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众号
关注微信公众号
移动端
创头条企服版APP

中粮糖业:全年营收超200亿,撑起中国糖业半边天【大公司案例】

3534
35斗 2022-02-11 11:14 抢发第一评

国以农为本,民以食为天,农业是一个国家的基础产业,食品则是保证人民生存的必要条件。在我国是世界上食糖生产和消费大国的背景下,食糖作为重要的大宗商品,糖业是农业食品中最关键的环节之一。在我国糖业的产值和产量仅次于粮食、油料和棉花,由此可见糖业的积极发展不仅关系着我国食糖的供应安全,同时还是推动经济发展、维护社会稳定的重要影响因素之一。

今次,我们主要从国际和国内糖业数据的描述、全产业链的基本分析入手,对中粮糖业控股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粮糖业)进行了系统梳理,以期展示公司的具体业务和糖业的发展趋势,阐释未来糖业的更多可能性。

一、高需求高供给,亿级食糖产业城池深厚

公开资料显示,全世界产糖的国家和地区共有121个,产糖量在50万吨以上的国家和地区有31个,其中主要的产糖地区包括巴西、印度、欧盟、中国和泰国,2019-2020年榨季中,上述各地的产量占比分别为18.1%、17.5%、10.3%、6.3%、5.0%,合计占全球产量的57.1%。

image.png

图1:2019-2020年榨季世界各地的产量占比 (数据来源:华安证券 35斗整理)

糖的原材料主要是蔗糖和甜菜,尽管有若干个国家和地区都在产糖,但因为存在地理位置、气候条件和原材料限制的问题,只有中国、美国、日本、埃及、西班牙、阿根廷和巴基斯坦这七个国家既产甘蔗糖又产甜菜糖。

针对制糖行业的全产业链,其上游产业主要包括甘蔗和甜菜种植业;中游产业则是指对甘蔗或蔗糖进行加工,从而得到成品糖的产业,该产业层级中包含的龙头企业有洋浦南华、光明食品、东亚糖业、中粮糖业等;下游产业则是指消费端,其中包括了工业消费和居民个人消费。

尽管我国制糖的起源较早,但因为早期技术的落后,直到建国初期才初见发展成效。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由单一的计划经济体制逐渐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人才的归国引进、科学技术的提高以及国家政策的支持等多方面因素促进了我国制糖业稳步发展。根据《中国统计年鉴》数据显示,我国2000年、2010年、2015年、2019年和2020年糖料的耕地面积分别为1514千公顷、1809千公顷、1573千公顷、1610千公顷和1568千公顷;从糖料的产量来看,因受到我国糖料作物种植面积和周期性的影响,多年来我国糖料产量整体呈波动态势,其中2013年产量达到近年来的最高值,为12555.1万吨,2015年产量最低,仅有11176万吨。

从我国制糖行业的竞争格局和原材料产地分布来看,我国制糖行业整体呈现集中化趋势,南方糖料作物以甘蔗为主,主要集中于广西、广东、云南等地区;北方糖料作物以甜菜为主,主要集中在内蒙古、新疆、黑龙江等省份。2019-2020年我国产糖量前十制糖企业为洋浦南华、光明食品、东亚糖业、广西糖业、广西农村投资集团、湘桂糖业、中粮糖业、广西东糖、广东恒福、广东广垦,其中有6家都来自广西。2020年,广西甘蔗的年产量以679.02万吨位居全国榜首,数据表明广西是当之无愧的第一蔗糖生产大省。

二、食糖、番茄业务双管齐下,中粮糖业稳居全国前十制糖企业

中粮糖业是中粮集团控股,国内A股上市的糖业龙头公司,成立于1993年,公司总部位于新疆昌吉,现阶段公司的主营业务是食糖和番茄的加工,其中食糖业务完整布局了全产业链,包括精炼糖业务、自产糖业务以及分销糖业务。目前李明华担任集团的党委书记、董事长;吴震担任总经理。

中粮糖业针对全产业链的不同布局,在国内拥有13家制糖企业和2家精炼糖企业,其中,甘蔗制糖领域有5家企业,甜菜制糖领域有8家企业,与此同时,中粮糖业在海外还拥有澳大利亚Tully制糖企业。image.png

表1:中粮糖业下属子公司概览 (数据来源:中粮糖业官网 35斗整理)

