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本身是没有温度的,但是进入农业领域的技术因新农人的满腔热血而饱含温情。能不能在我们的大地上做更多的改变,怀揣着这样纯粹的思考,农业科技工作者在为造福人类进行着一次又一次的实验。
无人机,就是农业科技领域的一次伟大试验。
农业部公开信息显示,2014年之后,商业化无人机企业和市场快速发展,目前我国植保无人飞机在装备总量、作业面积上已经发展到全球第一。2020年,我国植保无人机数量达到10万台,中商产业研究院预计,2021年我国植保无人机数量将达16万台。
DJI 大疆创新拥有领先的无人机技术,并于2012年开始进入农业领域探索。近期,35斗采访了大疆农业全球市场销售总监陈韬,以梳理农业无人机产业发展的革新与进步,并尝试寻找产业发展的重要信号点。
大疆农业全球市场销售总监陈韬编辑
一、风起于2014年
2014年是农业无人机产业发展的一个关键点,国家推行的补贴政策推动了无人机在农业领域的应用落地。一时之间,国内无人机领域涌现出了200多家企业,商业化无人机企业和市场快速发展。2015年年底,大疆农业也发布了第一款农业无人机产品——MG-1。
自2014年以来,农业无人机经过了快速普及的六年时光。从销量上来说,2015年全行业卖出去的无人机不到1万台,而如今,仅大疆农业2021年的全球销量就超过了5万台,全行业销售规模预估达将达到8万台。
从作业面积来看,2015和2016年,大疆农业的作业面积也仅局限在几百万亩,2018年突破1亿亩,去年做到了5亿亩,今年预计将突破9亿亩。短短6年时间,农业无人机的作业面积呈现了100%的增长幅度。
从应用场景分析,无人机最初应用到农业领域,主要是针对大田经济产值高的水稻,比如运用在黑龙江、江浙平原、长江三角洲和广东等种植面积较大的地区。现在,无人机已经能在100多种作物上得到应用,应用范围拓展到包括打药、施肥、撒饲料、撒花粉等一系列场景。
2014年何以成为农业无人机产业发展的一个关键点?国家政策出台在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比如2014年一号文件提出了“加强农业航空建设”,以及推出了农机购置补贴政策等。
陈韬表示,购机补贴政策发挥的作用可以总结为两点:一是对无人机初步普及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国家层面信任支撑的建立,使农户开始有了“可以尝试一下”的心理建设;二是为种植经济价值较低的作物创造了应用无人机防治病虫害的空间,推动大田作业由粗放式管理向精细化作业转变。
二、脚踏实地走出产业革新路
乘着政策的东风,农业科技由浮萍一般的存在变成了如同一颗种子的存在。
产业发展势头良好,然而科技企业如何才能亲近农业,变得“接地气”?从做航拍无人机到做农业无人机,大疆农业踩着“坑”一步步摸索着前进,服务网点的建设和办农交会的经历都浓缩着不少农业科技企业探索的影子。
起初,大疆农业采取的维修服务是由总部统一执行,但在实践中逐渐意识到这套方案行不通。农忙时节持续一个月左右,飞机一旦出现故障,送到总部维修,来回一趟耗费十几天,农户因此错过农忙的黄金时机,抱怨声越来越大。这个“坑”怎么填?大疆农业决定将服务网点建到农民身边,并通过培训逐步提升网点的维修能力。之后,大疆农业进一步推出了维修保险,通过成本价格转移的方式,帮助农户覆盖维修成本,提高购机和使用的便利性。
当然,便利性的背后是整体资源配置的支撑。维修点从总部铺开到各个销售区域,并且保证足够的密度,需将工程师派驻各地,手把手对代理商进行培训。还需将维修配件足额配送至各个服务网点,开设7×24小时服务热线,以保证满足农忙时节维修需求。
围绕目标客户,将所有资源投入到一线去打开市场。大疆农业也在试验田展示病虫害防治效果,做刷墙广告,举办农交会等。初办农交会让陈韬印象深刻,他说,科技公司做农业尚且是初尝试,工程师知道无人机的所有原理,却为难于怎么办好一场农交会。
从农民里来到农民里去,农业无人机行业内没有经验可借鉴,团队决定到其他细分领域去寻找先进经验。通过学习农资、农机企业办地推会,大疆农业慢慢研究出了一套农户喜欢的“土方法”。
截至上个月,大疆植保无人机保有量已超10万台。目前大疆农业为全球40多个国家与地区提供智慧农业解决方案,服务了超过1000万农业从业者。从初入农业到取得还不错的成绩,大疆农业开始关注农业无人机产业更多重要的问题。
飞防安全是大疆农业极其重视的板块,今年4月,其联合29家国内相关机构,发布了《安全飞防倡议书》呼吁注重飞防安全。大疆农业认为,飞防安全的保障需要多方联合,单靠企业端的努力不足以完全保障飞防安全,还必须要行业组织、飞手等多方高度重视,各自权责分明,持续投入。
陈韬说,就像汽车驾驶安全需要技术成熟的驾驶员、交通法规制定者、合理道路建设者、安全汽车生产者,以及遵规守纪的行人等多方协调,才能构建系统的安全。未来农业无人机产业也会向构建系统安全性的规范化体系方向发展。
