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第四季度,全球自动驾驶行业一片哀鸿遍野,就连激光雷达企业也不例外。
10月,激光雷达领域鼻祖、全固态激光雷达领域龙头Ibeo由于无法获得进一步融资提交破产申请。进入11月,激光雷达上市公司Ouster和Velodyne达成协议进行合并,两大行业巨头开始抱团取暖。随后激光雷达行业元老、在2016年凭借奔驰E级项目成为行业明星公司的Quanergy由于市值过低退市,并在12月宣布破产。
从这些龙头企业的表现来看,激光雷达行业遇冷已是不争的事实。但实际上,并不是所有激光雷达企业都面临着发展困境,至少国内的ADAS激光雷达细分市场依然一片火热。
2022年刚过,激光雷达行业龙头禾赛科技就向美国SEC提交了招股书,准备在纳斯达克市场上市。早期禾赛科技主要产品为自动驾驶领域机械式激光雷达,不过在过去两年间,禾赛科技面向ADAS市场的激光雷达产品迅速放量。
禾赛科技最新递交的招股说明书显示,2019年-2022年前9个月,禾赛科技实现营业收入分别为3.48亿元、4.16亿元、7.21亿元和7.93亿元;净亏损分别达1.2亿元、1.07亿元、2.45亿元和1.65亿元。按今年前三季度7.93亿元的营收规模计算,禾赛科技的营收已经在上市的激光雷达企业中排名第一,比第二名高出了3.6倍以上。
本文对于禾赛科技冲击IPO有以下几点看法:
1,在过去两年内,禾赛科技凭借自身实力,借助国内智能电动汽车崛起的东风,成为行业龙头,与专营自动驾驶激光雷达产品的企业形成了鲜明对比。考虑到激光雷达的普及,尤其是理想L8 MAX、L9以及后续L7 MAX受市场欢迎程度,禾赛科技2023年出货量将迎来高速增长。
2,虽然成为了行业龙头,不过禾赛科技尚未形成规模优势。过去几年,受激光雷达量产带来的成本下降以及ADAS产品占比等影响,禾赛科技产品销售均价和毛利率持续下滑。考虑到行业实际情况,这一下降趋势仍将持续。至于禾赛科技主打的芯片化集成和自有工厂布局对成本的影响,仍然有待后续观察。
3,目前来看,禾赛科技IPO只是一个开始。作为一种刚刚导入应用的新兴产品,激光雷达在ADAS领域的应用尚处于持续性创新阶段,整体解决方案尚不成熟,禾赛的龙头地位尚不稳固,必须加大研发投入预防颠覆性创新风险。从这个角度看,激光雷达的战斗才刚刚开始。
/ 01 /自动驾驶寒冬,禾赛科技逆势上市
某种意义上讲,禾赛此次上市可以说是恰逢“天时地利人和”。
禾赛之前,国外已有多个激光雷达企业登陆资本市场。从2020年开始,Velodyne、Luminar、Aeva、Innoviz和Ouster等境外激光雷达公司纷纷通过SPAC方式完成上市,但随着自动驾驶行业发展遇冷,这些智能驾驶硬件产品企业市场表现十分惨淡。
不过,对于禾赛科技来说,这个上市时点并不差。禾赛与上述激光雷达企业最为显著的差异在于,禾赛应用于智能电动车辅助驾驶(ADAS)的激光雷达产品已经大批量完成了上车。从2022年9月开始,搭载禾赛激光雷达产品的理想L8 MAX、理想L9、高合HiPhi Z陆续开始交付。在2022年下半年,禾赛科技已经向ADAS市场交付了约6万颗激光雷达。
实际上,随着L5级别自动驾驶行业遇冷,ADAS激光雷达也是当前激光雷达行业最为火热的投资领域。禾赛科技选择这个时点IPO,恰逢ADAS激光雷达业务迅速放量,对其上市表现是个巨大的助力。
而在“地利”上,禾赛科技根植于中国这个庞大的智能电动汽车市场,国内电动车企纷纷采用激光雷达作为实现更精确更安全辅助驾驶的核心硬件。据Yole数据,2018-2022年全球ADAS前装量产定点数量中,中国激光雷达供应商占比达50%,居世界第一,大幅领先于法国、美国、德国、日本、以色列等拥有激光雷达企业的国家和地区。这也意味着,禾赛科技有着广阔的市场空间。
更重要的是,目前来看禾赛科技选择的合作伙伴也相对给力,仅理想L8 MAX和L9两款车,在2022年12月交付量已经突破两万台。以理想2022年全年交付13.32万辆这一数据推算,仅理想汽车一家客户,禾赛科技2023年激光雷达产品出货量或将达到15-20万颗级别。
对于禾赛科技来说,此时上市正是一个恰当的时机。随着激光雷达实现从1到N的突破,率先上市对其影响力和资金实力都将带来显著提升。
/ 02 /毛利率持续下降,禾赛科技困于竞争“泥潭”
从目前看,禾赛科技激光雷达业务已经形成了较大的规模,但暂未形成显著的规模优势。
前面提过,仅在2022下半年,禾赛科技就向主机厂客户交付了大约6万颗激光雷达,并成为了全球第一家月出货量超过1万颗的激光雷达企业。与之对应的是,在2022年前三季度,禾赛科技激光雷达业务营收达到7.27亿元,成为全球营收规模最大的激光雷达企业。
