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零度
出品 / 节点财经
2022年的出海行业,正呈现出一副前所未见的变革趋势。
2月,腾讯云推出了针对跨境电商推出“轻量化”解决方案;一个月后,华为云发布全球业务Boosting解决方案;5月,阿里云宣布启用德国法兰克福、泰国两座数据中心,为当地发展企业及本土用户提供云计算服务。
这场出海的较量越演越烈。
9月15日,华为云联合业界7家VC机构启动了华为云加速器,全发展周期赋能全球初创企业。就在同一天,2022阿里云国际出海峰会召开,分享了加速海外市场布局的故事和经验。
助力跨境点企业出海,寻求新的市场增长点,在这两大目标的助推下,这场出海的战役,已经吹响了号角。
出海风大:云业务出海,蔚然成风
国内流量红利见顶,海外市场快速崛起,全球竞争逐渐加剧,相伴而生的,是新兴产业布局海外市场。数字化的发展之下,众多传统行业开始在新技术的助力之下焕发新生。帮助中国本土企业出海上云的需求,打开了云服务商出海的机会窗口。
中桥咨询调研数据显示,后疫情时代,超过60%的出海企业海外业务涉及三个以上大洲,东南亚、欧洲和北美依然占据着中国企业出海目的地的首选。
可以说,企业出海的迫切需求,促进云计算厂商纷纷出海。跟着中国企业的需求进行出海,这是一条逻辑较为清晰的业务出海图。
当前,云服务出海,主要有两条路径:其一为国内中小企业提供上云服务;其二,与海外本土云服务商同台竞争,为外海企业提供云服务。不同于后者,为中国商家提供出海上云的服务,沟通、思维模式、商业谈判上,中国云服务商都更有优势。
从跨境企业看,近几年,跨境项目经历了数次大起大落式发展。
2020年,跨境电商为首的企业快速崛起,当时,业内曾有一句戏言“深圳湾买豪宅的都是跨境电商企业。”
转过年,亚马逊等平台打击之下,不少在过去一年赚了大钱的商家,加倍赔了出去。原因在于,2020年暴发疫情后,中国供应链率先恢复了正常,这为中国跨境商家提供了极大的机会。但是由于单边主义冒头以及商家不合规等问题,这个行业又经历了一次血洗式打击。前一年备货充足的不少商家都在次年的亚马逊打击中破产倒闭。
“海外市场,也没那么好做。”业内,一位做跨境服务的供应商直言。今年,对于跨境电商行业而言,是一个非常特别的年份。因疫情停工停产、物流停运;俄乌战争引发市场切断;美元加息等一些列问题,让出海更加困难。
对于跨境项目而言,理想的云计算是随用随取的IT基础设施,跨境电商的业务开往哪个国家和地区,云计算就应当在那个区域提供支撑,可现实情况是,没有一家云厂商能够做到全球范围内同样的算力覆盖。
做一朵全球云,成了每一家云服务商的梦想。帮助跨境企业出海上云,很显然是一个明显趋势:既能抓住行业性机会,又能抓住新市场的机会。
追溯根本,到新的海外市场去,收割下一个未来,对于云服务商而言,新的市场往往意味着新的增长。
出海风大的另一面,是国内云服务焦灼的竞争格局。
canalys报告指出,阿里云、华为云、腾讯云和百度智能云依然保持了它们在中国云计算市场的领导地位。前四家供应商占中国总支出的 79%,但与过去几个季度相比,这四家的增长率都有所下降。
阿里云本季度市场份额占比 34%,同比增长了约 10%,与上一季度相比市占率下降了 2% 左右;华为云作为第二大云厂商,在本季度同比增长 11%,占整体市场的 19%;腾讯云排名第三,占中国云计算市场的 17%。6 月,腾讯云宣布其所有内部业务(包括 QQ 和微信)已经完全迁移到云端,此举大大降低了其内部 IT 成本。
国内市场上,尽管三巨头们占据主要份额,但是面对不断涌现的竞争者们,行业内卷愈演愈烈,市场份额和利润的争夺更加白热化。
除了三强外,还有不少追赶者在,如百度云、天翼云、京东云等。以百度智能云为例,占据了 9% 的市场,同比增长 25%。除此之外,近一两年,抖音和快手这“短视频双雄”也加入了云计算市场的争夺。
整个中国云市场的格局正在改变。
