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懂财经·互联网组原创/出品
作者 | 周一
编辑 | 夏益军
在游戏版号缺失的8个月里,投资人和游戏公司都万分想念版号的重新下发。
但令不少人疑惑的是,11号游戏版号重发以后,游戏公司的股价却未掀起太大的波澜。Choice数据显示,截至4月20日,游戏沪港深ETF不涨反跌4.96%。
这并不值得奇怪。上一轮版号重发以后的三个月内,主流游戏公司的股价走势也并未明显跑赢沪深300。
背后的原因也好理解。一方面是版号暂发会令行业增速断层,导致2022年游戏行业增速不容乐观;另一方面股价表现仍然是业绩推动,在版号重启之后的一年内,游戏公司手上能立马上线的新游并不多,版号暂停的负面影响存在明显的滞后效应,整体行业还需要时间不断恢复。
与此同时,复盘这一轮版号重发,明显可以发现游戏版号数量越来越少。我们得不得关注到重要行业两个重要的变化。
一是行业加速出清,行业集中度进一步提升。毕竟大厂凭借着研发实力、政策敏锐度等优势,可以进一步提高市场份额;二是出海从备选到必选。过去,游戏公司们主要深耕国内市场,备选国内。但在拿不到版号的情况下,不需要版号的海外市场,或将成为必选项。
诚然,版号数量变少一定程度上会影响行业增速,但游戏行业的未来并不悲观。随着硬件端的VR/AR、软件端的“游戏引擎”等技术突破,游戏行业仍将迎来更多的发展机会。
/ 01 /
游戏版号重发,市场不涨反跌
从当下的视角来看,游戏可能是互联网变现的三大方式中,表现最稳定的。毕竟,无论是电商还是广告,都与宏观经济息息相关。比如,如今的电商行业正陷入盲目的“内卷”,广告行业的增长也在大幅放缓。
而唯有游戏,受宏观影响并不明显,随着工业化的成熟,其周期性正在被熨平,行业增速稳定。体现在数据上,自2010年到2017年间,游戏产业始终维持着20%以上的增速。
我们也会发现,自2018年游戏版号暂发以后,游戏行业的增速跌落至个位数。从这个角度来说,
似乎只有版号是影响行业增速的核心因素。
但令人奇怪的是,停止8个月后,版号重新开始发放,但游戏公司的股价不涨反跌。Choice数据显示,截至4月20,游戏沪港深ETF跌幅为4.96%。
关于这一点,其实我们可以梳理2018年底版号重发的股价表现,得到答案。
从图中来看,2018年底游戏版号重发以后,主流游戏公司的股价走势并未明显强于沪深300,但在半年以后,主流游戏公司的股价开始大幅领先沪深300。那么这其中到底发生了什么?
背后的原因是,在版号发放初期,游戏公司能上线的产品并不多,但随着时间的推移,游戏版号不断下发,游戏公司的业绩也得到不断的验证。比如,2019年完美世界上线的《完美世界手游》和《新笑傲江湖》两款游戏表现均不俗,得到市场认可,因此其表现明显强于其他公司。
回归到当下来看,推动游戏公司业绩增长的始终是游戏内容。当下,游戏版号才刚刚开始发放,绝大部分产品均未上线,其价值并没有体现在业绩层面。因此,市场没有动静也完全可以理解。
此外,版号暂发会对游戏行业增速的影响,也引发了投资者的担忧。2018年以后,游戏行业的增速跌至5%,2019年游戏行业的增速也仅为7%,尽管2020年游戏行业增速再次回到20%。从这个角度来说,2021年监管给游戏行业踩下刹车,导致2022年游戏行业的增速并不容乐观。
以上种种也就说明了为何游戏版号开始发放,但市场的动静仍然不大。毕竟,游戏行业最后还是看各家游戏产品的流水表现,而不是产品数量。
/ 02 /
版号重发背后的两个变化
观察两轮版号重发,其中也有着诸多的相同,其中一个就是:版号发放的数量越来越少了。
梳理游戏版号发放情况来看,2018 年3月份之前,版号政策较为宽松,2017年共发放国产游戏版号9177个。此后管控态度明确,2018年回落至2091个,2021年仅为679个。从当下每个月发放45个版号的数量来看,2022年的版号数量也会明显少于2021年,出现明显“狼多肉少”的情况。
在此种背景下,行业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出现了两个变化:一是行业集中度再提高,强者恒强趋势进一步显现。
毕竟,由于版号发放数量变少,监管审批更趋向于精品化游戏,而腾讯、网易、完美世界等大厂的强研发能力是其核心优势。体现在数据上,2018-2021年,腾讯游戏的市占率从51.8%提升至59.6%,网易游戏的市占率从15.8%提升至24.2%,行业集中度进一步提升。
