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鳗快报》文 / 杨力
继2019年业绩出现下降后,2020年辰欣药业(603367.SZ)的业绩下降幅度进一步扩大。与经营业务相比,该公司似乎更热衷于理财,该公司资产负债表上有巨额交易性金融资产,主要是理财产品,而该公司近三年的研发投入却逐年下降。
各产品收入几乎全线下降
4月9日,辰欣药业发布了2020年业绩报告,报告期内,该公司实现营业收入36.74亿元,同比下滑10.66%;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非前和扣非后净利润分别为4.39亿元和4.08亿元,同比分别下滑14.73%和14.26%;实现营业收入36.74亿元,比去年同期降低10.66%。同期该公司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4.3亿元,截至2020年末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为48亿元。
业绩下降的主要原因是受疫情影响该公司的产品收入几乎全线下降。报告期内,该公司大容量注射剂实现营业收入18.61亿元,比去年同期降低12.75%;小容量注射剂实现营业收入7.23亿元,比去年同期降低17.67%;固体口服制剂实现营业收入4.30亿元,比去年同期降低2.83%;滴剂和膏剂本年度实现营业收入2.94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4.67%。
年报显示,辰欣药业主要从事化药制剂的研发、生产和销售,产品涵盖大容量注射剂(包括非PVC软袋、塑瓶、直立袋、玻瓶)、冻干粉针剂、小容量注射剂、片剂、胶囊剂等5大剂型202个品种共340个规格。
按具体产品划分,2020年,辰欣药业收入超过亿元规模的产品的销售收入几乎都出现了下降,大输液非PVC软包实现收入9.16亿元,同比下降了10.32%;小容量注射剂实现收入7.23亿元,同比下降了17.67%;大输液-塑瓶实现收入5.21亿元,同比下降了11.73%;口服固体制剂实现收入4.3亿元,同比下降了2.83%;大输液-玻瓶实现收入4.22亿元,同比下降了18.66%。2020,辰欣药业的毛利率下降了0.38个百分点。
与收入下降相对应的是,该公司的各项费用出现了下降,报告期内的销售费用为11.83亿元,同比下降了9.16%;管理费用为1.82亿元,同比下降了8.47%;研发费用为3.09亿元,同比下降了0.31%。
研发投入逐年下降却巨资买理财
2017年上市之后,辰欣药业曾连续两年高速增长,但在2019年该公司的业绩开始下滑,从2017年至2019年,该公司的扣非后净利润增速分别为45.26%、43.93%和-1.05%。2020年该公司的业绩下降幅度进一步扩大。
事实上,业内人士注意到,近年来辰欣药业似乎没有把全部“心思”花在发展公司业务上,该公司比较热衷于购买金融理财产品。截至2020年底,辰欣药业的资产负债表上有18.75亿元交易性金融资产-理财产品,对当期利润的影响金额为8195万元。
截止目前,今年辰欣药业已发布了6次理财公告;2020年全年,该公司发布了24次理财公告,理财金额合计约40亿元。此外,东方财富金融终端数据显示,自2017年上市以来,截至2019年末,辰欣药业累计理财次数高达127次,在234家医药生物类上市公司当中排名第五,累计理财金额高达137.49亿元,其中到期实现收益的金额为9863.15万元。在这127次理财次数当中,在实施中的有38次,实施结束的有89次。其中,采用募集资金进行投资的有38次(金额为55.9亿元),自有资金投资的有89次(金额为81.59亿元)。
另有业内人士注意到,辰欣药业在2018年有40起投资,金额为38.53亿元,平均9632万元/笔;2019年以来87.46亿元,85起投资,1亿元/笔。2019年共有199家医药生物类上市公司购买理财产品,其中,辰欣药业累计理财次数为85次,理财金额为87.46亿元,在整个行业当中排名第四。
与该公司“大手笔”理财形成鲜明对比的是,辰欣药业在研发投入上的“吝啬”。从2018年至2020年该公司的研发费用逐年下降,分别为3.26亿元、3.11亿元和3.09亿元。而且与该公司用于购买理财产品的巨额金额相比,该公司在研发上的投入金额只能算个“零头”。
业内分析人士认为,对于上市公司斥巨资购买理财产品的行为,这是一种不思进取的投资行为,短期来看可以为企业增加些许利润,但长期来看不利于企业发展。企业还应将资金投入实体经济,增强自身竞争力。
2023-11-01 电鳗快报发布了 《新能源电池投资不看业绩脸色 阿特斯60亿在美布局赣锋20亿加码储能》的文章
2023-10-31 电鳗快报发布了 《连云港动作不断:收购实控人资产,引进战略投资者》的文章
2023-06-08 电鳗快报发布了 《智翔金泰坚持创新,研发费用增速超同行》的文章
2023-05-30 电鳗快报发布了 《振华重工拟募资50亿元:扩大运力,升级智能制造》的文章
2023-05-23 电鳗快报发布了 《永创智能借势增发3亿元扩产能 实控人持股预计稀释超10%》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