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家成立近百年的车企,在行业大变革的浪潮中如何站稳脚跟?
80 多岁的大众给出了自己的答案:速度,和产品。4 月 17 日,大众汽车 ID. 家族的旗舰 SUV 车型——ID.6 发布,以上汽大众 ID.6 X 和一汽-大众 ID.6 CROZZ 两个版本亮相。
至此,大众在电动汽车的布局上又落下两枚棋子。根据大众方面的规划,2021 年将有 5 款 ID. 家族车型推出。至 2023 年,ID. 家族在中国的产品阵容将扩充至 8 款车型,作为积极拥抱电动化的大众汽车,加速态势十分明显。
人们都说,「大象转身」是一件很难的事情,在一家大型企业当中,由于涉及到太多因素限制,没办法像创业公司一样快速转型,以应对市场。但是,从大众的经验来看,用对了方法,也许就能把转身变得更加轻盈一些。
加速电动脚步的大众
大众正在加速电动汽车的产品周期。
ID.3,也就是大众旗下首款 ID. 系列的车型,在中国发布的时间为 2019 年 11 月,整整一年之后,ID.4 车型在中国亮相。
而从 ID.4 到 ID.6,发布产品的间隔时间变成了 5 个月,比上一代发布的时间缩短了一半。不仅如此,在中国市场亮相后的两年时间内,位于上海与佛山的新工厂也已经就绪,为大众的电动化平台 MEB 上的新车型生产做好准备。据悉,上汽大众安亭的全新工厂与一汽-大众位于佛山的工厂分别达到 30 万辆产能,可以支撑大众的电动化速度。
既追求快,又规避掉速度背后可能出现的隐患,很明显,大众做好了准备。
其实早在 2016 年,大众就官宣电动汽车发展战略,将电动汽车视为未来战略发展的核心部分,并立志到 2025 年成为全球电动汽车领域的引领者。根据大众方面描述,2025 年,大众旗下各品牌将推出超过 80 款全新电动车型,其中包括 50 款纯电动车型和 30 款插电式混动车型。集团还预计到 2025 年,销售的新车中约有四分之一将是纯电动汽车。
如此大的转型力度,很多人在当时保持质疑,而当智能电动汽车越来越成为人们的共识之后,有所投入准备的玩家才能快速响应。2020 年,大众汽车集团共交付约 23 万辆纯电动汽车,是 2019 年交付量的三倍。2021 年,大众汽车全球的电动车销量目标为 100 万辆。
大众之前立下的 flag,正在一步步实现。
实际上,之所以称作快,一部分也是因为大众在对自身的认知基础上,完成了战略上的匹配。在 2021 年大众进一步宣讲自己的平台化战略时,大众汽车集团管理董事会主席迪斯博士表示:「电动化和数字化正快速和彻底地改变着汽车,而规模效益对于电动化和数字化都至关重要。平台化路线将使大众汽车集团以更有利的方式充分挖掘内部协同潜力;通过整合集团旗下各品牌的优势,我们得以更快地发展未来技术,并使更多人受益。」
电动化「公式」
加速的不止是大众,还有整个电动汽车行业。
短短几年时间,电动化、智能化、网联化等智能汽车应该配备的要素,正在走入普通消费者市场。对用户来讲,智能、自动驾驶、网联等词汇不再是「黑话」,我们可以从实实在在的功能中得到感知。
由于行业的共识,在做一辆智能汽车时,在技术实现上能够把自身想法与用户需求结合起来,达到良好的互动体验。以大众 ID.6 为例,汽车内部搭载的是全新的电子架构,为电动汽车做出了升级,而在用户端看来,最大的受益就是汽车支持 OTA 远程更新,从今年开始就能享受到更多服务。
比如 ID. Light 智能交互式灯带,可通过可视化的方式与用户交流,例如在显示驾驶辅助系统和导航系统的信息时,或者进行来电提示时,灯带的颜色都会发生变化,给用户最简单也最直接的信息输出。
就像刚才说到的,行业尚未完全定型,在不少细节方面都值得继续探讨。就在行业还不确定之时,如何在变化时立足?
有人卖弄奇技淫巧,有人讲究文火慢炖。对大众来说,产品、市场、智能和经验,都缺一不可。
在宣布电动化转型之后,大众也在寻找更深入的转型方式。数字化转型属于更大范围内的先决条件。迪斯此前公开表示,大众汽车必须做出改变,从有价值的品牌和优秀内燃机产品组合,转变为一家数字公司,安全可靠地运营全球百万台的移动设备,持续与客户沟通,每周甚至每天改进服务、产品舒适性和安全性。
从与微软合作「大众汽车云」到与亚马逊合作的「大众工业云」,再到新成立创新性汽车软件开发部门「Car.Software」,开发「VW.os」操作系统,大众在数字化转型上投入了很多资源,也是对未来汽车智能化的重视,将它当做智能汽车的关键点。
2019 年初,大众成立的汽车软件开发部门「Car.Software」,即大众在智能化理念的想法。汽车产品和过去最不一样的地方在于,编程一辆汽车的代码行数大约是智能手机的 10 倍左右,目前汽车有许多控制装置,大多数软件都是嵌入式软件,但它们都是互联互通的,是一款非常复杂的软件产品。
所以大众建立了一套与原有硬件平台并行的软件平台架构,是在当时的成熟汽车市场中第一个这么做的车企。
推出 MEB 平台,也是大众加速电动化的策略之一。过往大众最成功的一点是,将一家企业的产品平台架构化,用一款 MQB 平台实现了产品的快速堆叠,大大缩短生产周期。
MQB 平台带给大众的不止是汽车市场的巨大红利,也是内部的经验之谈。所以过渡到专为电动汽车打造的 MEB 平台上,有了可以快速布局产品,并把成本降低的基础。据了解,相比同级别的 e-Golf,大众 ID.3 的生产制造成本降低了约 40%,而在工厂投入、生产制造复杂度降低、向第三方平台开放等等方面,成本还可以进一步摊薄。这是在多年平台化的产品、运营和研发上吸取的宝贵经验。
此外,对于中国市场的把握也是大众的经验所在。首款 ID. 车型——两厢紧凑型的轿车 ID.3 并未在中国首发,而是选择了比肩中级车空间的 SUV ID.4,就是基于中国市场对大空间和 SUV 市场的偏好考虑。此次推出的 ID.6 X 与 ID.6 CROZZ 也专为中国市场推出,是中国本土化产品的很好的证明。
当过往的优势复用在新的竞争当中,加入对新时代的理解,以应对快速变化的市场,从这个角度看可以把它看做是大众在电动化领域总结出来的「公式」。但公式背后,却是多年积累下来的经验,根据市场和需求在不断调整,得出更好的答案。
ID.6 系列产品发布时,大众汽车乘用车品牌中国 CEO 冯思翰博士表示,做一辆车就像烹调美食一样,把所有配方都完美融合在一起,才能做出一份好的食物。对于大众来说,在新时代接受考验,恐怕也可以用同样的思路来完成。
足够敬畏市场、足够重视未来、足够掌握经验,大众的电动化攻势,可不止说说那么简单。
本文由极客公园 GeekPark 原创发布,转载请添加极客君微信 geekpark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