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众号
关注微信公众号
移动端
创头条企服版APP

暑期兼职送外卖的大学生:我在北京,把世界周游

5476
钛媒体 App 2021-08-30 14:00 抢发第一评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文丨显微故事,作者丨石宁宇,编辑丨卓然

2021年暑假,数百万名大学生纷纷走出校园,来到社会中的各行各业,在实习实践当中磨砺自己的社会经验。

在北京,有数百名学生没有选择坐在舒适的办公室、写字楼,而是往来于城市街头,注册成为一名兼职外卖骑手

他们当中,有接近九成的学生既不是北京人,也不在北京上学。这一两个月里,他们成为了最年轻的“北漂”,他们的暑期实践一直在路上。

在他们眼中,北京是升腾的烟火气,是电动车座上的生活万象,也见证了2个月间他们迅速成长的生命旅程。褪去学生的稚气,他们成为了这座庞大都市的“摆渡人”,与此同时,这段外卖骑手的兼职经历也将他们渡到了人生的远方。

以下是关于他们的真实故事:

1500单,从新人到熟手

这是王小帅、毛辉、王杰第一次来北京,距离19岁的张强上一次来也已有5年有余。

“月薪过万”“多劳多得”“无需坐班”,和很多骑手刚来的理由一样,这些想要依靠兼职获得收入的大学生也加入了骑手的队伍。

听说在北京跑单的单价高,王小帅在暑假刚刚开始时就只身前往北京,没有回家。

张强的朋友在苏州做骑手,听朋友说这份工作“非常轻松,来钱快,挣得多”,大一刚结束便在招聘网站上完成了应聘。

到了北京之后,他们来站点面试,站长简单介绍一下工作性质和要求,了解他们的在岗时间,询问他们能不能接受工作的辛苦,在得到了肯定的答复后,

他们的“北漂”骑手生活就正式开始了。

入职日的那天上午,简单地陈述了送餐的各种注意事项之后,站点给王杰派了一个30多岁的老师傅,他骑车跟在师傅身后,目睹师傅取餐、送餐、送达的全过程。

师傅把大大小小的店铺、小区院门、写字楼摸排得清清楚楚,几乎从来不用导航,令王杰赞叹不已。

在下午休息的时间,师傅给他布置了寻找取餐点的任务。“人生地不熟,我始终记不住路,我也烦,找了3、4个点之后就没再找。师傅没有怪我,说跑来跑去却不送单,烦很正常。”

另一边,张强的站长同样给他派了1名老骑手带跑,两趟之后,他觉得这个过程很容易,自己可以上手了,便急不可耐地离开了老骑手,想要自己送餐。

然而左等右等却没有等到单子。他有些不耐烦,开始抢一些别人放弃的单,然而要么太偏、要么太远,有限的时间里,他措手不及,然后就接到了站长的电话,提醒他新手阶段不要自己抢单,

新人要有耐心。

“找不到商户,找不到客户,保安不让进”,最初觉得是零门槛的工作,这些大学生们干得一点也不轻松。

刚刚上手的时候,即便是跟随导航的指路,王杰有时依然找不到商家和客户的位置。

有一次他给一位护士送餐,她所在的医院坐落在绿树掩映的公园里,他围着公园绕了3圈都没有找到具体的方位。这时他会将车子停下来,开视频向带自己的师傅或站长求助。

在站长们看来,在经历足够多的状况之前,新骑手对这份工作的复杂程度缺乏概念。

不必说寻找商家和客户的点位,也不必说沟通保安、沟通客户送餐的位置和规矩,单是预订单送早了被用户责怪的情况,就令很多新骑手无比委屈。虽然事后,这些委屈在这几名学生看来“都是小事”,但这是他们必然经历的过程。

望京站的冉站长每天坐在电脑前10多个小时,关注骑手们的动态位置,重点关注刚入职不久的、性格内向、不敢开口问的新人,在他们遇到困难时打电话询问情况,给予帮助。

“干我们这一行,和学历、能力可能没什么关系,性格是关键。”

站长说,外向、不怕和人打交道的人能够迅速适应,实现漂亮的业绩,反之,挣不到钱,就丧失了工作的动力而无法长久。

在王小帅和毛辉眼中,冉站长“人非常好”,无论车坏了、手机坏了、还是订单配送不过来,都能及时出面,帮助他们转调订单,甚至陪同他们解决生活中遇到的困难。

成为一名合格的骑手需要多长时间?