与此同时,便是无数中小厂裁员关停。企查查数据显示,2018年注销、吊销的游戏公司共计9705 家,是同年新成立公司数量的4倍左右;2019年,注销、吊销的公司18710家,同比增长 92.79%, 是同年新成立公司数量的 7 倍多。
二是游戏出海将成备选成为必选。过去,在游戏版号充裕的情况下,大多数游戏厂商主要深耕国内,把国外市场当成备选选项。
但当下来看,版号数量变少,就注定有不少产品拿不到游戏版号,那么出海就成为了必然选项。毕竟,海外市场并不需要游戏版号。在近期游戏公司的电话会议上,游戏出海成为分析师主要关注的问题。
关注游戏出海的原因也好理解。拿不到版号是一方面原因,更重要的是海外市场的“蛋糕”足够吸引人。根据中国音数协游戏工委报告,2021年国产游戏海外吸金180亿美元,同比增长17%,增速高于国内游戏总体水平,更高于全球游戏市场同比降低1.1%的变动。
此外,率先吃到大蛋糕的米哈游,也证实了国内游戏出海的可行性。根据 SensorTower 测算,《原神》是2021年最赚钱的出海手游,且在9月份创下了月收入2.3亿美元的记录。
综合两个维度来看,版号数量的变少,同时也意味着竞争的加剧,未来比拼的更多是精品化游戏的实力和出海成绩。从这个角度来说,谁能率先抓住这个趋势,谁就能在新一轮排位战中占据优势位置。
/ 03 /
变革的技术,正成为游戏产业的新动能
诚然,版号数量变少一定程度上会影响行业增速,但游戏行业的未来并不悲观。
从2018年那一轮变化来看,在版号越发越少的背景下,游戏行业的增速依旧是稳步提升的。从2018年5%到2019年的7%再到2020年的20%。背后的核心逻辑便是,《原神》等精品化游戏的趋势,带动了游戏行业的增长。
此外,把时间线再拉长来看,会发现技术的变革,同样会驱动游戏行业的快速增长。从街机到家用主机,从PC电脑到移动手机,游戏行业增长了数百倍,其中都是技术的突破带来巨大的市场增长。
回到到当下来看,随着云计算、区块链、硬件设备等技术突破,游戏行业的变革隐隐发生更大的趋势变化:既在《原神》等精品化游戏趋势的基础上,游戏产业正朝着更高维度得方向进化。而这无疑都将带来更大的市场空间。
最典型的便是元宇宙游戏。一定程度上说,元宇宙游戏会成倍放大了游戏产品的价值。过去,游戏始终都是内容产品逻辑,尽管游戏价值比长视频更高,但始终也存在一定生命周期。
但元宇宙游戏出现以后,虚拟现实的交互大幅度提高了游戏的社交属性,令游戏从产品逻辑导向从平台逻辑,游戏的变现思路也不再局限于买断、广告和充值付费,而是可以延伸到数字藏品等领域,大幅度提高了游戏的价值。
尽管元宇宙游戏尚未出现一例成熟作品。但技术不断突破,且作为元宇宙游戏主流入口的VR头显,其销售量已经有了明显的增长。IDC数据显示,VR头显的出货量从2016年的290万台增长到了2021年1095万台。
云游戏的逐步成熟,也将大大拓宽游戏行业的市场规模。毕竟,随着游戏产品的精品化,游戏对硬件设备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但云游戏的出现,则能极大程度降低优质游戏的门槛。
当下来看,云游戏同样也具备不少成功案例。以《云·原神》为例,今年1月份《云·原神》登陆iOS公测,截至3月16日累计下载量超过120万,收入预估超过1500万元。
值得注意的是,随着技术的成熟,游戏公司不仅可以聚焦游戏产品的开发,同样可以转型到引擎的开发,给游戏同行提供技术支持,打造第二条增长曲线。
总的来说,游戏版号重发市场反应不强烈令人泄气,但复盘上轮版号重发,可以发现并不意外。更加值得关注是版号重发后的两个变化,或许在不久的时间内,我们就会看到不同的公司之间出现明显分化。
从行业的角度来看,游戏行业仍然值得关注。毕竟,技术突破在即,监管逐步放松,游戏行业的新时代正加速到来。
2023-05-22 读懂财经研究发布了 《用户需求驱动,贝壳找到成长新边界 》的文章
2023-05-22 读懂财经研究发布了 《阿里重新找回创业家精神》的文章
2023-05-17 读懂财经研究发布了 《多元投资配置趋势下保险价值全面释放,平安凭何领跑保险复苏新浪潮?》的文章
2023-05-16 读懂财经研究发布了 《“跑鞋中的头等舱”扎根中国》的文章
2023-05-15 读懂财经研究发布了 《现制茶饮告别直营时代 》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