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ò ji墨叽第三聚 @飞屋睿 :飞屋工作室创始人,做网页设计的同时也运营着一个博客型的网站(www.ifeiwu.com) ,今年还推出了免费的轻网站。很荣幸通过墨加这个活动认识大家,和大家一起聊聊我们今天的主题——一半盐水一半鸡汤,让我们聊聊设计改稿这碗药。
☞ 该喝药了 ☜
听到“改”这个字,我都有点害怕。我觉得这是我的软肋,不知道其他设计师是不是,特别是初入茅庐的时候,我们大家都有个心病,总是希望得到正面的鼓励。我现在来告诉大家的是,如果不是希望被鼓励,也许我们能走得更远。但我们很多人从一开始就走错了路。 要说是我们这一代人心灵比较脆弱也好还是经验太少不够老辣,无论看多少“10招教你搞定客户”这些网络上的热门文章都没有用!遇到难办的时刻,我也不小心差点哭掉一个单。我曾经用过很多技巧来避免这类事,呵呵,比如设计这一行里最为流行的拖单,对,拖欠的拖,拖到客户不再改,客户着急的时候,也许就会尘埃落定,但最后通常做出的是让自己都拿不出手的作品。或者我甚至学会了和客户沟通感情,聊来聊去天南地北,但我发现客户其实后来忘记了自己当初讲了什么。还有其他我不再列举了,糟点太多。 我们的心病就是这个:怕改稿!我们害怕改稿,因为不想付出,不想加班,不想毁掉一次约会,不想付出太多时间最后收到“还是用回第一稿”的最让人心碎的录取通知书。 好了,不管用任何方式逃避,都不如直接面对来得好。设计改稿!那就改吧!
改改改的最后结局或是双赢局面或是两败俱伤
之所以把改稿形容成心灵鸡汤,是因为我的确从中吸收到了营养。佛经里有个说法叫做“烦恼即菩提”,它的意思是,如果你正在受苦,那么这个痛苦也就是你成佛的最好机会。也许我们大家并不需要成佛,但我们总希望过得轻松快乐,这一点上,我希望和大家分享的是,改稿能带给我们哪些真实的利益。
客户的改稿看起来似乎很可怕,而且毫无章法。我接的第一单的客户,对我的作品评价就四个字:不上档次。然后我就彻底泪奔了。直到我遇到第二个客户,作品发过去立马接到他的电话,对我说三个字:太棒了!丝毫不需要改!。然后我又笑对人生了。两个反差如此巨大的客户让我把设计拿出来又看了一次,由于是过了很久以后再看,我的感受只有四个字,两个设计都“惨不忍睹”。我甚至想,当初这两个设计多改几次就没那么丑了。
客户的打击,对你能力的质疑。比如客户总是改改改到最后又用回了第一稿。还有客户不满意,最后不了了之,人走了,钱没收到。
这些看上去都是设计师血泪史,但可以换另一个画风讲出来,那就是,你收到了客户的设计费同时还能免费实战学习。他说我们不够好,那就把自己的头放低一些,好好审视一下自己是不是真的有不足,也许我们没想象中那么了解自己。他说第一稿最好,那我们应该庆幸这个项目经过一番折腾终于定稿了,最重要的是客户对第一稿的肯定证明了你的第一稿的设计真的有长处,好好对比一下把这次经验收归囊中。客户尾款不给,走了,那你真的应该庆祝,付出了尾款就能帮你过滤掉一个不合适你的客户。客户永远不分好坏,也许只是不适合。而你将会积累到最宝贵的那批客户,他们或许会成为你的朋友,而这时,才是你把自己的设计师身份亮出来的时候了。在此之前,请一直记得,在客户面前,永远低头做个美工,但允许任何机会的自由发挥。改改改,真心实意。客户给出的审美就是你的天地,你在此可以发挥多少是多少。
有句歌词叫“爱过都是一种财富”,同样的,我们做设计也是,只要你为此付出过心血,它肯定会转化成为你的资源,存储起来,继续前行。你不再是一个菜鸟,而是真枪实弹的设计师,这也会增加你的议价能力和你的综合实力。而这个,我相信,这才是我们应该一手在握的顶级好牌。这也是我们应该吸收的营养鸡汤。
