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 / ToB行业头条 (ID:wwwqifu)
作者 / 樊航 · 编辑 / 海阳
2021年底,不少业内专家和投资人明确表示2022年企服行业将会遭到资本寒冬,不到三个月的时间,整个企服(包含SaaS)行业在投资市场的萎靡状态开始逐渐显现,具体可以从企服投融资数据就可以看出来。
根据IT桔子数据显示,2022年前四个月,企服融资数量271起,同比2021年前四月336起减少19.5%,融资金额481.92亿元,同比2021年前四月818.27亿元减少近41.1%,几近腰斩。
单从数据上看,整个企服行业出现投资失速的状况,尤其是4月,相比3月180亿融资,环比减少64.44%,呈现了断崖式的下跌。
造成投融资失速的具体原因有哪些?市场动荡下,投资机构今年会有哪些投资变化?资本的余量真的不多了吗?
带着这些问题,「ToB行业头条」特邀数家投资机构相关负责人进行系列讨论。
01
融资失速的原因
“今天看到的所谓寒冬,实际上从去年冬天已经开始了”。银橡资本创始人康迪总结了目前的企服局面。
这句话用于形容企服融资再贴切不过了。
众所周知,完成融资需要经过一个漫长的周期,从早期制作融资材料、接洽投资人到与投资人签署投资意向书、配合投资人完成尽职调查以及完成交割前事项、投资款交付、交割后事项......
整个流程下来少则花费2-3月,多则花费半年、一年的时间。康迪告诉「ToB行业头条」,按照投资完成周期来算,导致四月投融资数量和额度下降的原因应该追溯到2021年11月、12月左右,那时的资本市场已经开始收紧了,才会导致现在的局面。
被访的多数投资人认为导致此次融资失速的主要原因有三点:
第一点是美股企服软件(主要是SaaS类)的平均增长率不及预期,P/S( Price-to-Sales,缩写为P/S)估值持续在下降,引发了资本市场对企服软件估值体系的重新评估。
从SaaS明星企业Snowflake、shpoify、Zoom等上市公司的财报中就可以看出端倪。当时很多SaaS明星企业财报的增速都不及预期,像知名电商品牌shpoify 2022财年财报数据显示,其营收和GMV都实现双双增长,但增速放缓是不争的事实。
2021年shpoify全年营收增速57%,低于2020年的86%,落差明显;2021年GMV增速47%,而2020年高达96%。
而云计算“超级独角兽”Snowflake,以上市当天253美元/股成为软件公司史上最大规模IPO的纪录。而在一路高歌一度达到405美元/股的高峰值之后急转直下,最低触及108美元/股,市值缩水超过30%以上。
康迪告诉「ToB行业头条」,当这些30-40甚至百倍的P/S估值的公司增长表现不及预期,那么投资机构自然也很难在价格上给到足够的支撑,这也是投资机构开始重新思考是否收缩投资的原因。
事实上,2021年很多在融资时都在谋求30-40倍P/S的估值,也有相当一部分的头部企业在该价格下完成了融资。而当下美股企服软件的市场表现让现在的投资人面对去年企服项目估值的决策难度陡然上升。
第二点是,整个中概股市场的情况也不容易乐观,中概股因强制退市导致的估值暴跌,也让投资人谨慎出手,SaaS企业投融资几乎腰斩。
由于美国证监会SEC,将5家中概股公司(百济神州、百胜中国、再鼎医药、盛美半导体、和黄医药)列入《外国公司问责法》的暂定清单,引发了中概股的动荡,一度让软件应用、热门中概股持续下跌,创2008年10月以来最大跌幅。
另一方面,截止到5月,在美上市中概股公司进入所谓“预摘牌名单”已经上升至105家。康迪告诉「ToB行业头条」,名单近期增加较快,主要与近期上市公司披露财报时间点较为集中有关。
理论上讲,在双方监管部门就中美审计监管合作达成协议之前,大部分中概股公司都会进入该名单,列入清单的公司是否在未来两年真正退市,最终取决于中美审计监管合作的进展与结果。
中概股强制退市事件如果没有办法妥善解决,那么美元投资机构将面临巨大的退出路径的选择的挑战,在两国监管部门达成有效可落实的方案之前,美元投资机构的观望状态将是可预期和可理解的。
最后的原因才是疫情造成的停摆导致的失速。
事实上疫情本身造成的影响有限,除了不能完成应有的尽职调查外,其它的流程都可以正常走线上,但应对疫情的举措却给市场带来了更多对于未来宏观的担忧。
不少投资人告诉「ToB行业头条」,如果想要评估疫情停摆造成的影响,需要再往后看几个月,按照投融资周期来算,8-10月的投融资数据或许会有所体现。
由于疫情造成的停摆以及整个企服SaaS估值的回调,2022年,大多数投资机构和企服企业也会受到影响,投资计划和投资逻辑自然也会相应发生改变。
02
寒冬下,投资思路的变化
