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文丨20社,作者丨马程,编辑丨贾阳
上市前夕,每日优鲜陷入困境。
根据媒体爆出的估值,每日优鲜为30亿美元,叮咚买菜也在27亿美元左右,相差不大。但从多轮融资体量来看,每日优鲜多轮总融资高达140亿元,叮咚只有40亿元左右。
也就是说,每日优鲜的先发优势早已不在,反而因为融资困难,难以扩张,订单量和用户活跃度增长率下滑。根据易观数据,截止2020第四季度,每日优鲜的月活约为700万,而叮咚买菜也超过600万,两者几乎打平。
每日优鲜、叮咚等生鲜品牌融资轮次 图源/“某企业信息查询平台”
“今年以来,每日优鲜很难融到钱了,现在上市是唯一选择。”一位投资机构人士对全现在表示,“我们得到消息,估值会大于在30亿美元,但很难超过50亿美元。”
据上述人士透露,每日优鲜原打算在2019年IPO,但因为疫情延期,当时一度融资困难。
此后,据媒体报道,2020年7月,每日优鲜获得了“生鲜到家行业最大规模融资”4.5亿美元,原投资方腾讯投资等继续跟进,并在去年12月获得来自青岛国资的橄榄枝。2021年,这一纪录被叮咚买菜打破,获得高达7亿美元融资。投资方不乏贝塔斯曼亚洲投资基金、高榕资本、红杉中国等知名VC。
进入2021年,即时生鲜领域也是一地鸡毛。前置仓模式烧钱严重,没有探索出盈利的方向。
据接近美团人士透露,美团即时生鲜配送所属的买菜事业部,内部已经相对边缘化,优先级低于负责社区团购业务的优选事业部。从去年开始,买菜业务已经停止开城,事业部多位高层已经转岗到美团优选。
对此,美团方面回复,买菜业务依然重要,虽然没有更多的开城动作,但在商品SKU数和30分钟送达履约率上,美团买菜依然有不错的表现与增长。
即使是“不差钱”的叮咚买菜,也面临着扩张与盈利的双重问题。
虽然叮咚买菜在2020年底迅速开城扩张,但进入的很多2、3线城市,用户数量和订单量情况堪忧。
全现在从接近美团的投资机构人士处了解到,目前,美团买菜在北上广深四个城市按兵不动,短期内不会再开辟新城市。
此前,据全现在了解,美团买菜还曾在佛山、东莞、武汉等城市开城,但目前已经退出,武汉地区直接交给美团优选接手。
同时,美团买菜在北京等地的地推和前置仓密度扩展,还在继续,但速度缓慢。不少用户发现,美团买菜的SKU更是很长时间没有太大变动。根据2020年美团公布的SKU约为1500,而叮咚买菜早已扩展到超过10000。
“叮咚买菜的品类明显有增长,除了常见的生鲜菜品,还有半成品加热的盒饭、甜点等,很符合白领的需求。”一位美团买菜的地推人员表示,“但是美团这边一直的品类都比较单一,但单价更低,定位在家做菜的用户。”
据接近美团人士表示,自从社区团购业务开始做大,很多买菜事业部的人员转岗到了优选事业部。“这也正常,社区团购缺人,活水资源从买菜来出,比到店、到家这些更熟悉业务。”
相比不断开城、扩SKU的优选事业群,买菜事业群的进度明显较为缓慢,脉脉上,有新进入的员工希望申请调到美团买菜,因为“不需要天天加班。”
“美团优选最早的后台架构就是在买菜体系上架构的。但是,两者在供应链、配送等方向上已经无法实现资源共享。美团优选在各地的仓储、中转仓都是自己的。” 上述投资机构人士提到。
即时生鲜业务模式重,主要源于两方面——配送人员和建前置仓的费用。
一旦前置仓密度不够,配送效率也会受到效率。在北京区域,用户针对叮咚和美团买菜的投诉大多集中在两点——美团配送范围有限,划分死板,只隔一条街就超出了范围;叮咚高峰期完全无法保证效率,晚高峰有时2个小时无法送到,远超出配送时效。
这两点,社区团购业务都有效规避了。一边是团长+自提点模式减轻人力,一边是通过大仓-网格仓-团长链条集中配送摊薄运费成本。
“买菜模式太重,美团内部把精力放在打团购这场战役是很合理的。美团买菜更多是保持在一线城市的竞争力。”百联咨询创始人,电商分析师庄帅表示。
不过,仅从目前北京、上海等一线城市的情况来看,社区团购进入后并没有获得立竿见影的效果。
比如美团优选,进入北京后遭遇招聘难题和履约难题。运送车辆限行、供应链价格高等问题,制约了社区团购进一步发展。
“一线城市布点的人力成本很高,加上商品价格虽然比叮咚、每日优鲜低,但差别不太大, 很难建立用户习惯。”一位望京地区的美团优选团长认为。
对于即时买菜业务来说,守住一线城市订单,还是立身之本。
生鲜领域的主要玩家还在向前冲。资历最老的“独角兽”——每日优鲜却有些冲不动了。
每日优鲜一度是资本的宠儿。从2014年成立至今,每日优鲜共获得10轮融资,总融资数额高达142亿元。
起步早,每日优鲜一度做到行业第一。根据每日优鲜内部数据,截止2020年,拥有超过1500个前置仓,SKU超3500个。在这种精选的SKU模式下,前置仓周转平均周期可达到1.5天,生鲜损耗率不到1%。
