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众号
关注微信公众号
移动端
创头条企服版APP

中科创星米磊:啃硬骨头、十年磨剑,硬科技崛起 | 沙丘独家

3272

ChatGPT 为什么没有出现在中国?最核心的原因就是卡在了芯片上。

我们正处在新一轮科技革命崛起的时代,这将是又一次大洗牌、大变局。

我们需要有这种硬科技思维,挣慢钱、但是是长钱,最终也会是大钱。


硬科技崛起,依据什么?依靠什么?如何布局?
 
黄埔 9 期的课堂上,中科创星创始合伙人米磊导师,依据多年投资经验,为同学们梳理了新一轮科技革命时代的发展趋势及创投逻辑,并分享了自己数十年投资硬科技的案例,号召大家投身于能为国家和社会真正创造价值的项目中,培育和成就越来越多的硬科技冠军企业。

微信图片_20230329101043.jpg


脱敏内容共 6045 字,预计阅读 8 分钟


硬科技投资是大势所趋,也是历史必然


三大系统发出预警信号

人类文明增长背后的推动力分为知识系统、经济系统和社会系统。

其中,知识系统是基于人类好奇心和心智进而形成了一套科学体系(包括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经济系统是通过生产、交换和分配等环节构成了人类对于资源的利用分享,进而创造了财富增长;社会系统则是制度、文化和组织等基本要素构成了一个互动体系,影响人类的交互。

三个系统相互支撑、相互影响、相互促进发展。知识系统进步推动经济系统发展,经济系统发展推动社会系统进步。如果单一系统发展过快,而忽略了其他系统,会导致文明失衡。比如如果在大力发展经济的同时不推动科技进步,就会导致产能过剩,经济失衡。
 
所以人类文明的可持续发展,一定是要知识系统、社会系统、经济系统三大系统互相平衡、共同发展。

微信图片_20230329101052.jpg知识系统、经济系统和社会系统

改革开放后,中国经历了几十年的高速增长,创造了经济奇迹,但本质还是借助了发达国家转移的中低端技术和国内的人口红利

但是现在两大红利基本消失殆尽,且国际形势也日趋动荡,所以我们面临着巨大的增长困境。而经济学研究也表明了一点,长期来看,经济增长的动力来源于技术进步,如果我们自己的科学技术再不发展起来、知识系统再不完善起来,经济系统怎么会好起来呢?

刘慈欣在《三体》中就写到了,三体文明打击地球文明的方式就是锁死基础科学——因此,如果我们不想被「卡脖子」,「硬科技」就是我们现在亟需突破的瓶颈

微信图片_20230329101056.jpg
三体人向地球发射了 2 颗微粒子级别智能电脑(智子),以扰乱粒子对撞结果。/ 图源:动画《三体》
 
中科创星内部倡导的理念是「上一层系统思考」。做企业也好,做投资也罢,如果只能站在子系统的层面思考,那么上一级系统但凡有波动,对子系统来说就是降维打击。

只有站在更高维度去思考、去行动,你做的事情才会大概率上是靠谱的。所以,创投要分析国际局势、分析未来动向、分析行业发展趋势。

 
新一轮科技革命正处周期伊始 

对于创投行业而言,理解周期十分重要。
 
了解经济和商业的人都知道康波周期:每 50~60 年,经济会经历「回升、繁荣、衰退、萧条」,康波周期的核心就是科技革命的发展趋势。

从历史的规律来看,从蒸汽机、内燃机到集成电路,每一次新的技术革命,都验证了由高速增长到技术红利消退、再到技术性能达到瓶颈、最终进入产能过剩,是一个必然的规律。
 
微信图片_20230329101105.jpg米磊导师在沙丘课堂分享
 
回到现实,始于上世纪六十年代左右的集成电路现在正处于康波周期的尾声(1982 年~2008 年),所以自全球金融危机后,全球经济衰退基本进入了低速增长期,尤其是疫情以来,这个趋势被持续放大,本质上是集成电路带来的信息化革命的衰退

不过,「萧条」走到底也意味着「复苏」将要来临——「危机」并存,没有危就没有机。如今,我们正处在新一轮科技革命崛起的时代,未来 30 年将会是一轮新的大洗牌。
 
任何创造都需要两个步骤:第一步是头脑中的创造,第二步是现实中的创造。每一次人类社会出现质的飞跃,每一次工业革命,都是先从知识(思想)革命开始的。

此外,在商业发展过程中,大公司一定会采取各种战略和手段保持垄断优势,只有在经济社会发生剧变时,小企业才有机会。因此,做风险投资的逻辑(之一)就是在剧变期找到并投资具有潜力的小企业,推动小企业成长为大企业,来获得高额回报。