中粮糖业的核心业务板块有自制糖、进出口贸易糖和分销糖,其中制糖业务又可细分为分为甘蔗糖、甜菜糖和炼糖。针对自制糖业务,中粮糖业在国内拥有的5家甘蔗制糖企业和8家甜菜制糖企业,能使公司拥有70万吨产能;除此之外,海外的全资子公司Tully是澳大利亚最大的单糖厂,它可以赋能中粮糖业30-60万吨的原糖产能,其原糖制品主要销往中国、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和韩国。

针对贸易糖业务,中粮糖业旗下有专业从事食糖进出口贸易的业务部门,主要负责海外优质原糖和白糖资源的自营进口,年进口量占全国总进口量50%以上,目前该业务部门已经成为了国内食糖主要的进出口贸易商。国内食糖贸易方面,中粮糖业贸易部已跻身国内重要的食糖贸易商行列,为中粮糖业食糖贸易贡献了重要力量。image.png

表2:中粮糖业2020年度主营业务收入分地区情况 单位:亿元人民币 (数据来源:中粮糖业2020年年度报告)

中粮糖业的分销糖业务,主要是指公司购买第三方糖厂的糖,通过中粮糖业仓储物流,以遍布国内各地的全资及控股的专业物流公司为依托进行分散销售。中粮糖业在国内拥有强有力的糖仓储能力和分发渠道能力,这使得它的年分销量在120万吨左右,占全国消费总量的10%。分销糖业务以22个中央直属储备糖库的先进仓储设施为基础,仓储能力超过220万吨,配送覆盖了全国20多个省、直辖市,形成了一个完善高效的专业物流服务网络,保证了我国国内的食糖供应。

除了食糖,中粮糖业的另一大主营业务就是番茄的加工,该业务主要由中粮屯河番茄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粮番茄)来运营,其下属子公司有额敏番茄、昌吉番茄、吉木萨尔番茄等。中粮糖业在全国种植番茄的优势地区建有20家番茄制品加工企业,目前中粮糖业集团具有年产大包装番茄酱50万吨、小包装番茄制品5.3万吨、番茄粉3000吨、番茄红素10吨的生产能力。公司所生产的大包装番茄酱出口到美国、欧洲、东南亚、日韩、中东等80多个国家和地区,与国际多个知名公司建立了合作伙伴关系。image.png

表3:中粮糖业2020年度主营业务收入分产品情况 单位:亿元人民币 (数据来源:中粮糖业2020年年度报告)

《中粮糖业控股股份有限公司2020年度报告》显示,2020年中粮集团的主营业务收入达到了211.3亿元,净利润达5.6亿元,与去年对比,主营业务收入增加了27个亿,但净利润减少了近1亿元,从年度报告中看是因为计提商誉、存货及固定资产减值准备的增加影响了净利润同比减少。但中粮糖业在同行业中依然具有强劲的竞争优势,首先是完善的全产业供应链能够吸引国内外各层级的优质企业;其次是中粮糖业稳固的贸易地位使得集团拥有优质低价的进口糖资源,节省成本的同时又能做好品控管理;最后中粮糖业由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直接管理,使得中粮糖业的抗风险能力在同行业中脱颖而出。

中粮糖业发展至今,经历了大大小小的变革。从20世纪60年代初,中粮集团与古巴签订进口食糖合同,缓解国内供糖严重不足的矛盾开始,到2005年公司重组新疆屯河投资股份有限公司,正式进入番茄酱、甜菜糖加工产业,再到2010年公司收购北海华劲糖业有限公司,正式进入甘蔗制糖产业,中粮糖业一步步地向国家龙头糖业企业发展,最终成为了我国前十的制糖企业。

image.png

图2:中粮糖业2015-2020年度主营业务收入及净利润相关图示 (数据来源:中粮糖业历年年度报告 35斗整理

三、加大糖业生产支持和保护力度,推进糖业稳步发展

一般来说,天气异常将会严重影响甘蔗和甜菜的产量,最终导致糖产量变动进而影响糖的供给情况,而2020年初至今已出现了“双拉尼娜”现象,全球糖市供给端遭受了剧烈冲击。不仅是巴西中南部将经历两个干旱的榨季,2021年冬天新疆也经历了45年以来的最强寒潮,甜菜受灾严重,产量大幅下降,从而影响了该地区产糖量和相关企业的营业收入。尽管我国存在明显的产业聚集现象,但“甜菜南扩、甘蔗北移”的趋势正在加强。

