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众号
关注微信公众号
移动端
创头条企服版APP

“特效药”与“好疫苗”:读好书!出好书!

2944

——中国企业需要“故事与哲理”,中国企业家需要“家训”

文:中外管理传媒社长、总编 杨光

2022年的“全球读书日”刚刚过去。五年前的此时,我写过一篇千字短文:《选择读书》。五年后,在病毒难控、防疫高压的大环境下,宅家读书,也许已是您不得已的选择。但还能安心读书,却是您难上加难的考验——除非,真是一本好书。

五年前,我曾说:“当我们的经历需要沉淀,我们的经验需要印证,我们的认知需要系统,我们的困惑需要解答,我们的重负需要解脱,我们的人生需要升华时,没有比在夕阳下捧起一部好书,更好、更惬意的选择了。” ——尤其是如今的外面充满无奈时。

古人说书中自有黄金屋。近代青年毛泽东选择在闹市读书,都是因为,越是外面混乱乃至喧嚣时,读书人越需要从好书里找到动心的经历,找到理性的思考,找到历史的答案,找到未来的坐标——尤其是互联网上已泾渭纷争,又真假难辨时。

问题是,好书从哪里来?

补品,药品,和疫苗

当然是经典。不错,经典永远是最好的选择。但问题是,越是经典,在因为普世而不朽的同时,也越是因为普世而存在距离感。能放之四海的,也就杳如四海。因此,经典更像是我们的营养补品,随时都可以吃,也最好经常吃,但疼痛发病时却不可过高指望。

所以我们的人生,除了需要补品,还需要药品。

那么,好书里的“药品”,是什么?凡是药,都是对患于症而言,否则就成了毒。就我们企业家而言,就我们企业家心中既爱又期的核心团队而言,“对症特效药”无疑就是和自己路数近似但早走了一两步的那些优秀企业和企业家,就自己所面临诸多问题所能直接给出的答案。只可惜,在企业经营管理中,“药到病除”并不容易。

平时,我们总爱争个对错,最近尤其如此。其实,立场再对立,我们都是在一起经历。而经历,往往没有那么明确的对与错——经历本身,就会告诉我们一切价值。经历过,自然就懂了。没经历过,真正的领悟往往都在未来自己经历之后。

凡人,是自己经历之后才会懂得的人,为数最广。智人,是通过洞悉别人的经历就会懂得的人,注定不多。蠢人,是既看不懂别人经历也悟不清自身经历的人,其实还真不少。

我们做企业的,理应也有责任将自己塑造成第二种。因为责任重大,因为风险众多,所以我们试错不起,承担不起。很多时候,我们必须一次就做对。记得一次围棋讲座,一位高级棋手讲过一段话让我印象深刻:“你要问我下一步应该究竟要走哪里,我告诉你我也不知道。但是我和你们的区别,就是我很清楚我不能走哪里。”

因此,作为企业家团队,不仅需要“特效药”,还需要“疫苗”。

而中国企业的“疫苗”,就是把企业成长过程中所经历的悲欢,所淬炼的经验,所激发的精神,和所沉淀的思考,所延展的成效,用短小而生动的故事,与更为短小而更为深刻的哲理相结合的形式,呈现且分享给所有需要成长、需要经历的芸芸企业与企业家,从而实现提前免疫。

尽快“打疫苗”

如果已有现成的 “好疫苗”,肯定要尽早去接种——读好书。

做企业讲究的就是效率。而最有效率的成长,最有效率的培训,就是“借他山之石以攻玉”。海尔创始人张瑞敏在掌舵30年之际所提出的最浓缩体会是:“企业即人,管理即借力”。而最有效的借力,不只是请外部专家来讲课,更包括直接借鉴那些和我们同路而行,只是早走而领先了几步的那些企业和企业家,他们经历了什么,他们面临着什么,他们是怎样思考的,是怎样行动的,又是怎样应变的,最后他们达成了什么,进而从中总结出了什么,或反思出了什么。

如果说个人性格千差万别,民族文化千差万别,唯独夹在中间的企业逻辑,是最具有跨行业、跨地域甚至跨时空特征的,最适合举一反三。因为商业和农业不同,它注定就是要在同一个逻辑体系内才能运行的。所以,一个有雄心壮志又尚未自鸣得意的企业和企业家,都应该(特别是疫情隔离期间)积极阅读、思考、研讨和借鉴——那些同调性的领先企业(未必需要如雷贯耳)用几十年坎坷所凝结出的“故事与哲理”。

好在我们身边的“好疫苗”,在中外管理与各界朋友的努力下,已经越来越多。

那些好书,故事都是企业实打实干出来的,哲理都是我们和企业一起心连心悟出来的。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您只需拿来。

提前“造疫苗”

除接种“好疫苗”之外,我们企业家团队,同时还需要制造“好疫苗”——出好书。

企业和企业家,与其他社会角色明显不同的是,你们是以创造和创新为天职的人。而企业和企业家所要创造和创新的,起点一定是“产品”,并绵延下去,高点一定是“人品”,并绵延下去。那终点呢,就是前两点没能绵延下去。从造物到造人,是优秀企业成长必然的历程。而中间,一定还需要有一个纽带来实现,那就是“作品”。

从“产品”到“人品”,都离不开“作品”。

企业和企业家,当然都是干出来的。但也分怎样一个干法。一种是不抬头、凭感觉的干法,一种是有记录、加思考的干法。有了记录,就有凭据,就有敬畏,就有边界;有了思考,就有沉淀,就有借力,就能破界。

