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众号
关注微信公众号
移动端
创头条企服版APP

全国建成互联网医院超1100家,慢病管理如何借道互联网医疗实现“同质化”?

6323
钛媒体 App 2021-03-25 12:08 抢发第一评

近日,国家卫健委就“互联网+医疗健康”“五个一”服务行动有关情况举行发布会,国家卫健委规划司司长毛群安介绍称,据不完全统计,目前7700余家二级以上医院建立起了预约诊疗制度,提供线上服务,全国建成互联网医院已经超过了1100家。

毛群安表示,“互联网+医疗健康”在很多医疗机构逐步从“可选项”变成了“必选项”,从“锦上添花”变成了“雪中送炭”,互联网医疗成为了医疗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

随着互联网医疗服务的全面推进,慢病管理作为其中的一个垂直板块,再次受到关注。在新冠疫情爆发阶段,互联网医疗就通过线上交流问诊,以及在线处方和一站式药品配送等服务,为慢病患者提供了医疗保障。

而大量的循证医学证据表明,互联网慢病管理有助于减缓病程,预防并发症,降低患者致死率与致残率,甚至可以达到不影响患者生活的效果。疫情得到控制后,互联网慢病管理并未就此止步,政策也释放出了利好。

2020年末,国家发改委等14部门印发的《近期扩内需促消费的工作方案》提到,推动线下服务消费加速“触网”,充分释放线上经济潜力,要完善“互联网+”医保支付政策;在保证医疗安全和质量前提下,将慢病互联网复诊费纳入医保支付范围。

根据咨询公司灼识咨询发布的数据,2019年,中国互联网慢病管理行业的市场规模为694亿元人民币,潜在规模达到3000亿元。目前中国的慢病人群达数千万甚至亿级别,其中高血压、心脏病、阻塞性肺气肿、慢性肾病、糖尿病以及恶性肿瘤等病种最具代表性。

面对不同的慢病病种,要通过互联网医疗模式进行慢病管理,各自特点是什么?回溯根本,区别于传统的慢病管理模式,互联网慢病管理的明显优势有哪些?当然,互联网慢病管理的大规模推行不能一蹴而就,目前还面临着哪些障碍?

3月24日,由中国医师协会主办,互联网慢病管理平台医联协办的“e路有你,联抗慢病”2021首届互联网慢病管理大赛启动会在北京召开。“2021年互联网慢病管理大赛”聚焦互联网慢病管理,将在肿瘤、感染(肝病)、内分泌、呼吸四个学科同时开展。会上,中国医师协会肿瘤、感染、内分泌和呼吸四个学科医师分会的临床专家和代表就此展开讨论。

医联副总裁刘春梅则从企业角度参与圆桌讨论环节。医联专注于慢病的院外管理,目前覆盖了包括肿瘤、感染、呼吸、内分泌在内的十五个科室、三十余个病种。针对这些病种制定了规范的线上管理流程,围绕患者,通过提供治疗建议、治疗效果评价、电子处方、用药指导心理辅导、生活方式干预等一系列的慢病管理服务,让患者的病情在院外也可以得到有效的控制。

以下是圆桌环节讨论内容,经钛媒体编辑整理:

互联网慢病管理的意义在哪?价值几何?

中国医师协会肿瘤医师会长、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副院长石远凯:肿瘤是我国发病率最高的慢病非传染性疾病之一,它的诊断治疗及治疗后的随访和康复有着不同于其他疾病的特点,包括早期病人手术以后长期的复查、随诊、术后康复,以及中晚期病人的放疗、化疗。

晚期病人化疗持续时间比较长,这些年又涌现了靶向治疗和免疫治疗,给病人带来临床获益的同时也延长了治疗时间,病人对长期随诊甚至整个生命周期的健康管理需求会增多。另外,随着这些年肿瘤病人治疗效果不断改善,患者生存时间越来越长,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更高,是我们医生必须关心和面对的问题。

不仅是在院治疗阶段,大量的院外时间,特别是病人回到自己驻地以后一些随诊的安排、治疗安排、药物相关毒副反应管控等等,都需要有快捷、顺畅的通道给病人提供帮助,以管控这些治疗给病人带来的毒副反应。

这些年互联网发展非常迅速,我想未来借助互联网医疗,能缩短整个医疗服务之间的地域距离,让医疗服务趋于同质化,给病人带来实实在在的好处。

中国医师协会感染科分会副会长、北京大学第一医院感染疾病科主任王贵强:互联网+医疗目前发展突飞猛进,尤其新冠疫情以后,大家进一步意识到互联网医疗在医疗中重要的补充作用。慢病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疾病,特点是发病率高、群体大、需要长期监测随访、需要调整方案等,医疗需求非常巨大,而互联网特点是快捷方便,在互联网+医疗层面,慢病管理是最主要的方式,也是目前最可行的。