但是,每日优鲜却丧失了两大机会。第一, 每日优鲜没有进行前置仓的高密度覆盖。“每日优鲜盘子铺得太大,其实每个城市都不算深耕。这才给了叮咚突围的机会。”上述接近美团人士认为。第二,每日优鲜在生鲜品类的扩张上不够坚决。
每日优鲜在很长时间内把重点放在水果、零食等品类上。由于生鲜品类中转周期短,极易亏损。每日优鲜没有把家庭场景的买菜作为重点,丧失了先发优势。
经过10轮融资后,2020年7月,每日优鲜CFO王珺在接受采访时表示,每日优鲜已于2019年年底实现全面盈利,但一年依然需要超过8亿美元的外部输血来满足建设前置仓,研发等扩张需求。
这背后,每日优鲜的市场规模正在被侵蚀。在接入饿了么、淘宝买菜渠道之后,据公开消息,每日优鲜又跟京东合作,接入了京东到家的渠道。捕捉更多的流量,是当务之急。
叮咚买菜早期业务集中在长三角地区,在南下开疆一段时间后,终于在去年疫情期间也进入北京。和每日优鲜相似,叮咚仓库建立在社区三公里的范围内,根据数据分析和自身供应链资源,选择适合的商品由从总仓配送至前置仓。
据行业人士分析,叮咚买菜最接近盈利的一次,是在2019年7月左右。
那时,叮咚宣布其345个前置仓的日订单量,超过40万单,平均每仓超过1100单,超过其单仓理想状态。
但是2019年下半年到疫情之前,叮咚买菜已经遇到困难。这与“买菜”的定位本身模式有极大关系。2018年底,梁昌霖曾经在供应商大会上提到,平均客单价在50元左右。到了2020年,这一数值稳定在60-70元。相比之下,盒马的平均客单价超过100元,是叮咚买菜的近两倍。
超市配送专家张陈勇曾进行测算,这一客单价意味着叮咚买菜很难盈利还在亏损。因为在大卖场,门店生鲜商品的毛利率一般只有10%。前台后台毛利相加,也不过20%。叮咚买菜要盈利,按照叮咚买菜的客单价60元,毛利率达到30%以上才有可能盈利。
这对于叮咚来说并不容易。据叮咚买菜自身披露的数据,目前,叮咚买菜服务范围已覆盖上海、北京、深圳、广州、杭州等29个城市,前置仓数量近1000个。梁昌霖曾估算,叮咚买菜的毛利率大约为32%,但随着扩张,毛利率很难继续提升。
目前,前置仓的盈利难题,还没有解决。
根据易观分析资深分析师赵悦,众多前置仓的起点,大多是从销售地的农贸和批发市场开始,很少一部分是从产地开始的,这就决定了置仓货物的购进成本非常刚性和稳固,因为格局固化。
而新一代的社区团购平台,多从产地或者一定区域内就近建大仓,再一级级配送到各个城市的网格点,可以从源头降低成本。
同时,进入到2021年,前置仓早已经不是生鲜O2O的专利。一边是各大商超、电商开始在社区附近建立前置仓,如永辉生活卫星仓、苏宁小店、山姆会员店等,这些企业本身拥有供应链,前置仓,可以直接与即时配送平台,如达达集团、闪送等合作,形成生鲜配送一体化。
不同的是,这些企业相比自营的即时电商,成本更加低廉,也不仅依靠前置仓来决定盈利与否。
为了在有限的空间内做到盈利,叮咚买菜一边增加前置仓密度,提升单量,一边为争夺地盘进入疯狂开城的节奏,这还包括一些三四线城市。
2020年11月,叮咚一次性宣布在10多家城市开城,总开城数量达到18座。随之, 2021年3月,叮咚买菜正式入驻天津,这也是每日优鲜的大本营。由于此前叮咚买菜已经在北京、唐山、廊坊提供服务,叮咚买菜官方表示,在环京津都市圈的布局基本成型。
深入拓展的三、四线新城市,订单必定增加,这为叮咚上市估值增加筹码。但这也意味着更大规模的亏损。
“叮咚近期进入的城市应该是赔钱在做,入驻时总有着新客和免配送费的补贴,短期内订单量和月活都上升了,但是入不敷出。”庄帅分析。
据了解,虽然不断融资,但叮咚买菜2020年年终奖发放没有达到允诺,大多数15薪员工仅为13薪,引发内部广泛的不满。
兜兜转转,即使每日优鲜和叮咚买菜都能在今年成功IPO,即时生鲜的规模化和盈利的模式仍未解决。
更多精彩内容,关注钛媒体微信号(ID:taimeiti),或者下载钛媒体App
2022-09-14 钛媒体 App发布了 《星巴克加码中国市场,未来三年要新增开3000家门店|钛快讯》的文章
2022-08-11 钛媒体 App发布了 《白云山麾下公司虚抬药价“把戏”,被拆穿了》的文章
2022-07-06 钛媒体 App发布了 《为了帮00后卷王找到工作,简历修改师们拼了》的文章
2022-07-06 钛媒体 App发布了 《威尼斯向游客收“进城费”,国内城市如何借鉴?》的文章
2022-03-25 钛媒体 App发布了 《蔚来2021年财报发布:年营收361亿元,整车毛利率达到20.1%》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