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文 | 于见专栏
今年2月,快手正式在香港联交所挂牌上市,成为"中国短视频第一股"。一开盘,高开193.91%,当天收盘,快手每股报303.6港元,相比每股115港元发行价,上涨164%,总市值12472亿港元。公司4551名员工认购5.24亿B类股份,人均持股11.5万,一大波程序员实现财务自由。
去年2月,28岁字节跳动程序员提前退休,在日本山林泡温泉、经营自己的旅行品牌,追求最初的梦想成为一名作家。去年11月,若蚂蚁按原定计划上市,又将诞生大批身价千万亿万身价程序员。互联网红利,技术优势,一次次逆袭,都证明程序员是离财务自由最近的一群人。
明明是“天子骄子”人人羡慕有加,却总有一些焦虑的声音指向35+程序员,“三年升高工,七年做架构,十年送外卖?”难道大龄程序员都会陷入“死胡同”吗?其实大多数行业都会出现年龄的分水岭,只不过互联网技术行业,更在意学习、创新能力,年龄增长会带来体力和脑力的力不从心,日趋年轻化的职场环境,都会成为大龄程序员无形的压力。
35岁程序员可能会面临瓶颈,但显然不像外界毒鸡汤讲的那么不堪,若只是一味去放大“加班”、“乏味”、“不善交际”、“青春饭”等职业画像,难免过于片面。现实中的35+程序员,都去哪儿了?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以下几位35+程序员的故事。
林立在程序员中应该属于老天赏饭吃的那一类型,毕业即入行,一直在大厂,从初级做到后端的Leader,刚好35岁。
林立就算做了Leader,也经常把“活到老,coding到老”挂嘴边,相信他对编程的热爱是发自内心的。工作中的他大部分精力都放在了撸代码上,对于管理,他几乎是后知后觉。他喜欢大家叫他“老林”没架子,对待下属也像老师对待学生那般,虽然会尽心指导,但恨铁不成钢的时候更多,对天资好点的工程师很包容,水平差一点的,就比较暴躁。
“这样的低级错误,能犯吗?你到底能不能干?“这样训斥经常会出现在林立和下属的沟通中,尽管下属都很害怕发飙时的老林,但是对于老林给出的专业建议,大家还是打心底信服的。
大家都知道老林的所有爱好都是编程,所以对于老林的高要求,大家也是尽量理配合,可公司却不这么认为。关于老林带团队和沟通的问题,大领导找老林谈了很多次,不会管理,不善沟通,成了老林最大的毛病。最后一次谈话,老林终于没忍住,拍了大领导的桌子,转身走人了,这是老林在35岁的第一次辞职。
老林走了,办公室从此没了老林的咆哮却少了些工作的激情,那句“活到老,coding到老”时不时会被人提起,总会让人想起那个一门心思热爱码砖的老林。
沉迷技术真的就无法顾及其他吗?这个问题在老林身上体现的比较极致,热爱编程是真爱,不善于管理也是真的不擅长,可能没有绝对的对与错,只是一种选择而已。
后来听说老林去了一家创业公司,还是人家三顾茅庐请老林过去的,没想到老林提的条件除了工资,就是要一直在技术前沿,至于管理,可能这辈子都和老林无缘了吧!
