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目前,中国城镇化已进入高速增长期,我国规模城市总数达到世界首位,城镇人口数量已占据总人口数的60%。在取得了这些成绩的同时,当前城市发展中面临的问题却愈发突出,宏观经济与城市的发展问题联系也愈加紧密。城市债务增加,金融风险压力巨大,城市转型面临着严峻的挑战。 因此,在当前形势下,应当如何认识城市的发展规律?如何做好对城市居民的公共服务?如何提高城市资源的利用效率?如何增加就业和进行产业的空间布局?如何避免更严重的危机和风险的发生?这些一连串的问题都需要在借鉴国际经验的基础之上,结合中国城镇化的实际情况,寻找出解决的方法和答案。 于此背景之下,中国城市和小城镇改革发展中心设立《城市百问》栏目,利用我中心优质学术研究力量,试图解答城市发展、城市政策、城市规划等方面的种种问题,并将就城市发生的社会热点问题,提出我们的分析方法,供读者参考。
希望所有对此感兴趣的读者在本栏目下留言,提出有关城市的各类问题,以便我们及时解答交流。
编者
(往期回顾:国际上城市化是以发展特大城市为主要路径吗?丨城市百问)
总第九期
本期作者:
顾永涛 中国城市中心规划院综合所所长、教授级规划师
广州永庆坊已然成为知名的“网红”打卡地,它是广州第一个旧城微改造项目,其在城市更新中采用的“微改造”模式得到了习总书记的点赞。习总书记在视察永庆坊时指出,城市规划和建设要突出地方特色,注重人居环境改善,更多采用“微改造”这种“绣花”功夫。
2016年《广州市城市更新办法》首次正式提出了“微改造”的概念,“微改造”是指在维持现状建设格局基本不变的前提下,通过建筑局部拆建、建筑物功能置换、保留修缮,以及整治改善、保护、活化,完善基础设施等办法实施的更新模式。“微改造”采取因地制宜的方式,结合实际情况进行“小修小补”,起到提升人居环境、促进街区活力、传承地域文化的作用。
推行”微改造”的现实意义体现在哪?城市更新主要包括全面改造和”微改造”两种模式。全面改造是推倒重建为主的更新,可以在短时间内起到“旧貌换新颜”的功效,对于完善城市功能、提升产业结构、改善城市面貌有积极作用,但如今全面改造模式面临巨大的挑战:一是城市建设的千城一面。在部分城市,由于政府的急功近利,通过短平快的方式导致城市面貌急速改变,历史风貌逐渐湮灭,城市特色不断消失。二是政府财力难以为继。由于拆迁成本高企,旧城改造项目难以实现资金的就地平衡,如果硬着头皮干,将耗费大量的公共财政资金。三是大拆大建造成大量的拆迁纠纷。”微改造”模式可以很好地解决这些矛盾,它的优点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微改造”提升了街区活力。微改造强调保留现状建筑的同时,积极融入现代生活理念,注入新的生活元素,改善水、电、燃气、停车等基础配套设施,满足现代人的需求,留住稳定的居住人口。这种历经岁月传承的邻里情感,将有利于增强居民的责任感与归属感,进一步加强社区的建设和维护,形成街区有机更新的常态机制,起到了重塑街区活力的作用。广州永庆坊对某些建筑进行功能置换、活化利用,改造成为咖啡馆、文创空间、特色餐馆,并在街区内增加公共场所,举办主题活动,成为城市旅游休闲的新亮点。
“微改造”留住了城市记忆。城市中的每一片区域都带有时代烙印,代表了特定时代的记忆。微改造尊重现状,尽可能地保留现状,不驱赶原住民,综合考虑了现存建筑及设施、居民状况、历史文化保护等内容,对现有物理形态进行精细化的“适应性”设计,而不是粗暴的“改变性”设计,因而保存了旧城原有肌理和风貌,保存了老字号店铺、古树名木以及居民生活方式,传承了乡愁文化,为城市留住了时代的记忆。
“微改造”降低了政府的拆迁成本。传统的城市开发模式,大拆大迁已经面临着经济和社会成本过高的挑战。一是补不起,二是拆迁之后投入的成本会增加未来商铺成本,导致商业衰落。三是拆迁过程中,新的形象和景观不可避免带有短期烙印,会影响到长期的城市文化形态,影响政府的执政形象,导致社会成本过高。通过“微改造”和小手术,投入不多,成本不高,社会影响较小,城市景观留存。可以说是一举多得的好事情。
“微改造”可以进行多种形式的探索。一是政府主导模式。例如广州永庆坊微改造项目采用BOT的模式,通过公开招标的方式,确定广州万科建设经营此项目,广州万科获得15年经营权,到期后无偿归还政府。在改造过程中,绝大部分居民不用拆迁,人居环境、公共设施得到了改善。二是发挥社会参与的积极性。旧城改造涉及经济、社会、政策、居住人群等方方面面的问题,无论是政府主导或是开发商主导的改造都难免是片面的、生硬的。与以往城市改造主要依靠政府部门、开发商、专业人士不同,在旧城微改造过程中,每个居民都可以成为规划者。通过微改造实现从政府、开发商大包大揽向“共建共享、共治共管”转变,从自上而下决策向上下结合治理转变。三是需要在产权置换上进行探索。永庆坊的微改造重点是建筑实体和外部空间,而“城中村”的改造,可以通过政府规划认定,宅基地使用者可以自行改造,或者政府补贴方式进行改造,还可以通过小额贷款支持改造。在城中村的街区,还可以鼓励在宅基地使用权方面进行置换,鼓励外部投资者通过联营或者购买以及租赁等方式,实行产权置换。置换方采取新的经营模式的同时,也可以对经营门面以及建筑进行“微改造”。这也是国际上城市景观发展的规律性变化之一。
总之,随着我国的城市发展模式从高速发展向高质量转变,“微改造”是适应城市社会需求的一种更新改造方式,既有利于城市景观文化的保留,也有利于个性化的建筑风格与城市形态的统一。
注:本公众号转载文章仅用于分享,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如涉及版权问题,敬请后台联络授权或议定合作,我们会按照版权法规定第一时间为您妥善处理。
————————————
微信编辑:竹书流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