着力培育“专精特新”企业
编者按“专精特新”成为新“焦点”。在今年的全国两会上,“专精特新”首次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着力培育“专精特新”企业,在资金、人才、孵化平台搭建等方面给予大力支持。“专精特新”企业专注于细分市场,聚焦主业,在实现创新发展方面发挥示范带动作用。尤其是,一大批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的涌现,为解决“卡脖子”难题、增强制造业核心竞争力提供了新思路。
作为中小企业发展的示范,“专精特新”历久弥坚。我国“专精特新”企业群体正在不断壮大,这有助于产业链供应链接“断点”,疏通“堵点”,突破“卡脖子”瓶颈。接受中国经济时报记者采访的专家认为,企业要想成为“专精特新”企业,并成长壮大,找准市场定位、掌握核心竞争点,以及保持持续投入、持之以恒的定力非常重要。
全国各地比拼“专精特新”
近年来,我国已经形成创新型中小企业、“专精特新”中小企业、专精特新“小巨人”等较为完整的梯度培育体系。目前,工业和信息化部已经公布了三批共4762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在不久前的全国两会期间,工业和信息化部部长肖亚庆表示,要进一步扩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的规模。今年国家级“小巨人”企业准备再培育3000家以上,带动培育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达到5万家以上。
培育“专精特新”企业已上升到前所未有的高度。在国家层面上,“着力培育‘专精特新’企业”今年首次写入《政府工作报告》。在地方层面上,中国经济时报记者通过梳理31个省区市的2022年《政府工作报告》发现,培育“专精特新”企业成为各地“比拼”的重点。各地都将其作为激发市场主体活力、激励企业技术创新、培育产业链“链主”企业、提升制造业核心竞争力、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
广东、江苏、四川、山西、陕西、辽宁、黑龙江、甘肃、青海都提出,促进中小企业走“专精特新”发展道路,引进或者积极培育“专精特新”企业。许多地方明确提出今年培育“专精特新”企业的目标。例如,江西、上海、河北、安徽、山东新培育“专精特新”企业数量都在400家以上。
云南、内蒙古、新疆、湖南、河北、贵州都提出,培育、打造或者争创一批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重庆市提出,力争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达到140家。浙江省、河南省提出,培育或者力争新增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100家。安徽省提出,争创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80家左右。天津市提出,新增60家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
“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的发展和壮大需要合力。许多地方因地制宜出台很多支持政策。例如,吉林省提出,实施“专精特新”中小企业高质量发展梯度培育工程,建立分层次激励培育体系,成立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融资服务中心,建立省级银行信贷直达机制。江西省提出,结合万人助万企及“专精特新万企行”活动,深入摸排“2+6+N”产业“卡脖子”问题。北京市提出,培育推动更多“专精特新”企业上市。
“专精特新”企业密码在哪里
从现有的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名单来看,近90%集中在制造业领域,尤其是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生物医药等中高端产业。借助政策引导,着力培育“专精特新”企业,将有助于增强制造业的核心竞争力。然而,从一个普通的中小企业成长和蜕变为“专精特新”企业并非易事。
中国中小企业协会特邀副会长、温州中小企业发展促进会名誉会长周德文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说,很多企业在发展中随波逐流,并不具备“专精特新”的特性。日本、德国的一些“隐形冠军”企业在细分领域做深做精,市场销售很好。而“大而全”的思维方式让我国不少中小企业追求完整的供应链和产业链,生产出来的产品多而无用。
转型升级需要技术支撑。“企业想要成为‘专精特新’,需要学会‘借梯升高’,比如和高校、科研院所建立高新技术转化的合作机制。当然,在这个过程中,实用、创新的技术或者专利产品的价格不能漫天要价,否则中小企业接受不了。”周德文说。
