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丨Jellybean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发布的《2018年世界卫生统计报告》,非传染性疾病(NCD)占总死亡人数的71%,其中首要致死原因是心脑血管疾病,占所有NCD的44%,是癌症死亡病例的两倍。 然而,目前心脑血管疾病治疗领域依然存在诸多挑战,如发病机理复杂、错失院前救治黄金时间、术后复发率高等,如何实现更高效、更精准的诊断和治疗是行业面临的共同难题。 近年来,以计算仿真、人工智能和医学影像等技术为基础的智能诊疗正发挥着重要作用。近日,深耕于这一领域的脉流科技创始人&CEO向建平接受贝壳社专访。在他看来,心脑血管智能诊疗在全球来说,仍旧是一片蓝海。相比之下,国内技术积累虽略逊色于国外,但应用速度很快。他相信,“只要创新上进行发力,后期国内市场也会很快做起来的。” 在他看来,通过“人工智能+”的方式切入心脑血管诊断领域,是顺势而为。 脉流成立的这年,也被认为是“医疗影像+AI”集中爆发的一年。作为AI应用进展最快的医疗领域,医疗影像AI当年引入了超40亿元的资金,深睿、联影、推想、鹰瞳等创业企业都拿到了不同数额的融资,腾讯、阿里等互联网巨头也纷纷布局,AI+医疗炙手可热,商业化前景隐现。 而心血管疾病诊疗领域痛点诸多,以心血管疾病中最常见的冠心病为例,其诊断方式包括冠脉CTA、冠脉造影、冠脉IVUS与FFR测量,但上述技术各有利弊。 传统的FFR检查需要向人体内注入血管扩张药物,通过压力导丝进行测量。这种有创的检查方式容易引起术后并发症。冠脉造影被认为是诊断冠心病的“金标准”,也是较为可靠的有创诊断技术,冠脉CTA则是一种无创筛查方法(准确度相对低于前者);但二者只能对冠脉病变狭窄程度进行影像学评价,不能判断患者是否存在功能学意义上的缺血。 “不用人工智能做图像重构的话,需要半小时时间;如果数量过多,医生根本搞不定。”向建平补充道。 基于高效、准确和无创化相结合的需求,科研工作者们不断优化原有方案,寻求新的解决办法。 但为了实现这个“抵达”,向建平铺垫了十年之久。 创办脉流之前,他先在纽约州立大学完成了机械工程学的博士学位,并跟随临床导师Adnan Siddiqui教授,学习脑卒中介入手术的临床知识;后又在布法罗大学神经外科做神经学助理教授。 “出国初期,就想着学好了,能回国在这一块做些贡献。”向建平告诉贝壳社,出国前自己一直在寻找方向、试图规划——是留在国内读博还是到海外学习,所学的专业该应用在哪个领域。 本硕期间,向建平就读于天津大学力学专业,同专业的前辈钱学森把空气动力学应用在航天领域,给了他不少启发。“后来因为家人脑中风去世,我就想着把流体力学跟心脑血管病治疗结合起来。”2007年,向建平赴美留学,他所在的纽约州立大学布法罗分校,在介入治疗领域成绩斐然。 在美留学期间,向建平在血流动力学和颅内血管介入耗材领域做了大量开创性研究,发表了一百多篇论文。凭借着前沿领域长期的深耕细作,和交叉学科的学习经验,向建平终于按照规划回国,创建脉流。 “十年一步”,作为连续创业者,向建平的第二步刚刚开始。 第二步起脚,需要校准方向,锚点在人。 “医工结合”,则是向建平认为迈出第二步、攻略行业的关键。而在这个过程里,他称,“很核心的还是‘一帮人在做事情’,一帮什么样的人呢?对这个行业理解要深一些的人。” 脉流四年,向建平一直把团队组建视为重要一环。成立之初,包括向建平在内,创始人团队只有三人。合伙人冷博士是南卡罗来纳大学机械工程博士,血管壁和医疗器械有限元分析方面的专家。而另外一位,向建平说,是人事负责人Lucie。 现如今,脉流已搭建起一支在计算仿真、人工智能和医学影像等方面积累深厚的技术团队,核心人员由来自麻省理工、帝国理工等世界一流大学毕业的博士硕士组成,在计算仿真、人工智能和医学影像等方面技术积累深厚,团队发表了数百篇学术文章。从最初的三人,到如今的百人规模,技术人员占比达70%。选人用人的标准,向建平称,“技术是基础,还要能把技术跟临床结合,并且能够创新。” 今年五月,脉流科技自主研发的颅内动脉瘤辅助诊断系统AneuFlow®获得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NMPA)颁发的上市注册证,成为国内首个基于血流动力学的颅内动脉瘤评估系统。 其心血管无创冠脉功能学评估产品——基于冠脉CTA的无创冠脉功能学分析系统AccuCT®,基于冠脉造影的无创功能学评估分析系统AccuAngio®,也同步获得上市注册证,成为国内首个同时拥有基于冠脉CT和造影的冠脉功能学评估产品的公司,是其继在2020年该俩类产品同步获得欧洲CE注册证后的又一重大里程碑。 作为国内首家同时布局于心血管和脑血管AI辅诊的企业,脉流现有的产品线,已经覆盖了心脑血管疾病的智能筛查、检测、诊断以及手术预案。不管是涉及领域的广泛程度还是精准度,相关产品都具有一定的竞争力,并先后拿到了两轮融资,获得了资本市场和业内的认可。 