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畔不再有“大学”。
日前,社交媒体流传一段视频显示,“湖畔大学”中“大学”的字样正在被抹去,引发各界关注。5月17日,湖畔大学一名负责宣传的工作人员证实,湖畔大学正在改名,相应大门石头上的名字也需要修改,修改后的名称为:浙江湖畔创业研学中心。当天,湖畔大学的微信公众号和微博也进行了更名,官方微信更名为“湖畔Hupan”,官方微博更名为“湖畔创研中心”。
公开资料显示,湖畔大学成立于2015年3月6日,由柳传志、马云、冯仑、郭广昌、史玉柱、沈国军、钱颖一、蔡洪滨、邵晓锋九位企业家和著名学者共同发起创办。“湖畔”二字,源自于阿里巴巴和淘宝的最初创业所在地——杭州湖畔花园小区。
湖畔旨在发现并训练具有企业家精神的创业者,校长马云曾提出“湖畔要办300年,希望在未来的30年,培养不超过3000名企业家。”目前,湖畔大学已公布的学员名单到2020年的第六届。
针对“改名”一事,据媒体5月17日报道,湖畔大学方面回应表示,湖畔自创立之初,即是在民政部门注册的民办单位,不属于学历教育序列,为了避免给大家造成误解,现更名为“浙江湖畔创业研学中心”,简称“湖畔创研中心”。
值得注意的是,不只湖畔,此前,多家对外称“XX大学”的教育机构,均已在名称中去掉“大学”字样。
据第一财经报道,这些“大学”抓住了职场人和企业家们的学习热情,本质上只是在圈层文化兴盛的互联网环境下的职场“继续教育”。
这场自下而上的学习运动早有迹象。成立于2015年的混沌研习社最早发现这个市场,他们把目标学员定位为早已步入社会的职场人,2017年正式更名为混沌大学;2018年炒热了知识付费概念的得到干脆成立了“得到”大学,每年招生数达千人;另一部分机构则瞄准了企业家,比如成立于2015年的湖畔大学,以及成立于2016年的高山大学,每年招收数十人。
来新式“大学”求学的人,除了要支付几千到几十万元不等的学费,还要经过提交简历、面试等环节,所学课程也并非传统大学的知识体系,而是各有特色,比如思维逻辑、通识、企业家精神等。在校期间,学员不仅要完成课时学习、小组讨论、毕业论文等环节,还要接受辅导员的督导——这些设置确实给人一种重返校园“回炉再造”的感觉。
那么,是什么让这些机构“集体改名”?教育部的一则文件揭开了答案。
5月18日,教育部网站发布八部门《关于规范“大学”“学院”名称登记使用的意见》(下称《意见》),对“大学”“学院”等名称的登记使用作出规范和要求。
《意见》指出,除经批准设立的大学、学院以及由其设立的内部机构或由其发起并依法登记的组织机构外,其他组织机构不得在牌匾、广告等对外宣传以及其他各类活动中使用“大学”“学院”字样。
对企业设立的、无需审批登记的内设培训机构,有关部门要指导和督促其规范名称使用行为,不得使用“大学”“学院”字样的名称及简称开展任何形式的宣传等活动。举办机构属于国有企业的,由履行出资人职责的机构负责规范;举办机构属于银行保险机构的,由银行保险监管部门负责规范;其他的由其举办机构的业务主管部门负责规范,无业务主管部门的由教育部门会同市场监管等部门负责规范。
“近年来,一些企业内设培训机构、社会组织,未经批准冒用‘大学’‘学院’名称,并对外开展宣传、招生等活动,造成社会公众误解,扰乱了教育秩序,产生了不良影响。”根据文件要求,在《意见》发布后,各地各相关部门应于6个月内组织开展清理整顿。
对逾期仍违规使用“大学”“学院”字样开展活动的,按照主管和属地原则,由教育、机构编制、人力资源社会保障、民政、市场监管等部门依法责令改正或予以查处;涉及虚假违法广告或宣传的,由市场监管部门责令停止,并依法处罚;构成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的,依法给予治安管理处罚;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钛媒体App编辑刘萌萌综合自红星新闻、南方都市报、澎湃新闻、第一财经)
更多精彩内容,关注钛媒体微信号(ID:taimeiti),或者下载钛媒体App
2022-09-14 钛媒体 App发布了 《星巴克加码中国市场,未来三年要新增开3000家门店|钛快讯》的文章
2022-08-11 钛媒体 App发布了 《白云山麾下公司虚抬药价“把戏”,被拆穿了》的文章
2022-07-06 钛媒体 App发布了 《为了帮00后卷王找到工作,简历修改师们拼了》的文章
2022-07-06 钛媒体 App发布了 《威尼斯向游客收“进城费”,国内城市如何借鉴?》的文章
2022-03-25 钛媒体 App发布了 《蔚来2021年财报发布:年营收361亿元,整车毛利率达到20.1%》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