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众号
关注微信公众号
移动端
创头条企服版APP

阿里罕见投资种业,马云的“亩产千美金”从育种抓起

3055
35斗 2023-03-20 10:47 抢发第一评

本文来自35斗微信公众号,作者胡小凤。

2023年,农业领域一个比较重磅的融资消息是,阿里巴巴领投了博瑞迪。


博瑞迪成立于2017年,是业内一家明星的通用型生物育种公司,自2020年起一共完成了4轮融资,累计融资金额达数亿元。


对于阿里这样的庞然大物来说,出手投资一家处于上升时期的明星公司并不是件稀奇事。但是,阿里直接投资育种类项目,还是首次。近年来,阿里系资本在投资农业上较为谨慎,上一次投农业,是在2020年。


比起砸钱投资,这些年阿里更多的是在“躬身务农”。业务覆盖了农业的上游生产、农村电商、农资流通、智慧农业、农村服务、生鲜电商等领域,可以说是完成了“从农田到餐桌”的全产业链布局。


阿里投资项目也围绕自身产业,多集中在农村电商和数字农业两大方向,这次投资育种类项目,在阿里过往的农业产业布局中,似乎相关性不大。


但事情也并非表面看上去那么简单。

一、阿里农业局:从农产品销售、流通、生产,到育种


回溯过往阿里资本的涉农投资,无论是农村电商、生鲜电商、零售还是农业大数据服务、农业物联网等细分领域,可以集中归于“助力农产品流通更高效”及“助力农业生产智能化”两大主题。



从投资的时间线看,2014年至2018年,阿里投资项目主要围绕其核心电商业务进行布局。譬如汇通达网络、赶街网、一亩田、高鑫零售、盒马鲜生、易果生鲜、极鲜网、递三鲜等,均涉及农产品流通环节,贴近农村电商。


从2019年开始,投资了麦飞科技、托普云农等业内比较有代表性的智慧农业企业,属于利用人工智能、大数据、物联网等数字技术,从不同切入点入手为农业数字化转型赋能。


这与阿里在农业领域的业务布局相互协同。


作为电商巨头,打开农村下沉市场广阔天地一直是阿里努力的方向,在2014年完成第二次上市时,将农村电商与全球化、大数据并列为集团未来三大发展方向。


同年,阿里启动“千县万村计划”,计划在三至五年内投资100亿元,建立1000个县级运营中心和10万个村级服务站。这意味着,农村淘宝成为重要方向之一,阿里电商网络开始深入下沉到全国三分之一的县及六分之一的农村地区。


到了2019年10月,阿里成立数字农业事业部,对农业产业进行全链路数字化升级,整合当时旗下的13个涉农业务,到2021年则增加至整合20余个涉农业务。并在全国落地1000个数字农业基地,5个自营产地仓,以及20余个销地仓。


自此以后,阿里打通农产品产、供、销链条。用平台技术优势赋能上游农业生产端,电商业务下沉到农村市场,打造农产品流通标准供应链。


除了整合原有涉农业务,并进行数字化升级,阿里数字农业事业部发挥的另一重要功能是:借助阿里前沿技术积累助力农业生产提质增效,以阿里云作为关键推手,提供系列农业数字化解决方案。


阿里云ET农业大脑发布于2018年,目的是将人工智能与农业深入结合,具备数字档案生成、全生命周期管理、智能农事分析、全链路溯源、产量和质量预测等功能,可应用于农业种养殖及农产品流通等领域。


35斗梳理发现,阿里数字经济体涉农业务颇多,包括农资供应、农业种植、农业养殖科技服务、乡村数字基建、农产品上行、电商直播带货、农产品物流、新零售等,主要业务板块如农村淘宝、1688、淘宝、天猫、饿了么、盒马鲜生、蚂蚁金服、阿里云、菜鸟物流等都有农业相关业务。


