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文 | 陈述根本
互联网“内卷”的声浪还未过去,“躺平”又带着微博标签上了热搜。
年轻人正在躺平。近日,“躺平学大师”横空出世,让“躺平学”成功出圈,掀起互联网热议。网友“好心的旅游家”发表帖子《躺平即是正义》,称“躺平就是我的智者运动,只有躺平,人才是万物的尺度”。年轻一代高举“社会险恶,先躺为敬”、“躺平是年轻人的非暴力不合作运动”的口号,身体力行着“躺平”。
然而,前脚年轻人们的狂欢还未止息,后脚传统媒体就开始大力挞伐“躺平可耻”。又是清华教授发表言论“躺平对不起父母,还对不起努力工作的纳税人”,又是新东方董事长俞敏洪称年轻人不能躺平。并且,不能鼓励打游戏、借款消费来创造财富。
对于“躺平”的理解和态度,似乎把后浪和前浪旗帜鲜明地划为了对立的两端。从“内卷”到“躺平”,年轻人究竟讲了一个什么故事?
躺平,多出现在年轻群体中,表现为低欲望、无兴趣、逆传统与不合作,对精英主义、犬儒主义、功利主义表示不屑,暗藏着一种无声抗议与不合作的态度。而躺平文化的核心逻辑就是,“只要我躺得足够平,内卷就卷不到我,只要我是条咸鱼,资本就利用不到我”。
从一种社会思潮或社会心理来看,躺平更像是一种集体无意识的表达,是对巨大社会惯性的一种暂时回避,不愿意被各种意识洗脑,不愿意被内卷化洪流席卷。可以说,是对内卷的厌恶,才导致了躺平学的崛起,躺平也在大众的期望下,成为了反内卷先锋。
因此,想要理解年轻人“躺平”的结果,还要从社会“内卷”的起因开始说起。从经济学的角度来看,内卷化是边际效用持续递减的过程,即“没有发展的增长”。内卷化,是人被锁定在边际效用持续递减的制度环境中,争夺存量。
当下流行的“内卷化”的本质,也可以解释为两个更基础的概念,一是激励相容,二是租值耗散。激励相容,简单来说,就是一种制度安排,使每个人努力为实现自己利益的目标工作同时,得到的结果也是集体利益的最大化。租值耗散则是指当一个资源不能以价格来实现分配,其他机制就会取而代之,比如,排队等候就是其中一种替代机制。不过,排队花费了时间,但却不创造价值。
于是,一方面,社会的财富红利消失,空间急剧收缩,缺乏“职场空间”“财富”来报酬“奋斗”,激励相容不再存在。另一方面,由于发展减缓,剩下的“职场空间”“财富”也缺乏“业绩、成果”来作为分配标准,使得价格机制失效,必然出现的“耗散”也变成了无效加班、精美而无用的PPT,加剧了内耗。
“内卷”流行起来,被用在公司内部。虽然很辛苦的工作,但并未带来职位、收入、甚至技能上的提升。大家把时间耗在精美的PPT、办公室政治,甚至摸鱼假装加班。而这样的现象从教育到就业,从职场到房产,甚至从婚恋到母婴,无不存在。
“内卷”成为“竞争激烈”的换用,又大于“竞争激烈”,它混合着一种无出路、被压抑封闭之“内”的意谓,与疯狂拉扯,吸入其中的“卷”的意谓。在展示“竞争激烈”之外,指向了明确的“无意义”、“荒谬”、“被困”的感觉。
就这样,在“内卷”甚嚣尘上的现代生活下,“躺平学”横空出世。躺平,成为佛系、丧文化的扩大化,是自黑、颓废、悲观、无奈情绪的代表,也是“内卷”的显性表现。躺平族中有教育竞赛的失意者,他们没能通过考试进入到名校通道及对应的社会阶层;也有教育竞赛的胜者,但是教育竞赛和安逸通道扼杀一切兴趣、乐趣、责任、渴望与梦想,久而久之他们也只想躺下。
理解了“躺平学”的诞生,或许也更能够理解当前互联网对立着的两拨人。
内卷的本质是资源有限,欲望趋同,由于道德滑坡,使得竞争环境恶化。这也意味着,内卷无法逃离,内卷只会扩散。在这样的情况下,只能说指责躺平的无能、懦弱、没担当、找借口、缺乏责任心与“废柴”,是在忽视规则的前提下似乎占据了道义上的正确。但是,一旦把规则纳入进来,这种指责便显得无力。
