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大本科同学令我印象深刻。几年前去浙大,一位小巧的建筑学院女孩接待。女孩灵动的眼睛和率性的肢体语言已然令我折服,而女孩用纯正宁波话的回答,超凡脱俗,质朴无华,活脱脱一个聪明伶俐“宁波小娘”。
那天我得出结论,浙大本科这批孩子是浙大最宝贵资源,他们当中的个体素质甚至强于一些教师。
这令人想起学术圈一个趣闻。萨缪尔森的博士论文答辩结束后,答辩委员会成员之一的熊彼特,上世纪最伟大的经济学家之一,转头去问另一位也是诺奖得主的答辩委员会成员里昂惕夫,“瓦西里,我们通过了么?”相信浙大课堂里,应该经常会出现学生考倒教师的情形。
如此一批品学兼优的强大的学子大军,生长在改革率先、草根创业鼎盛的浙江,如果不夺取全国高校创业之冠,一定会比较奇怪。这份荣耀,是活力无穷的浙江、美丽繁华的杭州以及求是创新的浙大,理所当然应该得到的。然而,我今天更是想做一些深层次思考。
中国经济发展方式的根本性转变,呼唤着浙大学子创业活力的进一步凸显。这里的一个关键,是加快促进浙江从基于勇气和运气的草根创业,向基于知识和智慧的精英创业转变。这构成了浙大学子未来创业的重大机遇,也是浙大学子未来创业的一个历史性要求。
让我们稍稍分析一下浙江创业的历史特征。2014年发布的中国民企500强浙江入围的134家企业,前40家企业掌门人仅1位浙大学子,这种说法似乎苛求,因为这一比重其实也已很不错了。不过比较一下美国当下最伟大企业的老板和CEO,大多出身于名校,就能看出浙大应发挥更大作用的问题。浙江房地产市场倒是浙大军团为首,但房地产业繁华终究是一个阶段性现象。
如此深深的历史误会留下的痕迹,终究将被改写。当浙江从计划经济走向市场经济时,率先创业的是一批赤脚上地的农民。他们以改变自身贫穷的勇气,以及随后中国经济狂飙突进的运气,加之技术门槛极低,逐渐成为业界精英。然而最终把浙江带向更高发展水平的,是基于知识和智慧的创业,这正是当下浙大学子英雄用武之地。浙大学子终将在浙江创业大潮中成为领军人物,而那百强榜单,终将以知识智慧为特征。
引领国家民族走向未来的迫切需要,呼唤着浙大学子创业模式的加快转型提升。中国当前人均GDP已相当于美国的1/8,根据我的预测,如果不出现重大波折,完全有可能在约10年后,人均GDP可望达到美国的1/5。这就对创业提出了重大转型提升要求。因为此前我们全面采取技术上的“拿来主义”创业,而此后,“拿来主义”创业的边际收益将逐渐递减。如果不着力改变这种创业模式,我们将只能在别人后面亦步亦趋,经济社会发展或将有较大问题。
当前迫切需要大量高水平自主知识产权支撑的创业。说一句牛皮的话,我们从来没有如此紧迫地需要能登上中国,甚至世界十大科技突破的重大科技创新。在浙江,这样的希望将主要寄托在浙大身上。而浙大也应该瞄准如此高大上要求,来展开教育科研和创业活动。听说浙大一些学院早已要求,博士论文应有国际或国际领先水平,这正是浙大的伟大逼格;听说浙大任何一个学院,科研规模和水平均高于浙江任何一所高校,这也正是浙大给我们的美好期盼。
伟大明天,必是今天良好机制促成。康德1770年46岁时获得大学教授一职,此后沉寂十年未发文章。就在有人怀疑康德是否胜任教授一职时,《纯粹理性批判》1781年横空出世,此后《实践理性批判》、《判断力批判》等巨著相继问世。构建整体浓厚的尊重知识的科研环境,注重长期人力资本投入与科研服务的完善支撑,不拘泥于一时一事得失的科研评价促进机制,正是今天的亟需。倘若有人担心不实行年度考核会养懒人,那还有声誉机制呀。系里10教授,8教授持续有包括教学在内的重大成果,惟独两教授长期什么也没有,还好意思在教授堆里混吗?
浙江人杰地灵,风景这边独好,呼唤着浙大学子深耕这块土地。浙大是一所具有全国和全球视野的伟大学府,自不必框定其发展空间。令人高兴的是,根据电话访问和问卷统计,56%的创业者选择杭州。不过遗憾的是,浙大出身的若干著名IT业者几乎都不在浙江创业起步,最典型者莫过于求伯君。当年凡购买兼容机,必装有求氏WPS,可惜求氏未在浙江这块土地上开花结果,让非浙大的马云氏捡了个漏,令浙大汗颜。这个案例告诉我们,浙大人不努力也是会落后的;浙大学子们不深耕浙江这块中国最好的创业沃土,或将错失重大商机。
创业再出发当然需要勇气。但此勇气非彼勇气,是基于知识智慧的勇气,是掌握尖端技术和具有独到商业模式所激发的勇气,是政府积极支持和社会完善配套所支撑的勇气。或许10年后创业榜有您大名呢。
(责任编辑:亚文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