35岁可能是程序员的一个坎,不仅是年龄,还是精力和学习能力。能像老林这样以编程为至上乐趣的人确实不多,但从老林身上也能看到,35岁是程序员的天花板显然不是绝对的,犹如感情里的七年之痒,若不够热爱,蹉跎的岁月迟早会让人疲惫,恰好是35岁,其实每个行业都一样。
Alan属于程序员中的比较拼的,普通院校毕业,跳了几次槽,时机都把握的不错,最后扎根大厂,带着几十人的团队,刚好38岁。
问起Alan每次跳槽的原因,他都能说出一大堆担心,离开第一家公司感觉行业前景不好,离开第二家公司感觉内部发展规划不是很好,离开第三家公司是感觉没有向上的发展空间,但每一次跳槽都让Alan更加谨慎,越发在工作上投入更多精力。可以说Alan对于自己未来的职业规划是很清晰且具备足够的执行力,996都没放弃过提升自己,完全是凭实力跳槽。
如今在大厂,Alan的薪资不错,最重要的是不再担心以前那些问题,公司很稳定,疫情期间也丝毫没受影响,本以为Alan可以松口气,可是多年来养成的习惯,总是让他感到莫名的焦虑,担心自己不能创造更多的价值而被淘汰。
带团队没有那么容易,除了技术要过硬,还要精通产品、业务流程,大厂的人际关系更加复杂,如果没在一定的年龄晋升成功,可能将面临淘汰。最近一次高层的人事变动,Alan面临连带危机,很长时间都没睡好,担心自己的职位,担心自己40岁以后的薪资,担心自己如果再要跳槽,能否有人能开出相当的条件。
Alan开始怀恋最初单纯写代码的日子,本想着爬到管理层可以离开程序员的天花板,没想到做管理心太累,还觉得没成就感。Alan有着天生不服输的劲,尽管现在是梦寐以求的大厂,他仍然没停下来,利用空余时间报了MBA,他说自己最喜欢的行业是金融行业,一直想做投资,尽管工作很忙,他仍然以相当优秀的成绩毕业。
之后,Alan一直利用工作以外的时间研究投资,据说已经小有收获,合理的安排工作加上喜欢的副业,Alan开始不再焦虑,从程序员一路走来,做到管理,虽然无法完全跳脱程序员的思维,但他终于找到了一个平衡点。
大龄程序员晋升管理确实是一条不错的出路,但不适应的情况也是有的,习惯了程序员的“大刀阔斧”,管理岗多少有些不够痛快,戒骄戒躁,不焦虑,找到平衡点才是最好的方法。
老杨是比较早的那批程序员,从业十几年,一直任劳任怨勤勤恳恳,换了很多家公司,最后一次跳槽,还是做程序员,刚好40岁。
其实这几年老杨都过的不太顺,编码能力一直原地踏步,始终在中级打转,遇到年轻人的嘲笑他也就一笑了之,讲的最多的告诉年轻人要爱护自己的身体还有他保养的秘籍。老板安排的事,他总是听话照做,跟同事们相处也很融洽,虽然不出众但也挑不出毛病来。
当初录用老杨也是因为前任领导的大力引荐,去年疫情公司效益不好,人力资源有裁员的打算,老杨没有悬念的进入了首发名单,得知消息后,老杨表现的很平静,带着家人出去旅游了一圈,听说回来还是准备重新找工作,单位的同事也都帮老杨留意着,可是很多公司听说40岁还是中级水平,几乎连面试的兴趣都没有。最后听说有一个公司给了offer,虽然薪资少了些,大家都还是为老杨高兴的。
后来有人在一家日本料理店看到老杨,才知道他没有去那家公司,问起老杨为什么没去,他笑了笑说,知道自己不是做程序员的料,努力过,就没遗憾了,不做程序员也不算是真的失业。老杨是用积蓄开了这家店,请了人,自己就负责采购和收银,空余时间就陪陪家人和孩子,生意不错,收入甚至比原来还要好些,突然大家都开始有点羡慕老杨。
其实程序员也就是一门职业,有人可以一路高歌猛进,自然有人会止步不前,其实换个行业重新开始未必不是一种出路。所有事情都有两面性,也许正是因为这一方面的不合适却成就了另一番天地,适当的接受现实,知难而退何尝不是一种勇气,好的开始从来都不分早晚。
为什么35+程序员会格外引人关注,多少还是因为职业本身的优越性,如同大家也会担心演员没戏演,正因为起点高、预期高,如若难以为继的时候就容易令人想不开。而35+程序员到底何去何从?现实也真的没有外界说的那么焦虑,何况任何职业都会面临瓶颈,年龄不过是表象,更多的还是自己的心态和选择。
工作可以是事业、是热爱,也可以只是一份工作,给自己留出转身的空间也是很有必要的,如果把工作看作一份经历和沿路的风景,在乎过程中的经历和感受多过最后的结果,可能会让人生更加充满期待。
更多精彩内容,关注钛媒体微信号(ID:taimeiti),或者下载钛媒体App
2022-09-14 钛媒体 App发布了 《星巴克加码中国市场,未来三年要新增开3000家门店|钛快讯》的文章
2022-08-11 钛媒体 App发布了 《白云山麾下公司虚抬药价“把戏”,被拆穿了》的文章
2022-07-06 钛媒体 App发布了 《为了帮00后卷王找到工作,简历修改师们拼了》的文章
2022-07-06 钛媒体 App发布了 《威尼斯向游客收“进城费”,国内城市如何借鉴?》的文章
2022-03-25 钛媒体 App发布了 《蔚来2021年财报发布:年营收361亿元,整车毛利率达到20.1%》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