可以概括为:深度参与农产品种植,服务农产品从农地到餐桌、农资从工厂到农地。同时,蚂蚁金服、阿里云、菜鸟等提供金融、云计算、物流等“基础设施”服务。



现在,阿里的农业投资布局从销售、流通、生产,直接到了最前端的育种环节。链接到业务层面,阿里内部早在2021年,低调孵化了一个“智慧育种公共服务平台”的公益项目。


二、呼之欲出的智慧育种平台


对于投资博瑞迪,阿里巴巴集团投资部苏志强公开表示,农业科技是阿里重点关注的投资领域,期待与博瑞迪在股权纽带之上,携手打造智慧育种平台,为科技赋能农业,加快培育作物新品种提供有力技术支撑。


上述提到的智慧育种平台,于2021年6月,由阿里达摩院与中国农业科学院合作打造,这也是阿里布局的第一个育种项目。而阿里第一次公开表示助力育种,是在“2021乡村振兴大会”上推出助力乡村振兴的“热土计划”,其中第一条即是“输出技术助力农业科技和智慧育种数字化提升”。


与中国农科院作科所达成合作助力智慧育种,被业内认为是阿里“热土计划”具体落实的重要一步。


阿里达摩院主要通过基础领域技术研究推进实现产品化落地,AI技术是其主要聚焦的重点方向之一。与农科院合作,将依托农科院的农作物基因资源、基因改良国家重大科学工程等基础条件,借助阿里在大数据处理、存储和分析等方面的经验和优势,共同构建覆盖作物育种全链条、智能化的“智慧育种公共服务平台”。


据介绍,智慧育种平台将为国内育种专家提供公益、普惠的研究,实现作物育种的全流程数字化管理,提高作物育种信息化水平和育种效率,为绿色、高效、优质等突破性新品种选育提供强有力的支撑。将力争在3-5年的时间内,让中国作物育种进入“3T智慧育种”时代,共同激励和培养起一批专门从事育种科研工作的农业科技人才,支持中国现代化农业发展。


智慧育种平台从项目发起到现在,经过了差不多20个月的时间。35斗了解到,阿里分别在2022年11月和2023年2月针对育种科学家和育种公司开展了一系列培训和研讨,智慧育种平台1.0版本或将于2023年年中正式发布。


智慧育种的战略意义巨大,项目虽然处于较为早期的阶段,平台将来产生的影响力却不容小觑。


阿里达摩院基因智能负责人顾斐在2021数字生态大会上表示,放眼今天全球育种行业,已经迈入了4.0时代。主要面临两大领域的突破,一是基因编辑技术的突破;二是人工智能技术的突破。基因编辑技术已经在广泛使用,AI技术已经开始应用于农业方向。这两项技术的突破,都预示着其在农业育种方面具有非常广阔的应用前景。


技术突破的同时,把成本降下来,才能实现更加广泛的应用。


阿里投资的博瑞迪通过多年积累的靶向捕获测序技术及实验室自动化能力显著降低了检测成本,将原有几百元的固相芯片分型成本降低到40-150元,结合液相芯片灵活性高、无起始门槛等特点,使得育种家真正能把分子育种技术应用到育种实践中来。


未来,智慧育种平台将有更多企业和生态伙伴加入合作联合创新,为农业育种加入更多的可能性,助力我国种业实现弯道超车,打赢种业翻身仗。


三、人工智能、云计算技术加持,打开种业4.0的想象空间


从渠道营销、供应链到生产端,这一次,阿里瞄准了最底层的育种技术,直接抓住农业的“芯片”。


农业现代化,种子是基础,我国种子却长期面临着被“卡脖子”的风险。


2022年8月,农业农村部发文指出,将强化种质资源收集保护和精准鉴定,加快推进基因编辑、信息技术、人工智能等新技术手段在育种方面应用,推动从“经验育种”向“精准育种”“智能育种”转变。


放眼全球,育种技术已经迈进了以“生物技术+信息技术+人工智能+大数据技术”为基础的种业4.0阶段,但目前国内人工智能等技术在育种上的应用还不普及,更加偏向于实验阶段。


一位在育种领域工作超二十年的业内人士告诉35斗:中国的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技术并不落后,但育种是一件长周期且充满不确定的事情,与新能源、智能制造等热门领域相比,投入产出比并不乐观,很多高科技人才不愿来到农业,也就意味着这些技术在育种领域的应用并不充分。


