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精特新的火一直从今年7月延续至今。
2021年即将接近尾声。这一年,我们看到了很多风口在消失,也有幸看到市场正在崛起新的力量。
从今年7月底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要求加快发展专精特新中小企业,解决“卡脖子”难题,再到11月中旬服务于专精特新企业为目的之一的北交所开市,我们感受到了来自国家对中小企业扶持的决心,也意识到经济必须从虚走向实,需要培育出千千万万个细分领域的小巨人和隐形冠军。
为了能为市场提供一个全面了解隐形冠军群体风采的窗口,直通北交所(ID:tobse666)在10月初即刻着手对国家工信部信息披露的这些专精特新企业进行走访和对话。
直通北交所力求对话到创始人。11月底,我们特别推出了“专精特新”百家访谈系列文章。截至目前,该系列访谈文章已陆续发布8篇;此外,我们前后对接的国家级专精特新企业超40家,省级专精特新企业有近20家。
我们在走访这些企业时发现,专精特新企业们正积极配合国家培育政策,将小巨人企业做强做大;不过,还有绝大部分企业,他们并没有跟上市场环境和政策的步伐。
直通北交所从对接的这些专精特新企业们身上看到了以下缩影:
一、这些专精特新企业们,与他们建立起联系通常很难
专精特新企业又名“隐形冠军”。他们通常属细分领域,细分到什么程度,比如做一种陶瓷工艺的特殊材料,再比如做一种计算机行业的降温设备。通常,这些领域的市场份额不大,他们的企业生命超越十年以上,拥有极高的行业壁垒性。
他们分布在全国各地,不仅仅限于大城市。长久以来,这些企业在一个领域里拥有稳定的客户从而实现足够的利润。他们中的多数和快消和部分互联网品牌走的路数不一样——他们不需要靠在外部平台打广告、做活动来收买人心,从而才实现产品的变现。
所以,在市场上,我们很难捕捉到这些隐形冠军们的身影。
我们曾致电超20家企业的官方电话,发现通过这种形式约到采访的成功率几乎为零。以北京区域企业为例,直通北交所在致电时,要么这些企业的官方电话是空号,要么无人接听;即便有人接听,这些企业的工作人员态度普遍不积极,或者根本不愿意推进。
这种境遇跟采访带有互联网基因的企业大相径庭。
我们曾对接的互联网企业通常对媒体或者调研平台采取积极配合的态度。并且,他们多数成立了独立的市场和品牌部门,专项对接对外事宜。
直通北交所(ID:tobse666)的专精特新企业访谈,也采访了不少带有互联网基因公司(比如华米科技、梦想加等)。相比之下,这些企业的外部联系通道搭建的已经比较完善。
未来,专精特新企业们或将更多地走进市场、走向资本,而这些外部联系渠道也是企业给予市场的第一张名片。相对而言,名片只有有用,才能发挥作用。
二、机构市场参与度走在企业前面
本次系列访谈,机构推荐成为直通北交所走访企业的主要通道之一。
我们发现,几乎在任何一个市场环节,机构们普遍走在企业前面。
这些私募基金投资人更善于敏锐地捕捉和感知到来自市场环境的变化。他们投出了真金白银,希望从市场和资本的角度帮助企业走向更好的发展阶段。
直通北交所(ID:tobse666)发现,目前能提供出一串串专精特新企业名录的机构投资者多数是硬科技垂直类的投资基金。这些基金分布在芯片半导体、新材料、5G生态链以及商业航空航天等领域。
全品类、消费类、文娱类,这些投资机构很少有专精特新企业在手。
也就是说,从侧面来看,专精特新企业的分布领域多属于高端制造业。这些细分领域的科技制造龙头是驱动我国经济走向内生的基石。
那些曾专注于该领域的垂直类基金,在前些年的市场中并没有大放异彩。今年以后,我们看到的是,他们正在逐渐成为市场造富群体的主流,成为未来潜在的投资之星。
三、政府部门尤为重视专精特新
直通北交所在近两个月的走访中,也对接了拥有专精特新企业数量较多的政府部门。
我们看到地方政府对专精特新极为重视。以中部地区某三线城市经信部门为例,直通北交所通过致电官方电话的形式联系到该经信部门。该经信部门工作人员即刻与直通北交所建立起针对专精特新的专项联系,并推动直通北交所与当地政府和当地专精特新企业互相沟通事宜。
再以南方某地级市为例,在与直通北交所的沟通中,该地相关政府部门人员表示当地十分重视专精特新企业的培育和发展政策,未来该地工信部门也会与市场各平台共同搭建起促进平台,争取在培育专精特新中取得成绩。
四、很多专精特新企业是资本市场的门外汉
我们在跟近50家国家级专精特新企业接触中发现,这些企业的创始人绝大多数都是资本市场的门外汉,他们不懂怎样借力资本的力量来实现企业的再次发展。
一家刚完成E轮融资的人工智能领域的独角兽正在面临IPO的抉择。它的副总在见到直通北交所后,第一句话问的是:您对资本市场了解多少?
与这家人工智能领域公司的整个访谈的落点,除了公司业务发展本身就在“资本市场”概念上。他们希望从外界不同渠道获取相关信息。
以前,这些专精特新企业们在细分领域做了几十年,很多基本不需要借助外部融资渠道来驱动企业实现盈利。还有那些众多分布在三线、四线城市的专精特新企业,他们感知资本市场信息的途径就更少。
在漫长的时间里,他们精于业务,在领域内开阔市场,鲜少关注外部资本市场的动态。
还有一个客观的现实:这些专精特新企业因为领域有限,营收业绩通常也无法达到沪深交易所的门槛。他们知道自己走进资本市场很难,所以对其关注度也不高。
即便已经进入资本市场的企业也面临同样的疑虑。一位新三板创新层的专精特新企业总经理告诉直通北交所,自己对资本的感知并不敏锐。他告诉直通北交所,他是技术出身,不懂资本的逻辑。当公司日渐变大,他的做法是,聘请专业的人去做专业的事。
不过北交所横空出世后,他们向直通北交所(ID:tobse666)传达了对于IPO的渴望。以一家共享办公企业为例,这家企业成立于2016年,现今共享办公早已失去了创业之初的赛道风口。共享办公行业本来充当的就是双创事业的“卖水人”,他们无法做到爆发性的增长和收入。
在他们看来,通过公开募股的方式进行融资对企业来说“遥遥无望”。
然而,北交所的设立为这类企业提供了一个可能。这对中小企业企业来说难得可贵。
从宣布设立到开市,北交所用时仅仅75天。证监会曾发文,北交所的设立服务目的之一在于培育专精特新企业,这为专精特新企业们打开了优先通往IPO的大门。
我们看到,从交易所到承销机构再到不同服务商,他们都在热火朝天地挖掘北交所和专精特新带来的商业潜力。
只不过,企业们准备好了吗?这些曾经散落在全国各地的中小企业隐形冠军们,当他们首次聚焦在镁光灯下,当他们需要从幕后走向台前,需要迅速调整步伐并主动长大。(完)
图片来源:网络
您也可以关注我们的官方微信公众号(ID:ctoutiao),给您更多好看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