张强花了一个月,才从每天十几单的适应期到成长为日送三十几单的熟手。第一个月,他只送了500单,

后来,随着对商圈的分布、小区楼宇的排列和写字楼的熟悉,他逐渐找到了节奏。

8月刚刚过半,他已送出了1000单有余。

他摸清了11层楼高的朝阳大悦城所有商户的位置,知道了办公区写字楼中午不能进电梯、晚上可以送餐上门的“规矩”,他送过拥有两套房的高档小区业主,也送过在普通的板楼里和他人合租的“北漂”。

这1500单的旅程,是每天清晨9点半的早会,是11点到下午1点忙碌的午高峰,是下午休息时段和老骑手们的谈天说地,是夜晚回到宿舍时走过的灯下的影子。

“回去也没事做。本来我也打游戏,宿舍网不好,就只能趴着。”毛辉索性拿全部的时间来跑单,每天维持40多单记录的“战绩”,这对于一名新骑手而言,已是相当优秀。

这1500单的旅程,张强曾遭遇过各种各样的突发情况和意料之外的事情,但这些遭遇在老骑手和站长看来,

“还不够多,要想干得好,至少需要半年到一年的时间,但很多年轻人做不到。”冉站长说。

小小的电动车上,是世间万象

“您好,您的外卖到了,请来拿一下。”

电话那头,是在陌生城市里生活的各行各业的人们。

尽管彼此之间都是匆匆过客,但擦肩而过之间,这些初入社会的大学生们初步尝到了人情冷暖。

在做骑手前,王小帅曾到过电子厂打工,在厂里经常遭到组长的无端指责。

他本以为成为骑手之后能够获得不受管束的自由,但没有想过社会的真实远比想象中复杂得多。

一些小区不允许外卖车进,一些小区之前扫健康宝还可以进,后来又突然不让进了。还有一些高层写字楼,送餐高峰时期等电梯简直是噩梦。

慢节奏的商家、急脾气的骑手、难沟通的客户和保安,这些遭遇会让他们整整一天都难以平复自己的心情。

北京的生活万象,有些也超过了这些来自小城市的大学生们的生活经验。

张强曾送过一份公寓楼的订单,在此之前,他对北京的合租房没有足够的概念。仔细核对了楼号、房间号,敲开大门,把外卖递给开门的客户之后,他就快速离开,未成想却接到商家称顾客未收到餐的电话投诉。

打电话向顾客确认,接到的却是一连串的“不清楚”“没收到”的质问,一气之下,他决定不再理这份订单,最终得到了送餐以来的第一个差评。

“我说你就问一下你的室友,谁拿了你的餐嘛,就在一个屋里,怎么可能不认识。他说我不知道,我不认识,我刚睡醒。我都烦了,当时我都想骂他。”

冷静下来之后,他吸取了教训。

“又要快,又要细心一点,不细心就可能犯错。”

从此以后,所有的单子,他都会在取餐时核对好商家标注的号码,送达时一一确认客户姓名和手机尾号。

但在这座孤独的、人人都有自己生活的大城市里,他们也感受到人情的温暖。

这些暖意来自于虽是过客但共享着送餐生活的骑手同行之间,也来自那些只有一个订单之缘的陌生人。

毛辉刚来北京时,和老骑手一起住在宿舍里,这些老骑手都是外地人,来到北京讨一份生活。

他说自己很幸运,遇到了非常好的老骑手室友,在毛辉需要帮助的时候会倾力帮忙。王小帅和两个同期新来的暑期大学生同住,同是新人的他们共享着“人生地不熟”的忧伤和好奇。

在这个30平方米左右的房间中,他们会吐槽一下今天的单子多么偏、距离多么远、人有多么奇怪。他们玩得非常开心,彼此互帮互助。

“比如我这个单我不想跑,就让他跑;比如他的车坏了,他不去找站长,他去找我。正常来说,车坏了都是找站长,让站长把单子调给别人,但他那一次没有,而是来找我。”