事实上,很多嘴上喊着的“躺平”的人,并不是真躺平,只是一种自我催眠。因为无法忍受内卷,所以他们催眠自己,放下欲望把躺平作为一种救赎,以此在日益内卷的社会竞争中获取喘息。
究竟如何面对强力的社会“内卷”?在人类社会千万年里,内卷化曾是无解之题。边际理论早就告诉我们,改变边际递减的唯一方法是改变技术水平。新技术、新知识源自独立的思考和自由的思想。
中世纪的欧洲阶级固化、等级制度森严,中间没有任何晋升通道,农民和农奴永远在城邦最底层中内卷。从13世纪开始,一系列外部力量,从13世纪的蒙古骑兵西征到14世纪席卷欧洲的“黑死病”,从15世纪末开始的意大利战争到16世纪的宗教改革,逐渐冲垮了欧洲的城邦体系。
于是,诞生了但丁、威廉三世、约翰·洛克、艾萨克·牛顿、亚当·斯密。思想启蒙、自由交易与近代科学,迅速瓦解了延续千年的内卷化制度。人类从存量争夺转为增量创造,从阶级固化转为社会流动。
可以看见,对于社会来说,新知识、新思想、新技术、新制度的源泉,是打开内卷化社会的关键钥匙。事实上,科技作为近代以来最大的对抗社会内卷的进步引擎,依然推动着社会的进步。同时,在我国,伴随着国家层面的整体性赶超和局部补短板,年轻人发展的空间依然广阔,努力决非徒劳无功或没有技术含量的恶性竞争。
对于年轻人来说,在同质化严重的社会里,人们在一条赛道上竞争,缺乏退出机制。在飞速上升的电梯中,可能只要聪明、勤奋、高情商,就能脱颖而出。但电梯停顿,要获得成功或逃离困境,就需要另一个因素:冒险。走出电梯。换个赛道,开疆扩土。
当然,对于自我催眠的“躺平者”们来说,就算躺平没用,却依然能够给人们带来短暂安慰。而躺平,更是有其艺术。
英国人汤姆·霍奇金森1993年创办了《闲人》杂志,2006年出版了《如何悠游度日》。霍奇金森说,跟努力工作相比,躺着是更有人性的生活,躺着不等于一事无成。“通过在床上躺着,我们使自己脱离了机器的层次。机器人从不反省,它们只会大步前进。无为可以大有作为。”
2013年,德国作家贝恩德·布伦纳出版了《躺平》一书。贝恩德·布伦纳则认为,我们站立时,远处分开了天和地的地平线许诺了一些我们未知的东西,但它也代表了一个我们不能抵达的边界。每当我们靠近时,它都会移得更远,是一个我们永远都达不到的目标。坐在椅子上还需要控制一下身体,躺下毫不费力。
德国哲学家韩炳哲提出要掌握缓慢、沉思的艺术,他在《倦怠社会》中指出:“超人是悠闲的。尼采反对过度活跃。强大的灵魂拥有宁静,他行动迟缓并对一切过于活跃之物感到厌恶”。正如在《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中尼采写道:“你们所有热爱苦工的人,你们热爱快速、新颖和陌生之物。你们无法承受自身,你们的辛劳是一种逃避,是意图忘却自我。”
躺平当然是一门艺术,尤其是在整个社会都快节奏的背景下。躺平不需要辩护和复杂的哲学基础,它是一件很踏实的事情,人们生来就会这门艺术。躺着意味着放松、知足、悠闲、享受,那才是生活。
从“内卷”到“躺平”,是社会传递的信号——不是只有躺平,人才是万物的尺度。(本文首发钛媒体APP)
更多精彩内容,关注钛媒体微信号(ID:taimeiti),或者下载钛媒体App
2022-09-14 钛媒体 App发布了 《星巴克加码中国市场,未来三年要新增开3000家门店|钛快讯》的文章
2022-08-11 钛媒体 App发布了 《白云山麾下公司虚抬药价“把戏”,被拆穿了》的文章
2022-07-06 钛媒体 App发布了 《为了帮00后卷王找到工作,简历修改师们拼了》的文章
2022-07-06 钛媒体 App发布了 《威尼斯向游客收“进城费”,国内城市如何借鉴?》的文章
2022-03-25 钛媒体 App发布了 《蔚来2021年财报发布:年营收361亿元,整车毛利率达到20.1%》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