期间推出的“体轻松”草本植物饮料,然而,市场接受度同样不及预期,连续3年处于亏损状态。

        招股说明书显示,截至2019年末,均瑶大健康共有员工698人,其中销售人员为245人,占比35.1%。值得注意的是,该公司的销售团队从2017年到2019年连续三年离职率超过98%,最近两年离职率甚至超过了100%。

        尤其主要负责开发推广植物饮料新产品的子公司养道食品和负责开发销售“小黄人”乳酸菌饮料的奇梦星,2019年的离职率更是分别高达215.53%和278.05%。由此看来,销售人员的销售压力很大,两种产品确实不好卖。

        产品不好卖的具体原因包括:首先,常温乳酸菌饮品整体的市场增长速度在严重下降。2015年,常温乳酸菌饮品的市场规模不足百亿,市场增速高达35.4%,而随着市场规模在近年来逐渐逼近150亿元,行业增速便开始急速下降,目前已经不足10%。

        竞争激烈 遭巨头打压

        此外,近年来,温乳酸菌饮品的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2014年以前,我国的常温乳酸菌饮品市场以不知名的小品牌为主,2014年到2015年诞生了优乐多、小洋人等品牌。而近几年,伊利、光明等乳制品品牌也开发了自己的常温乳酸菌饮品产品。

        无论是渠道还是品牌方面,乳业巨头伊利都更加具有优势。2017年,伊利超越均瑶大健康成为了常温乳酸菌饮料市场市占率第一的企业。且伊利的主要优势市场位于一、二线城市,未来进行产品升级的空间更大。对于下沉市场的巨头均瑶大健康来说,未来反攻一二线城市的几率并不大。

        均瑶大健康目前所处的窘境从该公司的财务数据上也有所体现。招股书数据显示,均瑶大健康的存货周转率逐年下降,2017年-2019年公司的存货周转率分别为14.57、12.01、9.73,存货周转率整体呈下降趋势。

        收入下滑 多家子公司营收净利润双下滑

        招股书显示,报告期内,均瑶大健康的营业收入从2018年的12.87亿元下滑到了2019年的12.46亿元,与此同时,该公司的多家子公司的业绩也出现了大幅下滑。

        目前,均瑶大健康拥有4家全资子公司,另控股1家子公司。其中,全资子公司均瑶集团上海食品有限公司2018年和2019年的营业收入分别为16.14亿元和14.51亿元,净利润分别为7627.13万元和3406.61万元,营收和净利润双双大幅下降。

        另外,该公司的全资子公司均瑶食品(淮北)有限公司业绩也出现明显下滑。2018年和2019年该公司营业收入分别为3.44亿元和3.08亿元;对应净利润分别为4556.25万元和3671.41万元。

        另外,其子公司均瑶集团上海食品有限公司持股90%的控股子公司上海养道食品有限公司最近三年一直亏损。招股书显示,报告期内,该控股子公司的营业收入分别仅为349.66万元、329.50万元和2765.54万元,净利润则分别为-455.88万元、-435.47万元和-530.63万元。

电鳗快报


声明:该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
您阅读这篇文章花了0
转发这篇文章只需要1秒钟
喜欢这篇 0
评论一下 0
凯派尔知识产权全新业务全面上线
相关文章
评论
试试以这些内容开始评论吧
登录后发表评论
凯派尔知识产权全新业务全面上线
阿里云创新中心
×
#热门搜索#
精选双创服务
历史搜索 清空

Tel:18514777506

关注微信公众号

创头条企服版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