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大兵哥(微享汇创始人)
开篇之前先跟大家交流一个观点:经常参加头脑风暴重要吗?
马云在2000年举办第一届西湖论剑,当时把网易的丁磊,搜狐的张朝阳等互联网大牛都请过来,其初心也是希望和各位高人脑力激荡,头脑风暴。
马云在多个场合里都谈到自己犯了不少错以及自己的迷茫。今年1月18日,马云重回讲堂,和朋友李连杰、赵薇一起,为100位“马云乡村教师奖”的入选者讲述自己和老师的故事。
在这个演讲里他说:“我经常跟年轻人讲,我说我比你迷茫的事情多得去了。我五十岁了,现在还在迷茫。谁没有迷茫过?谁没有犯过错误?谁对未来永远是充满自信的?别瞎扯!”
笔者前面废话一箩筐,其实想表达:如果马云这样的大神都会迷茫,那么我们这批玩社群的经常犯迷糊,也是很正常滴。所以笔者时刻不敢放松学习,经常参加【社群思想库】的头脑风暴,力求紧贴最前沿最落地的思想,努力把社群经营得更好。
这一次【社群思想库】第三期头脑风暴的话题是:如何提升社群的活跃度?这应该是很多玩社群的朋友非常感兴趣的话题。
讨论中,大家聊得更积极,大家伙聊得很嗨。聊到最后,有位群友发出感慨: 我们这个群应该是国内最好的UGC模式。
好的吧......
大兵哥整理了一下社群领袖们关于这个话题的主要观点:
观点一:社群要活跃,大家要有共同的语言和话题,有同一个梦想的才可以积聚话题和思想,要有相似的价值观及利益联合。活跃的人要么是熟悉的(或多次交流过),要么是为着自己感兴趣的话题积极参与的。
基本的相互认识和相互了解是进一步沟通的重要前提之一,也是提升成员活跃的必要条件。
观点二:我觉得社群活跃需要两个必要条件 :一是创造平等对话的氛围和机制,鼓励大家在一定的规则内自由畅谈 ,二是需要一个很好的协调者,这个角色可以是群主,也可以是意见领袖,也可以是群管。
观点三:模糊群友身份等级,话题引导,无戒备心才能畅所欲言,放松自由的氛围是前提,没有压力,就能不断打磨,不断丰富,不断活跃。
观点四:在我眼里,关注粉丝的感受,粉丝的用户体验是最重要的。新增粉丝很重要,精准才更有意义。在群内输出独特、独有,有格调,让人迷恋的内容。内容做好了,营造了口碑,用户和粉丝自然来了,粘性也增强了。
观点五:我建议社群运营方式方法一定要结合社群目标和目的。结合实际和情怀,做好目标结合。设置目标,相互了解和信息共享是初级阶段的事情。经过了这个阶段,就要考虑新的内容,如:设置成员激励机制(贡献积分制度等);轮流管理机制,适当的下放运营权。最好再把目标清晰的明晰出来。这样群里的所有工作都要围绕它来的。再直白点说,就是要通过做这个事来实现社群经济的事业梦想。
观点六:群友严格准入,分群分众,建议社群自组织,考核招募自愿者或社群理事,给予一定管理权限。
观点七:按照微信之父张小龙的说法,少就是多,多就是少。一个成熟社群应该,平时安静,号令一下立马热闹,就像现在一样。
观点八:提升社群的活跃度,第一个是必须要有小号,作用是跟你打配合。第二个是制度和目标。如摄影群,每天每人发一张作品,大家鉴赏评论。群发相关行业里有料有价值的文章等内容,引领大家讨论。第三个是大家组织线下活动,可以同城的群友来,只要组织得当,活动可以明显提升群的活跃。第四个是内核,定好制度,提高参与感,产生有价值的内容,来维持活跃度。有了这个前提,群友参与,参与感强了,就自然良性循环。
笔者是积极的参与者,下面是本人观点:
观点一:关于提升社群活跃度这个话题,首先我想到的是,社群中,有多少人对这个话题有浓厚兴趣的?这个话题又有多少价值?如果一个话题,群友没有浓厚兴趣,也没有相当的价值。群友就会观望,就不会活跃,时间一久,就形成习惯潜水,直至屏蔽群或者退群。
观点二:马云说:我经常会想这三个问题:一,我要什么?二,我有什么?三,我应该放弃什么?在做社群及提升社群活跃度时也要用这样的思维方式经常去思考,去迭代。否则,迷失方向,忙而无果。
【社群思想库】舵主崔义超观点:
观点一:首先,我觉得成员的密度很重要。也就是说,一个社群要达到一定的人数,才有可能讨论得起来。如果群的人数不多,再有一些群友时间上不匹配,能够参与讨论的人数就少,就很难活跃起来了。
观点二:话题引导非常重要。群内要活跃,一个是话题,找到大家感兴趣的话题,再一个就是大家熟悉的程度。
观点三:除此以外,我考虑还有一个同步性问题,因为像今晚这样的讨论需要同步讨论,不像论坛这样的异步讨论,这样对大家的时间要求和参与度要求要高一些。而一般的闲聊,只要异步的就行了,随时讨论。
观点四:有的群可以考虑分为正式群和闲聊群。正式群一般禁言,只能发文章等干货。闲聊群,随时闲聊,这样安排的群,活跃度及用户体验都得到了很好的提高。
柴火网——“互联网+创客”媒体,推动有价值的创新创业。
您也可以关注我们的官方微信公众号(ID:ctoutiao),给您更多好看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