三、2021年或成重要转折点
根据对农业无人机产业的长期观察,陈韬判断,今年极有可能是农业无人机产业发展的一个转折点。
他分析道,2014年至今,农业无人机产业处于高速发展阶段,达到了很好的市场普及效果,预计今年后整个市场的保有量将突破15万台,作业面积将超过十亿亩,农业无人机成为农田管理基础设备的目标正在实现。
目前,北方地区农业无人机实现了较高的普及率,南方地区的普及率相对来说较低。但是整个市场已建立了基础认知,农户将在知道无人机存在的基础上进一步考虑是否使用,如何使用的问题。
随着农业无人机的普及率逐渐上升,农业作业效率达到一定的高度后,机器换人或将不再是整个产业发展的主要矛盾。因为随着效率提升,如果单依赖效率提升,农业无人机产业发展必然会进入瓶颈期。
好比智能手机发展至今,大家买手机的关注点更多不在内存或处理器上,而在于其智能功能是否能满足生活所需。基于此,农业无人机发展必然要找寻新的增长点、价值连接点。尽管产业发展重心的转移不是一个一蹴而就的过程,但是目前来看,这个信号点已经出现了。
农业无人机相较于拖拉机等设备,智能化程度更高。未来中国农业要走精准化道路,对设备的智能化将会有更高要求。这时无人机将不再局限于设备本身,而是凭借其高度智能化的特性,去跟数字农业相关的设施系统共同承载数字农业解决方案的落地,去实现药肥减量使用,农作物增产,最终实现整个产业效率的提升,以推动产业变革,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
在陈韬看来,农业无人机未来的发展趋势是智能化,未来,整个产业的发展,将不再仅依赖于效率等基础指标的提升,保有量的增长,而是应用场景的拓展,新价值的连接。从这个角度来讲,未来的农业无人机,保有量并不一定是大几十万台的规模,但每台设备所创造的价值一定会越来越高。
四、拐点之后,走中国特色数字农业之路
数字农业是一个非常漫长,且关注中长期收益的产业,很少能有一套解决方案包打天下,但不同的生产链路中,出现的问题往往又存在共性。而大多数生产者只关注自己的具体问题的解决。
目前,大疆农业找到了两个可以实现商业化的解决方案。一个是通过变量施肥的方式,实现水稻每千亩十五万元的增收。二是针对芒果种植减少了农药30%的使用量。
无人机的数字农业解决方案正在进入单场景逐点突破的阶段。陈韬表示,在发展数字农业这条道路上,中国有望走出具有中国特色的技术路线。
不同国家国情各异,本地的风土人情和环境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农业作业模式,比如:美国通过研究拖拉机的整套解决方案发展精准农业,以色列擅长智慧滴灌。这些设备先进,但是成本太高,再加上农业作业环境不具有标准性,我国复杂的农业环境十分独特,农业机械化才发展几十年,国外的智慧农业解决方案不能直接在国内套用。
但是,近年来我国电子产业发展迅速,农业无人机的成本逐渐下降,这有效地降低了农业机械化、智能化的普及门槛。并且农业数字化依托电子产业赋能,借力政府政策的支持,有极大的机会在各细分领域实现技术突破。因此,中国走数字农业的道路没有历史包袱,反倒是可能探索出一条适合我国农业需求的特色技术道路。
五、产业革新背后的意义
从“5年基建计划”到“科技启迪生长”,随着在农业领域耕耘的时间不断增加,大疆农业对农业科技的认知也不断加深。到田间地头跟农民接触得越多,越发认识到这个产业的困难与挑战,更想通过农业科技的普及,运用成熟的技术切实帮助农户生产出成本更低、品质更高的农产品。
今后大疆农业将围绕农业可持续发展,通过无人机,落地一系列的数字农业解决方案,帮助农民生产出充足、安全、高品质的农产品,让社会大众都从中受益。“希望未来通过我们团队的努力,让地球环境更美,让作物生长更好,让农民生活更幸福。”陈韬说。
2021年的农业无人机,依然飞翔在田地上空,播种、撒药,与农人一起看着农业转型腾飞的希望日渐生长。那么,2051年的农业无人机将会是什么样子?五十年、一百年之后的农业又会是什么样子呢?之后,且看科技将告知我们怎样的答案。
注:文中如果涉及35斗记者采访的数据,均由受访者提供并确认。
声明:35斗所刊载内容之知识产权为35斗及相关权利人专属所有或持有。转载请联系。
2023-11-29 35斗发布了 《对话先正达、信基集团、云飞科技 | 我们为什么选择中原农谷?》的文章
2023-11-29 35斗发布了 《筑巢引凤,中原农谷成为农业创新人才首选“目的地”》的文章
2023-11-21 35斗发布了 《微生万物 瞰见未来 | 2023慕恩生物新品发布会圆满举行》的文章
2023-11-17 35斗发布了 《阿里、腾讯、拼多多、京东等农业布局全面深入,2023年农业领域有这些新动态》的文章
2023-11-15 35斗发布了 《瞄准“未来农业”,中原农谷打造下一代农业创新城》的文章