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夏日
近期,港股迎来了医疗AI第一股。
2021年9月22日,北京鹰瞳科技发展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鹰瞳科技”)通过港交所聆讯,择日将正式启动招股并主板挂牌上市,瑞银集团和中信证券担任联席保荐人。
招股书显示,鹰瞳科技成立于2015年,主要提供AI视网膜影像识别的早期检测、辅助诊断及健康风险评估解决方案,据市场分析估算,鹰瞳科技的市场占有率超过15%,处于领先地位。
作为医疗AI第一股,鹰瞳科技的投资价值何在?
视网膜领域纵深发展 鹰瞳科技迎黄金发展时代
医疗AI正在迎来发展的黄金时代。
公开资料显示,自从2015年,IBM开始通过人工智能技术分析视网膜影像的异常之后,医疗AI就开始在全球尤其是中国迎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代,分别在肺部影像、视网膜影像、心血管影像、创伤影像及胸腔影像等医学领域遍地开花,值得一提的是,视网膜影像则以171%(从2019年到2021年)的复合增长率一骑绝尘,心血管及肺部影像市场则分布为104.4%和114.4%。
与此同时,据弗若斯特沙利文资料显示,中国人工智能医学影像市场规模则将从2020年的3亿元达到2030年的923亿元,年复合增长率高达76.7%。
尤其在视网膜影像市场,由于各种眼科疾病的不断攀升和通过视网膜可“一眼看全身”200多种慢性病的巨大前景,这让视网膜影像的需求大幅增长,据悉,2020年,中国高血压性视网膜病变患者高达4220万人,预计到2030年达到6210万人,如今视网膜已广泛应用在医院、社区诊所及体检中心以及保险公司等场景,比如,据鹰瞳科技招股书显示,鹰瞳科技与平安保险、中国太平洋保险、中国人寿、太平人寿保险和新华保险等商业保险公司合作,健康风险评估解决方案已应用于28个省份的保险公司分支机构,并覆盖超950家视光中心和超100万人次。
(图注1:鹰瞳科技核心产品Airdoc-AIFUNDUS工作流程图,来源于鹰瞳科技招股书)
其旗下系列产品主要应用如下:
软件产品有:
鹰瞳科技Airdoc-AIFUNDUS(1.0)是中国首批获得国家药监局批准的第三类用于辅助诊断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人工智能SaMD之一;
鹰瞳科技Airdoc-AIFUNDUS(2.0)主要辅助诊断高血压性视网膜病变、视网膜静脉阻塞及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
鹰瞳科技Airdoc-AIFUNDUS(3.0)则主要诊断病理性近视及视网膜脱离。
硬件产品有:
鹰瞳科技研发的AI-FUNDUSCAMERA-P在2021年3月获批之后,目前已经开始大规模的商业化生产。
从软件到硬件,鹰瞳科技已经形成了体系化运营,可以为医疗机构及消费者实现可以量化的医疗服务。据悉,目前,鹰瞳科技的系列产品已经应用在国内多家医院和知名保险机构、140余家体检中心、950余家视光中心等场景当中,其中,2020年,其检测量超过200万人次,2021年将可能过1000万,实现至少五倍以上检测量增长,快速实现市场业务裂变式发展。
可以说,鹰瞳科技在医疗AI的探索无论是市场业务还是产品技术优势都走在了全球的前沿。
公开资料显示,在困扰医疗AI的评估体系没有完善前,包括美国在内的AI辅助医疗产品目前没有几个通过美国FDA的认证,而在中国,如果无法评估其医疗AI产品的有效性和安全性,那么拿到相关资质则是难上加难。
鹰瞳科技则是其中的少数派,不仅拿到了资质,更是少数实现系统评估医疗AI产品有效性和安全性的医疗企业。
即便如此,鹰瞳科技创始人张大磊仍然以创业公司来进行自我定义,公司仍处于“专心练剑”阶段,他深知,想把所有血管和神经问题一个个都做透,得一个个来。比如监测老年痴呆进展,做透并不容易,“医疗健康AI是个细分领域,还很早期,所有人都在摸索,我们也是。”鹰瞳科技创始人张大磊表示说。
(图注2:鹰瞳科技主要产品介绍,来源于鹰瞳科技招股书)
简而言之,鹰瞳科技逐步走出了一条医疗AI的特色发展之路。
其实,这条路并不好走。
众所周知,作为一个创新行业,医疗AI行业属于强监管行业,投资回报周期长,需要巨额资金支撑前期的研发工作,后续的商业化又面临政策、环境、行业等诸多不确定因素。
因此,这条创新路走起来更为艰难,而如今能在行业里占有一席之地的企业,都是经历了多轮打怪升级。
“医疗AI刚出来的时候,市场更多还是持观望态度,但这两年好多技术已经比较成熟,实际应用于很多场景。比如测体温,以前都需要手动测量,现在有AI体温检测设备,在这轮疫情中的作用尤其显著,不需要人与人近距离接触,与机器保持一定距离,一分钟可以检测数十人,既提高了效率,又可以减少交叉感染。”一位三甲医院工作人员曾对媒体表示说。
如今,伴随着时间的流逝,当大部分开始接受医疗AI的时候,医疗AI的一些头部企业如鹰瞳科技也就迎来了一个高速发展的黄金时代。
