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5日,由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双创研究组、国家信息中心中国创新创业发展研究中心指导,创头条主办的“新思维、新动力、新举措——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进一步推进创新创业深入发展”专家座谈会在京召开,来自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核心区发展研究中心的任闯参加了会议,并围绕如何在新形势下推动双创深入发展发表了观点。任闯提出,在新形势下推动双创深入发展,要做好“一个四三个三”:
第一,要准确认识双创的四个趋势。
一是从双创阶段看,随着今年7月份国务院发布《国务院关于强化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进一步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深入发展的意见》,双创的工作任务从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拓展为推动科研成果转化、拓展企业融资渠道、服务实体经济转型升级、创新人才流动激励机制、创新政府管理体制等五大领域,双创从促进项目发展的1.0阶段,步入搭建融合、协同、共享双创生态体系的2.0阶段。二是从双创周期看,目前第一轮双创成果已经进入市场检验期,正在按市场规律进行正常的“优胜劣汰”。三是从双创领域看,垂直、细分、多元,“软创”和“硬创”并重成为新趋势,出现了面向产业垂直细分领域、市场消费升级需求、文化内容生产、资源共有共享等领域的双创新形态,如以分享时间为核心的时空梭、以打造中高品质饮品为目标的喜茶等。四是从双创人群看,在全国形成了以企业高管及连续创业者、科技人员、留学归国人员、90后等大学生为代表的“创业新四军”,在壮大双创队伍的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重塑了双创的商业规则。
第二,要重点关注双创的三个问题。
一是双创同质化。从全国范围看,部分地区的双创“照猫画虎”,脱离实际情况搞所谓高端双创,不仅造成了资源的浪费,也与双创推动经济转型升级发展的初衷相违背。二是创新跟创业完全混为一谈。从本质上看,创新是创造出新的事物,以科学技术创新为核心内容,填补的是知识和技术空白点;创业是创造出新的事业,以产品和服务创新为核心内容,填补的是市场空白点。从主体上看,创新人群主要是科技人员,创业人员主要是管理或市场专业人才。但目前来看,存在一定程度上存在将创新创业完全混为一谈的现象,让创新的人干创业的事,让创业的人干创新的事,这在出发点上就偏了。三是创业变政府扶持。主要是部分初创企业完全不具备市场生存能力,只能依赖政府资金补贴维持生存,这是极为严重的隐患。
第三,要高度警惕双创的三个风险。
一是衍生双创泡沫的风险,主要表现为部分创业公司估值过高,偏离实际价值;“新经济”概念泛滥,部分领域“挂新牌卖旧货”;短期创业风口多,长期创业风口少等问题。二是双创沦为短线资本运作的风险。从市场规律讲,创新和创业都是一个长周期的过程,目标是孵化培育具有可持续生存能力的企业和产品。而资本的目标是实现快速增值,更青睐于投入短周期项目。在这种情况下,部分资本以双创项目为载体,过度开展短期融资活动,在一定程度将创投变成了短期资本运作活动。创业项目完全是资本催化起来的,缺乏市场生存能力,导致了“资本一断、项目就死”的风险。三是双创中的违规违法风险,如借创业名义非法融资、创业团队跑路等问题。
第四,要抓好双创的三项工作。
一是以创新型企业、高校院所为主力,构建双创生态圈。要充分发挥创新型企业和高校院所的主力军作用,支持创新型企业整合产业链上下游资源,建立面向产业细分领域的技术创新平台,支持高校院所依托学科优势,建立新型研发机构,探索支持双创的新模式新路径,营造具有内生循环动力的双创生态圈。二是以服务为核心,营造支撑双创发展的创新治理体系。近期一项针对营商环境满意度调查的结果显示,企业当前最迫切的需求,并不是对支持政策的需求,而是对良好营商环境的需求,包括便利的商事登记制度、完善的知识产权服务、公平有序的市场环境等。因此,在推动双创深入发展的过程中,政府的重点不应是直接的政策支持,而是通过多维度工作,加强面向双创的服务和监管,提升创新治理能力,营造良好的综合双创环境。三是以市场为主体,推动双创体系全面升级。包括双创专业能力升级,要依托市场机制,培育一批专业的技术转移、知识产权、法律、管理、金融人才,提高创业投资、创业服务、管理运营水平,提高双创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双创导向升级,要树立差异化发展导向,依托区域优势,在现有产业体系的基础上,推动全要素生产率提升,实现升级发展;双创平台升级,要面向细分产业领域,搭建一批集资源对接、技术研发、项目转化为功能的双创服务平台,强化对双创的平台支撑;双创空间升级,要在全国范围内,推动具有互补优势的区域开展跨区域合作,在更大范围上谋划双创的协同发展。
您也可以关注我们的官方微信公众号(ID:ctoutiao),给您更多好看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