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二三线城市“抢人大战”中,陕西西安再出“狠招”。2017年3月1日,西安市实施户籍准入新政,降低高等院校毕业生落户门槛。最新消息是,在校大学生仅凭学生证和身份证,即可完成在线落户西安。
西安市公安局官网发布的《西安市2018年户籍2.0业务办理指南》显示,不光在校大学生落户程序更简易了,毕业生和社会人员通过“学历落户”的门槛也明显降低。“中等职业学校(含技校)毕业”被划入了学历落户的适用范围。哪怕在西安没有买房,凭毕业证书和身份证即可申请落集体户。
你也许会这么理解:作为一座西部城市,西安在“抢人大战”中的区位优势,不如东部同级别的二线城市,因此只有以更低的门槛、更简便的程序,才能吸引到优质人才到西安发展和生活。
但是,仅仅以吸引人才的策略来理解西安这一举动,未免有些狭隘和片面。降低落户门槛,实现了“户随人走”的初衷,使户口回归到人口登记制度的本义。这一切的变化是战略性的、时代性的,标志着人才流动被一张户口纸所制约的时代已一去不复返。
以史为鉴,制定人才政策需要开放的气度。唐长安城之所以成为当时独霸天下的国际化都市,不仅因为它是当时中国的政治中心,享受了“地利”;还因为其开放包容的人口管理制度,创造了“人和”。外来人口不断从流动人口转为常住人口,长安从人才补充中获利。李白的诗句“落花踏尽游何处,笑入胡姬酒肆中”,反映了唐长安城的异域情调。而像李白那样青史留名的唐代诗人,绝大多数有一段漂泊的经历。
促进人才合理流动,关键不在于人才流动的过程,而在于人才能否在流动之后安定下来。“漂”是为了“不漂”。一个人离开家乡,无论是为了追寻美好的生活,还是为了实现远大的抱负,都要有一块承载理想的应许之地。
唐代诗人顾况曾拿白居易的名字开玩笑说:“(长安)米价方贵,居亦弗易。”后来,“居大不易”成为人们形容大城市物价高、生活不容易维持的成语。大城市丰富的机遇与紧张的资源是一组相伴相生的矛盾。这是市场的朴素规律,人口流入让城市承受了资源分配的压力,但是人才又补充了城市最宝贵的资源。优秀的人才激活了城市的活力,也扩大了城市的潜能。
最终,白居易留在了长安,长安也因有像白居易那样的人才而辉煌。现在,中国的城市不应该过多地担心“外来者”的消耗,而要多想想人才为城市注入了新的活力。
过去有一段时间,户籍管理政策出现了僵化的问题,过多地强调户口作为社会管理工具的功能,违背了人才流动的市场规律。特别对于一些二三线城市,因为它们设置了限制优质人才流入的门槛,错失了发展的机遇。现如今,此起彼伏的“抢人大战”,既显示了城市寻求发展新动力的努力,也体现了对落后制度的反思。
值得注意的是,在这一轮“抢人大战”和户籍制度改革中,一线城市并非无所作为。北京市日前发布的《北京市引进人才管理办法(试行)》,不再把户口指标分配作为引进人才的依据,把人才政策的适用对象真正指向了个人,以往跟落户几乎“绝缘”的自由职业者也有机会落户。这一措施,释放了尊重人才的诚意,为北京留住真正促进这座城市发展的核心人才打下了基础。
只有人才政策足够开放,才能吸引对地方发展有用的人。“抢人大战”应该是常态化的,各大城市不能计较一时得失,而要顺应人口流动规律,不拘一格广聚人才,为城市持久繁荣创造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