拿汽车领域举例,百年以来由福特、奔驰、宝马、奥迪等传统车企垄断,一直没有新的企业能去撼动。但是如今新能源革命催生了特斯拉、比亚迪等新车企,新能源汽车在全球的市场占有率持续提升。如果你能看懂这种技术趋势,就一定能够抓住新能源革命的投资机会,这其中包含着无数细分的产业和技术。
 
所以剧变来临之时,会出现巨大的投资机会。

 
国家发展来到转型关键时刻 

中国的经济发展,已经从高速增长转向了高质量增长,现在正处在转型期的关键节点。

我们的人口红利也正在向人才红利转变。过去,劳动力成本低,一家大公司可能雇佣几千、几万名工人,就能获得不菲的回报。但是现在,企业能否雇佣足够多的高学历人才,能否善用工程师,才是获得回报的决定因素。华为能有今天的成绩,就是充分利用了工程师红利。
 
竞争战略之父迈克尔·波特把国家竞争力的发展分为四个阶段:

要素驱动:靠资源,靠劳动力;
投资驱动:靠大规模资本投入,这也是中国现在正处于的阶段;
创新驱动:靠先进的技术和生产效率的提升;
财富驱动:资本积累到一定程度,靠金融投资来推动增长。
世界银行的报告显示,1960 年以来,全球101 个主要经济体之中,成功实现从中等收入国家跨入到发达国家行列的,只有 12 个。

 
而我们国家的国情是人口基数较大,各地经济发展不充分、不平衡,意味着认知的转变需要花费更多时间,转型也就更加困难。
 
但是再难,我们也要做,因为如果转型不成功,中国势必会陷入「拉美陷阱」。

 

啃硬骨头、十年磨剑,硬科技必须崛起


缺芯之痛,痛定思痛 

「GDP 第二」都无法缓解的隐忧是什么?
是缺芯之痛。

我们缺乏核心的芯片,缺乏核心的材料,缺乏核心的设备,缺乏核心的科研仪器,我们很多东西都很缺。
 
ChatGPT 为什么没有出现在中国?
最核心的原因之一就是没有高性能算力芯片。
 
我们为什么会出现这种困境?

因为过去很少有人愿意去做这种周期长的、短期低回报的、特别难的事情,大多数人都在「互联网思维」之下进行模式创新,投短平快的项目,所以很多需要解决的问题没有及时解决。
 
我们的科技想做大做强,一定是靠「练内功」。就要像郭靖一样苦练内力,看上去又笨又傻,前 10 年老是打不过杨康,但是 10 年之后郭靖内功强大起来,杨康就不是他的对手了。

任正非曾讲,能在华为留下来的都是笨人,也是同样的道理。因为只有笨的人,才能心无旁骛练内功,没有杂念,并且坚持到底。而真正有价值的科技创新,需要的恰恰就是这种定力、耐力和毅力。
 
微信图片_20230329101116.jpg
不同创新形式的增长曲线
 
任正非这么多年,把企业利润的绝大多数都投入到了研发里,哪怕有很多浪费和试错,但最终保障了生存和发展。
 
还有 OpenAI,从2015 年成立到现在已经八年了,投了那么多钱,这才干出来。但是一干出来就石破天惊,如今市值也三百亿美金了。
 
说到底,以前在农耕时代,是「一分耕耘一分收获」,而在硬科技时代,是「十分耕耘一分收获」。但只要你能一直坚持到那个拐点,这个「一分收获」可能会给你带来更多的机会、更巨额的回报。
 
所以我们需要有这种硬科技思维,挣慢钱,但是是长钱,最终也会是大钱。
 

硬科技,势在必行

硬科技就是中国未来最前沿的、最核心的、最高端的技术。
 
任何一个新技术最开始都是存在于想象之中——也就是科幻——直到科学家把它变成实验室里的科技,然后再变成产业化阶段的硬科技,推广开来就变成我们大家耳熟能详的高科技

凡尔纳的小说里写了很多科技想法,100 年之后绝大多数都实现了。《流浪地球》里面关于科幻的想象,现在也已经逐步在现实中有所突破和发展,像可控核聚变、量子计算,以及太空电梯,我们在现实中都在投,我相信这些东西在未来一定会慢慢实现的。
 
大家都说金融是血液,顺着这个思路,我们将硬科技比作骨头,实体经济比作肌肉,虚拟经济比作脂肪。

过去,血液都流向了虚拟经济,流向了脂肪,中国有点儿虚胖,而现在的政策扶持和大势所趋都是引导血液流向骨头和肌肉,去支持硬科技和实体经济的发展。

科创板的出现也极大地印证了这个逻辑。科创板的上市指标是什么?

