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3月2日,第三方专业科技成果评价机构——中科合创(北京)科技成果评价中心在昆明依据科技部《科学技术评价办法》的有关规定,按照科技成果评价的标准及程序,本着科学、独立、客观、公正的原则,组织专家对大理白族自治州农业科学推广研究院完成的“高产稳产高海拔粳稻新品种‘凤稻30号’选育与推广”项目进行了科技成果评价。 此次成果评价专家委员会由云南省农科院研究员戴陆园,云南省农科院粮作所所长、研究员袁平荣,云南农业大学稻作研究所教授陈丽娟,云南省植保植检站站长、研究员王德海,云南省种子管理站研究员李全衡等专家组成。 经过专家评审,认为该项目针对云南省高海拔稻区(海拔1850米以上)产量障碍因素众多,缺乏综合性状较理想的品种。应用高海拔粳稻育种技术体系,成功选育出高产、稳产、耐寒新品种“凤稻30号”,研究集成了“凤稻30号”优质高效高产稳产栽培技术,在全省适宜地区大面积推广,发表论文2篇,获植物新品种权1个。主要创新点如下:凤稻30号系采用凤稻17号/凤稻21号杂交多年多代选育出的新品种,该品种株高92.6cm、株型好,亩有效穗31.62万、成穗率83.29%、每穗实粒数91.2粒、结实率为80.21%、千粒重25.83克,分蘖力强,茎秆粗壮,耐肥抗倒,剑叶直立,2017年7月通过云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滇审稻2017003号)适宜在云南省海拔1850-2200米地区种植,解决了该区域原有品种易倒伏、抗病性退化的问题,2018年入选云南省主导品种;该品种高产稳产:2014~2015年的云南省高海拔常规粳稻品种区域试验结果,凤稻30号两年平均亩产635.6千克,居12个参试种之首,较对照凤稻23号增6.89%,达极显著水平。2016-2022年连续7年在鹤庆县辛屯三合村(海拔2200m)创建的百亩以上高产示范样板,产量变幅为721.82-761.38千克/亩,较对照增产幅度为13.06-21.01%,展现了较好的高产性和稳产性。2016-2018年在祥云县云南驿镇(海拔1967m)开展的高海拔粳稻极量攻关中,最高亩产达956.58千克。该品种的成功选育有效解决了高海拔粳稻成穗率不高,结实率低的技术难题。成果应用面广:2017年以来在全省8个州市的适宜区累计示范推广146.7万亩,新增稻谷9646.15万千克,新增产值28938.45万元(其中2021-2022年累计推广81.68万亩,新增稻谷5301.34万千克,新增产值15904.02万元),2022年种植面积达42.32万亩,是该区域面积最大的品种,经济、社会效益显著。该项目在高海拔稻区品种选育方面总体达到国内领先水平。经专家组全面审核,与会专家一致同意,“高产稳产高海拔粳稻新品种‘凤稻30号’选育与推广”项目通过科技成果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