据其招股书显示,伴随着视网膜影像市场的不断增长,鹰瞳科技的营收也同样水涨船高,在2019年和2020年,鹰瞳科技收入分别为3042万元和4767万元,而在2021年上半年,鹰瞳科技更是高速增长,实现4947.7万元营收,超过了去年全年营收。
与此同时,鹰瞳科技的毛利率也在持续增长,据其招股书显示,从2019-2020年及2021年上半年,鹰瞳科技毛利率分别为53%、61%和64.1%,这跟鹰瞳科技在技术优势下提供人工智能软件解决方案业务毛利率较高有关,据悉,鹰瞳科技提供人工智能软件解决方案毛利率分别为46.3%、62.5%和70.8%。
未来几年,伴随着视网膜影像以171%(从2019年到2021年)的复合增长率持续增长,鹰瞳科技也将迎来最好的发展时代。
医疗AI第一股鹰瞳科技名不虚传
作为医疗AI第一股,鹰瞳科技不仅业绩增长令人期待,其技术优势也同样不容忽视。
据弗若斯特沙利文相关资料显示,人工智能医学影像研发并不容易,需要同时在深度学习、医学、计算机视觉、数据分析、互联网服务还有医疗器械及生物学领域进行突破,然而从现实角度来看,这样的复合人才稀缺,一般企业很难建立起这样的团队,而鹰瞳科技初创团队则来自微软、谷歌、雅虎、新浪等知名互联网大厂及药企,是行业内不可多得的复合技术性团队。
据鹰瞳科技招股书显示,在这个复合团队努力下,鹰瞳科技不断实现技术突破,目前拥有152项专利及专利申请,其中,在中国有34项授权专利及118项专利申请,以及6项已发布PCT申请,其中22项专利及专利申请以及2项已发布PCT申请均与其核心产品有关,可以说,在大量专利技术下,鹰瞳科技的软件及硬件设备包括算法均实现自主产权。
从全球市场来看,鹰瞳科技都具有技术领先优势——公开资料显示,在全球医疗影像市场当中,目前主要参与者包括IBM、谷歌、百度等科技巨头,然而,截止2021年9月,在全球人工智能视网膜影像产品当中,目前仅有中国的三种产品及美国、加拿大的两款产品问世,由此可见鹰瞳科技的竞争力及产品优势,在技术的加持下,鹰瞳科技还将在未来实现滚雪球增长,提升其市场占有率。
这与鹰瞳科技一直持续不断的进行技术投入有关——在2019年、2020年及2021年上半年,鹰瞳科技研发费用支出分别达到4120万元、4230万元及2400万元,其研发团队由超过80名成员组成,而其研发费用也一直在持续增长。
如今,鹰瞳科技可以说已经建成了世界最大的视网膜影像数据库之一,与此同时,鹰曈科技还建立了完善、海量及多样化影像数据,其中包含约370万张完整的真实世界用户视网膜影像和相对应的多模态数据,这为其将来辅助诊断以及疾病预防提供全面、严格、有效的数据保障。
未来,鹰瞳科技还将在技术方面持续投入——据鹰瞳科技招股书显示,其IPO募集所得资金将主要用于核心产品的持续优化、开发和商业化;资助硬设备的研发和生产;资助正在进行的及未来的健康风险评估解决方案的研发;丰富产品组合;为与学术和研究机构就联合研究项目进行的合作提供资金;以及用于营运资金和一般公司用途。
在强大的技术实力及高速增长的现实面前,鹰瞳科技赢得了资本的持续看好,包括复星、搜狗、平安、中信、礼来亚洲基金、清池资本和奥博等全球顶级生物医药资本都纷纷加注鹰瞳科技。
对此,礼来亚洲基金创始管理合伙人施毅博士曾表示,鹰瞳Airdoc是视网膜影像人工智能识别的行业先驱者,具有很强的技术研发能力和创新精神,团队成员在人工智能技术和医学领域拥有丰富的经验,涵盖了多学科、全方位的专业知识。
与此同时,清池资本创始人李彬博士也表示,随着人工智能医疗诊断技术从实验室走向产业化,疾病早筛早诊将迎来变革性的高效普惠时代。通过视网膜AI检测,对于多项慢性疾病的早期发现和及时治疗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和卫生经济学价值。
此外,OrbiMed合伙人王婷女士在参投其D轮融资时,说:“鹰瞳Airdoc的人工智能视网膜健康风险评估体系能够识别多种视网膜病变,及时发现早期健康风险。其开发的眼底照相机具有便携、经济的优势,有望覆盖更多基层医疗机构,加速眼底扫描的普及,促进基层大面积疾病筛查。我们很高兴能够助力公司发展,并且期待鹰瞳Airdoc持续以人工智能赋能精准诊断,推广基层AI眼底筛查,惠及更多百姓。”
鹰瞳科技让人们看到了医疗AI的希望,同时,也为坚持投资医疗AI的投资人带来令人满意的投资回报。
(本文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2023-11-24 GPLP犀牛财经发布了 《股份制商业银行角逐“创新度”》的文章
2023-11-24 GPLP犀牛财经发布了 《央企长安为蔚来换电商业模式与企业经营投出“赞成票”》的文章
2023-11-16 GPLP犀牛财经发布了 《百模大战再次开启:国区争霸 手机安家》的文章
2023-11-09 GPLP犀牛财经发布了 《新能源浪潮下,吉利猛追比亚迪》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