由于整个企服软件领域不论在一级市场还是二级市场的表现都面对严峻挑战,投资机构和企服企业在今年都会相应的做出一些调整。
首先体现在估值上,一级市场的投资机构面对估值将会变得比较保守和谨慎,现金充裕的头部企业也因市场的恶化而选择观望,因此呈现出了投资人不出高价,头部企业不愿降价的局面。
过去两年投资人动辄30倍以上P/S的估值给予的慷慨不再。某知名机构投资人告诉「ToB行业头条」,现在二级市场SaaS公司的P/S估值到只剩下6-8倍左右,如果企业还停留在以往以P/S估值为主的泡沫中,那么今年将会很难融到钱。
反过来,有融资需求的企服企业,也期望企服市场环境会整体回暖,届时再按照高估值去获得融资,因此大多数企业都在此期间缩减预算,等待着寒冬过去。
另一个改变是,做长期投资是买未来,但在局势不明朗的情况下,敢不敢做是对投资机构的考验。
「ToB行业头条」观察到,在四月到五月中旬的80多起企服融资中,除了部分企业因为公司经营发生变化进行战略融资外,超过50起的企服融资都是早期(天使轮、种子轮、pre-A、A轮)融资。
对于这一点,投资人也有所解释,任何一个领域和赛道在烧钱阶段,初创企业都会疯狂地拿融资,融资数量自然远高于成熟企业的融资数量。
另外,不少中后期企业,一些PE阶段的投资机构都是按着3年左右上市去做准备的,以往像SaaS标杆企业,都有比较清晰二级市场对标来进行估值,面对一二级市场的估值倒挂,对于投资人来说,在短期内将无法计算投资收益。
因此减少投资在情理之中,至于投资机构是否对企服软件领域有长期看好的预期,要取决于他们自己的判断。
还有一点变化是,美元投资谨慎,人民币投资会相对较多,但是在投资思考上不会改变。
其根本原因如上面所言,美股脱钩、估值市值下降,中国企服软件企业近期去美股上市的可能性变得很小,大部分的企业都会寄希望于港股和科创板,因为港股和科创板上市的预期将会稳定,但流动性和市值表现将会是两个需要直面的问题。
投资思考上,投资人仍然以足够高的科技属性和商业壁垒作为投资的主要标准。
03
市场动荡下,是挑战也是机会
对于2022年是资本寒冬的一年,企服不好过的一年,投资人也有自己的看法,在市场动荡下,是挑战也是机会。
康迪表示:“资本寒冬看要怎么去理解了,如果是关心资金余量的问题,我可以很肯定的告诉你,市场上前30-50家投资机构,不管是人民币还是美元,弹药库里的弹药都是十分充足的,只是投资策略变化了,打法做了调整而已。”
大家投资策略不一样,在这种市场快速发生变化的情况下,激进的投资赚激进的钱,稳定的投资赚稳定的钱.
另一方面,对于企服今年的情况,大多数投资人也给出了一致的看法。
“其实大可不必过于悲观,即使今年下半年投融资仍然会面临目前所经历的腰斩局面,但如果放在整个企服发展的长河中,它也仅仅是泛起了一点涟漪,这绝不是什么坏事”。
就目前而言,虽然情况有点动荡,都是发展必须经过的,对市场而言,挤挤泡沫、降降虚火是值得的事。
重要的是,以科技驱动的数字化是未来的发展的方向,只要大方向没错,从长远价值看,短期的波动还是可以接受的。
不少投资人也观察到,现在的企服门槛也越来越高了,像之前的消费互联网时代,只要有一个idea就敢干,但是现在的产品都需要进行PMF商业验证,在场景和领域证明过自己才会得到认可,良币驱除劣币,市场才会长足发展。
也有FA告诉「ToB行业头条」,今年反而接项目更容易一些,很多并购和合作都会在这个窗口期产生。
主要的原因还是当下大家对现金流的需求更加强烈,本质上是因为融资更加困难。
事实上,并不是所有企业都有足够的现金流去渡过发展周期,因此很多企业都会在此期间寻求资金,在这种环境下,是大厂收割的好时机。
在最后,投资人也针对当下企服的市场情况给出了一点建议,首先是稳住2-3年现金流,并且在这段时间沉下心去做事情,不要被短期的节奏带跑。
其次是顺着节奏走,真正聪明的创始人和机构都是能够在大的风浪当中稳住自己的小船,走出属于自己的未来。
或许在未来的某一天回头看今年的市场环境,是企服上下分流的拐点,但此时身在其中,就应该有拨开云雾见天日,守得云开见月明的勇气和毅力,藏器于身、伺机而动,就一定会迎来爆发。
2023-11-24 ToB行业头条发布了 《多个云平台,撑着零售消费企业们向上爬坡中》的文章
2023-11-07 ToB行业头条发布了 《瓴羊X阿里云上的Salesforce联合解决方案正式发布》的文章
2023-11-06 ToB行业头条发布了 《企业服务诞生了第一座企业掘金的数据枢纽——瓴羊港》的文章
2023-09-12 ToB行业头条发布了 《SaaS落地大模型,腾讯企点率先交卷》的文章
2023-09-01 ToB行业头条发布了 《基于「他者视角」重塑品牌,有米云找到一条更宽的大道》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