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众号
关注微信公众号
移动端
创头条企服版APP

利润变薄、风险增大,“果链”企业应如何破局?

2884

跟着苹果有肉吃,这是智能手机产业链企业的共识。远有富士康“傍大款”赚得盆满钵满,近有立讯精密“抱粗腿”迅速攒起两千亿市值等等成功案例,都在印证着苹果的“价值辐射”。

如今,搭上苹果产业链这趟车,仍然是绝大部分产业链企业的追求。但另一个事实是,果链企业们都在寻求业务多元化,试图降低对苹果的依赖,甚至有个别企业主动停止了和苹果的业务合作。

出现这种变化的原因是,“果链”这门生意的性价比在变低。相比以往,链企业们的利润在变薄,而业务风险在变大。

从果链企业的利润看,大多数企业增收不增利,并且产品毛利率呈现下滑的趋势。果链利润变薄固然有行业原因,过去一段时间,全球半导体短缺,原材料上涨的成本很多被果链企业承担。但更重要的原因是苹果改变了供应链政策,此前,供应商留存足够的利润空间进行科技研发以形成产品溢价,但产品创新达到瓶颈后,苹果开始压低供应商利润,寻求利润最大化。

利润变薄的同时,果链的业务风险也在变大。以库存风险为例,苹果通过JIT库存管理的模式,将自身的库存压力转移给了供应商,在以往消费硬件销量好的时候库存很容易消化,但近期以来,消费硬件换机周期延迟,果链库存风险上升,出现了存货比率(存货/总资产)不断提升的现象。

从上述角度看,果链企业的命运很大程度上受苹果的“裹挟”。而想要摆脱这种局面,形成自己的技术壁垒,可能链企业破局的唯一方式。

/ 01 /

“果链”走在十字路口

苹果供应商名单向来是各个厂商争夺的席位,备受市场关注。成为苹果供应商往往意味着自身业绩,甚至股价的上涨。

如今,苹果产业链的门票依然抢手,但与过去相比,苹果产业链出现了一些细微的变化。从资本市场看,果链企业似乎不再那么受欢迎,2019年-2022年初,A股苹果概念股股价涨幅近90%,但是今年年以来苹果概念股平均跌幅超过17%,远超A股大盘跌幅(6%)。

苹果概念股出现下跌也不难理解,一方面是因为手机换机周期延长,上游产业链势必受到影响,但更重要的是,苹果产业链这门生意的性价比在变低。

从果链的自身的业务动作看,果链也纷纷降低对苹果的依赖,甚至出现了个别企业主动退出苹果产业链的现象。

从整个苹果产业链来看,相关企业也大多开始从依赖苹果单一客户到降低对苹果的依赖。比如,果链企业进军汽车电子,已是行业共识。以立讯精密为例,公司和奇瑞新能源共同组建一个合资公司,进行新能源汽车的整车研发及制造。

当然,果链企业进军汽车行业,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公司发展到一定规模后,进行业务多元化的选择。但是,部分苹果产业链企业开始主动退出苹果的订单,还是多少能够说明一定问题的。

今年6月初,根据《工商时报》报道,苹果代工厂“仁宝”决定不再承接Apple Watch和iPad,服务苹果的团队已经解散,人员转移到其他产品线或事业部。

果链逐渐降低对苹果的依赖,最明显的一个原因是果链往往陷入成也苹果,败也苹果的困境。最近的典型案例就是欧菲光,欧菲光切入苹果产业链后,一度成为全球手机模组市占率第一的企业。但由于去年欧菲光被剔除苹果产业链,公司营收出现腰斩。

看到这里可能有投资人会说,果链企业被剔除产业链,还是自己的产品有问题,只要老老实实给苹果打工,把技术和性价比做好,企业也许还会有不错的发展。

但问题就在于,即使果链企业没有被剔除产业链的风险,苹果产业链这门生意的“性价比”也在变低。

/ 02 /

果链的困局:利润变薄,风险增大

跟着苹果有肉吃的日子还在延续,但是果链吃到的“肉”,却不在像以往那么鲜美。说白了就是,链企业们赚到的利润越来越薄,要冒的风险却越来越多。

从果链企业的利润看,2021年A股果链企业们,大多出现增收不增利的状态,根据央广网报道,2021年,只有三分之一的果链企业净利润实现同比正增长。如果纵向对比近几年代表性链企业的盈利能力,相关企业也出现了毛利率下滑的趋势。

果链企业利润变薄,既有苹果供应链政策改变的原因,也有行业的原因。

从苹果自身的改变看,苹果对待供应链成本的态度是不同的。过去,苹果给供应商一定的成本溢价,最终形成产品溢价。具体来说,iPhone的诞生需要大量“未实现”的工艺来进行,这意味着下游产业链需要围绕着苹果的需求,做大量技术创新。所以,此前,苹果各个零部件只引入少量供应链,并给供应商较大的利润空间,使其有足够的利润空间进行科研。

但产品创新总会达到瓶颈,此时苹果开始压榨供应链成本,以截取最大化利益。典型表现就是,苹果开始不断压低供应商价格,国际市场调研机构WitDisplay首席分析师林芝曾指出,苹果为了降低成本,进一步压缩供应商的利润空间,给其带来更大的成本压力。

