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杜丽娟 北京报道
在各项政策优惠下,市场掀起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申报热潮。数据显示,2020年各地高新技术企业数量快速增长,全国有效期内高新技术企业达到27.8万家。与之相应的是,“伪高新”案例也层出不穷。
根据科技部火炬中心的统计,截止到2021年10月12日,共有588家企业因不符合相关政策要求而被取消了高新企业资格认证。
一位熟知业务的相关人士介绍,企业被取消高新资格认证后,税务机关会要求其补缴自认定年度起享受的高新技术企业税收优惠,同时科技部门和财政部门也会对已拨付的财政奖励资金进行追缴。
“从实践看,企业在申报前,首先应该确保符合高新资格要求,同时一旦取得高新资格后,需要形成年度内部合规评估制度,这是企业进行申报的最基本的认知。”该人士说。
资金补贴
“企业申请认定高新企业后,可以获得税收减免、财政补贴以及研发费用加计扣除等各项优惠,因此如果企业有知识产权或专利发明等方面的业务,都会积极申请高新认定。”负责第三方咨询服务的乔茉介绍。
乔茉举例说,以一家中小型的高新技术企业为例,如果其具备有效期内的知识产权等科技部认定的标准,在申请高新企业认定后,算上研发费用等其他费用的加计扣除,预计每年可以节省上百万元的费用。
目前我国对高新技术企业的界定,主要是指在《国家重点支持的高新技术领域》内,持续进行研究开发与技术成果转化,形成企业核心自主知识产权,并以此为基础开展经营活动,在中国境内(不包括港、澳、台地区)注册一年以上的居民企业。
基于这类企业是知识密集、技术密集的经济实体,税收政策上,认定后的高新技术企业的企业所得税税率由原来的25%降为15%(非高新技术企业为25%),这相当于在原来基础上降低了40%。
假设某企业净利润为100万元,同等条件下,非高新企业需要缴纳25万元的企业所得税,而高新企业需要缴纳15万元。除此以外,高新企业还享受企业研发费用税前加计扣除优惠政策,目前科技型中小企业研发费用按75%加计扣除。
一位财税人士告诉《中国经营报》记者,高新企业享受的税收政策和加计扣除都是全国性政策,目前一些地方还出台了地方性的政策优惠。“比如北京曾出台政策,对高新技术企业的人才给予落户指标,其他地方也会根据企业投资类型,给予几十万甚至上百万元的一次性现金补贴,这些地方性政策也成为吸引企业入驻的一个主要参考条件。”
记者了解到,为推进高新技术企业政策落实和高新技术企业高质量发展,目前科技部已批准在北京市开展高新技术企业认定“报备即批准”政策试点,预计实施后将有上千家企业受惠。
随着高新技术企业认定“报备即批准”政策试点获批,北京市从事集成电路、人工智能、生物医药、关键材料等领域生产研发类规模以上企业认定高新技术企业时,满足从业一年以上,且在中国境内发生的研究开发费用总额占全部研究开发费用总额的比例不低于50%条件的,都可实行“报备即批准”。
北京市科委、中关村管委会副主任刘晖介绍,北京市率先开展技术转让企业所得税优惠政策试点后,将技术转让所得免征额由500万元提高至2000万元。截至目前,已经有30户次中关村企业享受了中关村技术转让试点优惠政策,减免税额1.6亿元。
从严监管
随着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认定数量的增长,国家高企申请及认定后监管也更加严格,目前企业、认定机构、评审专家及中介机构都被纳入重点检查的对象。
9月17日,科技部火炬中心印发《关于开展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管理工作检查的通知》,要求各地在2021年10月25日前将自查自纠工作总结(组织及开展情况、主要问题、整改及处理情况、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管理工作及自查自纠工作成效等)以书面、电子光盘的形式报送领导小组办公室。
值得注意的是,相关部门对高新技术企业质量从严把控下,企业被取消高新资格的案例也在迅猛增加。
记者从科技部火炬中心了解到,2021年1月7日,该中心发布了关于取消软世通信息科技集团有限公司高新技术企业资格的公告,这是年内第一条取消高新企业资格的公告,截止到10月12日,已有588家企业被取消资格。
上述熟知业务的人士表示,这一数字和去年相比出现明显增加,这表明今年监管部门对高新企业质量的把控的确在趋严,同时随着抽查力度的增加,企业伪高新的暴露也是必然。
“企业被取消高新资格,要么是在申请认定过程中存在严重弄虚作假行为,要么是发生了重大安全、重大质量事故或有严重环境违法行为,通常情况下,前者发生的概率更大一点。”该人士说。
具体案例中,乔茉也有同样的感受。他建议企业在申请高新资格前,应进行事前评估,确保企业符合高新资格要求,以避免弄虚造假等行为。
在全国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管理工作协调会上,科技部火炬中心对全国高新技术企业发展总体形势进行了总结。会议指出,各地在高新技术企业工作中不同程度地过于重视企业数量发展,个别地区对高新技术企业认定标准执行把关不够严格,一些地区高新技术企业工作监督机制不够完善。
数据显示,2020年各地高新技术企业数量快速增长,全国有效期内高新技术企业达到27.8万家。
基于这些问题,科技部火炬中心有关人士表示,下一步将加强各地认定管理机构要切实履行认定管理工作主体责任,严格执行标准与程序,高质量组织开展本地区高新技术企业认定工作。
(编辑:孟庆伟 校对:翟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