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体来看,入列世界城市的33个中国城市,北京、上海、香港、台北、广州为第一梯队世界城市;深圳、天津、成都为第二梯队;南京、杭州、青岛等12个城市为第三梯队;济南、高雄、昆明等13个城市为准世界城市。
相关阅读
世界城市第二梯队 听他们说说成都凭啥?
17家领事机构、106条国际(地区)航线、281家世界500强企业、去年近四分之一中欧班列从这里开行……从古南方丝绸之路起点,到“一带一路”重要节点,成都正成为中国乃至全球的热点。由上海社会科学院团队撰写的《国际城市蓝皮书:国际城市发展报告(2018)》显示,成都的崛起尤为突出,直接从2012年的准世界城市等级,跃升进入世界城市第二梯队行列。经济发展高质量、生活高品质、治理高效能。事实上,成都进入世界城市第二梯队绝非偶然。 国家发改委宏观经济研究院副院长吴晓华: 开放型产业体系为成都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动力支撑 城市国际竞争力和区域带动力离不开经济的高质量发展。从经济总量看,成都已是我国西部重要的经济中心。2017年,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3889.39亿元,产业发展基础良好,同时现代产业体系正加快构建。在今年2月发布的《2017中心城市发展年度报告》里,在50个中心城市中,成都排名仅次于北上广深,位列第五。 “当前,我国经济发展已进入新时代,基本特征就是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在国家发改委宏观经济研究院副院长吴晓华看来,成都在西部地区一直处于领先发展地位,特别是近年来其地位和优势日益突出。而随着国家一系列新的重大战略、重大规划、重大政策、重大工程和重大项目落地实施,我国西部地区还面临着新一轮的重大机遇。 《中共成都市委关于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决定》明确,我市将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紧扣城市战略定位、资源禀赋、比较优势,加快构建以电子信息、装备制造、医药健康、新型材料、绿色食品等先进制造业,会展经济、金融服务、现代物流、文化旅游、生活服务等新兴服务业为支撑的现代产业体系。同时,围绕培育“六大形态”、构建“七大应用场景”,加快形成以人工智能、大数据、5G、清洁能源、现代供应链等新经济为主要形态的开放型产业体系。吴晓华分析道,“这些都将为成都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动力支撑。” 此外,成都还紧扣高质量发展要求,积极转变经济工作组织方式,规划布局66个产业功能区,构建产业生态圈创新生态链,着力发展新经济培育新动能。2017年,成都揭牌成立了新经济发展研究院,还在全国率先成立新经济发展委员会;聚焦数字经济、智能经济等“六大新经济形态”出台扶持政策,着力构建科技创新创业、人力资本协同等“七大应用场景”,在全国率先推进本科以上学生凭毕业证落户制度、全民就业创业技能免费培训计划。“成都要更好地发展新经济,核心诉求就是要打造一批在各个新经济重点方向的独角兽企业。”成都新经济发展研究院执行院长周涛认为,新经济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必争之地,爆发式增长的独角兽企业更是推动经济向中高速增长、迈向中高端水平的重要引擎。 国家发改委国际合作中心副主任刘建兴: 成都有实力成为全国乃至全球的投资环境标杆城市 “成都不再应该只是内陆投资环境的标杆城市,而已经具备成为全国乃至全球投资标杆城市的实力。”在日前召开的成都市对外开放大会上,国家发改委国际合作中心副主任刘建兴说。10年前,刘建兴作为世界银行投资环境课题组的成员,对成都的投资环境进行过深度研究,认为成都的投资环境达到了“内陆标杆城市”水平,而就现在成都的情况观察,成都已经有实力成为全国乃至全球的投资环境标杆城市。更明确的数据是,2017年,成都在“全球金融中心指数”中位列全球第86位、全国第8位;在全国营商环境评价中,成都位列全国第5位、西部第1位。2017年成都实际利用外资超过100亿美元,外贸依存度达28.4%,位居中西部城市前列。 得益于国际营商环境的优化,成都已成为外商投资青睐地,如根据2017年《财富》世界500强企业榜单,目前落户成都市世界500强企业总数达281家,主要来自欧美、日韩等22个国家(地区),主要落户在成都市中心城区和国家级开发区。“对照世界银行国际营商环境评估标准体系,我市将开办企业审批、施工许可办理、双向投资管理、国际性商务配套服务等。”成都市相关负责人表示,成都市将紧紧抓住作为“一带一路”建设和长江经济带发展重要节点的历史机遇,奋力打造西部国际门户枢纽城市,加快建设内陆开放经济高地,努力营造更加“稳定公平透明可预期”的营商环境。 日前出台的《成都市高效能社会治理体系建设改革攻坚计划》,对深入推进高效能社会治理,服务保障成都高质量发展和美丽宜居公园城市建设进行了全面安排部署。主要内容包括三个方面: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攻坚战,创造安全稳定的社会环境;深入推进审批服务便民化,创造高效一流的政务服务环境;对标国际通行规则,创造“稳定公平透明可预期”的营商环境。 成都市民张朔仕: 绿道修到了家门口 每天还能看到白鹭起舞 “绿道修好了,锻炼的人多了,生活环境也好了,每天还能看到白鹭起舞。”家住成都的张朔仕有着十几年的晨跑习惯,而最近修到家门口的绿道成了他的新运动场。“天府绿道”是一整套促进城市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三级绿道生态系统,用区域级、城区级和社区级三个体系将成都纳入一道道翠峦怀中。 截至7月16日,我市已建成绿道1585公里,其中区域级绿道276公里,城区级和社区级绿道1309公里。2018年春节前,锦城绿道一期工程部分区域对市民开放。2018年全年,成都将改造新建1765公里绿道,绿道内将形成生态区、绿道、公园、小游园、微绿地五级城市绿化体系,初步完成三级绿道体系的雏形。 完全建成的天府绿道将承载起生态保障、休闲旅游、体育运动、文化博览、慢行交通、农业景观、海绵城市、应急避难八大功能。这些功能不仅极具实用性,与成都人生活品质提升息息相关,而且还极具“辐射性”,不仅营造生活场景,还有消费场景和应用场景。 天府绿道的建设只是我市积极创造高品质生活的一个缩影。《成都市高品质公 共服务设施体系建设改革攻坚计划》明确,基本公共服务对标国内一线城市补短板强保障,充分彰显对市民的幸福担当;城市功能对标国家中心城市优布局强功能,充分彰显对区域的服务担当;文体旅商对标世界城市提品质强质量,努力构建世界城市的独有文化特质。 预计到2020年,我市的高品质公共服务设施体系将基本形成,城市宜人宜居宜业品质全面彰显,国家中心城市基本建成,高标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人民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明显提高。为实现这个目标,我市计划实施171个重大基础设施和民生项目,总投资15072亿元。目前,这些项目已经层层压实主体责任,预计2018年、2019年、2020年将分别完成投资2169亿元、3223亿元、2722亿元。(记者 程怡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