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众号
关注微信公众号
移动端
创头条企服版APP

做科创产业,郑州是时候抱北京的大腿了!

6271
燃科创 2021-09-30 09:51 抢发第一评

2004年,中部崛起在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次提出,2006年中央正式出台相关的方案。

自此,中部六省获得了更多的政策倾斜;再加上中部六省本身就具有优异的交通区位,巨大的人口数量,中部省份的主要城市获得了长足的发展。

微信图片_20210930094348.jpg

截止到2020年,中部六省已经有4个GDP过万亿的城市,分别是武汉、长沙、郑州、合肥,表现十分亮眼。

但是,中部地区相对于沿海地区来说起步较晚,无论是经济总规模还是质量都比沿海地区差了不少。很多中部地区的城市都就近抱起了大腿。

南京被调侃为安徽的省会,足以证明南京对于整个安徽的影响力。而安徽的省会合肥影响力有限,其都市圈和南京都市圈多有重合。

不过合肥也足够聪明,毕竟发展经济才是硬道理,这些虚名不要也罢。

合肥在位置上距离长三角足够近,能便捷的承接长三角的产业转移。所以,它积极的的融入长三角,自身定位为长三角城市群的副中心。

微信图片_20210930094357.jpg

长沙虽然距离武汉较近,但由于大湾区城市群的实力更强,长沙当然抱起它们的大腿。不仅仅是长沙,整个湖南省域都在和大湾区进行广泛的合作。

湖广距离较近,文化类同,自古一家;在大湾区有大量的湖南人,在湖南也有大量的大湾区企业,随着高铁的开通,两个区域之间的合作更为密切。

2020年湖南省发布了《湖南省对接粤港澳大湾区实施方案(2020-2025年)》,

再说武汉,是个例外。

武汉地处华中的中心,是华中区域的核心城市,拥有众多的国企和知名高校,还拥有良好的产业基础,虽然距离主要的城市群都较远;但是武汉的城市地位依旧能够吸引各大城市群的资源。

武汉GDP总量进入在中国前10,占湖北省总量的30%以上,可谓是一城独大。

不过,相对于北上广深等一线城市,武汉正处于蓬勃发展期,带动整个湖北省尚有难度,更别提带动整个中部地区了。

而且,武汉与其他中部城市的产业重合度较大,与其他城市是竞争关系。

所以,中部的其他城市不得不抱起附近城市群的大腿。

相对于武汉的大区中心自成一体,合肥积极融入长三角,长沙紧抱大湾区。

而郑州环顾四周,也只有京津冀城市群;确切的说只有北京。

微信图片_20210930094402.jpg

北京作为全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拥有丰富的科教资源以及海量的新经济企业,是郑州再适合不过的大腿。

郑州也多次派出团队进入北京招商,虽取得不俗的成绩,但是这还不够。

根据北京市市场监管局发布的2018年北京市市场主体发展分析报告:2018年北京有780家企业外迁它地。其中,河北和天津两省市截留了27.3%,近5成企业跳跃式的迁入了南方省份,浙江是河北之外的首选。