慢病包括肿瘤、各种慢性肝炎,需要长期随访,病人反复到医院就诊、调整治疗方案,如果把互联网医疗融进去,大大节省病人就诊时间,也提高了医疗机构的诊疗效率,减轻了医院压力。当然互联网医疗还有很多需要规范的地方,包括流程化、付费机制等有待提升,好在包括医保支付、药品报销问题等可能相应政策出台、推进。

我们国家是肝炎大国,慢乙肝现在降到9.6%,乙肝需要长期抗病毒治疗,所以病人需要长期的监测随访并进行调整,这样的患者通过互联网来进行慢病管理,是非常可行的,我相信通过这样模式,使这部分人群充分受益。我们国家的十大致死疾病中,肝病排在第七位,大部分是慢乙肝导致,把慢乙肝管理好、早期发现肿瘤、监测肿瘤等等,是非常重要的课题。

综合来看,互联网医疗线上诊疗模式,会使更多病人受益,减少医疗成本的支出,也降低医保的成本,减轻大院的压力。互联网再推进一定是对疑难杂症的突破,当然还有包括技术、管控、质量等很多问题,我相信通过国家大力扶持和支持,通过医务人员参与和各个公司的优化,互联网+医疗会越来越好。

中国医师协会内分泌代谢病学总干事、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内分泌科主任张俊清:对于糖尿病慢病管理,应该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医疗行为的改善,就是对疾病的治疗,这解决的事疾病的病理生理问题,从另一方面来说,慢病是长期、持续的疾病,在这种疾病管理过程当中,患者应该是管理主体,所以单纯对疾病病理生理治疗不够,更重要的是对患者健康行为干预、指导,能够让患者给予他健康教育支持,来主动参与疾病管理。

互联网医疗恰恰从这两个方面能够解决我们对慢病管理一些需求,从医疗层面上,通过互联网医疗能够解决患者反复就医、多次复诊的问题,另一方面可以建立区域化诊疗模式,包括会诊,使专家医疗水平能够覆盖延伸到基层医院,提高医疗效率的同时也能够提高整体医疗水平,能够在医疗层面上更好地做到同质化服务。

对患者来说,在健康行为改善过程当中,需要对患者建立从院内到院外、再到家庭这样全病程持续性的管理,通过互联网医疗能够对患者在院外的健康行为进行规范、指导和干预、改善,这样就能延长患者自我健康行为改善的时间。

中国医师协会呼吸医师分会总干事、中日友好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可三部主任代华平:以慢阻肺为主的慢性呼吸疾病,与心脑血管、肿瘤、代谢疾病是被世界卫生组织定义的四大慢病,单纯从慢阻肺来讲,40岁以上人群占了13.7%,我们国家有将近1亿人口,比糖尿病还高。

目前大家对慢阻肺的认识还非常落后,对患者人群来说,这些病都需要长期规范化管理,很多患者在症状减轻后就中断了治疗,这可能使疾病发展后期增加住院的次数,增加死亡风险和医疗负担,通过“互联网+”可以帮助患者很好管理,另外做预防,不发病,或者发病能提前诊疗,不要往后期发展。互联网医疗能帮助患者进行管理,总体改善患者生活质量,也是在减少医疗资源的浪费。

医联副总裁刘春梅:医联互联网医院从2018年开始将重点放在了长期慢病管理,也就是患者院外长期随访工作,我们对20多个病种有深入的研究,也协同很多专家一起做规范化,进行互联网的长期随访管理,迭代SOP。

对于患者院外长期随访、综合服务我们结合互联网技术,我们做了一些工作,也做了一些总结。

对患者提供综合服务上,患者离开医院以后,我们意义在于为患者与他的主治医生建立连接的桥梁,法规规定首诊在线下,那么首诊之后,医生把他需要长期管理的患者带到平台上来,对他进行长期的随访、管理,在这个过程中医联平台给医生配备云诊室、专业的医助与健管师,有效提高医生职业效率。

另外慢病患者不用每次跑到医院问一些问题,我们有复诊提醒,常见问题有专业的健管师协助医生回,真正遇到医疗问题的时候,才会请患者的主治医生进行解答和处理,在这一块有效提高了医生效率,也节省了患者就医跑到医院的时间。

同时发挥互联网信息化优势,我们连接了相关智能设备,自监控过程中出现问题能及时报警、及时解决,避免恶性事件发生。另外医联有云药房,常用的慢病用药有充足的SKU,患者在平台跟医生进行复诊交流之后,就可以开处方,由云药房配送到家,是整体闭环。

互联网慢病管理的机遇和挑战

石远凯:互联网给医疗行业和患者带来了便捷、高效的医疗服务,但任何新生事物的发展都需要不断摸索、不断完善,互联网医疗也一定是这样的过程。

随着国家对互联网医疗越来越重视,支持力度越来越大,我想政策法规也会越来越完善,也会吸收已有的宝贵经验,对发现的问题采取有效的解决办法,互联网医疗会随着国家整个健康中国建设事业不断推进。