战略性是第一位的,稀缺性是第二位的,经济性是第三位的。

当然,硬科技的概念又不仅仅只是技术硬、有足够的壁垒,我们还强调精神上的硬、志气上的硬,要有工匠精神,要有敢为人先的志气,要有踏踏实实把一件事情做到极致的信念,要追求做到很多个世界的单项冠军。这些,都是我们需要补齐的短板。

 
硬科技为什么这么难

硬科技到底为什么这么难?
 
因为有非常多的壁垒,包括:
• 长期投入形成时间壁垒。像台积电做了 36 年,截至目前市值是亚洲第一;中芯国际干了 20 年,现在市值几千亿元人民币。这样的时间长度,任何新进者,都是要走一遍的。
• 先发优势形成专利壁垒。知识产权的重要性,大家再熟悉不过了,有专利当然有更多优势。
• 长期积累形成人才壁垒。要培养一个硬科技人才,本硕博一路走过来,没有个七八年是出不来人才的。
• 逐步升级形成阶梯壁垒。产业的不断升级,也会形成阶梯壁垒。比如芯片,从几百微米到到几百纳米,再到几纳米,是一步步不断升级的。后面再进来的,就很难一口吃个大胖子。
• 联合创新形成生态壁垒。硬科技创新的产业链特别长,供应链体系很庞大,一旦建立了良好且成熟的上下游生态关系,别人再想进来就很难。
• 重金投入形成资金壁垒。硬科技的项目投资额太大,不是随随便便就能投得起的。
• 技术路线形成试错壁垒。就像等离子电视和液晶电视,一旦错了基本就走向衰败了。
但是,这些壁垒一旦形成,同时又会创造非常坚固的护城河。就像巴菲特讲的,没有护城河的企业,都是不值得投资的。

微信图片_20230329101102.jpg
米磊导师在沙丘课堂分享

硬科技的难,对硬科技的投资也提出了更高要求:

• 懂技术。什么技术有产业化可能、去拼世界领先?这些都得搞清楚。
• 懂科学家。你们之间得对技术和未来的发展有共识,并且能达成稳定的合作。
• 投资额大。需要你有充足的预算和投入。
• 有耐心。真正有价值、有未来的科技突破,不会在两三年内就给你高回报。
• 有胆量。硬科技的研发如上所述是有高风险的,所以投资也需要胆量。
• 有风险承受能力。科技是最烧钱的,你的投资底气一定要足。

说到底,容易做的行业早就被做过了。现在这个阶段,就要求你得能发现硬骨头,有勇气啃硬骨头,并且有毅力和硬骨头较量。到最后,你会发现能啃得下来的硬骨头,都是会成功的。
 

硬科技高端制造没有上限

著名的「微笑曲线」有效地解释了低端制造业产业链的附加价值分布,但其背后依托的是体力和生产资料。而一旦遇到高端制造,微笑曲线就不适用了。

和微笑曲线相反,硬科技高端制造是「彩虹曲线」,体现的是没有上限的知识价值,依托的是脑力加生产资料,是真正的创新红利。

例如,台积电 2022 年的净利润率是 44.9%,反超了英特尔,在世界 500 强中位列前茅,也绝对是制造业里面最高的。一个制造业怎么有这么高的净利润率?这就是硬科技高端制造的魅力。
 微信图片_20230329101127.jpg微笑曲线与彩虹曲线


提前十年布局,构建硬科技创业雨林生态

中科创星对硬科技的探索是从 2013 年正式开始的——成立了中国首支硬科技创业投资基金。

我们一直致力于打通从科技到经济产业化的道路,这些年也探索出一个人才、技术、资本加服务的模式——找到有成熟技术的领军人才,早期资本给予资金支持,后续提供专业的科技创新服务,最终助推产业化。

目前,中科创星现在已经投了 400 多个项目了。硬科技的八大领域,人工智能、生物技术、信息技术、航空航天、光电芯片、新材料、新能源、智能制造,我们都有布局。


我们在八大领域的投资思路,就是沿着底层物理的五大基本要素「物质、能量、信息、空间和生命」来着手,去关注新一轮科技革命的基础设施建设。我们希望多投一些同时创造知识价值、社会价值和经济价值的项目。


光电芯片

中科创星从2014 年开始投芯片,至今为止我们投了 100 多家光电芯片企业,而且大部分都是从天使轮开始投的。为什么要投?