8月初,室友们相继离职,人海之中再难相遇,但他仍然很喜欢这种被相信的感觉。

8月中旬的一天夜里,张强送餐的途中,北京突然下起了大雨。当时他身上有5个单子,最远的一单在4公里之外。

正在此时,电动车没电了。初来乍到的他不熟悉附近的充电桩,只得返回到他住处附近最熟悉的那一个充电。

一来一回,十几分钟的时间很快过去。他愧疚地打电话和客户解释,送到后他连声道歉。客户没说什么。

张强本以为这件事会这样过去,没想到过了一天之后,他不但没有收到差评,还收到了5元小费作为答谢。

雨夜、超时,这样的事情还发生过几次,“有点不好意思,然后人家又那么好。”

这种来自陌生人的温暖瞬间令张强非常难忘。 

遇人的尽头,是遇自己

在站长们看来,这些暑期大学生兼职骑手们,他们适应能力强,逻辑性强,对流程的理解很好,听一遍就能懂,送餐等各方面非常服从安排,但与此同时,他们涉世未深,敏感而又单纯,有极强的自尊心。

这两个月里,他们尝试理解北京汽车和行人的焦急、人们急躁的语气和脾气、共处一室却不发一言的冷漠,困惑过,经历过,

2个月,4000余公里的送单之路上,他们遇到了形形色色的人,也遇到了更好的自己。

上高中时,王小帅学的是文科,因为高考没有考好,刚刚挂上本科线的他误打误撞地学了计算机。

文科出身的他觉得课业很难。

在家里,王小帅是叛逆的,他曾做过电子厂的工人,也曾在家乡做过骑手,但都没有像这段经历一样体验独立生活的自由和重量。

“因为之前进厂是吃住都包,在家跑外卖吃住在家。第一次租房、水电、吃住自己考虑,经历了这些,我感觉我更加的独立了。”

至于挣到的这笔钱,他拿出一部分请朋友吃了饭,剩下的钱则成为了他的旅游储蓄基金,热爱自由的他梦想着明年暑假的这个时候自驾去西藏旅行。

毛辉到北京的第一天就去了天安门。经过这一个月,他玩过了、看过了北京的景点和街巷,月底准备回学校好好读书。

回顾这一个多月的时间,他感慨道:“跑的外卖,遇到的人、事都挺多的,也是一个很好的体验社会的机会。”

返校以后,他准备跨考计算机的研究生,甚至还有深造读博的打算。

临行前,他决定去一趟海淀,到北大、清华校园的园子里转转,“毕竟,清华北大是中国绝大多数学子的梦想。”

幼师专业的大专生王杰则并不着急回去,而是打算一直做到10月份。他决定放弃自己的专业,准备尝试考证,完成成为健身教练的梦想。

张强是四名大学生中年龄最小的一位,他希望自己在毕业后,顺应学校的安排,在本省找一份地铁职员的工作,在休息时间跑单兼职挣钱,获得更多的收入。

在挣钱养家上,张强很要强,只有19岁的他想要通过挣钱减轻家里的负担,顺便给自己添一件新衣服。

8月底,他们已经或即将离开北京,这四个青年人终将成为无数普普通通的北京过客中的一个。

对于他们而言,北京是他们人生旅途中的一站。初入社会的他们以电动车为马,在这座城市里周游。

“刚来的时候特别不喜欢,住在小出租屋里的时候,第一次有一种难受的感觉,这是我在大学宿舍中前所未有的。现在慢慢适应了,感觉也挺喜欢的。”

“你喜欢北京的哪里呢?”“说不上来。毕竟是个大城市,感觉这座城市特别好。”王小帅说。

更多精彩内容,关注钛媒体微信号(ID:taimeiti),或者下载钛媒体App

声明:该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
您阅读这篇文章花了0
转发这篇文章只需要1秒钟
喜欢这篇 2
评论一下 0
凯派尔知识产权全新业务全面上线
相关文章
评论
试试以这些内容开始评论吧
登录后发表评论
凯派尔知识产权全新业务全面上线
阿里云创新中心
×
#热门搜索#
精选双创服务
历史搜索 清空

Tel:18514777506

关注微信公众号

创头条企服版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