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近两年,每逢经济波动,质疑声中,少不了的笔伐对象就有“双创”。作为本届政府最重要的施政内容之一,批判者的视角也大体类似上届政府的“四万亿”。比如双创浪费了社会资源,通过补贴制造了经济泡沫,创业误导了大学生等等。双创从业者角度,类似讨论圈内其实不少,但不耽误大家每天都在想办法规避与解决问题,做有价值的探索。局外视角,则真切感觉到,对“双创”还有诸多信息不对称,及误解。利用疫期闲暇,创头条特推出“双创漫谈”系列,意在梳理相关“小问题”,更多意在于圈外沟通,算是给“双创”科普。也期待圈内同仁可参与讨论,赐文更佳。
对双创最大的质疑,每每来自其浓重的政府主导色彩。
很多人认为,这是政府补贴驱动下的,运动式造泡沫行为,做做活动,搞搞大赛,一堆人骗补,没什么实际价值。
曾去拜访某知名投资机构合伙人,他一听说我们做双创的,直接打断谈话,说你们做的这些毫无意义,更没有投资价值,不愿再往下谈。
甚至某些地方政府领导,也抱有应付式心态。
作为从业者,也曾迷茫过——双创到底有什么用?
但随着工作推进,及受同行们的更多感染,却越来越觉出其价值来,实际而深远。
我们认为,这种价值首先表现在,对中国经济增长可能性的重新激发。
双创客观上在全社会营造了一种积极的创新、创业的氛围。
比如,不得不承认的是,创业已成为当下各阶层人士一种显性的人生选择,大学生、科研人员、企业高管、职业经理人、海归人才……无不如此;而创新更已成为社会共识。
这些,无疑是社会活力与进步的向好表征。
中华民族传统文化里,相对来说一直缺少创新基因,更多是想着如何遵循沿袭,向老祖宗要东西,更多是想着一亩三分地求平求稳。
很多人会攻击大学生创业误人子弟,更多人在编段子讽刺创业不如炒房,但与一毕业面对高房价就觉得奋斗无望相比,是不是发挥所长,积极奋斗,以创新精神创业心态去改变,对于这个群体、社会和国家的意义更大?
这种氛围和精神底色,在中国经济的这个时期非常之有必要。
什么时期呢?改革开放四十多年的快速发展后,中国经济面临着结构调整、转型升级的难题,即“新动能转换”。
这种新动能在哪里呢?房地产?网贷?自行车?还是其他?
这个“其他”,便蕴藏在全面喷发的创新创业大潮中。
而且,这条路并非中国在孤行。
创头条长期跟踪国外产业和创新政策,欧美日韩在创新创业方面尽管比中国晚,但政策力度、宽度,重视程度等,都比中国更密集、更露骨。拉美国家甚至明确提出了从美国经验,转向中国双创经验的战略方向。
除了“虚”的层面——文化和精神层面的营造氛围、经济层面的提供增长新动能可能性外,双创的实际价值还有很多。
比如,营商环境的改善。
一直以来,中国营商环境都被诟病颇多,跑工商税务跑断腿,冷脸衙门。但在双创大旗下,很多地方政府都提供了一站式服务,窗口式服务,一小时公司注册等,非常常见。
想想前年闹得沸沸扬扬的追缴社保风波,公司注销难话题,都在双创名义下,得到了很好的解决。
这几年, 联合国营商环境排名中,中国一直在往前面挤。
再比如,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这个老大难,在双创大旗下,已经有了多种解决方案在试行,比如创业贷、双创贷、银行的双创窗口,企业发双创债等。
再比如,科技成果转化问题,也是双创工作非常重要的部分。
为此,相关部委设立了诸多试点进行探索,创头条就曾参与过几次专项调研,科研院所在这一方面做出的努力,比外界想象的要大得多,难度更非外界了解的轻松。为了促进,政策层面也做出了诸多努力,比如科研院所人员创业的停薪留职制度等。
类似的价值,还表现在国企改革、退伍军人安置、就业问题、三农问题等各个层面,不一而述。
最近的案例是,疫情期间中小微企业诸多扶持政策的研讨、出台,大都是国家双创相关部委、地方相关部门作出的努力。
可以这样理解,双创其实就是个“切入口”,一块“试验田”,它实际扮演了中国经济向前进一步探索可能性的先行者的角色,就是改革开放“画的那个圈”。
创头条“双创漫谈”系列,旨在以千字小文方式,讨论双创“小话题”;同时尝试“面向圈外的双创科普”。欢迎参与讨论,贡献话题,更欢迎赐稿,邮箱:tougao@ctoutiao.com。
您也可以关注我们的官方微信公众号(ID:ctoutiao),给您更多好看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