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5日,由中国工程院、国家制造强国建设战略咨询委员会主办、中国工程院战略咨询中心、机械科学研究总院集团有限公司、中国航天工程科技发展战略研究院、国家工业信息安全发展研究中心、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承办的《2020中国制造强国发展指数报告》、《中国制造业重点领域技术创新绿皮书—技术路线图(2019)》发布会在北京召开。
《2020中国制造强国发展指数报告》发布
《2020中国制造强国发展指数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显示,中国制造强国发展指数为110.84,位居第三阵列前列。
据介绍,“中国制造强国发展指数”由规模发展、质量效益、结构优化、持续发展四个分项数值构成,综合反映了一国制造业发展强弱水平。
中国工程院院士朱高峰表示,发达国家多以质量效益、结构优化、持续发展作为本国制造业国际竞争力优势项,而我国制造强国进程发展的主要支撑力仍为规模发展,从制造业核心竞争力来看,我国仍未迈入制造强国第二阵列,高质量转型发展之路任重道远。
●制造业整体水平有差距
制造业是国民经济的主体,是立国之本、强国之基。经过多年努力,我国制造业快速发展,诸多领域取得长足进步。但是,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制造业整体水平还存在不小差距。
《报告》显示,2019年在世界经济下行压力加大、大国博弈逐渐升温的背景下,美国制造强国发展指数达到168.71,持续高于各国,处于第一阵列,综合优势突出;德国、日本分别为125.65和117.16,稳居第二阵列,相对优势明显;中国、韩国、法国、英国则分别为110.84、73.95、70.07、60.03,处于第三阵列。
值得注意的是,2012年至2019年,我国制造业增加值率始终在20%左右徘徊,与美国、德国长期处于30%以上的高水平相比差距明显。
对此,中国工程院院士、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校长单忠德认为,当前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提升制造业供给质量,提高制造业增加值率,加快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已成为适应我国经济发展阶段变化、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必然要求。他建议,制造业要加强研发设计,全面提高产品档次和质量,以创新、品牌、服务获得高附加值,由主要依靠物质资源投入向主要依靠技术进步、高素质人力资源和管理创新转变。同时,要减少消耗、降低成本,重视各地发展中产能过剩及低水平重复建设问题,鼓励企业兼并重组,引导各地发展特色优势产业,实现集约高效发展。同时,还要提高现有产业链运作效率,构建上中下游企业协同高效运作的制造业体系,提升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水平。
●创新力度亟待增强
纺织产业是我国重要民生产业和具有国际竞争优势的产业,其产品不仅应用于服装和家纺领域,还在土木建筑和健康医卫等不少领域有着广泛应用。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纺织产业在保障全球防疫物资供应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我国已向全球150多个国家和9个国际组织提供了2000多亿只口罩、20亿件防护服。
与此同时,我国纺织制造业发展也面临技术自主创新能力不足、要素成本上升、环保压力加大等问题。数据显示,2019年我国制造业研发投入强度明显下滑,仅为1.45%,低于全国平均水平(2.23%)0.78个百分点。“这需引起高度重视,采取积极措施稳定并提升制造业研发投入,遏制下滑态势。”单忠德表示,在基础研究领域,美国基础研究投入占研发投入的比重在15%至19%之间,并呈逐年微升态势,而我国则常年徘徊在5%左右的低位水平。因此,亟待从国家战略高度加强制造业研发特别是基础研究投入。
单忠德建议,要落实各类资金研发投入稳定增长机制,加大财政资金对制造业技术创新的支持力度,持续提高用于制造业企业新产品新技术新工艺的研发投入;还要提高各级政府设立的各类制造业转型升级基金和科技专项经费的使用效果和效率,加强对科技经费使用的考核,把科技经费切实用在刀刃上,确保科技经费成为制造业实现创新驱动的推进剂。