“美国国父”乔治.华盛顿,早在还是一个朝不保夕的造反部队头领,包括他自己在内所有人都无从预见他未来将会改变整个人类政治文明史时,他就把他和所有军官的通信都做了保留。刚去世不久的“全球第一CEO”杰克.韦尔奇,其在通用电气20年运筹帷幄日理万机时,依然不忘保存和部下之间的每一张便条。华盛顿早年留下来的信件,会使得后世明白他的所创所守、所作所为,都不是天上掉下来的,以一人之力为人类结束帝制的空前创新,究竟是怎么来的。而韦尔奇在工作中的点点滴滴,也成就了他两本影响深远的管理实战经典《韦尔奇自传》和《赢》,并让世人明白了他持续不断惊天动地的管理变革,究竟是怎么来的。

这些“作品”,其实就代表着这些创新者,在整个创新过程中的记录和思考,并惠及了全人类或至少整个业界。而且,并不是等到自己耄耋夕阳才悠然提笔,抑或者意味着盖棺定论,而是如日中天就精心准备,并动态成长。

有的企业家朋友一定说:“您说太远了,我可没有这份野心。”那好,我们不提惠及或改造世界,但我们至少应该惠及和影响自己的企业,或至少自己的家族吧。造出“好疫苗”,当然应该首先打给自己的事业,和打给自己最在意的人,让事业和自己最重要的人共享“免疫力”。

古人说一个人有成就,就是“三立”:立德,立功,立言。立德,是修行出来的;立功,是实干出来的;而立言,是品悟出来的。当您做企业已有所成、尚有所困、仍有所期时,可能并不缺前两样,但一定稀缺且最需要用“立言”的方式,来鼓舞自己,激励他人,沉淀自己,诫勉他人。

传染,传播,和传承

造出“好疫苗”,初心就是为了大力广而推之,从而避免“传染”。凡是好的企业发展“作品”,一定同时还要具备另外两个“传导”功能:一是传播,二是传承。换言之,您只要想不被“传染”,您就必须要大力“传播”与“传承”。

这个时代,没有什么价值是不需要传播的。

比如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在“弱国无外交”的祖训魔咒下,他依然通过自己作为专业演员的“传播”,迅速影响了几乎整个世界,不论是联合国大会,还是音乐颁奖礼,他以自己的三寸不烂之舌,为自己的祖国赢得了在看似实力悬殊下的生存机会。甚至说,他仅仅凭借“传播”本身,就极大改变了交战两国的实力格局和战略走势。谁说书生和戏子,百无一用?

可以说,不管您的企业是做什么产品,您又是怎样的性格偏好,“传播”都将左右您和您的企业命运,乃至个人命运。

既然如此,与其让您的友商尽情传播自己,或让自媒体随意传播您,都不如自己主动传播。况且毫无疑问,不论做什么行业,对于如今的好企业、好产品,品牌都必须要有。因为品牌,是基于客户心中对您的认知。而这个您期待形成与植入的客户认知,一定是在您持续言行合一之下“传播”出来的。

信息时代,注定就是传播的时代。也因此,这个时代,更要精心去实现已有价值的传承。

是的,中国古人一向主张讷言敏行,述而不作。但即便是主张小国寡民而老死不相往来的老子,也还是会写下5000言(这在拿刀刻字的时代几乎等于制作100集的电视剧)后,才飘然西去,让那个时代和后世都充满了思想的华彩。光有老子,但没有《道德经》,是出不了庄子的。而有了庄子,但没有《庄子》,后世中国人是没法安顿自己受伤的心灵的。中国文化能绵延至今,与其说是因为这些圣贤,不如说因为这些圣贤通过“立言”,通过“作品”实现“传承”,才使得“中国”不只是一个地理学概念,而是一棵文明常青树。

而越在一个充满不确定的时代,企业家越需要把自己的精神价值,传播进而传承下去。环境多变。意味着有形的器物都难持久,无形的理念才更重要。越是变的时代,明白什么不变,就越重要。或者说,越是看不清楚时,我们越需要想清楚,进而把超越变化而能够也需要去坚守的那一部分,传承给后世。

很显然,我们民营企业家内心都希望家族传承,并发扬光大,只要家族能够愿意接,并接得住。而不论家族后代愿不愿接、能不能接,乃至很遗憾没有接班之后,我们内心其实都依然会有一个很朴素的愿望:不论自己开创的企业今后变成什么样,我的孩子们、孙子们,都能够幸福地生活,并且能够按照自己和自己家族应有的格调,去幸福地生活。

而这,才是传承的真谛。不是财富,不是企业,而是经商与做人的理念价值观。

因此,于企业,您需要传承一部“企业故事与哲理”;于家族,您需要传承一部“家训”。

总之,只有有了主动的“传播”,有了提前的“传承”,您和您的企业、您的家族,才可免于不可预测的“传染”。




声明:该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
您阅读这篇文章花了0
转发这篇文章只需要1秒钟
喜欢这篇 0
评论一下 0
凯派尔知识产权全新业务全面上线
相关文章

2021年度双创示范基地评估公示,12家不合格

原创 2022-03-18 12:05 1人在评论
小红书离B站和知乎,还有多远?

小红书离B站和知乎,还有多远?

2021-06-01 18:11 1人在评论
评论
试试以这些内容开始评论吧
登录后发表评论
凯派尔知识产权全新业务全面上线
阿里云创新中心
×
#热门搜索#
精选双创服务
历史搜索 清空

Tel:18514777506

关注微信公众号

创头条企服版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