在此现状下,更需要阿里这样的跨界入局者,坚持做难而正确的事情,利用自身的平台优势、技术和人才积累,为育种加速。


育种可以看作一个复杂的数字选择游戏。水稻约有5.6万个基因,玉米约有6万个基因,小麦约有12万个基因。这些数以万计的基因在不同的生长环境下,表现出的株型、穗型、穗粒数等表型性状千差万别,数据更加多样复杂。育种就是从这些基因、表型信息中选择优势性状基因,培育下一代。


传统育种主要依靠育种人员的经验选种,育种家把材料种到大田里,人工记录不同时间段的各类信息数据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并筛选,犹如大海捞针,通常需要8-10年的培育周期,后期还要排除很多意外因素。


智慧育种利用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等技术,模拟作物生长气候、土壤以及生长周期等信息,综合各类数据实现基因型—表型精准解析,进行智能育种决策,提升育种成功率,缩短育种周期和时间。


中国农科院作科所副所长周文彬在智慧育种项目启动时公开表示,未来希望通过“智慧育种”项目把中国育种的时间缩短一半,从10年缩短到5年甚至更短。


综上可以看到,真正实现智慧育种,一方面需要海量的生物信息数据;另一方面,需要大数据、人工智能及云计算等高科技技术,实现数据的安全存储、高效采集和分析,以及建立精准的预测模型。


资源层面,中国农科院正具备农作物基因资源与基因改良国家重大科学工程等基础条件;科技层面,正是阿里的优势所在,比如有成熟的阿里云作为农业数据后台,人工智能技术是达摩院聚焦的重点方向之一。


阿里董事会主席兼 CEO 张勇在发布“热土计划”时表示:阿里将持续以扎扎实实的投入,给乡村带去更多实实在在的帮助。


跨界入局者的加入往往更能推动革命性的变化,AioT技术将打开种业4.0的全新想象空间,阿里在育种领域的布局才刚开始


四、重新思考马云“亩产千美金”的梦想


阿里是一家庞大的互联网公司,其在农业领域的布局,亦可称之为一家庞大的农业公司,在农产品的生产、运输、销售、营销及品牌打造等方面,取得了很多亮眼成果。


阿里公布的数据显示,2020年,阿里平台农产品销售额达到3037亿元,蝉联中国最大农产品上行平台。《2022年阿里电商培育农业品牌研究》报告显示,2021年入驻阿里电商平台销售区域公用品牌农产品的商家达到8.3万家,300个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在阿里电商平台的销售总额达到42.4亿元,创下历史新高。


创始人马云同样有一个农业梦想,光荣退休之后,很少在公共场合露面的他,却频频出现在农业相关的场地。去嘉兴平湖参观农业大棚、考察阿里巴巴数字农业基地;到山东德州、济南参观调研智慧农业项目;还远赴西班牙考察农业与环境问题相关技术,去到荷兰农业研究院考察温室大棚。


早在2015年,马云在延安就曾提出“亩产千美金”的希望:“我非常尊敬袁隆平先生,他把亩产做到了千斤,我们希望通过互联网的手段,通过我们这一代人的努力,把亩产做到一千美元,土地将成为农民真正的财富来源。”


这里的“亩产千美金”,更多指让土地因为农产品销售而增值,通过电商、新零售、品牌打造等方式,把每亩产值提高到1000美元,这也正是阿里电商渠道的重要价值体现之一。


现在,阿里搭建“智慧育种公共服务平台”,同样在践行马云“亩产千美金”的梦想:推动底层育种技术的进步,从根本上提升农产品的生产效率和产品价值,让土地亩产千美金。

声明:该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
您阅读这篇文章花了0
转发这篇文章只需要1秒钟
喜欢这篇 0
评论一下 0
凯派尔知识产权全新业务全面上线
相关文章
评论
试试以这些内容开始评论吧
登录后发表评论
凯派尔知识产权全新业务全面上线
阿里云创新中心
×
#热门搜索#
精选双创服务
历史搜索 清空

Tel:18514777506

关注微信公众号

创头条企服版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