因为我们 2013 年看到中国的芯片进口总额超过了石油,说明芯片未来会成为中国的战略资源储备。但是那会儿又没人投芯片,我们认为未来(产业)的重要性就会很高,而且我本身也是做光通信的,对这个领域还是比较了解,所以中科创星必须投。于是,我们投了芯片,现在也带给我们高额回报。

值得注意的是,第四次工业革命就是「光+AI」,肯定会涌现出新的巨头,这恰恰是新的机会。光子一定是 21 世纪最具战略性、基础性和先导性的新兴产业,整个世界都在「光进铜退」。5G 的竞争是光纤基础设施的竞争,5G 的核心就是光子芯片,光是人工智能时代的基础设施。

2016 年摩尔定律失效之后,我就提出了「米 70 定律」:

未来光学成本会占到所有科技成本的 70%,光学技术会成为科技产品的关键瓶颈技术。

所以我们沿着光获取、光传感、光通信、光计算、光显示的流程,在生物光子、光学材料、能量光子、光子制造等领域都做了大量的布局。


当然这期间,我们也解决了一批「卡脖子」技术,比如航空发动机的叶片加工、25G 和 50G 以上的激光器等等。也投资了一批硬科技企业,如光芯片上市公司源杰科技和光芯片独角兽曦智科技等。

这些年的发展,也正如我们所料。国际巨头现在也都在布局光子,包括华为、思科、英特尔、苹果等,这是大势所趋。包括这次 ChatGPT 的爆火,带动光学领域尤其是对于光芯片的关注、带火了光学共封装技术。这个技术以前很冷门的,但最近二级市场都开始研究它了。

所以我们做硬科技投资,不能只想着短期的财务回报。实际上你为社会创造的价值越大,你获得的相应的那一部分当然也会更大。敢为人先,才能有更多好机会。

新能源

能源革命,我们布局了储能、特高压、固态电池、氢能、可控核聚变等等,算是全面布局比较早的。后来新能源一爆发,回报也不错。

储能是解决新能源并网的最核心的环节之一,没有储能,整个新能源的增长都会受限。比如我们投的中储国能,空气压缩储能已经是全球第一了。它本身是中科院工程热物理所非常顶尖的项目,技术研发已经积累很多年了。 

另外就是可控核聚变,前几年我还觉得投资它是一个梦想,没想到这两年都实现投资了。其实现在发达国家已经有 20 多个可控核聚变的商业公司了,中国是去年才刚刚开始有。我们投的星环聚能,他们基于球形托卡马克设计了紧凑型重复重联聚变反应堆,我们在第一时间给予了支持。如果可控核聚变真的做出来,对人类文明来说将会是一次巨大的进步。

 

航空航天

我们是 2020 年投的中科宇航。2022 年 7 月 27 日,中科宇航在酒泉卫星发射基地发射了中国迄今为止运载能力最大的固体运载火箭,首发一次就成功了。我当时也去现场,亲眼见证了这一了盛况。

微信图片_20230329101152.jpg

中科宇航火箭发射现场

 

这就是慢工出细活,对于硬科技的研发来说,快了不一定是好事,需要耐心资本的长期支持。


信息技术

本源量子是国内首家将量子计算正式推向商用领域的量子计算企业,是中科创星天使轮投资企业,现在已经是独角兽企业了。


当时投的时候我们内部也讨论过。我们的判断是,未来人类社会的核心竞争就是算力之争。计算机时代、集成电路时代我们都错过了,量子计算是新的机会,虽然很遥远,但是我们需要坚定地去做。

 

搭建光电子共性技术平台

我们现在也在搭建瞄准未来的光电集成加工平台,之前已经有了第三代化合物半导体的平台,现在正在做封装测试平台、硅光集成平台。


建设这些平台就是为了扶持更多的硬科技芯片企业创业,希望未来可以承载 500 个项目入驻,打造一个光电产业聚集园区。


硬科技创业是需要大量的设备和公共工艺的支撑的,对整个产业非常重要,我们不管赚不赚钱,都去做了。这就是我们一直坚持的,做重要的事情、做对的事情。

 微信图片_20230329101156.jpg


如果把中国的经济比作一棵大树,那么硬科技就是树根,制造业是树干。树有了根,树干才能长得又粗又壮,树干结实了,枝桠上面才会有第三产业、有更多的模式创新,开花结果。所以经济要想持续发展,树根得扎深扎实,树干得粗壮。


中科创星的愿景,就是要搭建硬科技创业雨林生态,为国家培养越来越多的世界硬科技冠军企业!


声明:该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
您阅读这篇文章花了0
转发这篇文章只需要1秒钟
喜欢这篇 0
评论一下 0
凯派尔知识产权全新业务全面上线
相关文章
评论
试试以这些内容开始评论吧
登录后发表评论
凯派尔知识产权全新业务全面上线
阿里云创新中心
×
#热门搜索#
精选双创服务
历史搜索 清空

Tel:18514777506

关注微信公众号

创头条企服版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