此外,也有行业人士表示,“苹果的供应链管理就是在开放中不断引入新供应商,产生鲶鱼效应,以竞争的方式压低供应链成本。”

而从行业看,过去一段时间,半导体短缺,原材料成本上升,也进一步影响了果链企业利润。具体来说,虽然原材料价格上升,但苹果系产品价格并未提升,甚至有降价趋势,而2021年苹果毛利率反而还出现上涨。结合果链企业不断下滑的利润率,由此原材料上涨的成本,大概率被果链企业承担。

利润率降低后,链企业的业务风险却在加大,体现在两点:

一是,库存风险。苹果将库存压力转移到供应商,2021年苹果的存货比率(存货/总资产)不到0.2%,而果链企业的库存比率普遍在5%-20%之间。

苹果将库存压力转移至供应商的方法是采取了JIT生产模式,在这一模式下,苹果会及时预测下游订单的变化,向供应商进行少量的频繁采购,如果产品销量较好,苹果会在产品缺货前,及时送到需求方。而如果产品销量下降,苹果会自动减产、甚至停产,企业也不至于产生库存和死货,减少浪费。

但苹果可以向果链少量频繁采购,而果链却很难再向它的供应商少量频繁采购,如果不提前备好库存,果链很难对苹果的订单做到快速反映,再者果链也需要集中采购降低成本。在消费硬件消费趋势向好的时候,库存很容易消化,但如今消费者换机周期延迟的情况下,链的库存风险正在上升,如下图,相关企业的存货比率也呈现上升趋势。

二是,链企业重资产投入的风险在变大。某券商电子分析师提到,果链需要重资产投新产线,但是产线有产能爬坡良率提升的过程,早期并不赚钱,后面稳定之后就要看产品的生命周期和订单量。但消费疲软,导致硬件订单表现不佳,加剧了果链产线投入的风险。

以上种种倒逼了果链降低对苹果的依赖,而外部市场机遇的出现,则使果链降低苹果依赖症,实现了可能。

此前,有业内人士表现,虽然苹果压榨供应链成本,但苹果手机利润远高于安卓机,因此给供应商留出的利润仍高于安卓机,因为与苹果合作,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是果链的最优选,但最近新能源汽车崛起以及谷歌、Meta加码硬件,使果链有了更多的业务选择。比如,歌尔股份就成为MetaVR头显的最大供货商。

那么,在抓住外部机遇的同时,从果链自身而言,企业应该如何增加自身的确定性呢?

/ 03 /

果链当如何破局?

虽然果链纷纷发力新业务,寻求降低对苹果的依赖,但果链企业想要不被下一个“苹果”裹挟,还需要在抓住新产业机会的同时,锻炼内功,以增强自身的确定性。

总结成功果链企业的发展并参考相关供应链企业,以下路径可能是果链企业增加自身业务确定性的方式:

首先,产业内具有高附加值高技术壁垒的产品,企业需要从成本优势转化为技术优势,形成自己的技术壁垒。咨询机构Ictime首席分析师刘元曾表示,2021年因为缺芯和缺料,苹果考虑成本问题,对一些可替代性强的供应商进行了压价,而技术有优势的供应商则赚得盆满钵满。

京东方算是其中的一个案例,京东方所处的半导体显示行业门槛高、供应商较少,市面上只有三星、京东方等少数厂商具备高标准的交付能力。由此,虽然2021年果链企业大多出现了增收不增利的情况,但京东方凭借技术壁垒,并未受到影响,其2021年净利润实现了三位数增长。

当然,也并不是所有产品都具备高技术壁垒,有些非产业核心环节产品,即便想要进行硬核的研发,其最终的研发空间也有限。此类产品进行产业延伸,实现产业一体化布局,或许是更好的选择。

比如立讯精密,这家公司以连接器起家,在国内也称插头或插座,能够连接两个设备的电流和信号,国内也存在着上千家连接器厂商。但立讯精密依靠连接器站稳脚跟后,公司持续实行横向布局加纵向布局整合,其中横向由PC延伸至消费电子、通信以及汽车领域,纵向则深化其产业链,由零组件、到模组再到整机布局。

产业一体化布局给公司带来的好处是:多品类延伸也为公司带来了更大的业务空间,公司近三年营收CAGR达到53%,保持着较高成长性。而公司的一体化布局,也使公司自制零部件成本低于采购,为公司带来了成本优势,由此,近三年公司净利润CAGR达62.5%,甚至快于营收增速。

从上述角度看,果链企业们虽然借助苹果、新能源汽车等外力,能够实现较高的增长速度,但果链企业们只有形成自身特定壁垒后,才能使其在未来走得更远。

声明:该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
您阅读这篇文章花了0
转发这篇文章只需要1秒钟
喜欢这篇 0
评论一下 0
凯派尔知识产权全新业务全面上线
相关文章
评论
试试以这些内容开始评论吧
登录后发表评论
凯派尔知识产权全新业务全面上线
阿里云创新中心
×
#热门搜索#
精选双创服务
历史搜索 清空

Tel:18514777506

关注微信公众号

创头条企服版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