Canalys 最新报告显示,中国大陆的云基础设施服务支出同比增长 11%,在 2022 年第二季度达到 73 亿美元,占全球整体云支出的 12%。与全球云服务市场 33% 的高增长势头相比,中国市场增长明显放缓,首次跌破 20%。
中国市场的拥挤,在一定程度上也加剧了云服务商出海的脚步。
出海全球化:从东南亚到欧洲
2021年埃森哲中国独角兽研究显示,45%的独角兽企业认为海外拓展至关重要,其中,82%的企业计划24个月内就进军海外。
亚马逊云科技中国区商用市场事业部总经理李晓芒描述了企服行业的出海路径,“有些企业是随客户出海而一起出海,甚至专门针对出海企业所需来打造服务,还有一部分直接瞄准海外,服务于国外和全球企业。”
中国云服务商亦是如此。
阿里云可能是中国市场上最早一批出海的云服务商之一。从某种角度看,这有与其主业所服务的电商企业发展相关。从2015年开始,就已经有不少中小电商卖家开始将目光转向更大的全球市场。作为中国最大的电商服务平台,阿里显然没有错过这个机会。
今年来在蒋凡的带领下,阿里跨境业务进行了重新整合,近日又公布了OKKI“独立站”解决方案。云服务,伴随着阿里平台上企业出海的节奏,也开始建立起云服务出海的新战略。
在外界看来,阿里云出海的起点是始于2015年,当年3月,阿里云宣布美国硅谷数据中心投入试运营,向北美乃至全球用户提供云服务。同时,阿里云计划在北美、欧洲、日本、中东等全球各地选址建立数据中心。
在2016年的云栖大会,阿里云正式发布出海计划,公布海外数据中心开服等多项计划,并把国际化战略列为一大主题。
除了2014年在香港成立的节点以外,从2014年到正式发布出海计划的三年中,阿里云还开拓了七个海外节点,分别为:美国东部、美国西部、新加坡、日本、澳大利亚、中东、欧洲,其中后四者均是在2016年年底成立。
早在2017年,阿里云副总裁孙炯曾对外界表示,阿里云进入海外市场并不容易,“客户最初对阿里云并不信任,别人武装到牙齿我们还是穿双草鞋。”为了更好的服务不同地域的客户, 阿里云对于不同市场,也有着不同策略。
比如,美国作为“云化”程度最高的国家,也最为开放,更看重合作伙伴提供的产品和服务,但另一方面,亚马逊、微软等“云巨头”在美国已经有相对稳固且成熟的市场份额,阿里云作为后来者想要攻下市场面临不小的挑战。
在较为封闭的中东和日本市场,阿里云通过在当地成立合资公司的方式打开海外市场。2015年10月,阿里云和Meraas集团在迪拜建立合资公司Yvolve。2016年5月,阿里巴巴与软件银行集团在日本成立SB Cloud Corporation”(简称:SB Cloud )的云计算公司,软银持有合资公司60%的股份,阿里巴巴持40%的股份。
今年8月,在阿里云国际出海峰会上,阿里云智能国际事业部总裁袁千表示,阿里云将加大力度支持出海企业,并在技术、解决方案和生态上提供全方位支持,希望未来三年能够助力100家出海企业在海外营收过亿。
“阿里云希望能把自身的经验和能力输出给更多出海企业,我们不仅是一家全球布局的云计算服务商,更是中国出海企业的同路人。” 阿里云智能国际事业部总裁袁千说。
去年年底的阿里巴巴投资者日上,阿里云智能总裁张建锋表示,阿里云正在加速拓展海外市场,东南亚市场的营收增长超60%。通过采取不同的策略,阿里云在全球28个地域运营着85个可用区,是全球第三、亚太第一的云服务商,拥有亚洲规模最大的基础设施,并为全球400多万客户提供服务。同时,阿里云拥有亚洲领先的合规服务能力,截至目前已获得超过120项安全合规资质,成为亚洲权威安全合规资质最全的云服务商之一。
在阿里云大局进攻布局的同时,腾讯云也在外海市场进行尝试。
2016年,腾讯云才逐渐释放出海的信号。这一年腾讯云峰会上,马化腾首次出现在会场给云站台,腾讯云正式发布出海计划。事实上,当时,腾讯云的家底屈指可数,整个数据中心只覆盖了7个地理区域,11个可用区,这被内部一度戏称为“711”。而在海外布局则更为有限,只有香港、多伦多和新加坡三个节点。
事实上,当时考验公有云服务商一个重要指标就是数据中心覆盖的广度、以及地理区域。
没有领地,何谈服务?