●拓展制造业发展新格局
《报告》显示,近年来我国制造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在波动中趋势性下降,2019年为27.17%,同比降低2.23个百分点,达到2012年以来的最低水平。与之相对应的是,全国规模以上制造业规模增速也从2012年的10.0%逐年降至2019年的6.0%,步入持续中低速增长阶段。对此,单忠德表示,这主要是因为当前我国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发展不平衡,“脱实向虚”倾向明显,劳动力和社会资本等创新要素向制造业流入均呈放缓甚至下降趋势,发展环境进一步优化的空间还很大;加之支撑制造业价值链提升的技术突破、创新能力不足,导致制造业中新兴产业发展速度不足以带动整个制造业的增长。“制造业是国民经济的主体,保持制造业比重基本稳定,维持一定的制造业发展速度意义重大。”单忠德说。
目前,我国正处于工业化中后期,制造业仍需加快发展。为防止制造业占比“过快”“过早”下降,应巩固壮大实体经济根基,立足新发展格局,充分发挥我国超大规模市场自身优势,积极建设一批国家级先进制造业产业基地,加速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升供给能力,加快提供能更好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新产品,加速实现产业规模提升。
《中国制造业重点领域技术创新绿皮书——技术路线图(2019)》发布
此次会议还发布了《中国制造业重点领域技术创新绿皮书——技术路线图(2019)》(以下简称“绿皮书”),研究和制定了26个优先发展产业的技术路线图。
中国工程院院士周志成表示,预计到2025年,通信设备、先进轨道交通装备、输变电装备、纺织技术与装备、家电产业等五个优先发展方向将整体步入世界领先行列;航天装备、新能源汽车、发电装备、建材等大部分优先发展方向将整体步入世界先进行列。
该绿皮书具体介绍说,在无线移动通信领域,中国的移动通信系统设备、移动终端、移动终端芯片产业均进入国际第一阵营,到2025年,移动通信将具备基本完整的国内产业链,掌握产业关键环节核心技术,产业链安全可控能力显著增强。
在新一代网络领域,中国本土国产光通信设备国际市场份额继续保持第一,国际市场占有率维持在60%左右;本土国产IP路由与交换设备国际市场占有率达25%;网络设备可编程能力显著增强,网络操作系统核心技术实现与国际先进水平“并跑”;本土国产海洋光通信设备力争打破国际垄断,在海缆通信市场占有一席之地;到2025年,光通信设备产业链安全可控能力显著增强,基本掌握产业关键环节核心技术。
在卫星通信领域,中国将初步建成天地一体化信息网络,实现天地融合网络的规模建设和有效应用;形成全球覆盖能力,提供战略安全通信、应急救灾保障、航空网络、信息普惠通信等服务,成为国际上主要的卫星通信服务提供者。
绿皮书还预计,到2025年,中国航天装备、新能源汽车、发电装备、建材等大部分优先发展方向将整体步入世界先进行列。不过,集成电路及专用设备、操作系统与工业软件、航空发动机、农业装备4个优先发展方向与世界强国仍有较大差距。
据了解,中国“制造业重点领域技术路线图”2015年起两年滚动发布一次,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制造强国建设战略咨询委员会主任周济在最新绿皮书前言中表示,期望技术路线图(2019)的发布,能为推动中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推进制造强国建设发挥积极作用。
以上信息由经济带网—丝绸之路经济带(http://www.iic21.com/21sczl/)小编整理,如若想要了解更多相关资讯,可立即前往了解。
2021-04-30 经济带网发布了 《政策支持民宿经济发展 专家给出四方面建议》的文章
2021-04-30 经济带网发布了 《多部门正密集谋划 布局一批未来产业》的文章
2021-04-30 经济带网发布了 《钢铁行业再迎重磅政策 5月1日起146类产品取消出口退税》的文章
2021-04-29 经济带网发布了 《农业农村部发布新一轮畜禽遗传改良计划 未来十五年路线图定了》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