从地理位置上来说,河南有着相对的优势,但是比较遗憾,迁入到河南的企业并不多,这值得我们反思。

微信图片_20210930094406.jpg

不过,也有相当一部分企业迁入到郑州,比如中交建一公局第七工程公司这样的央企;以及爱云校、智鸟科技、百宝新媒体、折扣牛等知名的新经济企业。

郑州作为北京3小时经济圈最大的城市之一,也是最适合承接北京产业的城市。

天津距离北京太近且产业重合度高,也容易被虹吸;而青岛又稍远(高铁距离)且在人口、交通通达度上不如郑州;而济南的整体实力又不如郑州。

如果说北京的定位是中国的科创中心,那么郑州可以紧抱北京的大腿,定位北京科创的副中心。

政策扶持力度

最近几年来,北京正不断的疏解非首都功能,实施了更加严格的产业准入标准。特别是制造业首当其冲。

还有相关的科技服务业也受到一定的影响,在北京同质化严重,竞争比较激烈,也是有很强的迁移意愿的。

对于郑州来说,制造业是郑州的支柱产业之一,有足够的地方和政策来支持。而且郑州有发达的交通和广阔的市场、廉价的劳动力。

对于科技服务业来说,郑州更是需要,有政策、产业基础和大量的高素质人才;郑州常驻人口1260万,大专学历以上的人口占比29%,在校大学生116万。

对于高新技术企业,北京的补贴并不多。举个例子:北京朝阳区对首次认定为国家高新技术企业的,一次性奖励5万元。

而郑东新区对于新迁入或新认定的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给予50万元的一次性资金资助,并且在税收、房租等还有相关的优惠政策。

企业成本问题

北京的写字楼房租很高,根据仲量联行的数据:北京甲级写字楼的平均月租金为332元/平米,而郑州甲级写字楼的平均月租金为72元/平米,足足低了75%。并且,郑州对于高新技术企业还有相应的政策支持。

微信图片_20210930094413.jpg

企业发展问题

而且,郑州的房价远远低于北上广的平均水平;郑州郊区不到1万,市区在1.5万左右;对于在一线城市的人员来说,在当地买房很困难,但是在郑州买房却很容易。

在一线城市买不起房子,还拿不到户口,就意味着没有归属感,对于企业来说也会影响到团队的稳定性。

在郑州的生活成本也远比一线城市低,虽然在北京等一线城市挣得多,但是开销也大,房租、吃饭、交通都比郑州贵的多。

在北京拿2万多月薪,不一定有在郑州1万多月薪过的滋润。那些在北京等一线城市落户无望的年轻人还有很强烈的回来意愿的。

郑州为何要抱紧北京大腿?

北京拥有中国最强、最多的高校以及科研机构。北京拥有北大、清华等多个全国顶级的高校,以及中科院等众多知名科研机构,每年获国家奖励的成果占全国的三分之一。

也因为人才和科研机构太多,导致其在北京竞争激烈,难以发挥更大的价值。

而郑州,仅仅有一座211高校和少量的科研机构,但是对于高端人才的需求量巨大,制定了很多给力的人才政策(智汇郑州、黄河人才计划等等)。

最近几年开始承接越来越多的科研机构了,比如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所郑州分所、郑州中科集成电路与信息系统产业创新研究院、中国科学院郑州先进技术研究院、北京理工大学郑州智能科技研究院、北京航空航天大学郑州人工智能研究院、中国地质大学(北京)郑州研究院、中科院西光所光谱创新中心等等。

全国一共有96家央企,北京70家;世界500强企业,北京有60家。

还有海量的互联网企业也在北京。这些互联网巨头要么诞生在北京,比如百度、字节跳动、滴滴、美团、京东、新浪、搜狐、360、小米等等。

要么在北京有相关的业务总部,比如阿里巴巴、腾讯、网易、微软、亚马逊等。

还有一大批独角兽企业,包括:猿辅导、作业帮、商汤、旷世、寒武纪等,根据胡润排行榜的数据,北京一共有93家独角兽,占中国的40%左右;还拥有2.9万家高新技术企业,是郑州的10倍。

所以,北京是中国毫无疑问的科创中心,占据了中国科创产业的半壁江山,并且绝大部分还都是核心产业,占据产业链的顶端。

郑州该如何做?