腾讯也显然意识到这个问题。一年后,腾讯云布局的地理区域迅速从7个攀升为21个,境外合作服务节点从3个变成11个,包括硅谷、法兰克福、首尔等。当时负责人徐勇指出,“还不够快。”他表示,要在三四个月时间内,开放7个数据中心,包括孟买、东京、莫斯科。
去年12年,腾讯云发布出海3+1战略和解决方案,其中数字“3”代表聚焦的三个赛道:文娱工具、技术创新、数字营销,“+1”则是指跨境生态。垂直打造行业优势,横向打造打造生态的方式,让腾讯云的出海速度非常快。同年,腾讯云位于巴西圣保罗,在南美洲首个数据中心正式开服。公开消息显示,截至目前,腾讯云在全球范围内运营的可用区达到71个,覆盖27个地理区域。
相比于上述两家云服务商,华为云的出海,是一以贯之的。
“其实华为云没有出海战略,只有全球布局战略。因为从第一天开始定义时,华为云的目标就是做世界‘五朵云’之一,做全球云是我们从始至终非常明确的战略定位。”在今年的华为全球分析师大会上,华为云全球Marketing与销售服务总裁石冀琳提到。
华为去年财报显示,截止到去年年底,华为云与伙伴在全球27个地理区域运营了65个可用区,覆盖全球170多个国家和地区。
华为云高管曾多次在公开场合表示,华为云拥有20多年海外运营经验,也正在加码出海市场,希望为中国出海企业提供在技术、资源、产品等方面全方位支持。
国内“三朵云”厂商过往在国际业务拓展的投入,也获得了不错的增长和回报。Gartner发布的2021年全球云计算IaaS市场数据份额数据显示,阿里云全球市场份额第三,市场份额达到9.55%,华为云、腾讯云位居第五、第六位。
除了几家头部厂商,其他云服务商的出海脚步也在加快。近期,白山云宣布对伊拉克的布局,这是白山云完善全球部署计划的一部分。据悉,通过与伊拉克头部电信运营商的全面合作,白山云伊拉克节点带宽资源已超数百Gbps。目前,白山云已完成对沙特阿拉伯、阿联酋、土耳其、巴林等国家的自建节点布局,它的服务已经覆盖了超过250个城市,尤其在中东市场里,白山云的布局更加广泛。
此外,金山云亦早早迈开了出海脚步,金山云美股上市之际,就已经完成了对俄罗斯、新加坡、美国等国际区域设立绿色节能数据中心及运营机构。
为了抓住新市场的机会,Ucloud早在2013年就分别在中国香港和新加坡开展云计算服务,服务中国出海企业,成为第一批“出海”的国内云计算厂商。如今,伴随各家云服务商技术能力更加稳定,出海无疑将成为新的分水岭——能否具备出海能力,将是一道新的竞标准则。
出海浪大:从文化到价格的水土不服
海外市场空间虽大,但是想要分一杯羹,也并不容易。
在全球的云市场上,亚马逊、微软、阿里巴巴和谷歌一直是市场的领先者。尤其是在相对标品化的IaaS市场上,四家公司的份额合计可以达到整个市场总规模的四分之三左右。其中,亚马逊的AWS云、微软的Azure云,以及阿里云曾一度被称为云市场上的“3A”。不过,近年来阿里云在全球市场的增速放缓,而谷歌云则强势崛起,因此在一些机构的统计中,谷歌已经取代阿里巴巴成为了国际云市场上的老三。
要出海,中国云服务商需要面对的挑战不小,比如:
1. 政策不同、付费模式不同;
2. 用户使用体验不同;
3. 技术能力跟不上用户需求;
4. 合规问题……
必须直视的是,当前国际形势和地缘政治等问题,都是云服务出海较大的挑战。