回到初心:我们为什么要做设计? “回到初心”这个词最近听得有点多,我想是因为大家都有点远离了初心。那现在让我们问问自己,为什么我们要做设计?我们是为了让这个世界变得更美吗?让人类生活得更快乐吗?我想这只是一个浅层的视角。
先来聊聊我的初心吧,事后你们也可以和我聊聊你们的初心是什么,或许不是设计师,其他职业的同学都可以,你从事任何事都有个最深处的理由,而你从来不曾问过自己。
我想我的设计初心是为了让一件事,一个人或者一个团队能够真实地表达自己。这是我的终极理想。我觉得美不是设计的终极目标,虽然大家都在审美,但审美就像是蛋糕上的草莓一样,它不是主体,虽然它闪闪发光,最为耀眼,引人注目,但它不可能填饱我们的胃口。而且在我的世界里,美不是绝对的,任何相对的审美都会产生一种偏执。但表达本身却不是这样,设计能把无形的东西转化成一种形象,当别人通过观感去接触这一形象的时候,就能感受到这一无形的目的,而这个表达的目的才是我们设法去抵达的。在研原哉的《设计中的设计》这本书里有很多关于设计功能性的见解,大家有机会一定要去看看。
例如我们设计一张名片,名片的功能是为了更好展现品牌价值,表达信息。那么,信息的清晰就是必要条件,但除了清晰以外,我们还要考虑,例如名片的排版,是不是适合人眼识别,是不是符合大家传递名片时的版式浏览习惯。信息的主次表达是不是我们想要呈现的次序。这些都是首要考虑的内容,其次是从品牌形象上,名片的设计有没有传递出品牌形象的灵魂等等。我们的考量必须从多个方面开始,然后才是以审美结束。如果蛋糕没有草莓,它就是块普通的蛋糕。
在我的理想设定中,设计应该是这样展开的,但现实情况往往会出现,比如客户的品牌定位也模糊,能提供的资料极少,甚至客户心里早有了一个理想案例,他并不认可我们的思路和做法。但我们都可以把这些情况看作是一种反向吸引力,有句话叫做“知道了不好才知道什么是好”,而你唯一能做的,除了服务客户的同时表现自己的专业水准以外,还有就是保留你的想法,然后用另外的机会去实现它。总有那么一两个会感受到你的真诚,这有助于一件事,我前面提到过,就是和最适合的客户相遇。遇到心有灵犀的客户不容易,这一过程,我把它叫做“实战筛选”,它会让你遇到一群最优质的客户,做出让双方都满意的作品。
丢掉旧有的对立模式,改稿是我们的药 客户改稿通常不会太戏剧化,除非他真的有意和你纠缠,我也遇到过一类为了设计而设计的客户,他们通常比较关注设计,非常期待你能做出什么让他惊艳的作品。你做出来的效果只只是普通水平的时候,他会不停要求修改,但至于改哪里,怎么改,他没有方向可以提供给你。他处于一种茫然的状态中,需要不断过滤,不断浏览,他们就好像我们生活中在寻找恋爱对象始终不太确定的花花公子,换很多个女朋友,每个都不满意,一直在期待下一个会更好。遇到这类情况的时候,设计师最好做一件事,那就是帮助这个客户梳理他的初心。当你发现,他的设计目的模糊的时候,你应该主动帮他引导出一个目的,这时你的角色或许不再是设计师,可能也是个产品经理。你把目的性设定的具体一些,然后把你的作品里的每一个设计细节都表达给他,告诉他你为什么要这么做,为什么导航是横向的,为什么背景是灰色。表达自己的最好方式就是写文档。如果这一切都不够的话,那就交给时间吧。这类客户有个优点就是,他们绝不是闹着玩的,也就是说,如果你真的努力在为他解决问题,他会感受到,并且他们是一群最爱思考的客户,自然明白适可而止的道理。其实任何的不欢而散都是双方沟通不良相互对抗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