而郑州的高新技术产业已经比周边城市落后了许多,而华山一条路,郑州想要保持高质量发展,就必须大力发展科创产业。

而郑州想要发展科创产业,不得不抱北京的大腿。北京吃肉,郑州喝汤。

北京做科创中心,郑州只需做好北京的科创副中心即可。

虽然官方层面的动作不大,但是北京与郑州经济上的来往很密切。

多去从郑州东站坐几次高铁就知道了:无论是郑州去北京,还是北京到郑州,各个班次的上座率都很高。郑州到北京不仅密集而且快,直达的高铁班次只需要2.5小时,极大的方便了两地的交流。

 微信图片_20210930094436.jpg

而且北京的很多企业都会在郑州设立分公司,虽然设立研发中心的不多,但是在郑州做业务的很多,北京的独角兽企业,绝大部分在郑州都有业务往来。

前几年大火的在线教育,在郑州发展的更是如火如荼;如果不是因为双减政策,北京的那些在线教育公司还会源源不断的在郑州扩大业务。

郑州有这么多高素质且薪资待遇要求不高的人才,有更加便宜的写字楼,为嘛不来?

在线教育行业已经给郑州和北京的合作打了样,两个城市在科创产业中可以做不同的分工,现在高铁和在线办公足以解决团队管理问题。

北京作为科创中心,应该做核心业务,比如总部管理、高端的研发和运营、创意设计等这些需要更高端人才等职能,而郑州可以承接客服、销售、运营、产品、研发等职能。

随着这些产业和人才的集聚,郑州不仅能够培育本地企业,还能够招来更多的企业,承接更高端的职能,最终完成产业的升级。

这些年,互联网的创新近乎停滞,整个行业都很难出现大规模的增长;而且头上还有一把反垄断的大刀。这些互联网企业势必要精细化运营,削减相应的成本,才能获得持续的增长。而郑州这个时候来承接这些业务,恰好不过。

不过,外界对于郑州是有误解的。

人人都知道郑州没有顶级高校,本地不能培养人才。对于研发中心的首选城市,不会考虑到郑州。可能是他们不懂郑州吧。

前一段和来郑州的一起科技企业沟通,在郑州招聘程序员并不难,只要有合适的岗位,人才根本不愁。河南没有好大学,但是河南有大几万的考生上了好大学。

只要有好的待遇,在外的豫籍人才还是愿意回来的。这些人虽身在北上广,但是房子产权在郑州。只要待遇相差不大,不要愁没人来。

近几年,开始有一部分企业选择在郑州建立研发中心,虽然规模并不大,但也是可喜的进步。比如北京的小鸟科技和APUS、深圳的万兴科技、上海的格尔软件等等这都行业头部企业,都是近几年进入郑州并建立研发中心的。

 微信图片_20210930094445.jpg

做北京科创的副中心,对于郑州来说是一次重大的机遇,也是一次对自己的正确认知和定位。

做产业不是盖房子,不是一天做成的,一定要实事求是。

做产业要结合城市优势,要实事求是,要符合经济发展规律,而不是跟时尚、赶时髦。否则不仅做不好,还会错失不少机遇。

最后,希望郑州能够把北京科创副中心的口号喊出来,把相关政策制定出来,让北京的企业感知到郑州的优势和诚意。

做好宣传,打造好城市想象,要有大城市的样子。科创企业感兴趣的不是胡辣汤、烩面和富士康;他们更关心郑州的产业基础、城市配套、营商环境。

不要让没来过郑州的人有抗拒感和坏印象。

还要做好产业顶层规划设计,根据各县区的优势做不同的产业规划和承接,协调各县区的诉求,绝对不能一哄而上、不能内卷;否则招再多的企业也是得不偿失的。

最最后,产业招商对于一个城市的发展至关重要,能快速的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但是,对于本土企业一定要加大扶持力度,这是城市发展的核心力量。

外来的和尚再好,还是墙内的花香。

声明:该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
您阅读这篇文章花了0
转发这篇文章只需要1秒钟
喜欢这篇 13
评论一下 0
凯派尔知识产权全新业务全面上线
相关文章
评论
试试以这些内容开始评论吧
登录后发表评论
凯派尔知识产权全新业务全面上线
阿里云创新中心
×
#热门搜索#
精选双创服务
历史搜索 清空

Tel:18514777506

关注微信公众号

创头条企服版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