启迪控股孵化业务总监、启迪之星常务副总经理刘雪良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认为,从普通企业变成“专精特新”企业最主要的难点是,企业在其所处的领域里是否专业化,尤其是,是否具有解决“卡脖子”问题的核心技术。比如,有的企业从事传统行业,就很难成为“专精特新”企业。所以,“专精特新”企业主要还是科技创新型中小企业。
目前,具有“专精特新”特点的企业也需要加快补齐其他短板。刘雪良说,有些“专精特新”企业虽然具有“独到”技术,但是由于刚刚走上正轨,研发需求比较强,而各种创业资源相对紧缺,通常缺少跟大院大所的技术合作,且大多数“专精特新”企业都是工科背景的创业者,管理经验和知识有所欠缺,这些阻碍着他们快速、有效地成长。
致远互联副总裁、市场中心总经理刘亦然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认为,一些“专精特新”企业的技术不错,但是缺乏市场推广的经验及方法,市场认可度不高。还有的由于薪资待遇、发展前景等原因对行业高端人才吸引力不足。另外,缺少内部运营的经验和精力投入、缺少资金支持、扶持政策针对性及创新性不足等也是现实中的难题。
补齐“专精特新”政策短板
未来,着力培育“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有助于让数量众多、掌握一批“卡脖子”技术的中小企业成为繁荣经济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力量。
“从中央到地方都在大力扶持‘专精特新’企业,期待从中推出一批具有工匠精神的‘小巨人’来。”刘雪良建议,各级政府都对获得“专精特新”的企业有很多奖补政策,融资渠道资源也都向这些企业倾斜。政府一方面对这些企业加大研发投入支持,另一方面要把更多的科研资源开放给这些企业,同时加大对头部孵化平台机构的支持,通过市场的手段能更有效地对“专精特新”企业全方位、全天候地进行支持,争取用更短的时间打造出一批“小巨人”、独角兽企业来。
中国技术创业协会副理事长、北京高精尖科技开发院院长汪斌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认为,我国有广阔的市场和巨大的消费群体,哪怕再细分的领域,也是很大的市场。一部分处于金字塔尖的“专精特新”企业科技含量高、估值高、产品附加值高、门槛高,具备独角兽企业的特点。未来,通过发挥特长,开拓市场,企业的市场规模可以做得很大,逐步成为独角兽企业。除了北交所,“专精特新”企业也可以考虑往科创板、创业板上市,估值可以做得更大。
“着力培育‘专精特新’企业,一方面,各地要根据资源禀赋,打造地方特色的孵化平台,不能急功近利,一哄而上,要通过政策的引导,营造良好的氛围;另一方面,企业要摒弃浮躁心态,在擅长的领域发扬工匠精神,练就独门绝技。同时,在孵化平台搭建方面,要利用好国家科技成果转化政策。”汪斌说。
“发展‘专精特新’生态,一家‘专精特新’企业代表一个细分品类,可以带动细分品类的生态。”刘亦然建议,培育“专精特新”企业,应该注重基础投入,强化平台建设,形成有活力的创新生态;改善营商环境,强化产权保护;加强数字赋能,强化升级改造。具体而言,例如建议给予一次性奖补;颁发“专精特新”企业、“小巨人”企业证书;对企业发展中遇到的困难,给予“一企一策”帮助;在技术服务、专题培训等方面重点扶持;给予专门的校园、社会招聘渠道及人才培训优惠;提升企业在金融市场融资吸引力,后期在企业技改项目、培育项目资助申请上有政策倾斜;支持企业挂牌上市等。
2022年《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着力培育“专精特新”企业。各地纷纷出台政策措施,引导创新型中小企业走“专精特新”发展之路。
培育“专精特新”企业的着力点有哪些?未来又如何精准支持呢?接受中国经济时报记者采访的专家表示,“专精特新”企业目前以中小企业为主,持续的高水平研发能力有限,市场风险的抵御能力较弱,应出台政策,畅通高校、科研机构和企业之间的技术循环,为“专精特新”企业高质量发展作出贡献。
抵御风险能力仍较弱
中国科学院重庆绿色智能技术研究院微纳制造与系统集成研究中心主任史浩飞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培育“专精特新”企业要在资金、人才、孵化平台搭建等方面给予大力支持,这几个着力点很准确,是培育“专精特新”企业的主要抓手。但目前的短板是,“专精特新”企业以中小企业为主,专注于引领性技术开发的人才比较缺乏,持续的高水平研发能力有限。而且,中小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市场风险的抵御能力较弱,融入产业链的过程中面临较大的不确定性。
农工党中央的调研显示,目前的短板是部分资本服务机构盲目跟风,对“专精特新”中小企业进行拔苗助长式的上市,一些中小企业的研发设备和人才储备捉襟见肘。