中国云计算厂商出海挑战很多,但海外云计算服务商进入中国市场同样不容易。以全球头部云计算商AWS为例,他进入中国之路,或许可以为当前想要出海的中国云计算服务商提供一些思路。
在宣布进入中国市场时,AWS采取了打价格战。与之相对的是,在AWS落地中国市场的当天,阿里云主动降价50%、腾讯云推出6折促销活动,随后金山云的厂商都纷纷跟进打起来价格战。
从常理看,toB服务靠低价竞争是不现实的,但是在云服务方面,有一点例外。因为云计算卖的是算力和存储。某种角度看,这种租赁模式具有典型的规模效应——客户越多、边际成本越低。
所以降价吸引客户,只要撑过最开始的盈亏平衡点,就能实现卖的多、赚的多。AWS打价格战,优势在于其在全球的份额最高,用户规模最大,边际成本最低。
但如果没有这个前提,其他厂商很难把价格降到同等水平。体量小的云服务厂商,是玩不起价格战的。近几年,中国市场上,阿里云等头部项目已经奠定了一定的规模效应,可以通过在本土降价实现优势最大化,但是出海的路上,还能否打价格战存疑。尤其是,云厂商需要花费巨额资金购买服务器等硬件设备。
当然,价格只是云服务厂商一个“霹雳手段”,重要的还是在技术能力上“秀肌肉”。比如,云市场流行的容器、Serverless无服务器概念上,以及机器学习等技术上,谷歌都相对领先。
价格、技术之外,生态也同样重要。有业内人士曾直言,云之战的终局就是生态之战。只有建立一个庞大的云生态,才能通过庞大的技术社区和使用场景,帮助云厂商提高技术能力与产品体验,让云计算服务标准化。
众所周知,美国的云计算起步早。也正是因为起步早,让其积累了领先世界其他各国的优势,也云集了大量的优质云计算科技公司。通过先发优势,AWS为首的云计算厂商点奠定了技术优势。
AWS的优势在于强大的技术能力和运维能力。百万台服务器需要大规模运维能力,也需要全球化的运营能力。
虽然技术能力强劲、运维能力庞大,还拥有打价格战的资本,但走入中国市场多年,但AWS还没有压过阿里云的风头,主要原因就是数据合规以及敏感问题。全球不同的文化环境带来的阻碍,让云出海受到不小的影响。
与单纯的商品出海不同,云计算涉及关键的底层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大数据整合和安全等问题也将是国内云服务商出海时,将遇到的问题。
节点财经声明: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文章中的信息或所表述的意见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节点财经不对因使用本文章所采取的任何行动承担任何责任。
2023-10-18 节点财经发布了 《当李彦宏点燃AI原生时代的火种》的文章
2023-09-26 节点财经发布了 《从微盟十年看中国SaaS的过去、现在与未来》的文章
2023-09-11 节点财经发布了 《教师节特辑 | 白山云霍涛:带着教师底色创业,踏实走好每一步》的文章
2023-09-11 节点财经发布了 《品胜冲击上市,「充电宝之父」的新故事》的文章
2023-09-06 节点财经发布了 《百度智能云,探索大模型的「价值成长」之路?》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