从零到一,向建平说,公司发展每个阶段都有侧重点,也有各自的困难。他表示,脉流过去三年多的发展整体还是比较顺利的,“从技术实现到商业化能力,再到未来实现商业化规模、数字等,在过程中没有特别大的困难,但资金、人员等都是需要协调的,并且每个阶段要做出一些milestone。” 在美学习期间,他每周三都会到导管室呆一天,“会从需求端思考,产品满不满足临床需求,传统算法不行要不要AI化,AI怎么来保证准确度和速度等。”他说,国外很多器械的发明人是医生,他们能更快的发现问题,精准定位,且大都有器械、电子的学习背景。 相比之下,国内医疗器械制造领域从业者,普遍是从大厂出来的、或者只接受了医学专业教育;医工分离现象严重,这不仅导致相关领域发展进程相对滞后,也增加了临床转化的难度。 “学术是基础,但光学术不进行商业转化,那就game over了。”去年年底,向建平拉来了自己的高中同窗兼多年好友张磊,组建起了公司的销售团队。 商业化的道路如何走通、销售体系的打造,向建平不断接受新的挑战。但在张磊看来,向建平是个执着的人,只要他认准一件事就一定要达成,即便会遇到很多困难。“他学习能力也很强,比如他本身是技术出身,但现在财务、销售、市场,所有体系他都了解,都会参与决策。” 迄今为止,仅就脉流颅内的产品来说,已与国内主要的十多省份的核心医院开展合作,积累了上千例临床应用案例。 但过程中,外界的质疑是难免的。 向建平认为,因为有别于传统的药物和器械直接的治疗方式,且政策规定尚处于空白状态,所以商业化的问题,在国内智能诊疗领域企业中普遍存在。基于此,他说,脉流采取的商业模式并不止步于传统售卖设备的方式,还有按例销售,“这也是跟竞争对手相比最大的不同,相当于是几条腿走路。” 今年5月,通过NMPA审核获批的颅内动脉瘤辅助诊断系统AneuFlow®,与基于冠脉CTA的无创FFR分析软件AccuFFR®ct,都将采取按例销售模式进入市场。即便当下的院外市场空间更大,脉流还是坚持采取主推院内的模式,“当有更多无创化诊断的数据支撑后,再向院外延伸。最终的目标是看到产品能在院外很好的用起来。” “但这又涉及到没有物价和医保的情况下,怎么合规化做;有物价和医保之后又该怎么做。医院愿不愿意分成等问题。”向建平解释道,还是要依靠商业化团队去主动找出路。 最关键的,他说,还是要有持续创新的产品。 放眼整个心脑血管智能诊疗行业,向建平说,他最为欣赏的是Heartflow的创始人Charles Taylor,“大家都是流体力学背景,Taylor在生命科学做了很好的开拓性工作。”2007年创立的Heartflow如今已成长为全球医疗 AI 的独角兽,在2016年估值到达16亿美元。 尽管如此,作为全球首款实现无创FFR测量的产品,Heartflow的FFR-CT在2020年的销售近1亿美元,全球范围内有4万例患者应用,覆盖医院也仅有1800多家。全球的心脑血管智能诊断行业无疑仍旧是一个蓝海市场。 而国内几乎刚刚起步。 早在2016年11月,Arterys旗下产品心脏核磁共振影像AI分析软件Arterys Cardio DL就在美获批,是美国首个获批的医疗AI软件。而直到2020年1月,科亚医疗才拿到中国首张AI医疗器械三类证,对比之下,比国外晚了将近五年。且就其今年3月份递交的招股书来看,两年时间内,科亚医疗分别取得5390万元及48740万元的亏损。 但好在国内的制度规定也日渐清晰。2021年7月8日,国家药监局发布《人工智能医用软件产品分类界定指导原则》,首次明确人工智能医用软件产品的分类界定,这对业内有非常大的指导意义。 目前,行业内包括脉流科技在内的一众心脑血管AI辅诊研发企业,已经在各个细分的技术领域里进行了探索和沉淀,并取得了不同程度的突破性进展。 今年以来,国家药监局已累计批准了17张“人工智能”器械注册证。除脉流科技外,数坤科技、安德医智、深睿医疗、推想科技、汇医慧影、联影智能、乐普医疗、Airdoc、依图医疗、硅基智能、致远慧图均有产品获得审批。 “国内的智能诊疗领域,发展是非线性的,但速度肯定会越来越快。”向建平说,尤其是IT化结合,跟国外相比,这方面的技术差距相对较小,但应用速度是绝对快的。 下一步,他说,脉流要在今年内把规模做起来,首先布置在几百家收费医院开始收费,全国销售团队也会逐步搭建起来。
2023-09-05 贝壳社发布了 《百亿生长激素市场发展趋势:水针、长效》的文章
2023-08-06 贝壳社发布了 《金凯生科上市,中国小分子CDMO领域迎新宠!》的文章
2023-08-03 贝壳社发布了 《贝壳社获泰格医药战略投资,打造生物医药领域价值增长平台》的文章
2023-07-31 贝壳社发布了 《中澳合作再出发——Bioclub与上海国和投资签署战略合作协议》的文章
2023-07-14 贝壳社发布了 《曙光与寒意并存,百亿NASH药物何时迎来突破?》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