据记者了解,“专精特新”中小企业长期深耕细分领域,专业化程度高,各地在培育“专精特新”企业方面有很多尝试,比如工信部中小企业发展促进中心和京东联合开展的“满天星计划”。天津高新兴智联科技有限公司是首批国家级重点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在享受“满天星计划”服务后,采购实现了数字化,整体的运行效率也随之得到提升。
京东集团相关负责人对本报记者表示,“满天星计划”联合当地政府机构、商协会等打造“一城一策”城市专项服务,关注中小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多方助力“专精特新”企业发展。截至2021年底,该服务已覆盖全国28个城市,惠及120万家中小企业。京东已服务的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超过2.7万家、“小巨人”超过3200家。
激活各类创新资源
推动要素资源向优质中小企业集聚,可以培育竞争能力强、成长性好的专精特新“小巨人”,引导成为制造业的单项冠军。对此,史浩飞建议,应出台政策,畅通高校、科研机构和“专精特新”企业之间的技术循环。使得高校和科研机构的研发资源和人才,通过合理的体制机制,能为“专精特新”企业高质量发展作出贡献,解决企业人才和研发能力不足的问题。
史浩飞还表示,可以通过平台共享,激活各类创新资源,降低中小企业的固定资产投资,将有限的资源投入到更具特色的创新活动中。对发展周期长的产业,适当给予金融优惠政策支持。
广东省赛莱拉干细胞研究院院长、广州赛莱拉干细胞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创始人陈海佳对本报记者表示,为进一步提高科技成果转化数量与质量,应健全职务科技成果产权制度,完善科技创新资源配置方式。完善职务科技成果使用权、处置权和收益权改革的落地政策指引,尤其是赋予科研人员职务科技成果的负面清单管理指南、职务科技成果转化收益分配机制指导意见、科技成果转化尽职免责制度。优化科技资源配置,集中优势资源构建基础前沿中心、集成创新平台等重大载体,围绕高质量发展目标,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实现效益最大化。
陈海佳表示,可以收集全国范围内科技成果转化机制模式成功的案例,逐步构建起一系列涵盖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的科研管理机制、科技成果转化前的综合评估机制、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的考评体系、科技成果转化收益分配机制的政策体系,在全国范围内推广实施。加强产研主体双向引导,推动“产研协同”向“产研融合”转变。通过政策引导,在重大项目联合申报、技术难题协同攻关、科技成果共同培育孵化以及人才培训与交流等方面,推动科研院所、高校与企业全方位合作,及时洞悉市场需求和产业需求。构建“技术研发平台+中试转化平台+资本运作平台”三位一体协同创新平台体系,通过创新平台加速孵化产研协同项目成果转化落地,更好实现产研融合创新。
农工党中央建议,应强化高校与企业深度合作,为“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研发设备和人才储备提供政策保障。加大高校科研院所测试平台对“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的共享程度,支持以校企联合研发中心的形式采购研发设备。设立专项基金,鼓励企业技术人员到高校科研院所参与系统培训、科研人员深入企业进行技术指导,从知识成果转让的“授人以鱼”到共同培养组建研发队伍的“授人以渔”服务转型升级。将“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纳入各地高端人才奖励计划,在薪酬、住房、配偶工作、子女教育等方面制定专项扶持政策。规范“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的服务机构。
专精特新企业申报相关疑问,大家可以来公司宝官网咨询我们进行更加详细的了解!!!
本文内容摘自网上收集,大家可参考探讨,如有其他疑问可联系删除。
2023-05-08 公司宝发布了 《公司宝商讯|北京西城园科创十条开始兑现,100万奖励正在发放!》的文章
2023-04-26 公司宝发布了 《中国工商银行&公司宝,探寻深度合作提升企业服务质量!》的文章
2023-04-24 公司宝发布了 《公司宝活动|促交流,共成长,北京创客沙龙活动圆满结束!》的文章
2023-04-24 公司宝发布了 《公司宝活动|“一起益企”中小企业服务行动,走进正安,首站告捷!》的文章
2023-04-20 公司宝发布了 《公司宝商讯|TruthGPT与ChatGPT硬钢,马斯克呼吁人工智能监管.》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