国民消费保持快速增长带动了我国对食糖的需求上涨,但目前我国糖料产量增长缓慢且存在明显的周期波动,所以在食糖方面无法做到自给自足。根据公开资料显示,2020年我国糖料总产量为12028万吨,需求量为12198.4万吨,年度缺口达170.4万吨,进口量为170.55万吨,我国依旧是全世界糖料进口的大国。未来我国应该加大对糖料生产的支持力度,尽可能提高相关产业竞争力,通过现有的贸易政策保护我国糖业的稳步前进,保证小规模生产者具有相对公平的竞争环境,确保我国食糖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四、少糖观念+代糖技术,糖业迎来创新浪潮

世界卫生组织的数据显示,每天定期饮用含糖饮料的人比很少饮用的人患二型糖尿病的概率高26%。近年来,随着我国年轻“糖人”和青年肥胖出现频率的提高,控制血糖已不再是中老年人的“专利”,全民少糖减糖的观念正在逐步形成,最直观的感受就是在奶茶店时能听到更多“不另外加糖”、“三分糖”的声音。

除此之外,全球越来越多的国家和地区出台了“糖税”政策,我国卫健委也倡导“减糖少糖”,鼓励企业对代糖的使用。尽管减糖并不是减去所有糖分,而是指减少对单糖和双糖的使用,其中包括了蔗糖、红糖、果糖、麦芽糖等,但这在一定程度上刺激了代糖产业的发展,缓解了我国糖量的供需矛盾。

我们平时接触的无糖饮料并不是完全没有糖分,而是指饮料中不含蔗糖等淀粉水解的糖类,在无糖饮料中主要采用天然或者人工合成的甜味剂作为真正食糖的替代品,因此无糖饮料依旧有甜味。公开数据显示,2019年我国无糖饮料市场规模为98.7亿元,在软饮料中占比1.25%,由此可见无糖饮料的增长空间巨大。

目前市面上主要的代糖种类有阿斯巴甜、安赛蜜、木糖醇、赤藓糖醇、罗汉果甜苷、甜菊糖苷、三氯蔗糖等,随着消费者对口感和安全健康要求的提升,阿斯巴甜正在被逐步淘汰。根据东兴证券数据显示,我国赤藓糖醇近5年的产量年均复合增长率达30%,已成为我国产量增速最高的甜味剂。

除了甜味剂,国外一家名为 DouxMatok 的公司发明了一种专利,也可以减少自然糖料的使用。该专利利用惰性矿物颗粒(二氧化硅)作为糖分子的载体,通过非共价化学键结合到二氧化硅上,使得蔗糖分子可以围绕二氧化硅颗粒形成一种独特的结构。相比没有此特殊结构的等量糖来说,人类的大脑可以增加对甜味的认知,据此原理,可以减少20-40%食糖的使用。

除了 DouxMatok 之外,许多公司都在开发代糖或与糖相关的解决方案。在二十一世纪上半叶的今天,各国政策的推动及少糖观念的形成刺激了代糖产业的发展和高新技术企业的创新研发活力,这已成为我国自身产糖量不足的突破口。未来,代糖产业是否会高歌猛进,解决我国食糖产业的供需矛盾,我们拭目以待。

参考资料:

1.前瞻产业研究院:《行业深度!一文了解2021年中国制糖行业市场现状、竞争格局及发展趋势》

  1. 2.农业贸易研究:《开放条件下我国食糖产业面临的挑战及建议》

  2. 3.农小蜂:《唯恒农业:2021年中国糖料产业数据分析报告》

  3. 4.农业农村部:《2021年12月中国农产品供需形势分析(食糖)》

  4. 5.中粮糖业:《中粮糖业控股股份有限公司2020年年度报告》



声明:该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
您阅读这篇文章花了0
转发这篇文章只需要1秒钟
喜欢这篇 0
评论一下 0
凯派尔知识产权全新业务全面上线
相关文章
评论
试试以这些内容开始评论吧
登录后发表评论
凯派尔知识产权全新业务全面上线
阿里云创新中心
×
#热门搜索#
精选双创服务
历史搜索 清空

Tel:18514777506

关注微信公众号

创头条企服版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