不过,这种领先性的出货规模并没有带来显著的规模优势,而恰恰相反,禾赛科技产品均价和毛利率随着出货量增加而持续下滑。在2019年-2021年,禾赛科技毛利率分别为70.3%、57.5%和53.0%。而在2022年前三季度,禾赛科技毛利率进一步下降至了44.0%。
禾赛科技毛利率大幅下滑的原因,并不难理解。根据禾赛科技招股书,2019-2020年,禾赛科技分别交付2900颗和4200颗激光雷达,而销售均价则分别为1.74万美元和1.27万美元,降幅为27.01%。
而在2021年,禾赛科技交付14000颗激光雷达,均价则下降至7700美元,降幅为39.37%。该降幅主要来自于低价的QT和XT系列产品。
在2022年前三季度,由于ADAS市场带动禾赛科技AT系列产品迅速放量,其激光雷达出货量达到32400颗,而均价则进一步下降至3100美元,较2021年同期8000美元均价下滑了61.25%。
禾赛科技雷达产品销售均价下滑固然有转向低价ADAS市场的影响,但核心原因则是随着激光雷达进入量产,行业竞争加剧,成本整体性降低,带动企业毛利率下滑。
在这个过程中,禾赛科技的规模优势并没有凸显出来。实际上,从2017年以来,禾赛科技就试图通过芯片化集成的手段,降本增效,这一技术被视为禾赛科技的核心壁垒。
不过,本质上讲,禾赛科技的芯片化集成是将通用的、低集成度的电路元器件和系统根据应用的需要,加工成高集成度的专用模块,有利于提升生产效率,降低人工调试成本,在一定程度上提升性能,但对占激光雷达成本大头的发射模组、接收模组、光学系统等器件成本削减则或许会相对有限。
除此之外,禾赛科技也在大力布局自有工厂产能,以保障交付规模和质量,同时降低成本。但与芯片化集成方案一样,这一布局的优势仍然有待后续验证。
/ 03 /激光雷达的战斗才刚刚开始
虽然禾赛科技已经坐到了激光雷达行业的龙头位置,但这也只是发展的第一步。
事实上,近年来,激光雷达行业发展十分迅猛。这一点,我们可以从禾赛科技自身发展历程清晰地看出。
禾赛科技成立于2014年,早期从事激光气体传感器开发。在2022年前三季度,这一业务在禾赛科技总营收中仍占据2.2%的比重。从2016年初,禾赛科技开始自主研发激光雷达,聚焦于L4和L5级自动驾驶的机械旋转式激光雷达产品。在2021年禾赛科技谋求科创板上市的招股书中,其产品仍以机械式激光雷达为主,面向ADAS市场的半固态激光雷达仅有一款尚处于样机迭代及OEM洽谈阶段的PandarGT。
短短两年时间,禾赛科技已经成为全球收入最高的激光雷达企业,也是全球第一家在ADAS市场月度出货量超过1万颗的激光雷达企业。
禾赛科技在两年时间内发生的巨大变化,直接反映了当前激光雷达行业的现实:作为一个正在初步导入应用的新技术,激光雷达技术迭代、应用场景变化是非常迅速的,而每一次场景和技术路线变化或许都将带来市场格局的洗牌。
事实上,目前激光雷达在智能汽车上的应用仍处于探索阶段,方案并不成熟。在刚刚过去的2022年,行业内也诞生了纯固态补盲激光雷达产品用于侧向补盲的方案。
2022年是激光雷达上车元年。理想L8 MAX和L9、蔚来ET7、ET5和ES7、上汽飞凡R7等销量相对较高的激光雷达车型,均只搭载了一颗半固态长距主激光雷达,其他车型如北汽极狐阿尔法S、智己L7、小鹏G9等车型则搭载了2-3颗半固态激光雷达。
不过,在2022年5月,国内一家激光雷达企业——亮道智能率先发布了量产的纯固态侧向补盲激光雷达产品LDSatellite。而从11月开始一周时间内,禾赛科技和速腾聚创两大龙头先后发布了面向ADAS前装量产车的纯固态补盲激光雷达产品FT120和RS-LiDAR-E1。
可以看到,当前激光雷达技术应用仍处于高速创新阶段。禾赛科技即便做到了目前的行业第一,也时刻面临着行业技术创新带来的发展压力,必须大规模投入研发。在过去几年,禾赛科技研发投入与毛利总额基本相当,这也带来了禾赛科技的持续亏损。
从这个角度来讲,就算禾赛科技成功上市,也仅仅是迈出了第一步,而激光雷达行业的战斗才刚刚开始。
2023-05-22 读懂财经研究发布了 《用户需求驱动,贝壳找到成长新边界 》的文章
2023-05-22 读懂财经研究发布了 《阿里重新找回创业家精神》的文章
2023-05-17 读懂财经研究发布了 《多元投资配置趋势下保险价值全面释放,平安凭何领跑保险复苏新浪潮?》的文章
2023-05-16 读懂财经研究发布了 《“跑鞋中的头等舱”扎根中国》的文章
2023-05-15 读懂财经研究发布了 《现制茶饮告别直营时代 》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