王贵强:互联网+医疗优势大家非常清楚,实际操作层面确实还有很多问题,目前我们知道,医患之间的信息不对称,知识背景完全不对等,所以患者进行线上诊疗的时候,容易出现很多潜在的偏差,效率有限。五年前我们提到线上会诊模式,对疑难疾病,让当地医生和上级医生互动,这是最关键的,不这么做,互联网医疗很难真正得到突破。一方面专家时间有限,要跟病人长时间沟通不现实,第二病人可能交代不清晰。

我们最早提出来把远程会诊放到手机上,实际解决这个问题,当地有一个医生,他有疑难问题,看了这个病人,请上级医生会诊,像大查房一样,他把病例汇报以后我快速给一个判断,几分钟就可以搞定,后边所有事情是基层医生做,效率非常高。通过上下互动,一方面解决病人问题,真正解决疑难病例,另一方面也是对基层医生的培训。

现在提出强基层、医疗质量均等化,通过互联网医疗可以快速提升基层医生诊疗水平,但慢病管理配套政策非常重要,病人付费意愿也需要培养,尤其检查等这部分医保不覆盖,可能会影响病人的意愿,包括诊疗费、会诊费都需要政策出台,还有监管,线下医院有医务处等一系列部门管理,线上医疗谁来管?这是很大的问题,这次“两会”期间也提出来,互联网+医疗这一块质量管理问题、监控问题也是非常重要的,没有这一套系统可能使互联网医疗质量、可持续性受到影响。

张俊清:在疫情背景下,互联网医疗发展非常迅速,这基于现在科技地不断发展,有很多可穿戴设备,这些设备能够在院外搜集到患者相关医疗信息,能够为互联网医疗提供一些比较可信的或者客观的数据,在医疗当中利用好这些数据,就能帮助病人进行很好的分析。

现在互联网医疗可能更大的机遇就是慢病管理,长病程、高发的特点,恰好很好地发挥了互联网医疗的优势,也就是能够主动对患者进行随访、预约、提醒,这是计划性随访,而不是过去依赖就诊,而且很多时候该就诊没有就诊,也会延缓治疗,造成不良的结局,这也是互联网医疗可能能够改善的一个方面,是发展前提。

关于互联网目前挑战,我最大感受在互联网医疗和互联网健康咨询方面,需要有一个区分,或者有一些国家的政策来界定医疗和健康管理、健康咨询的不同。真正在医疗层次上,我们需要有更安全、更好的监管,这种监管应该做到和线下医疗相似。

还有一个很重要的是在慢病管理当中,需要动员全社会的资源,从媒体健康教育、企业投入,动用全社会的力量才是做好慢病管理以及互联网医疗非常重要的核心内容。

代华平:互联网+慢病管理实际上还是一个线下医院的补充,它不能够代替线下医院,这必须非常清楚,不仅大家要清楚,病人也要清楚,病人恨不得在线上都解决,很多时候是做不到。如果一个病人前期通过我诊治,我知道他的情况,再对他进行健康管理,就知道怎么管理他,如果我从来没有见到他,虽然也是咳嗽、气短,就不好管理。

还有一个是技术方面,尤其像呼吸类疾病诊断,我们看一个病人要靠影像、有的时候要有病理,远程会达不到线下条件,就存在很大的医疗风险,我看不好怎么判断清楚,实际对病人来说不是很负责任。

互联网医疗作为新兴形式,过程中怎么规范流程、怎么收费等,还有很多问题需要摸索和完善,互联网医疗能做的那些要发挥到最好,不能做的也不要都包揽。

刘春梅:医联是专注于慢病患者院外随访管理,分工是很明确的,患者首诊在院内,然后进行该有的体格检查,可能还有相应的手术治疗等等,跟大夫有面对面沟通,随后他来到平台,我心里才踏实,才能给予他精准的指导,这个对于患者安全性来讲是非常重要的一点。

从咨询角度来讲,在医联平台上医生进行互联网多点执业,有国家规定提供相关资质才能完成多点执业备案,才能开线上处方。我们也有问诊咨询、视频问诊这样的咨询服务,通过区域化医生集团,平台能联动上级医院和下级医院,实现患者的转诊。

医生在医联平台对出院患者进行长期随访管理,医助会提供帮助,平台系统也会帮助医生进行患者基本数据的收集,同时我们也在做互联网医院基础设施建设,比如云检验、云影像服务功能,可以让医生直接看到电子影像文件。

(本文首发于钛媒体App,作者丨杨亚茹,编辑丨孙骋)

更多精彩内容,关注钛媒体微信号(ID:taimeiti),或者下载钛媒体App

声明:该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
您阅读这篇文章花了0
转发这篇文章只需要1秒钟
喜欢这篇 4
评论一下 0
凯派尔知识产权全新业务全面上线
相关文章
评论
试试以这些内容开始评论吧
登录后发表评论
凯派尔知识产权全新业务全面上线
阿里云创新中心
×
#热门搜索#
精选双创服务
历史搜索 清空

Tel:18514777506

关注微信公众号

创头条企服版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